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烟台市莱阳市(五四制)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学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山东省烟台市莱阳市(五四制)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学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检测
初一生物学
(60分钟,100分)
自信是通向成功的桥梁,认真是取得优异成绩的关键!亲爱的同学,请你在答题前,仔细阅读以下说明:
1.本试卷共8页;考试时间60分钟。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卡。
2.选择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写在答题卡指定区域相应的位置,写在试卷上或答题卡指定区域外的答案无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
一、卷面书写(3分)
二、选择题(本大题包括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 2024年10月30日,神舟十九号航天员顺利进驻中国空间站。下列空间站中的场景不属于生命现象的是( )
A. 航天员在太空厨房中加热饭菜
B. 种在太空菜园中的生菜种子萌发了
C. 航天员日常体能训练后出汗
D. 高速通信处理器可以传输画面数据
2. 某学校初一学生利用生活中简单易得的材料自制了水族箱饲养金鱼,以下是他们实践活动中的一些操作,你认为恰当的是( )
A. 利用透明材料制作水族箱,便于观察
B. 在水族箱内放满自来水,给金鱼充足的空间
C. 一次性多投喂鱼饵,保证金鱼获取充足的营养
D. 自制水族箱首先考虑美观,再考虑科学性
3. 下图为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编写《本草纲目》的部分过程图,其中图丙主要采用的科学方法是( )
A. 建构模型 B. 归纳 C. 查阅文献 D. 观察
4. 生物学问题通常需要运用科学思维,通过科学探究来解决。有关红绿色盲的研究过程说法错误的是( )
A. 道尔顿依据事实证据发现了红绿色盲的存在,这属于科学思维
B. 孟德尔、摩尔根等科学家通过科学探究揭开了红绿色盲形成的奥秘
C. 不需要研究工具,仅通过科学思维就发现了红绿色盲的基因
D. 由科学思维证据得到结论必须通过严谨的逻辑推理
5. 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区分事实和观点十分重要。下列叙述属于观点的是( )
A. 密密麻麻的藤壶形似一座座小山,但它是一种生物
B. 马歇尔发现慢性胃炎、胃溃疡患者的胃内都存在幽门螺杆菌
C. 法布尔观察到萤火虫幼虫在捕食蜗牛
D. 部分年轻人认为饮用高氧水能以比呼吸快10倍的速度补氧
6. 归纳是一种重要的科学方法,关于归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归纳是由一系列具体事实推出一般结论的思维方法
B. “鱼都用鳃呼吸,所以金鱼也用鳃呼吸”这里运用了归纳推理
C. 归纳虽常用于科学研究,但日常生活中同样会用到
D. 归纳由前提和结论两部分组成
7. 某同学在两个相同的花盆中各种下10粒大豆种子,实验方案如右表。若这位同学想探究湿度是否会影响大豆种子的萌发,则上述设计方案中的①②应是( )
花盆 光线情况 温度/℃ 水
甲 向阳处 20 湿润
乙 向阳处 ① ②
A. 10、干燥 B. 20、干燥
C. 10、湿润 D. 20、湿润
8. 在观察林地中的生物时,下列同学的做法错误的是( )
A. 要积极思考,多问几个“什么”
B. 观察动物以不影响动物正常生活为前提
C. 植物开花结果时比较花或果实的区别
D. 多次观察结果不同时,以最后一次为准
9. 19世纪中期人们不知道导致肉汤腐败的细菌是从哪里来的。法国科学家巴斯德认为:细菌不是肉汤自身产生的,而是从外界空气中进入肉汤的。对此巴斯德设计并实施实验为人们揭示了肉汤腐败的原因。以上划线部分属于科学探究的哪一过程( )
A. 提出问题 B. 作出假设
C. 制定方案并实施方案 D. 得出结论
10. 走进生物学实验室,我们会看到许多实验器具,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常用的加热工具是③
B. 用②来吸取试剂时,要将试剂吸入胶头
C. ①通常用于夹取材料
D. 培养细胞、组织或微生物时要用到④
11.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诗句中的“碧”和“红”分别对应的植物细胞结构是( )
A. 细胞壁、液泡 B. 叶绿体、液泡
C. 液泡、线粒体 D. 叶绿体、细胞核
12. 在用显微镜观察酵母菌时,看到酵母菌的状态如图所示。请你判断酵母菌在临时装片上的实际状态是( )
