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中考地理专项训练(人教版)专题40 东南亚一、单选题1.关于东南亚自然环境的描述,正确的是( )A.以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为主B.中南半岛山环水绕,地势南高北低C.是世界上天然橡胶、棕榈油、椰子和蕉麻纤维的最大产地D.地处亚洲与非洲、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十字路口”2.泰国黑米、香米相信大家都尝过,它们以优良品质赢得了消费者的喜爱。不仅是泰国,越南、缅甸也是世界重要的稻米出口国,因为这里有适宜水稻生长的气候条件( )A.高温多雨 B.炎热干燥 C.温和湿润 D.寒冷干燥马来西亚政府宣布从2023年12月1日开始,对中国公民实施入境30天内免签证的便利措施。该举措吸引大量中国游客前往,利于带动马来西亚旅游业发展、特色农产品的销售。结合材料,完成下面小题。3.马来西亚是中国游客的热门境外游目的地,该国( )①是南亚的岛国②以热带雨林气候为主③华人华侨众多④居民多为白色人种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4.游客在马来西亚旅游,带回的物品可能是( )A.奶粉 B.坚果 C.葡萄汁 D.榴莲冻干5.马来西亚对中国公民实施入境30天内免签证的便利措施,影响最大的是( )A.森林资源保护 B.矿产资源开发C.旅游业的发展 D.外来移民的增加2023年是习近平主席提出“一带一路”倡议的十周年。十年来,“一带一路”务实合作为各国发展经济、增加就业、改善民生做出了积极贡献。下图是“一带一路”沿线局部地区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6.下列关于图中三大半岛共同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北回归线穿过 B.旱涝灾害频繁C.以黄色人种为主 D.都是人口稀疏地区7.下列关于中南半岛说法错误的是( )A.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B.大部分为热带季风气候C.河流由南向北注入海洋 D.人口稠密图示意东南亚简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8.下列对东南亚的叙述正确的是( )A.湄公河在泰国境内入海B.东南亚主要粮食作物是小麦C.东南亚的河流大多发源于中国D.东南亚包含马来半岛和马来群岛9.如果在A处开通运河并通航,航运地位可能下降的海峡是( )A.白令海峡 B.土耳其海峡C.马六甲海峡 D.霍尔木兹海峡读世界局部地区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0.A海峡( )A.是白令海峡B.位于印度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C.沟通印度洋和太平洋D.是欧洲到南亚最短航线必经之处11.甲国家和乙地区共有特征是( )A.位于“十字路口”,北高南低 B.山河相间,纵列分布C.位于东半球、低纬度地区 D.华人华侨集中,旅游资源丰富12.a,b两条河流拥有的共同特征是( )A.发源于喜马拉雅山,注入印度洋B.自东向西流,水流平稳C.终年炎热多雨,河流水量丰富D.下游流经人口稠密区13.到乙地区去旅游应提前做好准备工作,其中正确的是( )A.带足大米以免外国饮食不习惯 B.带帽子和雨伞,以免日晒雨淋C.带上保暖衣服,以防天气变化 D.带些热带水果以免想吃买不到14.随着美国重返亚太的战略转移,东南亚越发成为世界上备受关注的地区。读图,回答问题。下列组合正确的是( )①“咽喉要道”——马六甲海峡 ②“火山国”——泰国③“花园城市”——新加坡 ④世界文化遗产——缅甸吴哥窟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5.中南半岛地形特征是( )A.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B.平原高原相间分布C.呈三大南北纵列带 D.地面呈波状起伏16.暑假期间,小明到中南半岛上旅行,漫步于椰林婆娑的海滨,感受全年皆夏的热带气息。小明能感受到热带气息的原因是中南半岛上各国( )A.均属于临海国 B.均位于北半球C.均地处低纬度地区 D.均地处中高纬度地区泰国北部是泰国香米的主要产区,每年低温少雨的时候是香米的开花期。左图为泰国位置示意图,右图为泰国北部气候资料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7.泰国北部的气候类型为( )A.温带季风气候 B.热带季风气候C.地中海气候 D.温带海洋性气候18.泰国香米开花期一般出现在( )A.12~次年2月 B.3~4月 C.11~12月 D.5~6月19.泰国北部种植香米的有利自然条件有( )①河流众多,灌溉便利②历史悠久,喜食米饭③经济发达,耕作技术先进④热量充足,降水充沛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读东南亚区域图,完成下面小题。20.图中甲半岛的人口和大城市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及河口三角洲地区,主要原因是( )①水流湍急,水能丰富②地形平坦③水源充足④交通便利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21.下列选项中,与东南亚事实不符的是( )A.海外华人最大聚居地B.有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C.马来半岛多火山、地震D.地理位置重要,被誉为“五海三洲之地”下图为中南半岛地形田。