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浙江省台州市温岭市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上学期期末科学试题1.(2025六上·温岭期末)用放大镜观察这个箭头,不可能会看到的图像是 ( )。A. B.C. D.2.(2025六上·温岭期末)菜场水产摊把3条鱼暂养在下边3个不同形状的鱼缸中。小明透过鱼缸壁看到这3条鱼看起来几乎一样大小,其中最大的一条最有可能是( )。A.① B.② C.③ D.①和②3.(2025六上·温岭期末)制作简易显微镜,顺序排列最合理的是 ( )。① 把调整好距离的两个放大镜固定 ② 找到被观察物体最清晰的图像③ 准备两个放大镜 ④ 上下移动,调整两个放大镜之间的距离A.③①④② B.④②① C.③②④① D.③②①④4.(2025六上·温岭期末)下列能用小明的自制简易显微镜观察到的是 ( )。A.蚜虫 B.草履虫 C.变形虫 D.喇叭虫5.(2025六上·温岭期末)使用显微镜时,下列属于“对光”环节的是 ( )。A. B.C. D.6.(2025六上·温岭期末)近年来,我国流感频发。关于流感病毒,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流感病毒是单细胞微生物B.电子显微镜下能观察到流感病毒结构C.抗病毒药物可对抗流感病毒D.流感病毒传染性强,且会不断变异7.(2025六上·温岭期末)为了减缓霉菌的生长繁殖,食物应尽量保存在( )的环境。A.干燥、温暖 B.潮湿、低温 C.干燥、低温 D.潮湿、温暖8.(2025六上·温岭期末)制作地球模型的正确步骤是 ( )。①观察特征 ②解释模型 ③选择材料 ④制作模型A.③①④ B.②①③④ C.①③④② D.①②③④9.(2025六上·温岭期末)在地球的内部结构中,我们日常能直接接触的部分是 ( )。A.地心 B.地壳 C.地幔 D.地核10.(2025六上·温岭期末)“日心说”在观点的表达上肯定了“地心说” ( )的观点。A.地球是球形的 B.地球静止不动C.太阳围绕地球转 D.日月星辰围绕地球转11.(2025六上·温岭期末)某一天台州在北京时间6:30左右迎来黎明,乌鲁木齐两个多小时后迎来黎明,造成两地时间差异是由于 ( )造成。A.地球自转 B.地球公转C.地轴倾斜 D.太阳直射位置不同12.(2025六上·温岭期末)正午太阳仰角( )时,气温最低。A.50° B.73° C.49° D.26°13.(2025六上·温岭期末)冬至日正午,晴天。台州某一学校学生在操场测得某物体的影长是20厘米,过1个月,他在同一时间、同一个地方、同一物体测得的影长( )。A.小于20厘米 B.等于20厘米 C.大于20厘米 D.不能确定14.(2025六上·温岭期末)关于工具与技术的关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工具常常是物品,技术一般是方法,两者没有关系B.工具和技术都可以不断地改进C.可以根据技术来发明工具D.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使用技术15.(2025六上·温岭期末)快递站点给小明一张回单,小明可以通过扫描回单上的二维码来了解快递的动态。扫描二维码时,使用的是( )技术。A.文字识别 B.语音识别 C.图像识别 D.动作识别16.(2025六上·温岭期末)工具有通信工具、测量工具、机械工具、交通工具,下列属于机械工具的是( )。A. B. C. D.17.(2025六上·温岭期末)活字印刷术中,字模上的字与我们需要的字 ( )。A.上下相反 B.左右相反C.上下左右全相同 D.上下左右全相反18.