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周口市川汇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学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河南省周口市川汇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学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度上期期末质量监测
八年级生物
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6页,两大题,满分50分,考试时间50分钟。
2.本试卷上不要答题,请按答题卡上注意事项的要求直接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一、选择题(共20分,每题1分)
1. 苔藓植物因其独特的生理结构和生长特性,常被用作指示植物来监测空气污染情况。下列关于苔藓植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植株矮小 B. 根系复杂
C. 茎、叶内无输导组织 D. 繁殖过程离不开水
2. 下列生物中,全属于脊椎动物的一组是( )
A. 蜘蛛、乌贼、青蛙 B. 鲫鱼、家兔、螳螂
C. 蚂蚁、沙蚕、海豚 D. 家鸽、壁虎、蛇
3. 为了科学的将生物进行分类,弄清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生物学家根据生物之间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的相似程度,把它们分成不同等级的分类单位,生物分类,从大到小的等级依次是(  )
A. 界、门、纲、目、科、种、属
B. 种、属、科、目、纲、门、界
C. 界、门、纲、目、科、属、种
D. 属、种、科、目、纲、门、界
4. 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哺乳类是由古代鸟类经过长期进化而来的
B. 生物进化的总趋势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陆生到水生
C. 原始大气中有水蒸气、氢气、甲烷、氧气、二氧化碳、硫化氢等气体
D. 郑氏始孔子鸟化石的研究证明,鸟类与爬行类之间存在一定的亲缘关系
5. 米勒的实验说明了生命起源过程的哪一阶段成为可能?( )
A. 无机小分子转变成有机小分子 B. 有机小分子转变成有机大分子
C. 有机大分子转变成原始生命 D. 原始生命转变成原始单细胞生物
6. 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核心思想是( )
A. 遗传和变异 B. 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
C. 食物的短缺 D. 器官经常使用变得发达
7. 下列动物的运动方式主要为飞行的是(  )
A. 鸵鸟 B. 企鹅 C. 麻雀 D. 蚕蛹
8. 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是相适应的,以下动物的结构与其运动方式不相符的是( )
A. 蝴蝶的翅膀——跳跃 B. 雪豹的四肢——奔跑
C. 蚂蚁的足——爬行 D. 蝌蚪的尾巴——游泳
9. 当你做任何一个动作时,都会包括以下步骤:①骨骼肌收缩,②骨绕关节转动,③相应的骨受到牵引,④骨骼肌接受神经传来的兴奋。这些步骤发生的正确顺序是(  )
A. ①②④③ B. ②①④③
C. ③④①② D. ④①③②
10. 漂亮的雄鸟展示各种“舞姿”来吸引雌鸟的行为属于(  )
A. 社会行为 B. 节律行为 C. 生殖行为 D. 防御行为
11. 关于骨骼肌在骨上的附着状态,下列各项中表示正确的是(  )
A. B. C. D.
12. 下列谚语中所蕴含的食物链正确的是( )
A.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蚌→鹬→人
B.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蝉→螳螂→黄雀
C. 草尽狐兔愁:草→兔→狐
D. 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大鱼→小鱼→虾米
13. 下图表示一条食物链中的四种生物之间的Y关系柱状图,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若Y表示生物数量,则丁是食物链中最高级消费者
B. 若Y表示生物获得的能量,则甲属于生产者
C. 若Y表示有毒物质积累量,则乙以丙为食
D. 若Y表示生物数量,则能量的传递方向为:丁→丙→乙→甲
14. 如图是生态系统中碳循环图解,图中的甲、乙、丙分别是(  )
A. 甲是生产者,乙是消费者,丙是分解者
B. 甲是消费者,乙是生产者,丙是分解者
C. 甲是生产者,丙是消费者,乙是分解者
D. 丙生产者,乙是消费者,甲是分解者
15. 下列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