A. B. C. D.
13. 在观察黑藻叶片细胞临时装片时,发现视野中有部分细胞重叠,可能是因为( )
A. 没盖盖玻片 B. 没调准焦螺旋 C. 没滴加碘液 D. 没展平叶片
14. 翟中和院士曾说:“我确信哪怕一个最简单的细胞,也比迄今为止设计出的任何智能电脑更精巧。”下列有关动植物细胞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组成细胞的物质中,脂质和核酸都含有碳元素
B. 动物细胞的细胞膜紧贴在细胞壁上,在显微镜下不易观察到
C. 细胞不能无限长大,一部分细胞长到一定大小就会分裂
D. 细胞的生活是物质、能量和信息的统一
15. 如图是小敏同学制作的动物细胞模式图,相关描述正确的是( )
A. 细胞的生活受①中的遗传信息控制
B. ②将细胞完全封闭起来
C. 在活细胞中,③是固定的、静止不动的
D. ④表示动物细胞独有的能量转换器
16. 下列关于制作并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漱口后用消毒牙签在口腔内侧壁刮取
B. 把牙签附有碎屑的一端放在载玻片的液滴中涂抹
C. 盖盖玻片时一定要迅速,避免产生气泡
D. 误将生理盐水滴成清水,细胞会涨破影响观察
17. 下图所示为来自同一人体的四种细胞,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形态都相同 B. 基本结构相近
C. 功能都相同 D. 寿命都相同
18. 我们吃到梨核时,嘴里可感到像砂粒一样的东西,这是石细胞团,由一种质地像石头一样粗糙的石细胞组成。石细胞与梨的其它果肉细胞相比,细胞外层含更多纤维素,由此可推测石细胞增厚的结构是( )
A. 细胞壁 B. 细胞膜 C. 细胞核 D. 液泡
19. 蚕豆根尖细胞分裂时,下列是新细胞中最后形成的结构的是(  )
A. 细胞核 B. 细胞质 C. 染色体 D. 细胞壁
20. 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生活关系密切。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疟原虫能侵入人体,危害人类健康
B. 许多单细胞的浮游生物是鱼类的饵料
C. 酵母菌可制作松软可口的面包
D. 某些单细胞生物大量繁殖形成赤潮,可促进渔业发展
21. 植物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营养。下列植物的可食用部分属于生殖器官的是( )
A. B. C. D.
22. 线粒体是细胞的“动力车间”,研究发现不同的细胞内线粒体的数目不同,需要经常消耗能量的细胞,其中的线粒体比其他细胞多。下列人体细胞中,线粒体数量最多的是(  )
A. 肌肉细胞 B. 皮肤细胞
C. 脂肪细胞 D. 口腔上皮细胞
23. 人的皮肤能抵挡大多数的病菌,若不慎划破,会感到疼痛,会流血。从结构层次的角度,对皮肤认识正确的一组是( )
①含有保护组织②是一种结缔组织③含有神经组织④是一种器官
A. ③④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
24. 下列人体结构层次从宏观到微观的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
A. ④→②→①→③→⑤ B. ④→①→②→③→⑤
C. ⑤→③→①→②→④ D. ⑤→④→②→①→③
25. 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对照实验:选取一定数量的黄粉虫平均分为两组,A组喂麦麸,B组喂泡沫塑料。多次实验后,发现两组黄粉虫体重都增加,B组黄粉虫吃塑料现象明显且虫粪中未消化的塑料成分极少。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实验变量是黄粉虫的体重
B. 实验所取的黄粉虫应随机挑选且数量不能太少
C. 该同学运用归纳推理得出黄粉虫能消化塑料并吸收
D. 该实验启发我们可以利用黄粉虫处理塑料垃圾
三、非选择题:(本大题6个小题,每空1分,共47分。)
26. 袁隆平院士研究培育的海水稻普遍生长在海边滩涂地区,营养丰富,其稻壳顶端有的具有芒,有的没有芒(如图);李振声院士研究培育的“小偃6号”小麦抗病、高产,成为我国小麦育种的重要骨干原料。请分析回答问题:
(1)海水稻吸收海水的养料就可以生活,这体现了生物具有的特征是_______。
(2)有芒海水稻产生的后代中,有的有芒,有的无芒,这体现了生物具有繁殖、_______和_______的特性。
(3)同学们捕捉麦田里的蚂蚱时,蚂蚱会四散逃避,这说明生物能______。
(4)小麦的叶片可以吸收氧气,排出二氧化碳,这说明植物也能进行_______。到了一定季节,小麦会枯萎,叶子会脱落,这说明生物具有的特征是_______。
(5)李振声院士利用普通小麦与长穗偃麦草,经过多年的研究,不断筛选、鉴定,培育出抗病、高产的“小偃6号”小麦。普通小麦、长穗偃麦草、“小偃6号”小麦的麦穗特征如图所示。
观察发现,与普通小麦相比,“小偃6号”小麦的麦穗具有的优势是:______,因此产量更高。
27.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生物学研究往往需要借助工具。工具的使用可以帮助我们在观察和实验中获得更为详实的事实依据。请据图分析回答以下问题。
(1)如图1,用肉眼观察三角梅的花朵时,由于花朵较小看不清,我们可以利用_______进行观察。
(2)如图2,某同学利用两个放大镜进行叠加观察,发现放大倍数要远大于一个放大镜,这其实就是图3显微镜雏形。这两个放大镜就相当于图4光学显微镜中的______(填数字序号)。