(2025六上·温岭期末)杠杆是我们常用的简单机械,下图这些杠杆,作用效果相同的是 (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19.(2025六上·温岭期末)如图所示的“园林剪”修剪树枝。下列对“园林剪”的描述正确的是 ( )。①刀口锋利,容易剪断树枝②园林剪只应用了“杠杆”这种机械③橡胶手柄在修剪时可以防止打滑④手柄长,可以使修剪省力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20.(2025六上·温岭期末)小明将箱子用手推车(如下图)运到附近的快递站点,手推车上的( )装置在搬运过程中起到了省力的作用。A.扶手 B.车轮 C.车架立杆 D.载物平板21.(2025六上·温岭期末)小电动机由外壳、 ( ) 、后盖组成。A.磁铁 B.铁芯 C.转子 D.电刷22.(2025六上·温岭期末)能量转化是自然界普遍的现象,下列关于能量转化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电风扇转动:电能→机械能B.超声波清洗器:声能→光能C.光合作用:光能→化学能D.太阳能无人驾驶飞机:太阳能→电能→机械能23.(2025六上·温岭期末)下列属于不可再生能源的是 ( )。A.风能 B.太阳能 C.水能 D.煤24.(2025六上·温岭期末)在工作时间相同的情况下,下列用电器最省电的是 ( )。A. B.C. D.25.(2025六上·温岭期末)可以用( )自制电流检测器检测废旧电池是否有电。A.指南针、线圈 B.铁芯、线圈C.磁铁、线圈 D.指南针、铁芯26.(2025六上·温岭期末) 微小世界。(1)显微镜下观察到的保卫细胞是 (填序号);草履虫是 (填序号);喇叭虫是 (填序号)。(2)用显微镜观察时,小明发现标本不在视野中心,然后他慢慢把标本向右移动,最终到了视野的中心,请你判断他最先看到的标本最有可能是( )。A. B. C. D.(3)显微镜观察微小生物时,用吸水纸吸走多余的水分,其目的是( )。A.防止水分蒸发 B.控制草履虫的运动速度与范围C.为草履虫提供营养 D.为草履虫提供合适的环境(4)小明购买的显微镜分别配有10×、20×的目镜和10×、20×、50×的物镜,选择 目镜和 物镜的组合,能使这台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最大。(5)下列是显微镜观察某种植物细胞的四个图像,放大倍数最大的是( )。A. B. C. D.27.(2025六上·温岭期末) 地球的运动。(1)我国古代利用 (填“圭表”或“日晷”)测量正午影子长度来确定节气。(2)图甲中的④是北半球的 (填“夏至”或“冬至”);这个季节的白昼时间比夏季白昼时间要 (填“短”或“长”);这一天北京正午时分太阳位置在图丙中的 。 (填序号)(3)图甲中“地球”从①位置到③位置,需要 ( )。A.1 个月 B.3 个月 C.6 个月 D.12个月(4)图乙中,太阳 (填“能”或“不能”)照亮整个地球,此时A和B两城市, 城市先迎来黎明。(5)图乙中如果现在A城市是早上5 点,那么B城市最可能是( )。A.凌晨3点 B.早上5点 C.早上7点(6)以( )为代表的科学家建造的世界上最大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中国天眼FAST)已经成功探测到59颗脉冲星候选体。A.南仁东 B.屠呦呦 C.钱学森 D.袁隆平28.(2025六上·温岭期末) 工具与技术。实验 斜面类型 沿斜面的拉力1 斜面① ( )2 斜面② 1.5N3 斜面③ 1.1N4 斜面④ 0.8N(1)在斜面上拉动重物时,应该选用上图中 的测量方式(填“乙”或“丙”),并 (填“快速”或“匀速”)拉动。