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参照秘密级管理★启用前义务教育学校学生发展质量检测2024年秋季学期测评八年级地理试题(满分:100分 时间:60分钟)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8页,满分100分。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号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3.第Ⅱ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的区域内,在试卷上答题不得分;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第Ⅰ卷 (选择题 共50分)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民以食为天”,中国饮食文化源远流长,有着鲜明的地域特色。读“四个餐饮品牌商标”,完成下列小题。1. 图中餐饮品牌各具特色,其所属省区的简称正确的是( )A. ①——宁 B. ②——粤 C. ③——贵或黔 D. ④——云或滇2. 米线又称“米粉”,一百多年前,汉族居民将这种小吃带到哈尼族、彝族聚居的云南地区,经加工不断演化成独特的地方美食,这反映出我国( )A. 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 B. 居民主食以米线为主C. 少数民族和汉族交错居住的文化融合 D. 少数民族分布区没有汉族人的居住我国疆域辽阔,人口众多。近年来,我国人口发展呈现少子化、老龄化、区域人口增减分化的趋势性特征。请据图完成下面小题。3. 图示我国人口分布特点是( )A. 黑河—腾冲线以西人口增长较慢 B. 东部沿海地区密集C 北方地区人口增长远大于南方地区 D. 青藏地区人口数量远高于西北地区4. 多年来,“胡焕庸线”所反映的我国人口分布特点几乎不变,说明( )A. 人口分布受自然环境影响 B. 人口政策调节作用显著C. 东、西部经济水平一致 D. 东、西部之间无人口流动5. 根据我国人口发展趋势性(不同地区有差异)特征,应采取的合理措施有( )①做好人才引进及配套保障工作②探索延迟退休制度,减轻养老社会压力③完善养老保障体系,积极培育“银发”经济④优化生育政策及配套措施,推进“放开三孩”工作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毛泽东的《七律·长征》带领我们共同回顾长征历程,铭记长征精神。读“长征路线简要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6. 下列地形区,长征路线没有经过的是( )A. 黄土高原 B. 青藏高原 C. 四川盆地 D. 东南丘陵7. 红军长征线路上秦岭,被誉为中国龙脉,它是我国( )A. 人口地理分界线 B. 亚热带与热带的分界线C. 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D. 半湿润区与湿润区的分界线本草是中药的统称,最初中国人把用来治病的植物称为本草,现在本草俨然已经是举世公认的中国符号。读我国部分本草分布图,完成下列小题。8. 对图中本草产区自然地理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A. 枸杞产区——冷湿 B. 怀地黄产区——暖湿C. 冬虫夏草产区——高寒 D. 三七产区——干旱9. 明代的《本草纲目》记载了我国1892种中草药,我国本草种类丰富,体现了我国气候( )A. 季风气候显著 B. 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广C. 类型复杂多样 D. 寒、温、热三带类型齐全读我国径流带分布图和某四个城市降水量柱状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10. 据图可知( )A. 乙位于多水带 B. 各带的划分依据是植被景观C. 丙地降水季节变化最大 D. 我国降水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11. 造成图中①→②→③三地天然植被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 纬度位置 B. 海陆位置 C. 地形地势 D. 人为活动芯片是半导体电子元器件的统称,在现代电子与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中起着关键性作用。图为“我国在建主流芯片项目的投资比重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2. 目前我国主流芯片项目投资比重最大的地区是( )A. 环渤海地区 B. 珠江三角洲 C. 长江沿岸地带 D. 其他地区13. 未来可期,国产芯片势必走向世界。新一代“中国芯”的应用可能带来的影响有( )A. 加速我国矿产资源的消耗 B. 推动我国科技的自主创新C. 发挥了劳动力的数量优势 D. 降低相关产品质量和价值“十四五”期间,我国大力开发建设清洁能源基地,为“西电东送”提供电力、如图为“中国大型清洁能源基地分布及规划的输电通道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4. 