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高三地理微专题复习:高考地理中的加州山火(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届高三地理微专题复习:高考地理中的加州山火(含答案)

资源简介

1、加州山火
资讯概况
地时间2025年1月7日,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州长加文·纽森表示,该州因山火进入紧急状态。截至美国西部时间1月7日18时30分,洛杉矶太平洋帕利塞德地区的山火已蔓延超过11.7平方公里。美国电力跟踪网站PowerOutage.us的数据显示,加州目前有超过九万名用户断电。当地时间2025年1月8日17时30分左右,好莱坞山的鲁尼恩峡谷爆发新的山火。大火蔓延,已逼近好莱坞星光大道附近地区。
BBC提到,最新火势给好莱坞山带来严重破坏,知名的好莱坞巨型标志就坐落在那里。随着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南部山火蔓延,火灾危及该州主要城市洛杉矶的多处知名景点,包括好莱坞露天剧场、好莱坞星光大道以及好莱坞巨型标志等。
当地时间1月11日,美国加州山火仍在持续,目前已经造成至少16人死亡,另有13人失踪。大火烧毁了约15783公顷土地,烧毁了超过12000栋建筑。火势最大的帕利赛德大火控制率也仅有11%,火情正在从沿海地区向洛杉矶内陆社区布伦特伍德、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和著名艺术博物馆盖蒂中心等地区移动。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已经宣布进行线上授课至17日。此外,大风、低湿度等易于助长火势的天气条件下,洛杉矶县和文图拉县部分地区的火灾天气警告将持续至至少15日。当地时间1月11日,加州政府继续投入救援力量。州长纽森11日宣布,将向洛杉矶火灾地区增派国民警卫队,当地执勤军人总数达到1680人。据州长办公室最新数据,加州已经投入或动员超过1.7万人参加洛杉矶大火救援,投入1700多台各类设备,其中包括1350多辆消防车和80多架飞机。
当地时间2025年1月12日,洛杉矶县法医办公室确认,洛杉矶山火造成的死亡人数升至24人。
加州自然地理位置
加州(加利福尼亚)位于美国西南部、太平洋东海岸,海岸线总长2030公里,西濒太平洋,北接俄勒冈州,东连内华达州,东南与亚利桑那州相邻,南与墨西哥接壤。地形地貌多样,惠特尼山和死亡谷分别是美国本土48个州的最高点和最低点。
加州太平洋沿岸有火山,属地震高发带。加州是典型的地中海气候,全州夏季干旱,多阳光,冬季多雨。受地理条件影响,气候相差悬殊。夏天,东南部科罗拉多沙漠的温度高达54℃,接近地球上最高温度;冬季内华达山巅如北极般寒冷。太平洋沿岸的温度一般不超过32℃,也不低于0℃。
历史背景
加州山火由来已久,有记录的自1930年开始,每年大大小小山林野火上千起,且规模和破坏力不断扩大。据统计,从1980年到2012年,美国西部地区覆盖面积超1000公顷的山火数量从每年140起增至250起,而山火季的长度也从70年代的5个月变为7个月。
2013年,加州发生山火9907起,过火面积约2434平方公里,造成1人死亡,经济损失约2.18亿美元。2014年,加州发生山火7865起,过火面积约2531平方公里,造成2人死亡,经济损失约2.04亿美元。
2015年,加州发生山火8745起山火,过火面积约3615平方公里,造成9人死亡,经济损失超过47亿美元。2016年,加州发生山火7349起山火,过火面积约2709平方公里,造成8人死亡,经济损失超过4.8亿美元。2017年,加州发生山火9133起山火,过火面积约5590平方公里,造成47人死亡,经济损失超过180亿美元。
2018年,加州发生山火7579起,其中燃烧面积超过1000英亩或造成重大结构损坏或生命损失的火灾共发生57起。
原因探究
自然因素
森林资源丰富
加州森林资源丰富,防火任务重,下属58个县中56个县有防火任务,防火责任区总面积0.125亿公顷。易燃植被容易引发森林火灾,当地常绿阔叶灌木查帕拉尔的叶子中含有蜡、油脂、脂肪,当叶子掉落到土壤分解后,油脂会留在土壤中,大量积累后非常易燃。
地理条件
美国加州地理形势上与四周自然分割,北侧是与俄勒冈州交界处的密林和丘陵,东侧是内华达山脉,与内华达州相隔,东南侧是莫哈维沙漠,与亚利桑那州相隔。南部沙漠地区干旱,北部沿海冬季雨雪多。