(2)一物体的重量如图甲中所示,现在要借助斜面,将该物体从A处缓慢搬运到B处, “ ”处漏填的数据,最有可能的是 ( )。A.2.4N B.3.6N C.1.8N D.ON(3)如表格所示,省力程度最大的是 ( )。A.斜面② B.斜面③ C.斜面④(4)根据4次实验结果,我们 (填“有”或“没有”)找到不省力的斜面;我们 (填“能”或“不能”)得出“所有斜面都能省力”的结论。(5)小明爬山,发现走S形路线可以省力,这是应用了 ( )原理。A.杠杆 B.轮轴 C.斜面(6)生活中利用斜面原理的例子还有 等。29.(2025六上·温岭期末)能量。小明想设计制作一个能吸引60枚回形针的电磁铁。探究过程的数据记录如下表:电池节数 1节 2节 3节调试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⑨线圈匝数 20匝 50匝 80匝 20匝 50匝 80匝 20 匝 50匝 80匝吸引回形针的数量 3枚 8枚 18枚 15枚 25枚 45枚 32枚 53枚 72枚(1)小明不断调试电磁铁的电池节数和线圈匝数,逐渐靠近目标任务,这个过程属于探究实践中的( )环节。A.明确问题 B.提出方案 C.制作测试 D.得出结论(2) 调试①④⑦, 改变的条件是( ) 。A.线圈匝数 B.电池节数 C.回形针数量 D.导线粗细(3)进行第⑩次调试时,仍使用3节新电池,你觉得他选择( )匝线圈,最有可能完成任务。A.10 B.30 C.70 D.90(4)从初始的1节电池、20匝线圈开始调试,用( )的方法绝对不可能吸5枚回形针。A.1节电池、线圈匝数比20匝少 B.1节电池、线圈匝数比20匝多C.2节电池、线圈匝数比20匝多 D.3节电池、线圈匝数比20匝多(5)通过9次调试,我们可以发现:改变 (填写“电池节数”或“线圈匝数”),在操作上更加费时费力。(6)继续探究,如图甲所示,电磁铁接通电源后,小磁针的S极被吸引, 此时电磁铁A端的磁极是 极。 (填“N”或“S”)(7)在其他条件都不变的情况下,若将图甲装置换成图乙, 则B端是 极。 (填“N”或“S”)(8)电动机的工作原理是 ( )。A.用电产生动力 B.用动力产生电(9)发现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的科学家是 ( )。A.法拉第 B.奥斯特 C.牛顿 D.列文虎克(10)下列方法中,不能改变电磁铁南北极的是 ( )。A.只改变电流方向B.只改变线圈缠绕方向C.同时改变线圈缠绕方向和电流方向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D【知识点】放大镜【解析】【分析】放大镜的作用是放大物体的图像,而不会改变物体形状和方向。选项D中的图像方向颠倒,不符合放大镜的成像特点,因此不可能看到。2.【答案】C【知识点】放大镜【解析】【分析】鱼缸③是倒圆锥形的,透过这种形状的玻璃会让鱼看起来比实际要小一些,因此在透过三个鱼缸观察时,看起来几乎一样大小的鱼,实际上倒圆锥形鱼缸中的鱼可能是最大的。3.【答案】B【知识点】简易显微镜【解析】【分析】在17世纪,人们发现把两个凸透镜组合起来明显提高了放大能力。这是因为一个凸透镜把另外一个凸透镜成的像进一步放大了,这就是早期的显微镜。简易显微镜的制作步骤是:准备两个放大镜、上下移动,调整两个放大镜之间的距离、找到物体最清晰的图像、将调整好距离的两个放大镜固定。因此制作简易显微镜,顺序排列最合理的是③④②①。4.【答案】A【知识点】简易显微镜【解析】【分析】自制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可能不够高,适合观察较大一些的微生物,如蚜虫。草履虫、变形虫和喇叭厂的体积较小,需要用光学显微镜来观察。5.