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扬州市仪征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生物学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江苏省扬州市仪征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生物学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测试答案
八年级 生物
1---5 D B A D B 6---10 A C C B C
11---15 C B D B D 16---20 B B B C B
21---25 D A B C D 26---30 C C D A B
31---35 C B C C B
36.(6分)(1)滤过 右心房
(2)传入神经 条件
(3) ① 多喝水、适当运动、不憋尿(答案合理即可)
37.(6分)([ ]_全对得1分)
(1)瞳孔 (2) [a]鼓膜
(3)a→b→d [A]大脑
(4)神经元(或神经细胞) [B]小脑
38.(6分)(1)单子叶 (2)空气(或氧气)
(3)胚乳 胚 ⑥ (4)蒸腾
39.(6分)(1)收缩 神经
(2)d c
(3)不运动组 低强度运动(或低强度)
40.(6分)(1)蒸腾作用使试管内的水分散失(1分),试管内的气压下降,小
于外界大气压(1分) 叶
(2) ①室内
②1和3 多次重复实验(答案合理即可)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题
八年级 生物
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客观题部分
本部分包括35题,每题2分,共计7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心脏的四个腔中,心脏肌肉壁最厚的腔是()
A.右心房 B.右心室 C.左心房 D.左心室
2.下列关于血量和输血的说法,错误的是()
A.输血的原则是输同型血
B.贫血是指血液总量少于正常值
C.成年人的血量大致相当于本人体重的7%~8%
D.健康成年人每次献血200~300毫升不会影响健康
3.如图为显微镜下的血细胞示意图,如果要从成熟的血细胞中提取DNA,应该选择图中的(Δ)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4.如图为人体内血液流经某部位的示意图,M表示某器官,①、②表示相关血管,“→”表示血流方向。根据图示分析,以下推断错误的是()
A.若M为小肠,则①中葡萄糖含量低于②
B.若M为肾脏,则①内尿素含量会高于②
C.若M为心脏,则①为静脉,②为动脉
D.若M为肺,则②为肺静脉,流动着静脉血
5.下列血管中,两端都是毛细血管网的是(Δ)
A.入球小动脉 B.出球小动脉 C.肺动脉 D.肺静脉
6.如图是血管的示意图,“→”表示血流方向,下列表达正确的是()
甲 乙 丙 丁
A.进行皮下肌肉注射时,一般能直接吸收药物的是丁
B.乙是动脉血管,动脉管壁厚,弹性大,管内血液流动速度慢
C.血液流动的方向是甲→丙→丁→乙
D.中医可以通过切脉初步判断患者的病症,切脉时感受搏动的血管是丙
7.下列器官中,不属于排泄器官的是()
A.肾脏 B.肺 C.肛门 D.皮肤
8.褪黑素是一种激素,可以调节人体昼夜节律。当人在黑暗环境中一段时间,光暗信号会引起反射活动,使松果体分泌褪黑素,如图所示。可见光中的蓝光对褪黑素分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引起分泌褪黑素的反射是生来就有的,属于非条件反射
B.分泌褪黑素反射的反射弧由①②③④⑤构成,视网膜是感受器
C.光线依次穿过角膜、瞳孔、玻璃体、晶状体到达视网膜
D.睡前长时间看手机,手机蓝光会抑制褪黑素分泌影响睡眠
9.下列反射中,属于人类特有的是(Δ)
A.青梅入口,分泌唾液 B.谈论青梅,分泌唾液
C.看到青梅,分泌唾液 D.嗅到青梅,分泌唾液
10.人眼的“白眼球”和“黑眼珠”,实际上分别指的是(Δ)
A.虹膜和角膜 B.角膜和巩膜 C.巩膜和虹膜 D.巩膜和视网膜
11.人患感冒并上呼吸道发炎时可引起中耳炎。病菌到达中耳的通道是(Δ)
A.听小骨 B.气管 C.咽鼓管 D.口腔
12.小强的爷爷平时戴眼镜,看书时却要摘下眼镜;奶奶平时不戴眼镜,看书时却要戴上眼镜。爷爷和奶奶的眼和佩戴的眼镜最有可能分别是()
