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 中图版 七年级第一学期地理期末测试卷答案选择题(每个1分,共25分)1—5 DBDBD 6-10 BDCCA 11-15 BCDCB16-20 CACDA 21-25 DADAD综合题(共35分)26.(每空1分,共9分)(1)北极点(2)66.5(3)45°W 30°S(30°N ,150°W) 西 西南> ②27.(每空1分,共8分)(1) 西南 山脊(2)2.4L1 等高线稀疏,坡度缓,较为省力乙 山谷 ①28.(每空1分,共9分)(1)秦岭 淮河 0℃(2)西藏自治区 海拔高,气温低(3)呼伦贝尔 西北(4)特点:自南向北开始供暖,时间越来越早,结束时间越来越晚,供暖时间越来越长。(5)①南方地区煤炭资源不丰富,供暖成本高;②南方地区冬季时间短,较温和;③南方地区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输暖管道建设难度大。29、(每空1分,共9分)(1)巴颜喀拉山 渤海(2)C(3)夏季多暴雨 地势平坦 泥沙淤积(4)结冰 凌汛(5)黄河为沿岸居民提供生活用水;黄河为沿岸农田提供灌溉水源;黄河沿岸形成灿烂文化等;阶梯交界处落差大,蕴藏丰富的水能资源。2024-2025学年 七年级第一学期地理期末测试卷本试卷分卷Ⅰ和卷Ⅱ两部分;卷Ⅰ为选择题,卷Ⅱ为非选择题。本试卷满分为60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5分)。2024年7月3日22时51分,经过约6.5小时的出舱活动,神舟十八号乘组航天员叶光富、李聪、李广苏第二次出舱,完成了舱外巡检任务,图为太阳系示意图。完成1-2题。太空探索使我们认识到( )A地球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 B地球属于太阳系中的一颗卫星C与地球的自然环境相似的是月球D太阳系中距离太阳最近的行星是水星我国进行太空探索的意义主要有( )①开发利用太空中丰富的生物资源 ②利用太空的物理环境进行科学实验③探索空间环境对人类生存的影响 ④为人类和平利用太空贡献中国方案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也是学习地理的重要工具。读图完成3-4题。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乙两地所在的纬线长度相等 B.丙、丁两地所在的经线相互平行C.丁地位于东西半球中的西半球 D.乙地位于地球五带中的南温带4.与图中丙地所在经线共同组成经线圈的经线是( )A.120°W B.120°E C.60°E D.60°W读某中学平面分布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5-6题。5.贝贝下课后从主教学楼前往食堂吃饭,前进的主要方向是( )A.向东 B.向南 C.向西 D.向北6.主教学楼下建有地下停车场,近年来学校为了保障学生安全,实现人车分流,车辆从④处简易门出入,据图测算从简易门到地下停车场入口的距离约为( )A.150米 B.420米 C.800米 D.1000米读等高线地形图,完成7-8题。图中A、B、C、D四地所在的地形部位依次是( )A.山峰、鞍部、山脊、山谷 B.山峰、陡崖、山脊、山谷C.山峰、鞍部、山谷、山脊 D.山峰、陡崖、山谷、山脊若CD两点图上距离2厘米,则实地距离是( )A.200000米 B.200米 C.2000米 D.20米 2024年巴黎奥运会,来自湖北的郑钦文获得网球女子单打冠军,刷新了中国网球在奥运会的历史最好成绩。读图省区轮廓图,完成9-10题。9.郑钦文的家乡是( )A.① B. ② C.③ D.④10.各省区轮廓图代码与其名称、简称、省级行政中心搭配正确的一组是( )A.①—云南—昆明—云或滇 B.②—广西壮族自治区—粤—福州C.③—湖北—湘—武汉 D.④—辽宁—辽—长春2024年1月17日,我国国家统计局公布:2023年末,全国人口140967万人,比上年末减少208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48‰;全国(不含港澳台地区)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为21676万人,占全国人口的15.4%,我国已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图为2015-2023年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统计图。完成11-13题。11.我国人口负增长的现象可能带来的问题是( )A.教育需求增加 B.养老负担加重 C.交通压力增大 D.劳动人口增加12.面对我国人口负增长的现象,我们应采取的合理措施是( )①合理利用老年人力资源,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 ②降低移民标准,大量地接收海外移民③完善养老保障体系,积极培育“银发”经济 ④落实“三孩”生育政策,并配套支持措施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3.关于我国人口的分布,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我国人口平均密度是147人/平方千米 B.我国人口的地区分布并不均匀C.我国西部地区面积广大,人口稀疏 D.我国人口自然分界线位于漠河—腾冲一线 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将于2024年11月22日至30日,在海南省三亚市举办。图为攀椰竞速、木球运动、民族摔跤和独竹漂的比赛图,完成14-15题。14.攀椰竞速项目首次成为该运动比赛项目。攀椰竞速项目最可能源自于( )A.蒙古族 B.维吾尔族 C.黎族 D.藏族15.独竹漂是黔北独特的民间技艺,脚踩楠竹,漂行水上;民族摔跤在蒙古族尤为盛行,广阔草原,展现体魄。独竹漂和民族摔跤分别可能源自于( )A.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 B.云贵高原、内蒙古高原C.青藏高原、黄土高原 D.云贵高原、黄土高原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脉不仅构成了中国地形的骨架,还对气候、水文、生态和人文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图为我国某区域地形分布。据此完成16-18题。