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习作:我的植物朋友》学习内容分析《习作:我的植物朋友》是统编教材三年级下册的第一单元习作。本次习作内容紧扣“观察大自然”的主题,让学生通过各种感官的参与初步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教材以观察桃花的“记录卡”为依托,让学生通过亲自去观察、去感受获得最真实的体验感受,然后在此基础上完成习作,体现了第一单元中“试着把观察到的事物写清楚”的核心目标。教材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明确习作话题。建议学生观察一种植物,和它交朋友,并做记录卡。教材以桃花为例呈现了一份记录卡。该记录卡采用图配文的方式,提示观察和记录的要点,意在帮助学生有目的地观察,引导学生抓住植物的样子、颜色、气味等方面的特点进行观察并记录。对于记录卡的“其他”一项,提示学生不一定是写亲自观察到的,可以联系生活经验或查阅资料来补充记录。第二部分提出习作的具体要求,并提出写后交流的建议。提示学生借助记录卡写自己的植物朋友,重要的是要把自己观察到的和感受到的写清楚。还提示了在写之前,最好再运用多种感官去观察一下这种植物,看是否有新的发现。写完后要学会分享,写同一种植物的同学可以互相交流,在交流中得到启发和提高。学情分析本单元的语文要素为:“试着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体会优美生动的语句。”这两个语文要素,对于三年级下学期的学生来说,这既是对低年级“读句子,想画面”,以及三年级上册“关注有新鲜感的词句;感受课文生动的语言”等词句感受、理解、欣赏能力的延展与提升,又是对四上“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自然之美”整体把握能力的承接与奠基。在教学中,要应有整体、循序渐进、前后联结的意识,指导学生迁移运用阅读方法,在实践中逐步形成阅读策略。学习目标、重难点确定1.观察一种植物,做简单的记录卡。2.能借助记录卡,写清楚植物的样子、颜色等,并写出自己的感受。重点:能借助记录卡,写清楚植物的样子、颜色等特点,并写出自己的感受。难点:学生如何将记录卡的内容,转化成一篇习作。学习评价说明1.能够观察一种植物,做简单的记录卡。2.能借助记录卡,写清楚植物的样子、颜色等。3.能写清楚自己对植物的感受。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点说明1.利用电子白板展示课前制作的记录卡结果,进行教学导入。2.利用畅言智慧课堂提供的微课展示习作方法,实现难点突破。3.利用微信阅读群分享学生的习作,促进整体目标达成。4.利用微课布置课外活动内容,进行课外拓展。课时安排:两课时学习活动设计第一课时自学课前活动在讲解完《荷花》这一课后,完成第7页的小练笔。(要求:第2自然段写出了荷花不同的样子,也仿写一种你喜欢的植物。)口头布置前置活动任务,能够观察一种植物,做简单的记录卡。(提示:1.记录要及时;2.记录的要点不限于样子、颜色、气味,可以根据植物的特点灵活安排;3.不要求用完整的句子记录,可以用关键词或简短的句子;4.可以查找植物的相关资料,补充记录在“其他”一栏里,还可以将观察的植物画下来或拍下来。最后,还可以适当记录自己观察时的感受。)【设计意图:通过口头布置前置活动任务,激发探究兴趣,实现自主学习;经历个性化地对“现实问题”的探究过程,为课中学习进阶提供必要的经验基础;体现“生本课堂”的教学理念。】共学活动一:完善记录卡课前,我们布置了观察一种植物的任务,大家也为自己的植物朋友制作了图文并茂的观察记录卡。参照书中12页记录卡完成后同桌互相交换,可以参考用来丰富完善自己的记录卡。最重要的是需要借助记录卡,把观察到和感受到的植物朋友“写清楚”。【设计意图:通过展示课前探究过程及结果运用电子白板呈现学生的课前观察记录卡,进而揭示本节课的探究重点。】活动二: 回顾课文 读写结合1.借助植物记录卡,大家能把植物朋友“说”清楚。那么,如何根据植物记录卡,把我们的朋友“写”清楚呢?2.