(3)显微镜的使用离不开光,在进行观察之前要进行对光,对光时,转动图4中的④使低倍物镜对准______,对光完成的标志是看到______视野。
(4)掌握了显微镜的使用之后,某同学利用水滴(起放大物体的作用)、放大镜、平面镜等材料自制了如图所示的“显微镜模型”。
①为了看清物像,标本材料一定要______。
②图中的水滴相当于图4中的[ ]______;上下大幅度调整支架的高度相当于调节图4中的[ ]______。
③同学们想对“显微镜模型”进行改进,请你提出一条改进建议:______。
28. 洋葱是我们餐桌上的美味,同时也是常用的生物学实验材料,同学们制作并观察了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操作步骤如下,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实验桌上摆放有清水、生理盐水、碘液等试剂,在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不需要使用的试剂有______。小丽同学选取部分材料制作了临时装片,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用图一中的序号和→表示)。
(2)如图二,小丽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物像应该是______(填“甲”或“乙”),其中着色最深的结构是______,甲、乙视野内呈现的两种细胞共有的结构是______。
(3)图丙是小丽用彩泥制作的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模型图。下表为细胞模型评价指标。
等级 优秀 良好 待改进
指标 结构正确且完整 结构正确但不完整 结构有错误
①根据指标,该小组制作的细胞模型的等级应被评为“待改进”,理由是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不含有______(填文字或序号)这一结构。
②图丙中[②]代表的结构名称是______,小丽想对所选材料作改进,她用塑料薄膜制作[②],用针在薄膜上扎了一些小孔,可模拟该结构具有_______的功能。
29. 在跨学科实践活动中,萱萱选择了种植珍珠番茄和养殖小兔子。经历了播种、发芽、长叶、开花等阶段,一个个饱满的珍珠番茄挂满枝头。小兔子也在萱萱的精心照顾下茁壮成长,萱萱体会到了劳动和收获的快乐,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伴随萱萱的精心照顾,珍珠番茄逐渐开花结果,上图表示珍珠番茄的生长过程,其中②过程细胞内最明显的变化是______的数量先加倍,然后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③代表______过程,该过程产生了不同的细胞群。
(2)萱萱把成熟的珍珠番茄果实带到学校,将果实的不同部位制成临时装片进行观察,在显微镜下观察到如A、B、C所示图像。
①经观察发现A所示的细胞排列特别紧密整齐,推测其功能是______,而兔子体内具有这一功能的是______组织。
②B取自珍珠番茄果肉,该处细胞的细胞壁薄,液泡大,属于______组织,其内富含维生素C和番茄红素、番茄碱等多种营养物质,这些营养物质由叶片制造,经图中的[ ]______组织运输到果肉细胞的______中储存。
(3)从结构层次来看,成熟的番茄果实属于______,小兔子有而珍珠番茄没有的结构层次是______。
30. 绿草履虫是草履虫家族中特殊的一员,它的细胞内可以存活数以百计的小球藻,因而呈现绿色,两者间通过相互作用实现了和平共处。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细胞大小/种类 含小球藻的绿草履虫 不含小球藻的绿草履虫 恢复型绿草履虫
细胞长度(微米) 134.39 112.15 116.83
细胞宽度(微米) 64.04 47.83 5585
(1)图一为绿草履虫的显微结构。绿草履虫的体表布满[ ]______,有助于它在水中快速游动、取食;绿草履虫通过[ ]_____将水体中的小球藻“吞”进细胞内,消化后的食物残渣会从草履虫的胞肛排出体外。
(2)图二中两只绿草履虫会完全分开,形成两个独立个体,据此可推断草履虫是通过______的方式产生新个体。
(3)科研人员测了三类绿草履虫的细胞大小,结果如上表。由数据可知,不含小球藻的绿草履虫细胞明显______于(填“大”、“等”或“小”)含小球藻的绿草履虫细胞。向不含小球藻的绿草履虫培养液中添加小球藻,即可得到体内又出现小球藻的恢复型绿草履虫。比较三类细胞大小,可推测小球藻对绿草履虫的生长起______(填“促进”或“抑制”)作用。
(4)草履虫多分布在培养液的表层,和光有没有关系呢?某同学为探究草履虫的趋性,利用手电的散射光进行了如下图所示实验:
15分钟后,可观察到草履虫聚集在试管的______,这说明草履虫______。
(5)草履虫这样的单细胞生物全部生命活动在一个细胞内完成,而多细胞生物每个细胞都能独立进行生命活动,这说明______。
31. 小李同学爱吃苹果,家里的苹果还没有吃完,妈妈又给他买了一些。过了两天,他发现原来的一个苹果腐烂并长出了霉菌,他仔细观察了一下,腐烂的苹果表皮有破损,其他苹果的表皮完好无损。于是,他产生了一个疑问并为此设计了一个探究实验。请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提出问题:______?