A.都是近视眼佩戴凹透镜 B.近视眼和凹透镜、远视眼和凸透镜
C.都是远视眼佩戴凸透镜 D.近视眼和凸透镜、近视眼和凹透镜
13.如图是人体主要的内分泌腺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①为垂体,分泌生长激素,幼儿缺乏易患侏儒症
B.②为甲状腺,若饮食中长期缺碘会引起②的肿大,幼儿缺乏易患呆小症
C. ④是胰岛,其分泌的激素缺乏会患糖尿病
D.激素在人体内含量大作用小
14.胰岛与唾液腺相比,重要区别主要体现在()
①没有导管;②有导管;③分泌激素;④分泌物由导管排出;
⑤分泌物直接进入毛细血管
A. ①③④ B. ①③⑤ C. ②③④ D. ②③⑤
15.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扭伤脚踝。医生对其伤情进行诊断时一般不需要检查的是(Δ)
A.骨 B.关节 C.肌肉 D.血型
16.俗话说“伤筋动骨一百天”,说的是骨折后的病人在医生将骨折的两端接回原位后,需要休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直至骨愈合和修复。在骨愈合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的结构是()
A.骨髓 B.骨膜 C.骨密质 D.骨松质
17.两只雄狮为争夺一只雌狮进行激烈打斗。这种行为属于(Δ)
A.防御行为 B.争斗行为
C.觅食行为 D.繁殖行为
18.蜂巢中蜜蜂的数量可达几千只,蜂后负责产卵,雄蜂专职与蜂后交配,工蜂负责采蜜。这些行为从发生上看属于先天性行为,从功能上看属于社群行为,判断这两种行为的依据分别是()
A.生来便有,数量多 B.生来便有,分工合作
C.学习获得,数量多 D.学习获得,分工合作
19.右图是生物小组利用长气球、注射器等材料制作的气孔模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的长气球模拟叶片的表皮细胞
B.沿图中箭头所示方向推动注射器,气孔张开,模拟保卫细胞处于失水状态
C.气孔的开闭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
D.夜幕降临时,叶片大多数气孔呈图中所示状态
20.“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从生物学角度来分析,绿色植物可以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促进经济的发展。下列对绿色植物价值的叙述,错误的是()
A.防风固沙,消除噪音 B.引起地球温室效应
C.维持大气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平衡 D.促进生物圈中的水循环,保持水土
21.如果人类大量捕杀鹰,草原生态系统将受到严重破坏,这说明()
A.生态系统无调节能力
B.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是无限的
C.只有绝对禁捕野生动物,生态系统才有调节能力
D.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22.“儿童疾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黄蝶在花丛中穿梭时,身上沾满的花粉会掉落下来,这能()
A.帮助植物传粉 B.促进物质循环
C.维持生态平衡 D.帮助植物传播种子
23.下图是桃花与桃子的结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①和③合起来构成雌蕊的子房,传粉、受精后发育成右图中的②和④
B.④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
C.②是桃子的食用部分由子房壁发育而来
D.由图可知桃是被子植物
24.“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描写了池塘中荷叶相连的景色,下列能直接发育成荷叶的是()
A.芽轴 B.花芽 C.幼叶 D.芽原基
25.切下的胡萝卜末端在适量水中能长成胡萝卜苗。下列繁殖方法与此不同的是()
A.无心插柳柳成荫 B.椒草叶片长成新植株
C.马铃薯块茎生根发芽 D.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26.人们经常把生物学知识应用于生产生活。下列措施与主要目的不相符(Δ)