【答案】A【知识点】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解析】【分析】显微镜是由几个透镜的组合构成的一种光学仪器,是人类进入原子时代的标志。使用显微镜的步骤应该是安放→对光→上片→调焦→观察与记录→收镜。A是对光,B是上片,C是调教,D是观察。6.【答案】A【知识点】微生物与健康【解析】【分析】A、流感病毒不是单细胞微生物,而是非细胞生物。流感病毒只具有遗传物质和蛋白质外壳,没有细胞结构,因此不能算作单细胞微生物,A错误;B电子显微镜下能观察到流感病毒结构、,B正确;C、抗病毒药物可对抗流感病毒,C正确;D、流感病毒传染性强,且会不断变异,D正确;故答案为:A。7.【答案】C【知识点】微生物【解析】【分析】霉菌的生长与繁殖和植物、动物一样需要一定的空气、水分和适宜的温度等条件。在适宜的环境里,它们能很快地繁殖。霉菌在温暖、潮湿的环境里生长最快。因此为了减缓霉菌的生长繁殖,食物应尽量保存在干燥、低温的环境。8.【答案】C【知识点】制作地球模型【解析】【分析】制作模型的一般步骤是:先观察特征,了解要制作模型的对象;然后选择适合的材料用于模型的制作;接着进行模型的制作;最后,用模型来进行解释或验证原理。因此,制作地球模型的正确步骤是①观察特征→③选择材料→④制作模型→②解释模型。9.【答案】B【知识点】地球的内部结构【解析】【分析】地球内部结构是指地球内部的分层结构,地球内部从外到内可以划分为三层,分别是地壳、地幔、地核。在地球的内部结构中,我们日常能直接接触的部分是地壳。10.【答案】A【知识点】人类认识地球运动的历史【解析】【分析】“日心说”在观点的表达上肯定了“地球是球形的”这一点。而“地心说”其他的观点,比如“地球静止不动”、“太阳围绕地球转”、“日月星辰围绕地球转”都被“日心说”所推翻。11.【答案】A【知识点】地球自转【解析】【分析】地球的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决定了不同地区迎来黎明的时间不同。因此台州和乌鲁木齐两地时间差异是由于 地球自转造成。12.【答案】D【知识点】测量气温【解析】【分析】一天中不同时刻的温度与太阳的照射角度有关,阳光直射,光强,升温快;阳光斜射,光弱,升温慢。因此正午太阳仰角26°时,气温最低。13.【答案】A【知识点】影长的四季变化【解析】【分析】一年中物体影子的长短变化是由于太阳公转导致正午太阳高度角不同,正午的日影长度变化规律是从夏到冬,逐渐变长;从冬到夏,逐渐变短。所以冬至日后过1个月,他在同一时间、同一个地方、同一物体测得的影长小于20厘米。14.【答案】A【知识点】科学常识【解析】【分析】A、工具是为劳动而生,使工作更轻松、方便、省力;技术能使工具不断更新、进步,方便人们生活,A正确/错误;B、工具和技术都可以不断地改进,B正确/错误;C、可以根据技术来发明工具,C正确/错误;D、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使用技术,D正确/错误;故答案为:A。15.【答案】C【知识点】科技【解析】【分析】扫描二维码时,使用的是二维码技术,属于图像识别。16.【答案】D【知识点】生活中常见的工具【解析】【分析】工具是生产劳动时所使用的器具,工具根据用途不同,可以分为通信工具、测量工具、机械工具、交通工具等。其中电话等是通信工具;温度计是测量工具;扳手是机械工具;飞机等是交通工具。17.【答案】B【知识点】印刷术【解析】【分析】活字印刷术是将印刷的字模刻成字块,这些字块的排列通常是反方向的,因此字模上的字与我们需要的字是左右相反的。18.【答案】C【知识点】杠杆【解析】【分析】杠杆是一种简单机械,它在我们的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不同杠杆的作用也不同,比如有的像撬棍那样增大了力的作用效果,有的像打捞网、筷子那样扩展了力的作用范围,有的像锄头那样改变了作用方向。