作出假设:苹果的表皮有保护作用。
(2)制订计划:
①取2个大小、形态及成熟度______(填“相同”或“不同”)的苹果,分为A、B两组,用无菌水冲洗干净。
②用无菌的小刀把A组苹果去掉一块表皮,B组苹果保持完好,目的是______。
③把A、B两组苹果分别放到相同的透明无菌盒中,且喷洒等量含有来自腐烂苹果的霉菌的水,将两组苹果放到相同的温暖环境中。
④连续几天观察苹果变化。
(3)实验并记录最终结果:A组和B组苹果的变化分别是_____。该实验结果支持小李的假设。
(4)得出结论:______。
(5)改进完善:有同学提出,小李的实验结果具有偶然性,请写出一条提高本实验可靠性的改进意见:______。
(6)通过探究过程,你认为科学思维的主要特点是______。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检测
初一生物学 参考答案
一、卷面书写(3分)
二、选择题(本大题包括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题答案】
【答案】D
【2题答案】
【答案】A
【3题答案】
【答案】D
【4题答案】
【答案】C
【5题答案】
【答案】D
【6题答案】
【答案】B
【7题答案】
【答案】B
【8题答案】
【答案】D
【9题答案】
【答案】B
【10题答案】
【答案】B
【11题答案】
【答案】B
【12题答案】
【答案】B
【13题答案】
【答案】D
【14题答案】
【答案】B
【15题答案】
【答案】A
【16题答案】
【答案】C
【17题答案】
【答案】B
【18题答案】
【答案】A
【19题答案】
【答案】D
【20题答案】
【答案】D
【21题答案】
【答案】C
【22题答案】
【答案】A
【23题答案】
【答案】A
【24题答案】
【答案】C
【25题答案】
【答案】A
三、非选择题:(本大题6个小题,每空1分,共47分。)
【26题答案】
【答案】(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2) ①. 遗传 ②. 变异
(3)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或应激性)
(4) ①. 呼吸作用 ②. 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或生物具有生命周期;生物能生长和繁殖,也能衰老和死亡)
(5)麦穗更长,麦粒更多
【27题答案】
【答案】(1)放大镜 (2)③⑤
(3) ①. 通光孔 ②. 明亮的圆形
(4) ①. 薄而透明 ②. ⑤物镜 ③. ①粗准焦螺旋 ④. 把水滴换成放大镜(或凸透镜);把平面镜换成反光镜;增加容易调节支架高度的旋钮、固定标本的装置以及调节光线强弱的遮光器等附件
【28题答案】
【答案】(1) ①. 生理盐水 ②. ①②⑥③④⑤
(2) ①. 乙 ②. 细胞核 ③. 细胞核、细胞质、细胞膜
(3) ①. 叶绿体 ②. 细胞膜 ③. 控制物质进出
【29题答案】
【答案】(1) ①. 染色体 ②. 细胞分化##分化
(2) ①. 保护 ②. 上皮 ③. 营养##薄壁 ④. C输导 ⑤. 液泡
(3) ①. 器官 ②. 系统
【30题答案】
【答案】(1) ①. ①纤毛 ②. ②口沟
(2)细胞分裂 (3) ①. 小 ②. 促进
(4) ①. 左侧 ②. 具有趋光性(或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5)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或无论是单细胞生物还是多细胞生物,其生命活动都离不开细胞)
【31题答案】
【答案】(1)苹果的表皮有保护作用吗
(2) ①. 相同 ②. 形成对照
(3)A组腐烂;B组没有腐烂
(4)苹果的表皮有保护作用,果皮破损的苹果容易生霉菌
(5)设置重复实验(合理即可)
(6)基于观察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进行验证、分析实验结果并得出结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