温度北冷南暖,东南部科罗拉多沙漠夏天的温度接近地球上最高温度,达54℃。降水南北相差悬殊,北涝南旱。地理条件上加州和美国中东部界限清晰,气候条件与加州相差悬殊,加剧了山火的风险。
加州在本地修建了大量风电设备,每次大型火灾都因加州海流造成大风助推火势。南加州圣安娜风和北加州大恶魔风这两股气流是助推每年加州山火连绵不绝的重要因素,最大风速可达120km/h。
大恶魔风形成于加州东侧的内华达州,冬天陆地气流寒冷,北加州和内华达州之间的内华达山脉(平均海拔1500~2700m)会阻挡向西进入太平洋海面上高温低气压区的气流,形成焚风效应,促进火灾的形成和蔓延。圣安娜风是加州南部山谷中的季风,源自内华达陆地空气和太平洋洋面空气之间的气压差,经过莫哈维沙漠后变得更加干燥,容易引燃山火。
极端气候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不断加剧,极端天气的增多产生了高温、干旱、大风等利于森林火灾爆发蔓延的条件。气候变化导致森林防火期延长,使季节性防火向全年性防火转变。美国加州的火灾情况表明,森林火灾可能在任何时候发生。同时,发生森林火灾时,燃烧释放温室气体,加剧全球变暖现象,形成反馈机制。
自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南加州的火灾天数显著增加。研究发现,美国西部的风助长的野火每年移动速度更快,过火面积更大,部分原因是植被越来越干燥。
英国廷德尔气候变化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助理马修·琼斯接受媒体采访时说,虽然需要一段时间才能确定气候变化在导致当前野火方面所起的作用,但“非常肯定”气候变化导致美国西部出现炎热、干燥、易发生火灾的极端天气的风险增加,而且在气候变化影响下,在通常的夏季火灾季节之外,易发生火灾的天气条件正变得越来越常见。
英国生态水文中心科学家玛丽亚·露西娅·费雷拉·巴尔博萨认为,洛杉矶的火灾显示了极端天气将如何增加火灾风险。2024年厄尔尼诺现象带来的大雨很可能促进了植被的生长,而植被此后在长期干旱中枯萎,再加上强风,为野火蔓延创造了条件。
人为因素
美国超过84%的山火都是人类造成的,加州98%的山火都是人为点燃,原因包括抽烟、野营用火以及电力事故等。
加州经济发达,现代化的进程、宜人的地中海气候使得这里人口不断增加。然而,城市的规划远不及过快的城市扩张速度,大量住宅区沿着城市边缘进入林区。数据显示,包括很多名人豪宅在内,加州38%新建宅区建造在这些地区。
缺乏现代化的城市管理和自我保护能力,导致这些地区极易爆发城市森林火灾。调查预测,到2050年加州建在林区周围高危地段的住宅将达到64.5万座。特别是在高温大风条件下,火势迅猛,即使提前预留了安全隔离带,也会在短时间内被大火吞噬。1、加州山火(试题练习)
2020年9月14日—9月16日,美国西海岸的加利福尼亚、俄勒冈和华盛顿等多州山火肆虐,产生了巨量的浓烟,在盛行风的推动下,烟雾向东扩展,飘到美国东海岸附近的首都华盛顿、纽约等城市,甚至还飘到了欧洲。据统计,山火释放3000万吨二氧化碳。下面左图为加州山火产生的烟尘,右图为大气的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加州山火产生了大量的烟尘和二氧化碳,判断山火对图中序号所代表的地理事物的影响正确的是( )
A. ①增加、②增加 B. ①减少、③增加
C. ③减少、⑤增加 D. ①减少、⑤增加
2.有关山火期间山火对当地天气影响的推测,正确的是( )
A. 雾霾天气可能增加 B. 降水可能减少
C. 气温的日较差加大 D. 气温升高
下图为美国加州约塞米蒂国家公园(约37°N,119°W)内的某段悬崖,当崖顶的季节性积雪融化时会形成瀑布。若逢2月下旬的夕阳直射该段悬崖时,瀑布会发出耀眼的橘红色光芒,如同岩浆从悬崖喷涌而下,这便是极其壮丽的火瀑布景观。2019年2月21日,小明在考察该地时拍摄到了火瀑布景观。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3.火瀑布景观所处悬崖的朝向最可能是( )
A.西南 B.西北 C.东南 D.东北
4.火瀑布景观并非每年的2月下旬都可以看到。看不到火瀑布的年份可能是由于当时( )
①地下水量不足
②顶积雪较少
③气温太低