因此作用效果相同的杠杆是②④。19.【答案】C【知识点】剪刀【解析】【分析】①刀口锋利,容易剪断树枝,正确;②园林剪只应用了“杠杆”这种机械,错误;园林剪应用了杠杆和斜面原理;③橡胶手柄在修剪时可以防止打滑,正确;④手柄长,可以使修剪省力,正确;因此对“园林剪”的描述正确的是①③④。20.【答案】B【知识点】轮轴【解析】【分析】在手推车运送过程中,车轮作为轮轴的一部分起到了减少摩擦和省力的作用,使搬运更为轻松。21.【答案】C【知识点】电动机【解析】【分析】小电动机包括外壳、转子、后盖三部分。外壳内有一对永久磁铁,转子上有铁芯、线圈、换向器,后盖上有电刷。22.【答案】B【知识点】能量的转化【解析】【分析】A、电风扇转动:电能→机械能,A正确;B、超声波清洗器:声能→动能,B错误;C、光合作用:光能→化学能,C正确;D、太阳能无人驾驶飞机:太阳能→电能→机械能,D正确;故答案为:B。23.【答案】D【知识点】可再生资源、不可再生资源【解析】【分析】从利用的角度分,自然资源分为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有些自然资源,在合理开发的条件下,消耗速度和恢复速度能达到平衡,或能够为人类反复利用,如土地、水、动植物等,属于可再生资源。煤、石油、天然气等在地下要经过漫长而复杂的地质变化才能形成,使用后蕴藏量不断减少,被称为不可再生资源。煤炭属于不可再生资源;地热能、太阳能、水能、风能都属于可再生资源。24.【答案】D【知识点】节约能源【解析】【分析】在比较用电器的省电情况时,我们通常关注的是用电器的功率。相同时间内,功率越小,越省电。因此最省电的用电器是D节能灯。25.【答案】A【知识点】电能和磁能【解析】【分析】通电线圈会产生磁性,通电的线圈会使指南针的磁针发生偏转。因此,用线圈和指南针可以做成电流检测器,用废旧电池给线圈通电,如果指南针发生偏转,说明电池中有电,否则就没有电。26.【答案】(1)①;⑥;②(2)B(3)B(4)20×;50×(5)D【知识点】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解析】【分析】(1)从显微镜下的观察顺序,保卫细胞多为植物细胞,通常比微生物大一些。草履虫和喇叭虫是微小原生动物,因此保卫细胞是①;草履虫是⑥;喇叭虫是②。(2)显微镜成倒立的像,是旋转180度后得到的像,即上下相反、左右相反。所以在目镜中观察到物体图象在右方,如果要将图象移到中央,应该把玻片向右方移动。(3)如果微生物运动迅速,不便于观察,我们可以先在载玻片上放少量脱脂棉纤维,再在上面,滴一滴池塘水,盖上盖玻片;也可以用吸水纸在盖玻片的边缘吸走多余的水分,限制微生物的活动范围,控制微生物的运动。(4)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目镜倍数乘以物镜倍数,选择最大的组合20×和50×。(5)放大倍数最大,表示图像中细节最清晰,D图看起来细节最丰富,故选D。27.【答案】(1)圭表(2)冬至;短;①(3)C(4)不能;B(5)C(6)A【知识点】昼夜交替;地球的公转【解析】【分析】(1)我国古代利用圭表测量正午影子长度来确定节气。圭表由“圭”和“表”两个部件组成,通过测量正午时表的影子长度来确定节气和一年的长度。(2)图甲中北极圈以内全部是极夜现象,所以④是北半球的冬至。北半球冬季昼短夜长,比夏季白昼时间要短得多。冬至日北京正午时分太阳高度角最小,在图丙中对应的是①。(3)图甲中“地球”从①位置(春分)到③位置(秋分),经过了夏至日(6 月 22 日前后)和冬至日(12 月 22 日前后),需要6个月。(4)图乙中,由于地球是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太阳不能照亮整个地球。