我们可以回顾一下本单元的几篇课文《燕子》《荷花》《昆虫备忘录》,尤其是《荷花》这篇直接描写植物的课文,学习完之后我们还练习了片段仿写。想一想这些文章的作者们为我们呈现了哪些可以借鉴的方法?(1)认真观察,选择突出的特点进行描写。比如《燕子》这篇课文的第一段“一身乌黑的羽毛,一对轻快有力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凑成了那样可爱的活泼的小燕子。”作者通过认真观察,抓住燕子的羽毛、尾巴等突出特点,简洁、生动地刻画出燕子的样子。(2)按照一定的顺序来写。在《荷花》这篇文章里,作者按照由远及近的顺序,先写了荷花的气味,又写了荷花的样子。写荷花的样子时,先写荷叶,再写形态各异的荷花,非常清晰有条理。(3)有自己独特的感受。比如《荷花》这篇文章里“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这些句子,把作者独特的感受融入其中,一个“冒”字、一个“饱胀”仿佛把荷花给写活了。(4)运用多种修辞手法,使语言生动优美。这几篇课文都用了拟人、比喻等多种修辞手法,使得文章优美生动,富有情趣。3通过几个片段式的例文的学习方法,我们一起来练习写一下片段。同学们根据自己的植物记录卡,运用所学的方法进行描写。习作片段互评部分,大家都把作文片段写好了,现在同桌之间互评,互相批改评阅,找出优秀的作文片段分享给大家。大家可以根据习作片段评价标准评阅。《我的植物朋友》习作片段评价表★评价内容 自我评价 同桌评价1.语句通顺,层次清晰。 ☆ ☆2.写出植物朋友的特点。 ☆☆☆ ☆☆☆3.运用生动的修辞手法。 ☆☆☆ ☆☆☆4.写出内心的真实感受。 ☆☆☆ ☆☆☆【设计意图:借助记录卡引导学生说一说,能理清学生的思路,引导学生按顺序、用修辞、写感受,排除学生不会写、不敢写的想法,用所学方法写学习片段同学们根据评价表进行互评为实际习作创造了必要的条件。】活动三:总结方法 以法导写1.学生讨论交流如何把记录卡的材料转化成习作的,在转化过程中需要注意些什么。2.方法小结:习作时,不仅要写我们看到的、闻到的、摸到的,还要把我们想到的和感受到的写进去,这样,我们写的植物才会有“朋友”的感觉。在化“卡”为“文”的时候,还可以学习单元课文以及例文的写作方法,按顺序、有重点地写清楚观察情况和自己的内心感受。出示要求,尝试写作。学生对照自己的观察记录卡,写一写“我喜爱的植物朋友”。【设计意图:能借助记录卡,写清楚植物的样子、颜色等特点,并写出自己的感受,这是本课的教学重点。学生已经能够运用看一看、闻一闻、摸一摸等方法学习观察记录,因此本环节的教学通过几个片段式的例文和列提纲的方法,给学生提供习作方法的支架,引导学生有条理地进行介绍。在有条理的基础上,层层递进,引导学生运用修辞和融入感受,将植物的特点介绍清楚。】延学习作演练1.课件出示习作要求,教师布置写作任务。(1)借助记录卡,写一写你的植物朋友,让更多的人了解它。(2)写的时候,试着把你的观察和感受写清楚。(3)题目自拟,语句通顺,不少于250字。(4)利用畅言智慧课堂提供的微课展示习作方法,实现难点突破。2.学生结合自己的植物记录卡进行习作。3.教师关注到写得比较精彩的习作,为下节课的讲评、修改做准备。4.结束语:请课上习作没有写完的同学课后继续写,写完的同学可读一读自己的习作,并尝试修改。【设计意图:在“课前经历--课中进阶”的基础上,明确“课后拓展”内容,一方面借助信息技术应用本节课知识解决新的拓展性问题,拓宽视野;另一方面指导学生弄明白把记录卡的材料转化成习作需要注意些什么,同时引导学生回忆自己观察时的真实感受。】板书设计:习作:我的植物朋友看 有顺序闻 连起来摸 用修辞查 真感受学习活动设计评改指导自学引导学生参看教材中的几个习作引导问题,梳理出本次习作的评价标准。【设计意图:利用学生自己梳理习作评价标准环节,提高学生的修改及评价能力。为课中学习进阶提供必要的经验基础;体现“生本课堂”的教学理念。】共学活动一:交流评价《我的植物朋友》习作整体评价表★评价内容 自我评价 同桌评价1.语句通顺,层次清晰。 ☆ ☆2.写出植物朋友的特点。 ☆☆☆ ☆☆☆3.运用生动的修辞手法。 ☆☆☆ ☆☆☆4.写出内心的真实感受。 ☆☆☆ ☆☆☆1.