④悬崖走向因地壳运动改变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圣安娜风”是加州南部山谷中的季节性强风,来源于内陆大盆地,吹向西部沿海地区,它以助长所处地区的林区野火而闻名。下图为洛杉矶地形和圣安娜风的风向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圣安娜风( )
A.是一种风力较强的谷风 B.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和地形的影响
C.性质温暖湿润,风力较弱 D.春夏季节,其势最为强盛
6.南加州地区秋冬季节多山火,其主要原因是( )
A.受副热带高压控制,降水少 B.气温较高,蒸发旺盛,空气干燥
C.沿岸寒流强盛,空气湿度小 D.林区积累的枯枝落叶等易燃物多
2024年2月初,受“大气河”影响,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下图)出现强降雨、暴雪及大风等极端天气。“大气河”是指低层大气中由较低纬度向较高纬度运动的长带状强水汽通道,主导中高纬度地区的水汽输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对此次加州暴雨起加强作用的主要因素是( )
A.纬度 B.地形 C.洋流 D.大气环流
8.“大气河”的移动方向可能是( )
A.自西北向东南 B.自东南向西北 C.自东北向西南 D.自西南向东北
“大气河”是指水汽输送通道,通常与温带气旋冷锋前的低空急流有关,本质是暖湿气流。当地时间2023年3月22日,美国西部加利福尼亚州(加州)遭遇新一轮“大气河”风暴,洪水预警,数万人断电。由于受北半球大气环流的影响,由热带地区向极地地区输送的“大气河”的运动方向与盛行风一致。图一为加利福尼亚州略图,图二示意北半球中纬度垂直于“大气河”水汽运动方向的垂直剖面。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图一
9.根据材料,推断“大气河”带来的降水类型可能与下面哪项一致( )
A.新加坡夏季午后降雨 B.菲律宾夏秋季降雨
C.喜马拉雅山南部夏季降雨 D.我国北方夏季的暴雨
10.若图为此次加州“大气河”剖面图,则图中M、N的走向为( )
A.东北一西南 B.西北一东南 C.东一西 D.南—北
11.关于剖面图及“大气河”与美国加州关联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美国加州“大气河”的水汽来源为墨西哥湾
B.相对湿度随海拔高度升高而升高
C.风速随海拔高度升高而降低
D.美国西部山地加剧“大气河”对当地的影响
加利福尼亚州的科技初创公司设计了一种由几乎透明的玻璃制成的太阳能电池板(如下图),该电池板可以使光线不受阻碍地穿过,同时进入光谱的不可见范围,可以吸收可见光、近红外光和紫外光波,然后被转换成能量。可应用于摩天大楼的窗户、汽车玻璃,iPhone上的玻璃、高速公路标牌、超市货架标牌等,有望彻底改变利用太阳能的方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下列地区中从自然条件来看最适宜安装太阳能窗户系统的是( )
A.阿拉伯半岛 B.亚平宁半岛 C.佛罗里达半岛 D.中南半岛
13.有人注意到太阳能窗户的实时产电量会出现变化,你认为影响的因素主要是( )
A.海拔 B.纬度 C.日照时间 D.阴晴状况
14.加州积极推广“太阳能技术”是因为( )
A.加州太阳能资源丰富 B.加州人口众多,能源需求量大
C.加州经济发达,常规能源缺乏 D.太阳能可再生,能量集中
15.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那波利位于意大利西南端,蒙特雷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中部。秋冬季节,美国加州南部山谷中存在一种名为“圣安娜风”的季节性强风,它来源于美国西部内陆大盆地,翻越高山,穿过山谷,最终到达沿海地区,干热的“圣安娜风”对加州山火起促进增强作用。图1为意大利那波利和美国蒙特雷的地理位置及“圣安娜风”示意图,图2为那波利和蒙特雷的气候统计资料。
(1)判断那波利的气候类型并指出该气候类型的全球分布规律。
(2)比较那波利和蒙特雷气温和降水特征的差异。
(3)结合材料,描述秋冬季节“圣安娜风”的形成过程。
