辽宁省营口市盖州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辽宁省营口市盖州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度上学期八年级期末质量监测
地理试卷
(本试卷共19小题 满分40分 生物学与地理 考试时长共9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
2.请将准考证条形码粘贴在右侧的[条形码粘贴处]的方框内。
3.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填写,字迹工整。
4.请按题号顺序在各题的答题区内作答,超出范围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作答无效。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刮纸刀。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15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纪录片《航拍中国》中介绍:“你见过什么样的中国?是960万平方千米的辽阔,还是300万平方千米的澎湃?是四季轮回的天地,还是冰与火的乐章?”完成下面小题。
1. “是960万平方千米的辽阔,还是300万平方千米的澎湃?”这说明我国( )
A. 疆域辽阔 B. 邻国众多 C. 资源丰富 D. 岛屿众多
2. “冰与火的乐章”道出了我国( )
A. 热带面积广,光热条件好 B. 大部分位于高纬度,终年严寒
C. 东西距离长,时间差异大 D. 南北跨纬度广,气温差异明显
据统计,2023年末,全国人口为140967万人。全年出生人口为902万人,死亡人口为1110万人。据图文信息(图),完成下面小题。
3. 据上图可知,近十年我国人口( )
A. 总人口逐渐增加 B. 总量波动较大
C. 2022年出现负增长 D. 自然增长率始终呈下降趋势
4. 2021年,我国开始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此生育政策的根本目的是( )
A. 缓解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问题 B. 使我国东西部人口密度一致
C. 促进城乡人口迁移 D. 调整人口性别比例
5. 一个国家人口政策的制定与调整说明( )
①人口政策只能解决人口增长问题②人口政策只能解决人口基数过大的问题
③人口发展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④人口增长应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
A. ②④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③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秋天天气变冷,枫叶里含有一种特殊的物质——花青素。随着天气转凉,花青素数量逐渐增多,使枫树叶变成了红色。据图文信息(图),完成下面小题。
6. 我国红叶最佳观赏期分布规律是( )
A. 湿润区早于干旱区 B. 平原早于高原
C. 东部早于西部 D. 北方早于南方
7. 山东半岛观赏红叶的时间比同纬度地区晚,原因是山东半岛同期( )
A. 受海洋影响,降水较多 B. 受海洋影响,气温较高
C. 受地形影响,降水较多 D. 受地形影响,气温较低
8. 图中甲地所在地形区的气候特征是( )
A. 终年炎热干燥 B. 全年温和湿润
C.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D.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自然资源。读我国土地利用类型的构成图(图),完成下面小题。
9. 在我国可利用土地中,比例最大的是( )
A. 耕地 B. 林地 C. 可利用草地 D. 城市用地
10. 以下关于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的方式较为合理的是( )
A. 大量征用耕地,加快城镇化发展 B. 大规模毁林开荒,增加耕地面积
C. 退耕还林、还草,保护好每一寸耕地 D. 将草地开垦为耕地,提高粮食产量
贝贝同学5月到河北游玩,遇到蜂农搬家,寻找新的花源地。下图为我国部分地区花期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1. 贝贝同学遇到的蜂农即将迁徙,据图推断,蜂农可以去往( )
A. 去往陕西省收获枣花蜜 B. 去往河南省收获槐花蜜
C. 去往湖北省收获荞麦花蜜 D. 去往辽宁省收获椴树花蜜
12. 蜂农养蜂随季节迁徙的主要原因是( )
①各地主要蜜源植物不同②躲避病害和虫害的影响
③同种蜜源植物各地花期不同④蜂蜜的消费量有季节性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13. 蜂农迁徙时最适宜选择( )
A. 公路运输 B. 铁路运输 C. 航空运输 D. 水路运输
2024年11月12日第十五届中国航展在珠海举行,展示了我国科技创新能力、自主研发能力。例如,GQ-1600型无人直升机是最新研发的大载重无人直升机,其最大起飞重量为1600公斤。据此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14. GQ-1600型无人直升机主要体现了我国____产业的发展状况( )
A. 重工业 B. 高新技术 C. 煤炭工业 D. 石油化工
15. GQ-1600型无人直升机研制依托于____的支持( )
①尖端技术的研发②大量自然资源的提供③科研资金的投入④充足的劳动力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③④