A.移栽树苗剪去部分叶片--降低蒸腾作用 B.植物嫁接-保持母体优良性状
C.阴天移栽植物--降低光合作用 D.人工辅助授粉--弥补传粉不足
27.民谚曰:“不打春日三月鸟。”下列有关鸟类生殖和发育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殖方式为胎生 B.体外受精
C.发育摆脱了对水环境的依赖 D.变态发育
28.观察鸟卵的结构时常选用鸡蛋。图1是观察鸡蛋的结构部分操作示意图,图2是鸟卵的结构模式图。有关操作或分析正确的是(Δ)
A.将鸡蛋尖端的蛋壳敲碎,剥去破碎的蛋壳,可观察到外卵壳膜
B.用镊子撕破外卵壳膜,即看到卵黄膜
C.只有③卵黄能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物质
D.②是胚盘,将来发育成幼雏
29.“独坐池塘如虎踞,绿荫树下养精神。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出自《七绝·咏蛙》,诗词描写了青蛙是生态守护者。下列有关青蛙的叙述错误的是()
A.青蛙既能生活在水中,又能生活在陆地,所以被称为两栖动物
B.青蛙、大鲵、蟾蜍都是两栖动物
C.青蛙的受精过程在水中进行,幼体也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
D.青蛙的发育属于变态发育
30.生命世界真奇妙!美丽的蝴蝶竟是由“毛毛虫”变成的。下列昆虫的发育过程与蝴蝶相似的是()
①蚊子 ②蝗虫 ③蜜蜂 ④蟋蟀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31.如图是家蚕的发育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① ② ③ ④
A.图①所示为“蛹”期
B.从图中可知,家蚕是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
C.家蚕的发育过程是:④→①→②→③
D.为了提高蚕丝产量,需要延长家蚕的②这个时期
32.我国有着悠久的科学研究史,其中有不少对生物生殖现象的描述体现在成语和诗句中。下列对生物生殖发育阶段的描述,分析错误的是(Δ)
A.蜻蜓点水--产卵 B.金蝉脱壳-化蛹
C.梁上双飞燕,青虫喂黄嘴--育雏 D.风吹绿水皱,蛙鸣翠荷惊--求偶
33.孕妇适量增补叶酸(维生素B)可预防胎儿神经管畸形。胎儿获得叶酸的部位是()
A.子宫 B.羊水 C.胎盘 D.输卵管
34.为优化年龄结构,我国将逐步实施三孩生育政策。下列关于人生殖和发育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① ② ③ ④ ⑤
A.每个人都是从一个受精卵发育而来的
B.①表示正在受精的卵细胞,受精过程是在母体的输卵管内完成的
C.婴儿出生标志着人体生长发育的开始
D.胚胎发育的场所主要是子宫
35.青春期是人体发育的重要时期,做好青春期的健康保健很重要。下列关于青春期少年做法与想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A.遇到烦心事闷在心里,不与父母交流
B.积极参加体育活动,提高身体素质
C.对异性产生好感是不正常的心理变化
D.心理已经发育成熟,任何事情都自己做主
主观题部分
本部分包括5题,共计30分([ ]内填字母, 填写相应的名称)。
36.(6分)某人因侧腹部疼痛就医,遵医嘱憋尿进行超声检查,发现肾脏中有结石。右图为人体泌尿系统组成及部分内部结构纵剖示意图,①②③表示结构。请回答下列问题。
(1)健康人的血液由肾动脉流入肾脏后,通过肾小球的Δ作用形成原尿。原尿中大部分水、全部葡萄糖和部分无机盐等被肾小管重新吸收,随血液通过肾静脉汇入下腔静脉,流回心脏的Δ,原尿中剩下的物质形成尿液。
(2)当膀胱中的尿液储存到一定量时,位于膀胱壁内的感受器受到刺激后产生神经冲动,“装满尿液”的信息沿Δ传到脊髓中的排尿中枢,同时上传到大脑皮层,产生尿意。需要憋尿时,大脑下达“指令”,尿道括约肌收缩,控制排尿,这属于Δ反射。
(3)经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后,结石变小,随尿液经 (填图中序号)运输到膀胱中暂时储存,后经尿道排出体外。为了防止肾结石复发,医生给该患者的建议是。