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山地众多,森林广布,灌木种类繁多。“查帕拉尔”是加利福尼亚山地常见的灌木,其叶子里面含有较多的油脂和蜡。每年秋冬季节,加州盛行“圣安娜风”,风力强劲,直达太平洋沿岸。2018年11月,美国加州发生特大山火,造成的保险赔偿或将达到130亿美元。为防范火灾,在20世纪初,美国森林服务部门制定“火情抑制”政策,即在发现森林火情后,必须于当天上午10点前扑灭。但近年来当地林业部门开始采用“受控火烧”来提高耐火森林环境的质量。所谓受控火烧是专业人员点燃小规模的山火,火焰较低并且在地表缓慢移动。如“点倒火”,当大火蔓延时,在大火蔓延的前方去除一定宽度的可燃物,修建隔离带,然后人为点火,让人工火向山火燃烧,当两火相遇时,可燃物燃烧殆尽,火灾熄灭。经过受控火烧,森林冠层火灾发生概率明显降低。如图为“圣安娜风”示意图。
(1)简要描述“圣安娜风”的形成过程。
(2)运用热力环流原理,说明“点倒火”可以灭火的原因。
(3)说明美国林业部门采用“受控火烧”措施的主要原因。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海岸红杉适合生长在温和、湿润、多雾的环境中。目前,原生海岸红杉仅分布于美国西海岸(如图所示),海岸红杉也因此而得名。目前全世界最高的树是一棵北美红杉“亥伯龙神”(高115.85米),它所在的红杉公园是加利福尼亚州最著名的旅游胜地之一。化石证据表明,在距今2000万年前的渐新世之前乃至中生代三叠纪晚期,红杉亚科的巨树繁盛。大约在6500万年前的白垩纪末期,北美红杉分布相当广泛(包括亚洲和欧洲),后来由于气候的变迁,分布范围大为缩小,濒临灭绝。有植物界“活化石”之称的海岸红杉,生长快,寿命长,树形高大,材质优良,是世界上最有价值的树种之一。
(1)分析原生海岸红杉分布区气候湿润的原因。
(2)加州频发的山火会造成较为惨重的损失,但适度的山火却有利于红杉生长。请说明火灾对红杉生长的必要性。
(3)从地理角度,说明从过去到现在,人们对北美红杉林价值的认识和利用发生了哪些变化?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 B
解析:图中数码①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②为大气的吸收作用,③为大气逆辐射,④和⑥为穿过大气层的大气辐射和地面辐射,⑤为地面辐射,加州山火产生的烟尘使得大气的削弱作用增强,则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①减少,大气逆辐射增强,③增加。B正确,ACD错误,故选B。
2.答案: A
解析:山火产生的烟尘、二氧化碳对天气的影响:烟尘增加,凝结核增加,雾霾天气可能增加A正确;降水可能增加,B错误;白天削弱作用增强,气温降低;晚上大气逆辐射增强,提高夜晚的温度,日较差减小,C错误;烟尘增加,对大气的削弱作用增强,气温降低,D错误。综上所述,故选A。
3.答案:A
解析:由材料知“若逢2月下旬的夕阳直射该段悬崖时,瀑布会发出耀眼的橘红色光芒”,2月下旬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加州日落为西南方,故瀑布应朝向西南,A正确。
4.答案:B
解析:由材料知“当崖顶的季节性积雪融化时会形成瀑布”,可知瀑布的形成受季节性积雪融水量多少的影响,看不到瀑布的年份可能是由于气温太低积雪尚未融化或崖顶积雪较少没有形成明显的瀑布,故②③正确,选B。
5.答案:B
解析:由材料可知该风可助长森林中的野火且材料中提到其是季节性强风,可知其风力比较强,但不属于山谷风,A错误;读图可知圣安娜风活动的区域西部是辽阔的太平洋,东部是北美大陆,海洋和大陆间的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比较显著,海洋与陆地之间容易形成强烈的运动气流,再加上圣安娜风的源地海拔比较高,洛杉矶附近海拔比较低,该风可以居高临下增强其势力,B正确;结合材料可知该风来自内陆,是比较干燥的,C错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风势力最强的季节是冬春季节,D错误。故选B。
6.答案:D
解析:受副热带高压控制,降水少、气温较高,蒸发旺盛,空气干燥、沿岸寒流强盛,空气湿度小等这些因素只是南加州地区秋冬季节多山火的比较重要的因素,但不是其主要原因,ABC错误;加州南部多山地,山区森林面积较为广大,该地区的秋季积累了大量的枯枝落叶等可燃物质,为山火的爆发提供了最重要的条件,D正确。故选D。