A. 一条小溪 B. 池塘中所有的鱼
C. 草原上马 D. 樱花湖里所有的天鹅
16. 维持生态系统的存在,下列不是必需成分的是
A. 生产者 B. 消费者
C. 分解者 D. 阳光、水、空气等
17. 下列关于生物圈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B. 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C. 生物圈包括水圈、岩石圈、大气圈的全部
D. 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其生活环境的总和
18. 生物圈中由于不同地域的环境差别很大,形成了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其中有“绿色水库”、“地球之肺”之称的是( )
A. 湿地生态系统 B. 森林生态系统
C. 草原生态系统 D. 淡水生态系统
19. 下列生态系统中,人的作用最为突出的是
A. 森林生态系统 B. 草原生态系统
C. 湖泊生态系统 D. 农田生态系统
20. 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共同家园,人类的活动不断影响和改变着生物圈,下列人类活动不利于保护生物圈的是(  )
A. 围湖造田,扩大耕地面积 B. 实施“三北”防护林生态工程
C. 退耕还草,修复草原生态 D. 实行长江流域重点水域十年禁渔
二、综合题(共30分)
21. 跑步是一项很有意义的健身运动,可以改善心肺功能、放松眼睛、提高免疫功能等。男子1000米、女子800米跑也被列为中考体育必考项目。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跑步运动的动力来自骨骼肌的收缩,骨骼肌两端较细的呈乳白色的部分是_______。
(2)图甲是跑步时人的屈膝动作示意图,完成该动作时,股四头肌_______,腘绳肌_______,而伸膝时则相反。(两空选填“收缩”或“舒张”)。
(3)如果锻炼方式不科学,容易出现运动损伤,例如出现关节面上的【5】_______(填名称)磨损,骨质暴露,疼痛难忍;但运动前的热身活动能使【_______】关节腔(填序号)中滑液增多,增加关节的灵活性,从而降低损伤的概率。
(4)跑步时不仅需要运动系统的直接参与,还需要_______系统的调节和其它系统共同参与,可见人体是个既能自我调节又能协调统一的精密整体。
22. 下图是某农场发展的生态农业体系部分结构模式图。生态农业能够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使得农民增产增收,又可以保护农村环境,防止农村环境污染。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要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图中还应该添加_______。该生态系统中最基本最关键的生物成分是_______。
(2)此生态系统中共包含_______条食物链。
(3)如果该农业生态系统土壤和水被某种不易分解的有毒物质污染,一段时间后,体内有毒物质积累最多的生物应该是_______。
(4)与传统农业相比,图中的生态农业体系大大提高了能量利用率,同时有效缓解了秸秆焚烧造成的_______。
(5)该生态系统中人的作用非常关键,一旦人的作用消失,占优势地位的农作物将很快被杂草和其他植物所取代,说明该生态系统自身的_______能力较弱。
23. 科学调查表明,一颗钮扣电池随意丢弃到大自然后,可以污染60万升水,相当于一个人一生的用水量,而我国每年要消耗这样的电池70亿只。据了解,我国生产的电池有96%为锌锰电池和碱锰电池,其主要成份为镉、汞、锌,锰等重金属。废电池无论埋在大气中还是深埋在地下,其重金属成份都会随渗液溢出,造成地下水和土壤的污染。为验证镉对生物体的危害,实验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与分析:
实验过程:
①用生理盐水配制不同浓度镉溶液。
②取若干只体重为100g,生理状态、健康状况等方面均良好且基本相同的小鼠。
③把小鼠随机平均分成5组,雌雄各半,并编号A、B、C、D、E。
④把配制好的不同浓度溶液分别灌入小鼠的胃内,在相同条件下进行培养。其结果如下表:
组别 灌胃液体镉浓 用量 实验小鼠数量 48小时死亡率
A 0mg/mL 1mL 10只 0
B 0.01mg/mL 1mL 10只 10%
C 0.02mg/mL 1mL 10只 20%
D 0.03mg/mL 1mL 10只 30%
E 0.04mg/mL 1ml 10只 40%
实验分析:
(1)设置A组的目的是为了设置______,ABCDE组各用10只小鼠实验而不是1只,原因是______。
(2)实验中所用的50只小鼠的生理状态、健康状况、灌胃前后的生活条件均相同的目的是_____。
(3)“浪费粮食是可耻的”,有人用“镉大米”喂鸡,但你通过学习生物学,知道镉通过_____仍会在生物体内堆积,人如果食用了这类鸡,最终也对人体造成危害。
实验结论:
(4)根据表中数据分析,随镉含量的增加,小鼠的死亡率升高,说明镉含量越高,对生物体的危害_________。