读图完成下面小题。22.关于中南半岛地形、河流分布特点的正确描述是( )A.山河相问、南北纵列分布B.山河相间,东西横向分布C.山脉、河流无序分布D.平原主要分布在中南半岛的北部23.根据中南半岛地形图判断,中南半岛的河流流向是( )A.自南向北 B.自北向南C.自东向西 D.自中部流向四周24.2021年12月3日,昆明至万象的中老铁路正式通车。读图分析中老铁路在修建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不包括( )A.地质灾害多发 B.山高谷深C.冬季多寒潮 D.夏季多暴雨25.中老铁路的通军运营极大地促进了中国和东南亚地区经济贸易的发展。东南亚向中国出口的货物,最不可能出现在供货单中的是( )A.橡胶、稻米 B.锡矿、椰子 C.甜菜、苹果 D.棕油、盔麻26.据图判断,影响中南半岛城市分布的主要因素有( )①纬度位置②地形③海陆位置④河流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榴莲被称为“水果之王”,榴莲树宜生长在日均温22℃以上且无霜冻的地区。读“东南亚榴莲主产地及其产量在全球的占比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27.地理位置对东南亚经济发展、文化繁荣有着重要作用。这是由于东南亚位于( )A.中纬度地区 B.亚欧大陆中心C.“三洲五海”的联系枢纽 D.两洲、两洋的“十字路口”28.东南亚地区榴莲种植的优势自然条件是( )A.全年高温,降水充沛 B.深居内陆,昼夜温差大C.平原广阔,水源充足 D.科技发达,机械化水平高29.东南亚火山、地震活动频繁,有“火山国”之称的是( )A.新加坡 B.菲律宾 C.印度尼西亚 D.马来西亚30.唐黎暑假时计划前往东南亚品尝榴莲并在当地游玩,旅程中他不能感受到( )A.当地华人华侨多,语言沟通障碍小B.宗教气息浓郁,佛塔等佛教建筑较多C.越南水上市场热闹非常D.“水城”威尼斯景色别致读中南半岛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31.中南半岛的地形分布特点是( )A.山地众多、平原少 B.山河相间、纵列分布C.多平原、少山地 D.多高原、少山地32.中南半岛的城市大多分布在( )A.东部地区 B.北部地区C.北回归线沿线地区 D.河流沿岸及河口三角洲地区33.沟通印度洋和太平洋,被东亚地区称为“海上生命线”的是( )A.白令海峡 B.马六甲海峡C.台湾海峡 D.霍尔木兹海峡北京时间12月30日2时25分(当地时间12月30日3时25分),印度尼西亚班达海海域发生7.5级地震,震源深度200千米,震中位于南纬7.75度,东经127.60度。震中周边200公里内近5年来发生3级以上地震共13次,最大地震是本次地震。读图,完成下面小题。34.据图可知,印度尼西亚( )A.由众多岛屿组成 B.是南亚国家C.大部分位于北半球 D.以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主35.班达海地震频发的主要原因是( )A.位于板块内部B.位于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C.四面临海D.位于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二、综合题36.东南亚地理位置非常重要,连接了两个大洲,沟通了两个大洋,人们形象地比喻为“十字路口”.读图回答下列各题:(1)填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名称.大洲:A 洲,B 洲,大洋:C 洋,D 洋。(2)图中E处为著名的 海峡,该海峡是指苏门答腊岛与 半岛之间的狭窄的通道,是东西方海上交通的要道,被日本人称为: 。37.读东南亚图,回答问题。(1)大洲:A (世界最大)。(2)大洋:B (世界最大)。(3)海峡:C (海上生命线)。(4)东南亚由中南半岛和 群岛组成。(5)东南亚盛产热带经济作物, (国家)是世界最大的天然橡胶生产国。38.读世界某区域图,回答问题。(1)B所在的半岛是 半岛,该地区盛产的热带经济作物是 (举一例)。(2)受 (西南/东北)季风影响,A国 灾害频繁。(3)咽喉要道C是 海峡。(填名称)三、图文分析题39.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A海峡是连接C 洋与D 洋之间的咽喉要道,被日本称为“ ”。(2)②是唯一的内陆国 。(3)F半岛的地形特点是 。(4)东南亚受季风气候影响,具有 的特点,加之土壤肥沃成为世界重要的 (粮食作物)种植区。(5)世界最大的棕榈油生产国是 ,最大的蕉麻生产国是 。(6)旅游胜地: (国家)的仰光大金塔。答案解析部分1.C2.A泰国、越南、缅甸都位于中南半岛,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一年分旱雨两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的气候使得水热条件充足,适合水稻的生长。故A正确,BCD错误。故答案为:A。中南半岛的典型特征是“山河相间,纵列分布”,山脉南北延伸,地势北高南低。河流流向是自北向南,上游河流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下游地势平坦,流速慢。中南半岛的城市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和河口三角洲附近,这些地区大多是冲积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有着悠久的农业历史,交通发达。