习作互评。大家都把作文写完了,现在请组长随机分配,互相批改评阅,找出优秀的作文分享给大家。大家可以根据梳理好的习作的评价标准评阅。2.评价交流。谁想给大家分享一下你手里的作文及你的评价?指名答。通过这次习作评改课,我们明确了本次习作的评价标准,掌握了“理一理”“加一加”“扩一扩”的修改方法。在互评互改、分享习作的活动中,也欣赏了同学们的精彩作品。观察类的作文,除了要观察仔细,还要融入自己观察时的真实感受,这样才能有感染力。【设计意图:利用互评环节,增加学生的自豪感,加强互相学习,提高学生的修改及评价能力,需要注意的是引导学生多从正面评价。通过展示课前探究过程及结果,进而揭示本节课的探究重点。】活动二:例文赏析美丽的桃花春姑娘来了,桃花露出了笑脸,我和妈妈来到果园里看桃花。远远望去,桃树红绿相间,花和叶子交错而生,像是用彩线编织成的锦缎。这种美吸引着我前去看个究竟。渐渐走近才将花和叶子分开,再近些就能看到花瓣颜色有深有浅,就像是红墨经过雨水浸染一样,并不是一律的粉红,能让你想到成熟后深红里透着浅红色和浅绿色的桃子。每朵桃花都有五个小小的花瓣,就像一只只美丽的蝴蝶。一朵朵粉色的桃花好像一朵朵彩云,从地面升起。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好像一个个可爱的小姑娘。有的花瓣儿全长开了,好像一位美丽的少女在枝头翩翩起舞。有的还是花骨朵儿,好像一个胖娃娃坐在枝头哈哈笑。我发现桃花已经开了很多了,但是桃花的叶子没有我想象得那么茂密,爸爸告诉我:“等桃花快要凋谢的时候,叶子才会茂盛,你看!有的桃花快要凋谢了,它们的下边都长出了一个绿色的小圆球,等到夏天就会变成又大又甜的桃子。”我听得都要流口水了,等到夏天,我还要来这里摘桃子。看着,想着,我觉得我也变成了一朵美丽的桃花,穿着粉色的衣服,站在阳光里。小蜜蜂飞过来,告诉我采蜜的快乐,小鸟飞过来,告诉我飞行的快乐……虽然桃花不像梅花那样不怕寒冷,也不像牡丹一样富贵,但它有着不一样的美。美丽的桃花默默在春天开放,等到夏天,为人们献出丰收的果实。我爱美丽的桃花,更爱这夺目的春天!逐段分析出示以下评价。1.第1自然段开篇指出写作对象。2.第2自然段按照从远到近,先整体后部分的顺序描写桃花。3.第3自然段详细描写了桃花的各种形态,运用比喻,生动形象。4.第5自然段想象奇特,读者仿佛与作者一起置身其中。5.第6自然段对比写出桃花不一样的美。6.第7自然段结尾抒发喜爱之情。点评:这篇习作写了作者去果园观赏桃花,运用比喻、想象的手法生动细致地描写了桃花开放的美丽景象,让人如闻其香,如临其境。桃花真美丽啊!【设计意图:在选取典型习作时,尽量选择学生写给本班同学的习作,并让当事双方现场进行口语交际,使作文能够真正体现其交际功能,激发学生习作的兴趣,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活动三:习作修改请大家根据以上分析,利用修改符号修改自己的习作,并工整地抄写在作文本上。【设计意图:通过例文赏析,能理清学生的思路,引导学生按顺序、用修辞、写感受,学生能够利用修改符号修改自己的习作。】活动四:交流展示1.谁想把自己的习作展示给大家?请多名同学举手投影展示。2.请大家投票选出优秀作品,请把你喜欢的作品题目写下来投入咱们的投票箱。3.大家投票得票最多的作品,会请爱好摄影的同学拍摄相关植物图片,形成图文作品集,放到咱们的展示墙上。【设计意图:习作展示活动,能丰富学生的阅读面,扩宽学生的写作思路,帮助学生得到一些习作的灵感。同时增加投票环节,增强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延学习作展示如果课上没有机会展示的同学可以尝试修改后在微信阅读群里读一读自己的习作。大家一起学习和交流。【设计意图:在课上时间非常有限,有的同学没有发言的机会。一方面借助信息技术应用本节课知识解决新的拓展性问题,拓宽视野;另一方面可以利用微信阅读群拓宽学生展示的平台。调动学生对习作的积极性与参与性。】板书设计:习作:我的植物朋友评改指导明确评价标准 掌握修改方法 评改、分享习作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