实验启示:
(5)防止镉污染,你应该怎么做?_______。
24. 阅读下列资料,分析并回答问题。
资料一:“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这里”这句大家非常熟悉的歌词反映的是燕子的迁徙行为。
资料二:蚯蚓和小白鼠都能经过训练形成一种新的行为。某生物学兴趣小组训练蚯蚓和小白鼠走“T”形迷宫获取食物。结果表明,蚯蚓大约经过200次尝试,才能学会直接爬向食物。
资料三:小白鼠活动的区域一般只限于隐蔽处,一旦进入空旷的地方就会设法寻找隐身处,表现出特殊的“寻墙行为”、将小白鼠放入迷宫中,小白鼠经过多次“走错路”,终于找到出口。用大量小白鼠研究后发现:有的小白鼠可以很快找到出口,而有的小白鼠却要经过多次失败后才能找到出口。
(1)从行为获得的途径来说,燕子的迁徙行为属于_______行为,这是由体内的_______决定的。
(2)刚出生不久的小白鼠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完成“寻墙行为”行为。“蚯蚓大约经过200次尝试,才能学会直接爬向食物”说明此时蚯蚓已建立_______行为。
(3)资料二中,兴趣小组训练蚯蚓走“T”形迷宫,采用的研究方法是_______(选填“实验法”或“观察法”)。
(4)请推测燕子、蚯蚓和小白鼠这三种动物中,学习能力最强的动物是_______。
25. 2024年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主题为:加入我们。2024年国际生物多样性日提出该主题,旨在呼吁各利益攸关方通过支持实施《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又称之为生物多样性行动计划),制止和扭转全球生物多样性丧失的行为和趋势。某生物社团参加了在云南举办的宣传活动,搜集了以下相关资料。
资料一:云南大理苍山气候适宜、景色秀美。有被誉为“树中君子”的苍山冷杉等植物4052余种;有双尾褐凤蝶、虎纹蛙、眼镜蛇、苍鹰、小熊猫等动物873余种;有牛肝菌等大型真菌439余种。
资料二: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我国现已建成许多保护生态系统类型的自然保护区,如云南剑湖湿地自然保护区等;保护珍稀动植物的自然保护区,如重点保护滇金丝猴的云南云龙天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此外,人们还把某些濒危物种移入动物园、植物园以及濒危动物繁育中心等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
(1)从生物多样性的内涵分析,资料一体现的是___多样性。若将其中所列的动物中的双尾褐凤蝶分为一类,其他动物分为一类,其分类依据是___。
(2)资料一中,双尾褐凤蝶、苍鹰形态结构差异很大,却都能飞行,其中苍鹰的飞行器官是___。双尾褐凤蝶属于昆虫,其主要特征为___。
(3)从资料二中可看出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___。作为一名中学生,在保护生物多样性方面,你的做法是___(答出1条)。
2024—2025学年度上期期末质量监测
八年级生物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20分,每题1分)
【1题答案】
【答案】B
【2题答案】
【答案】D
【3题答案】
【答案】C
【4题答案】
【答案】D
【5题答案】
【答案】A
【6题答案】
【答案】B
【7题答案】
【答案】C
【8题答案】
【答案】A
【9题答案】
【答案】D
【10题答案】
【答案】C
【11题答案】
【答案】B
【12题答案】
【答案】C
【13题答案】
【答案】D
【14题答案】
【答案】B
【15题答案】
【答案】A
【16题答案】
【答案】B
【17题答案】
【答案】C
【18题答案】
【答案】B
【19题答案】
【答案】D
【20题答案】
【答案】A
二、综合题(共30分)
【21题答案】
【答案】(1)肌腱 (2) ①. 舒张 ②. 收缩
(3) ①. 关节软骨 ②. ③
(4)神经
【22题答案】
【答案】(1) ①. 非生物部分 ②. 生产者##农作物
(2)2##两 (3)人
(4)污染或浪费 (5)自我调节##自动调节
【23题答案】
【答案】(1) ①. 对照实验##对照组 ②. 避免偶然性 (2)保持单一变量 (3)食物链和食物网 (4)越大
(5)回收处理废电池##不乱扔废电池
【24题答案】
【答案】(1) ① 先天性 ②. 遗传物质
(2) ①. 不能 ②. 学习
(3)实验法 (4)小白鼠
【25题答案】
【答案】(1) ①. 物种##生物种类 ②. 是否有脊椎
(2) ①. 翼 ②. 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有一对触角,一对复眼和一个口器,胸部有三对足,一般有两对翅
(3) ①. 建立自然保护区 ②. 从小事做起,从自身做起,如不践踏草坪、不攀折花木、不捕捉或伤害动物、不购买或食用受保护的野生动植物制品(合理即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