37.(6分)高山滑雪项目将速度与技术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被称作“冬奥会皇冠上的明珠”。请根据下列图示,结合所学生物学知识回答有关问题。
图1 图2 图3
(1)由于雪地上阳光反射很厉害,运动员会配戴滑雪眼镜,避免强光对眼睛的刺激。我们的眼睛通过调节图1中 的大小,可以减少眼睛的进光量。
(2)运动员奔赴赛场经常要乘坐飞机,当飞机起飞或者降落时,乘务员有时会建议乘客咀嚼食物,目的是保护图2中的[] 。
(3)高山滑雪比赛中,运动员听到“嘀嘀嘀”计时声音后迅速出发。“嘀嘀嘀”计时声的声波引起的振动在中耳和内耳的传导过程是 (用图2中字母和箭头表示),最终听觉在图3中[ ]形成。
(4)图3是神经调节的高级中枢,组成其结构A、B、C的基本单位是,运动员在滑雪的过程中,维持身体平衡的中枢位于[] 。
38.(6分)玉米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某学校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生物小组的同学们在多块试验田种植了玉米,并观察记录玉米生长发育过程的各种变化。下图中①~⑥表示玉米种子的结构。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拿到种子后,小组同学取少量玉米种子浸软,纵剖观察。根据子叶数目判断,玉米属于 (填“单子叶”或“双子叶”)植物。
(2)播种前,小组同学对试验田的土壤进行松土,目的是为玉米种子萌发提供 条件。
(3)播种后,玉米种子在萌发过程中,贮存在 中的营养物质通过子叶转运给④⑤⑥,③④⑤⑥合称为 ,是玉米种子主要的结构,最终发育成一株完整的植物体,其中发育成根的是(填图中序号)。
(4)种植过程中,需要及时浇水和施肥。玉米根吸收的无机盐和水一起沿根、茎、叶中的导管向上运输到叶片的叶肉细胞,运输动力主要来自玉米植株的作用。
39.(6分)仪征市每年在九年级第二学期都要进行一次中考体育测试,所得分数计入中考成绩,作为高中阶段录取的重要依据,其中“引体向上”是男生选测项目,理解其中的原理能帮助制定科学的训练方法。请联系有关知识结合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1)引体向上可以同时锻炼多块肌肉。据图1分析,引体向上时,背阔肌 (填“收缩”或“舒张”),牵引肱骨绕肩关节活动,使躯体向上臂方向靠拢。完成此动作需要 系统的调节。
图1 图2
(2)如果动作不规范,且未进行热身运动的情况下容易造成脱白,即关节头从图2中 (填字母)中滑脱出来。若膝关节受到损伤,可能导致图2中(填字母)内滑液增多,引起不适。
(3)骨在运动系统中承担着“杠杆”作用,这与骨具有较强的韧性和硬度密切相关。为了研究骨的韧性和硬度与运动的关系,研究者用大鼠进行了为期六周的运动实验,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组别 不运动组 低强度运动组 高强度运动组
骨的质量(g) 【骨硬度指标】 1.08 1.23 1.06
骨的承重能力(N) 【骨强度指标】 109.64 110.23 94.54
骨的韧性(mm) 【骨韧性指标】 0.41 0.5 0.46
本实验对照组是 。根据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组能更好地改善骨的特性。
40.(6分)植物的蒸腾作用对植物自身和生物圈中的水循环有重要的作用,生物兴趣小组为了探究植物的蒸腾作用,设计了下图的实验装置,连接处均密封。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将A、B两组装置同时放在阳光下,一段时间后,A装置U形管中两端液面基本保持不变,B装置U形管中的液面左边上升右边下降,导致B装置出现该现象的原因是(2分)。该实验也可说明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是 。
(2)为进一步探究大气的温度、湿度和气流速度对植物蒸腾作用强度的影响,该兴趣小组利用B装置设计了如下探究实验:
组别 条件 时间/min
1 10
2 室内+加湿器 10
3 室内+电吹风吹自然风 10
4 室内+电吹风吹热风 10
①表中1组“?”处的条件应是。
②通过两组 对照(填组别序号),可探究气流速度对蒸腾作用强度的影响;为了让实验结果更科学准确,应该进行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