16.图中位于我国地势阶梯分界线上的山脉是( )A.① B.② C.③ D.④17.下列关于祁连山脉的叙述,正确的是( )A.呈西北—东南走向 B.是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C.经过1月0℃等温线 D.主要位于湿润区18.关于山区的开发与利用,叙述错误的是( )A.山区地形崎岖,不利于交通发展 B.植被遭到严重破坏后,易发生水土流失C.山区应大力开发,充分发展旅游业 D.山区应注重水土保持,保护生态环境右面四幅图示意“或汉、哈尔滨、乌鲁木齐和广州四个城市降水量逐月分配图”,完成19-20题.19.我国降水自东南向西北减少,四幅图中,表示西北地区乌鲁木齐降水量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20.甲、乙、丙三图大致反映了我国降水季节变化的特点,主要表现为( )A.降水集中于夏季 B.降水季节分配较均匀 C.南方雨季比北方短 D.北方阵水量比南方大冬半年全国多个省市常常遭遇寒潮速冻。右图示意某年全国冰冻线(最低气温0℃线)进程,据此完成21-22题。21.影响此次我国冰冻线推进过程的因素是( )A.海陆因素 B.地形地势 C.纬度因素 D.冬季风22.下列应对寒潮的措施合理的是( )A.做好保暖用品储备 B.无防护下木炭取暖C.上山游览美丽雪景 D.冰面骑行、公园溜冰2024年9月9日11时,第25次塔里木河集中生态输水水头成功到达台特玛湖,再次实现全线通水。塔里木河全长2486千米,哺育着新疆近一半的人口。右图示意塔里木河。完成23-25题。23.塔里木河是我国( )A.汛期最长的河流 B.最长的外流河C.无结冰期的河流 D.最长的内流河24.塔里木河的水源补给主要靠( )A.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 B.大气降水和地下水C.大气降水和湖泊 D.冰雪融水和地下水25.连续25年向塔里木河生态输水,主要原因是当地气候( )A.高寒 B.湿热 C.冷湿 D.干旱卷Ⅱ 非选择题(共35分)(每空1分,共9分)地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地理实践是学习地理的最好方式。请和地理兴趣小组的同学们一起完成地球仪模型的制作。【实践主题】用简易材料制作地球仪模型(如图1)【实践操作】(1)认识地球仪:图1的丙图中点a是 ,连接ab的地轴是假想的轴。(2)操作步骤:在制作过程中,注意地轴倾斜与地面成___ 度角。【实践思考】(3)图2为某同学制作的地球仪模型作品。该同学在制作时,每隔45°绘制一条经线,每隔30°绘制一条纬线。根据已标注出的经纬度,可判读出C的经度是____,D的纬度是____。【实践应用】(4)图3中A点的经纬度是 ;A点位于____(东/西)半球;A点位于B点的____方向。(5)比较图3中阴影①和阴影②,阴影①__________ 阴影②(填写“>”或“<”或“=”),两区域位于高纬度的是____(填序号)。(每空1分,共8分)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厦门野山谷风景区位于同安莲花镇小埠村与水洋村的交界处。某研学小队前往野山谷进行研学,左图是野山谷及周边地区的等高线地形图,右图泥石流逃生路线图。(1)研学小队从野山谷大门出发向____ (方向)前进到甲地,甲地山体的部位名称为 。(2)量得野山谷大门和恐龙谷的图上距离为4cm,则两地实际距离为 千米。(3)从恐龙谷到茶园有L1和L2两条线路,比较舒适的是 线路,理由是 。(4)当同学们经过某处时发现了警示标志:“雨季请小心山洪”。此标志有可能出现在甲、乙两地中的 地,其山体的部位名称为 。当山洪来临时,正确的逃生路线应该是右图中的 线路(填序号)。(每空1分,共9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供暖是指向建筑物供给热量,是解决我国北方居民冬季采暖的社会服务。集中供暖需要锅炉和输暖管道等大量配套设施。每到冬季,我国就有不少人戏侃是“北方人嘚瑟,南方人哆嗦”的季节。冬季我国南方是否需要集中供暖的话题一直被人们热议。左图示意中国冬季供暖区域分布,右图示意中国部分城市供暖日期。(1)已进行集中供暖区域与未进行集中供暖区域,其南北分界线东段大致经过 (山脉)— (河流)一线,与我国1月 ℃等温线接近。(2)图中M地所在的省级行政区域是 ,该地的纬度与东部的四川盆地相当,却依然需要进行集中供暖,是因为M地 。(3)右图中供暖时间特最长的城市是 ,位于四大地理区域中的 。(4)简要说出图中北方部分城市集中供暖时间分布特点是 。(5)简单分析南方地区没有推广集中供暖的原因。(合理即可)29、(每空1分,共9分)下图为黄河流域图。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黄河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自古以来就被文人墨客所吟咏。(1)“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从地理视角可以解读为: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上的____ 山脉,向东注入 海。(2)刘禹锡的诗句“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道出了黄河的突出特点是____(单选)A.支流众多,流速缓慢 B.支流少,流程短C.河道曲折,含沙量大 D.流经沙漠区广大“黄河宁,天下平”。历史上,黄河水患多发生在下游的“地上河”。(3)读黄河“地上河”示意图(下图),分析其形成过程,将备选词填写在框图中合适的位置。备选词:泥沙淤积夏季多暴雨地势平坦① ;② ;③在全流域水沙调控体系中,黄河位于秦岭——淮河以北、受气温影响,冬季有 期。AB两河段河水自低纬流向高纬,上游方向冰块消融产生的冰凌在下游方向淤塞,形成 ,可造成河堤决口,产生洪涝灾害。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请从灌溉、供水、孕育文明等任选一个角度说出黄河的功绩。示例:黄河携带的大量泥沙沉积在下游,形成地势平坦的华北平原。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七年级地理答案.docx 河北省沧州市青县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卷.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