我国清洁能源基地主要位于( )A 秦岭—淮河以北 B. 秦岭—淮河以南 C. 黑河—腾冲以东 D. 黑河—腾冲以西15. 输电通道指向东部地区的原因有( )①东部人口密集②东部需求量大③东部工业发达④东部交通便利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沪昆高铁是中国东西向线路里程最长、速度等级最高、经过省份最多的高速铁路。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6. 我国高速铁路线的分布特点是( )A. 南多北少 B. 北多南少 C. 东密西疏 D. 西密东疏17. 沪昆高铁穿越武陵、六盘水山区等贫困地区,会对当地产生的影响是( )①方便了日常出行②改善了贫困面貌③改变了山区地貌④带动了旅游业的发展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5月12日是全国防灾减灾日,2024年的主题是“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着力提升基础防灾避险能力”。下图为“中国主要气象灾害的分布”,完成下面小题。18. 我国干旱多发区主要分布在( )A. 西北地区 B. 北方地区 C. 南方地区 D. 青藏地区19. 中学生需要掌握自然灾害安全防护的基本技能。下列自然灾害应对方法合理的是( )A. 地震发生时应迅速乘坐电梯逃生 B. 遇到洪水时应及时跑到低洼地带C. 遇泥石流应向垂直于其流向的山坡上跑 D. 刮台风时应躲在大型广告牌下避风20. 我国第二部流域法律——《黄河保护法》2023年4月1日正式施行。下图为黄土高原及周边图。对于图中甲河流的描述,正确的是( )A. 由①到②河段流量逐渐减少 B. ①处形成“地上河”C. 上、中游的分界②是湖口 D. ③处易发生凌汛北京是我国的政治、文化、对外交流和科技创新中心,京津翼协同发展是国家的重大战略,图为“京津翼位置及要素关联图”,完成下面小题。21. 据图,天津为北京输送( )A. 产业与技术 B. 工业制成品 C. 初级农矿产品 D. 资源和劳动力22. 北京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辐射作用,体现了北京的城市职能是( )A. 政治中心 B. 科技创新中心 C. 对外交流中心 D. 文化中心深(圳)汕(尾)特别合作区正式揭牌后,深圳将向汕尾转移部分产业。其中,深汕海洋智慧港是在深汕特别合作区建设的项目,该项目大力发展海洋高等教育科研服务,支持各大海洋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进驻。读深汕特别合作区位置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23. 深圳与汕尾合作得以实现的前提是( )A. 都属于直辖市 B. 少数民族多 C. 科技落后 D. 交通便利24. 深汕海洋智慧港项目优先发展的产业可能为( )A. 海洋养殖 B. 海洋生物医药 C. 海水晒盐 D. 传统海洋捕捞25. 建立深汕特别合作区,有利于( )①缓解深圳用地紧张状况②促进汕尾居民就业③减轻汕尾交通压力④深汕互利互惠共赢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26.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陕西省可划分为陕南、关中和陕北三大地理单元。图1为陕西省沿109°E地形剖面示意图,图2为陕西1月平均气温分布及部分城市年平均降水量图。(1)陕南与关中的分界线是_____(填山脉)。(2)对比陕西三大地理单元的地理差异,并完成下面表格。地区 1月均温 年降水量 地形类型 农业类型 主要粮食作物陕北 小于_____℃_____ 农林牧结合 玉米、谷子关中 平原 _____ 小麦陕南大于_____毫米 山地和谷地 林业和水田农业 _____材料二:图甲为“黄土高原分布及形成示意图”,图乙为“黄河主要水文站输沙量比较图”。(3)据甲图推测,黄土可能是______(填“风力”或“流水”)堆积形成。(4)分析乙图,1989年以前,黄河泥沙主要来源于______(填“上游”“中游”或“下游”)。材料三:陕北黄土高原某地在水土流失治理中,采取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的方法,根据地势差异合理布局农林牧用地;同时推广农业技术,促进农民增收,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双赢。右图为该地农业布局示意图。(5)①②两处对应图3中农业生产方分别是_______、_______。(填字母)(6)列举该地在水土流失治理中采取的措施:_______;______;列举该地在农业生产中推广的科学技术措施:_______。27. 2024年6月中旬,太行山一山之隔,使其东西两侧的最大温差达24℃。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太行山脉是我国重要的地理界线之一,说明其地理意义。陉(xíng),是指狭窄的通道。军都陉是“太行八陉”最北的一条,古代商道和现代交通线路的修建均以此为重要依托。太行山脉东侧山麓有一条“盛产”古都(北京、邯郸、安阳等)的大走廊。(2)图中军都陉主要沿_______(地形部位)延伸,在军都陉通行要注意山区易发生_______、______等自然灾害。