3.B4.D5.C6.A7.C8.C9.C10.C11.C12.D13.B14.B15.A16.C17.B18.A19.D20.D21.D22.A23.B24.C25.C26.D27.D28.A29.C30.D31.B32.D33.B东南亚位于亚洲南部,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两部分,位于亚洲、大洋洲、印度洋和太平洋之间的“十字路口”上,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东南亚大部分位于热带,气候湿热,是世界上天然橡胶、油棕、椰子和蕉麻的最大产地。31.中南半岛因在中国以南而得名,中南半岛的地势大致北高南低,北部地势高峻,与我国山水相连,高山和大河由北向南延伸,形成山河相间、纵列分布的地表形态,B正确,ACD错误。故答案为:B。32.中南半岛的城市大多分布在河流沿岸及河口三角洲地区,该地区地势低平,土壤肥沃,水源充足,适宜人类生存和发展,D正确;东部地区、北部地区、北回归线沿线地区人口分布较稀疏,ABC错误。故答案为:D。3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沟通印度洋和太平洋,被东亚地区称为“海上生命线”的是马六甲海峡,B正确;白令海峡沟通了北冰洋和太平洋,A错误;台湾海峡整体位于太平洋,C错误;霍尔木兹海峡沟通了波斯湾和印度洋,是“世界油阀”,D错误。故答案为:B。34.A35.D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位于太平洋板块和美洲板块,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地带,及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交界处。 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位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及非洲板块交界处。34.由图可知,印度尼西亚是有众多岛屿组成的,是东南亚的国家,大部分位于南半球,气候以热带雨林气候为主。故答案为:A。35.由图可知,班达海位于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活跃,多火山、地震。故答案为:D。36.(1)亚;大洋;印度;太平(2)马六甲;马来;海上生命线(1)东南亚处在亚洲和大洋洲、印度洋和太平洋的“十字路口”,是世界海洋运输和航空运输的重要枢纽,从图中可知A亚洲,B大洋洲,C印度洋,D太平洋。(2)图中E是马来半岛与苏门答腊岛之间的马六甲海峡,是联结欧洲、印度洋沿岸港口与太平洋西岸港口的重要航道。马六甲海峡也是日本从波斯湾沿岸进口石油最短海上航线的必经之路,因此被称为“海上生命线”。东南亚地处亚洲与大洋洲、印度洋与太平洋的“十字路口”,是世界海洋运输和航空运输的重要枢纽。马来半岛与苏门答腊岛之间的马六甲海峡,是沟通太平洋与印度洋的天然水道,也是联结欧洲、印度洋沿岸港口与太平洋西岸港口的重要航道。37.(1)亚洲(2)太平洋(3)马六甲海峡(4)马来(5)泰国(1)亚洲是世界上最大的大洲;(2)B是世界上最大的大洋太平洋;(3)读图可知C为马六甲海峡,是沟通东西方的必经航线;(4)东南亚由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组成;(5)东南亚大部分位于热带,其中泰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橡胶生产国;故答案为:(1)亚洲;(2)太平洋;(3)马六甲海峡;(4)马来;(5)泰国。东南亚位于亚洲东南部,由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组成,气候高温多雨,耕地少,人口稠密,主要的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其中东南亚是世界上天然橡胶、棕榈油、椰子和蕉麻的最大产地。中南半岛的北部及菲律宾群岛的北部为热带季风气候,赤道附近马来群岛的大部分地区和马来半岛南部为热带雨林气候。湄公河是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在我国又被称为澜沧江,有“亚洲的多瑙河”之称。38.(1)中南;天然橡胶、椰子、蕉麻、棕榈油(2)西南;水旱(3)马六甲(1)B是中南半岛,盛产天然橡胶、椰子、蕉麻、棕榈油 等热带经济作物。(2)受西南季风的影响,西南季风不稳定,使得印度的旱涝灾害频发。(3)咽喉要道C是马六甲海峡,是沟通印度洋和太平洋的最短海上航道。中南半岛和印度半岛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全年高温,有明显的旱雨两季,雨季盛行西南季风,降水的季节变化大。39.(1)太平;印度;海上生命线(2)老挝(3)山河相间,纵列分布(4)雨热同期;水稻(5)马来西亚;菲律宾(6)缅甸(1)A海峡是马六甲海峡,连接C太平洋和D印度洋之间的咽喉通道,被日本称为“海上生命线”。(2) ② 是东南亚位于的内陆国老挝。(3)F半岛是中南半岛,地形特点为山河相间,纵列分布。(4)东南亚受季风气候影响,雨热同期,是世界上重要的水稻种植区。(5)世界上最大的棕榈油生产国是马来西亚,最大的蕉麻生产国是菲律宾。(6)仰光大金塔位于缅甸。故答案为:(1)太平;印度;海上生命线(2)老挝(3)山河相间,纵列分布(4)雨热同期;水稻(5)马来西亚;菲律宾(6)缅甸东南亚是世界上橡胶、油棕、椰子和蕉麻等热带经济作物的最大产区。 马来西亚是世界最大的棕榈油生产国和出口国,泰国的橡胶生产居世界首位,菲律宾是世界上生产椰子最多的国家。 水稻是东南亚的主要粮食作物,种植历史悠久,主要分布在肥沃的平原和三角洲地区。 这里是世界最重要的稻米产区,泰国、缅甸和越南是世界重要的稻米生产国和出口国。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