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双减教学成果展示七年级地理(晋教版)(本试卷共4页,满分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含15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每小题有且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其字母标号填入相应的方格内。)太阳、行星及其卫星、矮行星、小行星、彗星和行星际物质等组成太阳系。地球与月球组成地月系统。下图为太阳系八大行星示意图,读图,完成1—3题。1.关于地球的宇宙环境,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地球位于天体系统的正中央 B.地球是太阳系的九大行星之一C.金星和火星是离地球最近的行星 D.行星都是自东向西绕太阳公转2.地球的天然卫星甲星球是( )A.太阳 B.月球 C.金星 D.木星3.若地球在海王星的轨道上运行,则会发生的现象有( )A.变为寒冷的“冰球” B.体积将会变小C.变为炎热的“火球” D.大气层将会消失读大洲轮廓图,完成4—5题。4.我们生活的大洲是( )A.① B.② C.③ D.④5.③大洲与④大洲的分界线是( )A.苏伊士运河 B.直布罗陀海峡 C.巴拿马运河 D.大高加索山脉2024年5月21日是“世界茶日”。中国是茶叶的故乡,也是茶树种植规模最大、产品种类最全、茶文化底蕴最深厚的国家。读“某区域等高线示意图”,完成6—8题。6.从图中的海拔可以判断该地的地形以( )A.平原、盆地为主 B.平原、高原为主C.高原、盆地为主 D.山地、丘陵为主7.找出图中茶园的位置,判断该地茶园中茶树种植的海拔范围是( )A.100米至400米之间 B.200米至500米之间C.200米至450米之间 D.150米至450米之间8.观日出一般选择地势较高,且前面无障碍物的地方,图中最适宜观日出的地点是( )A.①处 B.②处 C.③处 D.④处人口增长必须与当地资源和环境相协调,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人地关系才能和谐。读四大洲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统计图,完成9—10题。9.图中四大洲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的是( )A.亚洲 B.北美洲 C.非洲 D.欧洲10.据图推测,非洲人口增长带来的影响是( )①社会、经济发展压力大 ②人口老龄化严重③居民就业、教育等问题突出 ④劳动力短缺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下图示意“探究海陆温度变化的差异”模拟实验(砂石和水的起始温度等条件相同)。据此完成11—12题。11.通过实验可得出:砂石比水( )①升温幅度大 ②升温幅度小 ③降温幅度大 ④降温幅度小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2.由实验推断,同纬度海陆温度变化的差异是( )A.夏季陆地增温慢,气温高 B.冬季陆地降温快,气温低C.夏季海洋增温快,气温高 D.冬季海洋降温快,气温低13.地理学家徐霞客在《游天台山日记》中写道:“四月初一日,早雨。 初二日,饭后,雨始止。 初三日,晨起,果日光烨烨,决策向顶。 ”以下天气符号中与游记中初一日和初三日天气状况相符合的是( )A.③① B.②③ C.③④ D.①④聚落的主要形式包括城镇和乡村,城镇通常由乡村演变而来。下图示意乡村演变为一般城镇的过程,图示河流可通航。据此完成14—15题。14.乡村演变为一般城镇的过程通常是( )A.①②③④ B.②③①④ C.③①④② D.④①③②15.图示区域的聚落或沿河分布,或沿公路分布,这两种分布方式的共同优势是( )A.交通便利 B.取水方便 C.土壤肥沃 D.地势低平二、综合题(本大题含3个小题,共35分)16.【了解气候与生活】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11分)唐宋以来,竹子、梅花与松树并称为“岁寒三友”,竹子“未出土时先有节,便凌云去也无心”“宁折不弯”的这种荡气回肠的气节被人们广为称颂。竹子喜温暖湿润,对水热条件要求较高。下图为世界平均气温及竹子分布图与A、B、C三地气候资料。(1)读图,世界年平均气温自低纬度向高纬度气温逐渐______,海洋上的等温线比陆地上的等温线更加______(选填“平直”或“弯曲”),A地年平均气温低于同纬度地区的影响因素是______。(2)读图可知,竹子主要分布地年平均气温大致在20℃______(选填“以上”或“以下”),大部分位于地球五带中的______带,沿海地区______(选填“多”或“少”)于内陆地区。(3)结合B地区气候特点,简要说明该地没有竹子分布的主要原因。(4)C地区传统民居多为底层架空的竹楼,简析其形成原因。(提示:从建材、功能、气候等方面考虑)17.【关注地球家园】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1分)(1)甲图中序号的所在地中,黄色人种的故乡是______地,黑色人种的故乡是______地。(2)甲图中序号③所在地主要是______色人种,使用的语言主要是______,主要信仰______,他们的宗教活动在乙图中的______(填字母)进行。(3)甲图中序号②所在地主要是______色人种,主要信仰______,他们的宗教活动在乙图中的______(填字母)进行。(4)根据所学知识,简单概括区分人种特征的主要根据。18.【探究海陆分布与变迁】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13分)地壳自形成以来,其结构和表面形态就在不断发生变化。小明准备利用身边常见的物品,探究海陆分布、地壳运动及其影响。任务一 读示图,明分布(1)读世界海陆分布示意图,可知全球海陆分布______(选填“不均”或“相等”),海洋面积约占地球表面积的______,常用“七分海洋三分陆地”粗略说明世界海陆面积比例。(2)图中纬度最高的大洲是______。被赤道穿过且位于西半球的大洲是______。①⑦两大洲共同相临的两个海洋是太平洋和______。(均填数码和名称)任务二 分析探究续表实验① 实验②小明向中间挤压书页,发现书本隆起 小明向两边拉扯纸张,发现纸张被撕裂(3)实验①说明板块之间的碰撞挤压运动在陆地上会形成______。(4)实验②说明板块之间的张裂拉伸运动会形成______。.(5)根据实验结论,结合上图各举出一例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地理事物和板块张裂拉伸形成的地理事物。(6)试分析太平洋未来的面积变化趋势并解释其变化原因。任务三 成果展示(7)讨论:地壳运动对世界海陆分布及人类活动的影响。2024年冬期末七年级地理参考答案(晋教版)一、选择题(共15分)1——5CBAAC 6—10DCADB 11—15ABABA二、综合题(共35分)16.[(3)题2分,其余每题3分,共11分)](1)降低 平直 地形(2)以上 热 多(3)B地区降水稀少,不满足竹子的生长需求(4)C地区竹子分布密集,可就地取材,当地气候湿热,底层架空的竹楼可通风散热、防潮防水。17.[除标注外,其余每空1分,共11分](1)④ ①(2)白 阿拉伯语 伊斯兰教 B(3)白 基督教 A(4)肤色、眼色、毛发、脸型等体质特征(2分)18.[(3)(4)题各1分,(2)题3分,(1)(5)(6)(7)题各2分,共13分)](1)不均71%(2)⑧南极洲①南美洲④大西洋(3)山脉(4)裂谷(或海洋)(5)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地理事物:喜马拉雅山脉、科迪勒拉山系;板块张裂拉伸形成的地理事物:红海、东非大裂谷。(各举一例)(6)太平洋会变小。太平洋板块两边分别被美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碰撞挤压,导致太平洋面积缩小。(7)地壳运动影响着地球表面的海陆分布,会造成海陆变迁。地壳运动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它可能会导致地震,火山喷发,海啸等自然灾害,这些灾害会给人类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带来威胁;地壳运动还会改变地形地貌,影响人类的居住环境和经济发展;还会导致地下资源的分布发生变化,影响人类对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任答一点即可得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