(3)分析太行山东侧山麓地区“盛产”古都的自然原因。太行山是华北平原的重要生态屏障和水源涵养地,生态区位十分重要。多年来河北省持续实施生态工程,太行山森林覆盖率由1994年的11%提高到现在的32%。(4)简要说明对京津冀地区而言,太行山脉发挥的生态环境效益。28. 长江是中国大地的“金腰带”,它横贯东西、承接南北、通江达海。长江流域内各地区协同发展,成为我国综合实力最强、战略支撑作用最大的区域之一。图为中国部分区域相互联系示意图。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长江发源于_______(地形区),一路向_______奔流入海,其发达的水系,沁养着中华大地。(2)长江上游成渝地区的河流因______、_____,所以水能丰富;区域内_____(能源矿产)储量大,这些清洁能源为长江三角洲的发展提供了动力。(3)长江三角洲对长江流域乃至全国都具有辐射带动作用。完成下面的结构图,说明长江三角洲对长江流域的支撑保障作用。①______,②_____, ③______,④______。(4)长江三角洲居于东部大陆海岸线的______位置,向北、向南辐射影响______和粤港澳大湾区。为提升辐射带动作用,长江三角洲应进一步( )(选择填空)。①完善基础设施建设②推进生态环境治理③提升科技创新能力④增加清洁能源输出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29. 用比较法学习具有相似之处的不同区域,是学习区域地理的常用方法。干旱是沙特阿拉伯和我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突出地理特征。图1是沙特阿拉伯示意图,图2是我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示意图,图3、4是两城市气候资料图。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比较一:水资源(1)读图1和图2,可以看出两区域都沙漠广布,沙特阿拉伯河流稀少,新疆多内流河,其中图2中甲河的名称是_______。(2)读图3和图4,比较两地降水的相同点和气温的不同点。比较二:石油资源(3)沙特阿拉伯石油的产量和出口量都居世界前列,读图1看出,石油主要通过_______和_______的运输方式输往国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是我国西部主要的油气生产基地和能源外调省区,主要通过图2中乙_______工程输往我国东部地区。该工程对东部地区产生什么积极意义______。比较三:灌溉农业(4)沙特阿拉伯两面靠海,可以采取_______和抽取地下水的方式解决缺水问题。在农业生产中,为克服水资源短缺,该国家采用的农业节水技术是_______。(5)结合图4分析新疆地区进行农业生产有利气候条件。(6)坎儿井是新疆古老的引水工程,读图5说明采用地下渠道引水的原因。义务教育学校学生发展质量检测2024年秋季学期测评八年级地理试题 参考答案第Ⅰ卷 (选择题 共50分)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2题答案】【答案】1. D 2. C【3~5题答案】【答案】3. B 4. A 5. D【6~7题答案】【答案】6. B 7. D【8~9题答案】【答案】8. C 9. C【10~11题答案】【答案】10. D 11. B【12~13题答案】【答案】12. C 13. B【14~15题答案】【答案】14. D 15. A【16~17题答案】【答案】16. C 17. B【18~19题答案】【答案】18. B 19. C【20题答案】【答案】A【21~22题答案】【答案】21. B 22. B【23~25题答案】【答案】23. D 24. B 25. C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26题答案】【答案】(1)秦岭 (2) ①. 0 ②. 高原 ③. 旱作农业 ④. 800 ⑤. 水稻(3)风力 (4)中游(5) ①. c ②. b(6) ①. 打坝淤地 ②. 修建梯田等 ③. 灌溉技术;温室栽培;培育良种【27题答案】【答案】(1)二三阶梯分界线;华北平原与黄土高原分界线;山西与河北两省分界线(2) ①. 山谷 ②. 滑坡 ③. 泥石流(3)地形平坦开阔;河流较多,水资源丰富;西侧山脉形成天然屏障有利于防御;温带季风气候,温暖适宜(4)高大的山脉和茂密的森林可以阻挡风沙;森林可以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净化空气、调节气候、保护生物多样性等【28题答案】【答案】(1) ①. 青藏高原 ②. 东(2) ①. 落差大(或流量大) ②. 水流急 ③. 天然气(3) ①. 众多 ②. 平坦 ③. 沪宁杭(长江三角洲) ④. 技术(人才、管理经验等)(4) ①. 中部(或中间、中心) ②. 京津冀 ③. A【29题答案】【答案】(1)塔里木河(2)都是全年少雨;沙特阿拉伯终年高温,新疆是冬冷夏热。(3) ①. 管道 ②. 海运 ③. 西气东输 ④. 有利于缓解东部地区能源供应;改善了东部地区能源结构(4) ① 海水淡化 ②. 喷灌、滴灌(5)夏季气温高,光照强,有利于光合作用;昼夜温差大有利于糖分积累。 (6)减少水分的蒸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