7.答案:B
解析:根据图示,加利福尼亚州东部为山脉,材料中显示,“大气河”是指低层大气中由较低纬度向较高纬度运动的长带状强水汽通道,该地盛行中纬西风,受西风影响水汽从太平洋向东部移动,受地形阻挡,形成地形雨,使加州暴雨加强。B正确。纬度一般影响气温,不同纬度区降水分布有差异不是加强暴雨的原因,A错误。根据图示位置,此地流经加利福尼亚寒流,寒流降温减湿,C错误;此地吹盛行西风,温暖湿润,使“大气河”从太平洋向加利福尼亚方向移动,出现极端天气,但不是加强因素。D错误。故选B。
8.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大气河”主导中高纬度地区的水汽输送。在该地盛行中纬西风,北半球西风主要吹西南风,在西风带的影响下,“大气河”从西南向东北移动。D正确,排除A、B、C,故选D。
9.答案:D
解析:据图锋线和材料第二句可知,大气河带来的降水为锋面雨,A项为对流雨,B项为台风雨,C项为地形雨,D项大多为冷锋过境带来的降雨。
10.答案:B
解析:材料说“由热带地区向极地地区输送的大气河的运动方向与盛行风一致”,美国加州地处西风带,西南风携带水汽向更高纬输送。
11.答案:D
解析:读图可知,相对湿度随海拔升高而降低,风速随海拔升高而升高,BC项错误;加州地处美国西部,西风从太平洋携带水汽,A项错误;水汽遇到美国西部山地阻挡,在迎风坡多地形雨,增大降水量,加剧对当地的影响。
12.答案:A
解析:阿拉伯地区太阳能资源最为丰富,最适宜安装太阳能窗户系统。故选:A。
13.答案:D
解析:由材料可知,太阳能窗户主要依靠吸收可见光等转化为电能,光照条件受一天中天气变化影响大,故天气阴晴状况是影响其实时产电量差异的主要因素。故选:D。
14.答案:A
解析:加州政府大力推广“太阳能技术”,主要得益于其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和先进的科学技术条件。故选:A。
15.答案:(1)地中海气候;南北纬30°—40°大陆西岸。
(2)气温差异:那波利夏季气温较高,气温年较差较大(或蒙特雷夏季气温较低,年较差小)降水差异:那波利年降水量较多,雨季较长(或蒙特雷年降水量较少,雨季较短)。
(3)秋冬季大盆地高气压强盛,西部沿海气压较低,气压差异显著,驱使风由内陆吹向沿海;来自内陆干燥的气流翻越高大山脉后下沉增温(焚风效应);干热气流顺峡谷穿行(穿越山口),加大了风速(狭管效应)。
解析:(1)读图可知,那波利位于地中海沿岸,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多雨,是地中海气候;由于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移动,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高控制,冬季受西风影响,这种气候的分布规律是南北纬30°—40°大陆西岸。
(2)气温差异:读图可知,那波利夏季气温较蒙特雷高,平均温高于20℃,气温年较差较大,蒙特雷夏季气温较低,平均温低于20℃,年较差小;降水差异:读图可知,那波利年全年降水量较多,9月到次年2月降水量较多,雨季较长,或蒙特雷年降水量较少,12月到次年3月降水较多,雨季较短。
(3)大气环流:秋冬季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陆地气温迅速降低,气流下沉,大盆地高气压强盛,西部沿海降温慢,气压较低,气压差异显著,驱使风由内陆吹向沿海;地形:大盆地与沿海之间有高大山脉阻挡,来自内陆干燥的气流翻越高大山脉后气流下沉增温产生焚风效应;干热气流顺峡谷穿行,穿越山口,山口比较狭窄,加大了风速,形成狭管效应,强烈的干热风成为加州山火的主要“帮凶”。
16.答案:(1)秋冬季节,陆地降温速度快且地势高,气温低,盛行下沉气流,形成高压;冷高压驱使空气向沿海推进形成圣安娜风。
(2)山火火源处气温升高,气流上升,近地面形成低气压;水平气流由四周流向火场,吸引“倒火”向火场方向燃烧;当两火相遇时,可燃物和氧气都已燃烧殆尽,山火自然熄灭。
(3)当地易燃灌木较多,原有的火情抑制政策积累易燃林木,为大规模火灾发生埋下隐患。受控火烧政策能减少积累易燃树种、枯枝落叶的数量;并能有效杀灭土壤和枯枝落叶中的害虫,增加土壤肥力,促进耐火植物生长和林木自然更新。