第二部分 综合题(共25分)
二、综合题(共4道题,每空1分,共25分分)
16.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东北地区为新中国的发展注入了动力。这里曾经创造了新中国工业发展史上的诸多“第一”,也是我国重要的“粮仓”。但因资源枯竭等原因,东北地区经济发展一度滞后。
材料二: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会将于2025年2月7日—14日在哈尔滨市举行。届时激情澎湃的冰雪运动和美轮美奂的冰灯必将为东北旅游再添热点。
材料三:东北三省简图(图左)及哈尔滨市多年平均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图右)。
(1)北京的王小滨计划去现场观看亚冬会开幕式,应选择的铁路线是____。
(2)根据材料和图右分析哈尔滨承办亚冬会的优势气候条件是____。哈尔滨制作冰灯的材料主要取自图左中的____(河流)。
(3)水稻是喜温喜湿的作物,但图左中商品粮基地却成为水稻新品种——寒地水稻的主要种植区,这一事例说明____在农业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4)图左中,辽中南工业基地在建国初期就成为我国重要的重工业基地,据图分析其早期发展的有利条件是____。
(5)图左中A城市,曾以煤炭的开发和利用为主,但随着煤炭资源的日渐枯竭,该城市发展转型势在必行,请你为这座城市的发展提出一条合理建议(可结合当地的位置、地形、资源,发展历史等信息)。____。
17. 小花同学假期和爸爸去旅行。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旅途经过的省级行政区域中,我国最晚迎来日出的是____(填序号)。
(2)小花来到了车牌号绝大部分是“蒙A”的省级行政区①,其全称是____,这里分布的主要少数民族是____。
(3)随后来到了东濒____海的②地,在②地的行政中心____,买到了来自③____(填国家)的商品。
18. 某校地理兴趣小组在学习《黄河》一课时,开展了探究实验。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组 坡面坡度(°) 降水强度(mm/h) 收集盘中的泥沙量(g)
甲 15 3 10
乙 25 3 25
丙 15 2 5
丁 25 2 12
(四次实验中只有表中所列的条件有变化,其他条件都相同)
【实验设计】
(1)该实验(如图左)模拟的是黄河____(上/中/下)游河段,该河段流经____(地形区),该地区最典型的生态环境问题是____。
【实验观测】
(2)判断表中四次实验结果,泥沙收集盘中泥沙量最大的是实验____(甲/乙/丙/丁),从而得出结论:该实验结果与坡面坡度和____有关。
【实验拓展】
(3)结合图右,实验探究生态环境问题会导致____(①/②)河段形成“地上河”,针对此问题的治理措施是____。
19. 近年来,我国以保护具有国家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为主要目的,设立了一些国家公园。下图示意了我国若干国家公园的分布情况,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的国家公园多数位于我国地势第____阶梯。
(2)三江源国家公园地处我国____(地形区)腹地。冬天,这里白雪茫茫,风景如画,藏野驴、黄羊、牦牛等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在茫茫雪原中觅食。
(3)____国家公园所在山脉被尊为华夏文明的龙脉,是我国南北方地理、气候、资源差异的分割线。
(4)辽河口国家公园,保存有我国____(温度带)典型完整的滨海湿地生态系统和自然演替景观格局,是全球温带河口湿地植被类型最完整的生态地块。
(5)普达措国家公园所在地区水能资源丰富,主要原因是____。
(6)进入初冬,鹅毛般的雪花飘落,使东北虎豹国家公园银装素裹。同时期的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却是一片郁郁葱葱,两地自然景观的差异体现了我国的气温特点:____。
2024—2025学年度上学期八年级期末质量监测
地理试卷 参考答案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15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2题答案】
【答案】1. A 2. D
【3~5题答案】
【答案】3. C 4. A 5. B
【6~8题答案】
【答案】6. D 7. B 8. D
【9~10题答案】
【答案】9. C 10. C
【11~13题答案】
【答案】11. D 12. B 13. A
【14~15题答案】
【答案】14. B 15. C
第二部分 综合题(共25分)
二、综合题(共4道题,每空1分,共25分分)
【16题答案】
【答案】(1)京哈线 (2) ①. 冬季寒冷,降雪多。 ②. 松花江 (3)科技
(4)矿产资源丰富;交通便利。
(5)利用当地的旅游资源如冰雪资源等,发展旅游业。
【17题答案】
【答案】(1)① (2) ①. 内蒙古自治区 ②. 蒙古族
(3) ①. 黄 ②. 济南市 ③. 韩国
【18题答案】
【答案】(1) ①. 中 ②. 黄土高原 ③. 水土流失严重
(2) ①. 乙 ②. 降水强度
(3) ①. ② ②. 中游:退耕还林、还草;打坝淤地,修建梯田;下游:修堤筑坝,加固黄河大堤。
【19题答案】
【答案】(1)三 (2)青藏高原 (3)秦岭
(4)暖温带 (5)位于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大 (6)冬季南北温差大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