解析:(1)每年秋冬季节,陆地冷高压驱使冷空气向沿海推进,而加州处于落基山、海岸山西侧,冷空气向此推进时沿坡向下沉。空气下沉容易增温;而这里地形落差大、空气下沉幅度大、升温快,与此同时,空气也会越来越干。而加州南部的山谷刚好呈东北—西南走向,与这股被加温变干了的冷空气走向一致,又使其风速不断加快,势力越来越强,形成圣安娜风。
(2)热力环流是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它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地面冷热不均→大气垂直运动(热的上升,冷的下降)→水平方向上气压产生差异→水平气压梯度力→大气水平运动(水平方向上气流由高压流向低压)。读图可知,森林火灾导致着火处气温升高,空气受热膨胀上升,四周的温度低,因此近地面四周的气流向火场流动;点燃的倒火受气流的吸引,导致倒火向火场燃烧,山火和倒火相遇时导致氧气和可燃物燃烧殆尽,从而使山火熄灭。
(3)根据材料“森林广布,灌木种类繁多。‘查帕拉尔’是加利福尼亚山地常见的灌木,其叶子里面含有较多的油脂和蜡。”说明当地易燃灌木较多,据材料:“在20世纪初,美国森林服务部门制定‘火情抑制’政策,即在发现森林火情后,必须于当天上午10点前扑灭。”可推知火情抑制政策会影响森林的新陈代谢,使一些枯死的树木和落叶积累下来,为大规模火灾发生埋下隐患。受控火烧政策把枯枝落叶燃烧后,释放大量矿物质,提高土壤肥力,有利于耐火植物对养分的吸收;烧死土壤或枯枝落叶中的害虫,降低森林虫害风险;火烧可以提高表层土温,促进耐火植物生长,促进植被的更新等。
17.答案:(1)地处大陆西岸,距海近;位于西风带,西风从海洋带来大量水汽;地处迎风坡,多地形雨;沿岸受(加利福尼亚)寒流影响,水汽易凝结成雾。
(2)山火带来的高温利于红杉球果受热开裂,释放种子;减少林中可燃材料或燃料积聚,防止破坏性火灾;一般规模的野火焚去了底层的草木和灌木;火灾可杀死小区域的树冠,从而为年轻的红杉(幼苗)提供了生长所需的充足光照;经过大火的焚烧,森林凋落物降解加快,促进了养分的循环(或燃烧后产生的碱性草木灰可降低土壤的酸性),提高土壤养分;林火使病虫害和其它动物(如鼠类对森林有危害,主要表现为盗食种子、啃食幼苗或幼树的树皮、嫩枝、嫩芽及树根等,使种子树木出苗率或树木成活率大大下降)减少等。
(3)过去:红杉作为优质木材,曾经体现了经济价值。现在:现如今,生态价值凸显:北美红杉林和其庇佑的生态系统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经济价值:给加州带来可观的旅游收入。科学研究价值、教育价值、文化价值等。
解析:(1)由图可知,原生海岸红杉分布地区地处大陆西岸,距海近;且位于40°N-60°N的大陆西岸,地处盛行西风带,西风从海洋带来大量水汽;由等高线分布情况可知,地处迎风坡,水汽沿地形抬升,多地形雨;沿岸受加利福尼亚寒流影响,气温较低,水汽易凝结成雾。
(2)山火带来的高温利于红杉球果受热开裂,释放种子,利于种子和土壤接触;山火可以减少林中可燃材料或燃料积聚,防止破坏性巨大的火灾发生;大规模的野火焚去了底层的草木和灌木,为种子萌发清除障碍,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火灾可杀死小区域的树冠,从而为年轻的红杉幼苗提供了生长所需的充足光照,提高幼树的光合作用;经过大火的焚烧,森林凋落物降解加快,土壤有机质增加,促进了养分的循环,燃烧后产生的碱性草木灰可降低土壤的酸性,调节土壤的酸碱平衡,提高土壤养分;山火高温杀死虫卵,林火使病虫害和其它动物(如鼠类对森林有危害,主要表现为盗食种子、啃食幼苗或幼树的树皮、嫩枝、嫩芽及树根等,使种子树木出苗率或树木成活率大大下降)减少等。
(3)过去:树形高大,材质优良,红杉作为优质木材,曾经体现了经济价值。现在:现如今,有植物界“活化石”之称的海岸红杉,生态价值凸显,北美红杉林和其庇佑的生态系统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经济价值:它所在的红杉公园是加利福尼亚州最著名的旅游胜地之一,给加州带来可观的旅游收入。除此之外,还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教育价值、文化价值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