B城市在A城市的东边,东边的地点先迎来黎明。(5)A、B城市经度相差 60°,时间相差4小时,B城市在A城市的东边,时间更早。如果现在 A 城市是早上5点,那么B城市最可能是早上9点,选项中没有9点,早上7点相对更接近。(6)中国天眼工程历经22年终于建成了世界上口径最大的射电望远镜,其首席科学家兼总工程师是南仁东,中国天眼 FAST已经成功探测到59颗脉冲星候选体。28.【答案】(1)乙;匀速(2)C(3)C(4)没有;不能(5)C(6)刀刃、螺丝钉螺纹等【知识点】斜面【解析】【分析】(1)在斜面上拉动重物时,正确的测量方式是选择"乙",让重物匀速直线运动,这样可以确保测量的准确性。(2)斜面能省力,斜面的坡度越小越省力,坡度越大越不省力。图中重物重2.4N,由于斜面能省力,因此漏填的数据最有可能的是1.8N。(3)省力程度取决于沿斜面的拉力的大小,斜面④的要求拉力最小(0.8N),因此省力程度最大。(4)通过实验结果可以看出,并没有找到不省力的斜面,因此无法得出“所有斜面都能省力”的结论,这是因为实验的斜面在特定条件下可能都提供了省力效果。(5)走山路的S形路线利用了斜面的原理,斜面高度相同的时候,斜面越长越省力。(6)像搭在汽车车厢上的木板那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斜面。斜面能省力,生活中应用斜面的地方很多,如“S”形的盘山公路、各种斜坡、各种刀刃、螺丝钉的螺纹,高架桥的引桥等。29.【答案】(1)C(2)B(3)C(4)A(5)线圈匝数(6)S(7)N(8)A(9)B(10)C【知识点】电磁铁的磁性【解析】【分析】(1)小明不断调试电磁铁的电池节数和线圈匝数,逐渐靠近目标任务,这个过程是在实际制作并进行测试,属于探究实践中的制作测试环节。(2)调试①④⑦,电池节数分别为1节、2节、3节,改变的条件是电池节数。(3)进行第⑩次调试时,仍使用3节新电池,前面3节电池时,80匝线圈能吸引18枚,70 匝线圈可能接近或达到吸引60枚回形针的目标,10匝和30匝吸引的回形针数量过少,所以选择70匝线圈最有可能完成任务。(4)从初始的 1节电池、20匝线圈开始调试,1节电池时,线圈匝数比20匝少,电磁铁磁性会更弱,绝对不可能吸5枚回形针。(5)通过9次调试,改变线圈匝数时,需要重新绕线圈,操作上更加费时费力。(6)小磁针的S极被吸引,说明电磁铁的A端产生了与小磁针S极相反的磁极,即N极。(7)图甲中,电磁铁A端产生N极,吸引小磁针的S极。当换成图乙时,电流方向相反,电磁铁的极性也会反转。因此,在图乙中,B端变成了N极。(8)电动机是用电产生动力的机器。虽然大小悬殊、构造各异,但电动机工作的基本原理相同,即用电产生磁,利用磁的相互作用转动。(9)奥斯特是丹麦物理学家,他在1820年发现了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这一发现揭示了电与磁之间的关系,是电磁学研究的重要基础。(10)电磁铁的南北极与线圈的缠绕方向和电流的方向有关,改变线圈的缠绕方向或电池的正负极都可以改变电磁铁的南北极。同时改变线圈缠绕方向和电流方向不能改变电磁铁南北极。1 / 1浙江省台州市温岭市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上学期期末科学试题1.(2025六上·温岭期末)用放大镜观察这个箭头,不可能会看到的图像是 ( )。A. B.C. D.【答案】D【知识点】放大镜【解析】【分析】放大镜的作用是放大物体的图像,而不会改变物体形状和方向。选项D中的图像方向颠倒,不符合放大镜的成像特点,因此不可能看到。2.(2025六上·温岭期末)菜场水产摊把3条鱼暂养在下边3个不同形状的鱼缸中。小明透过鱼缸壁看到这3条鱼看起来几乎一样大小,其中最大的一条最有可能是( )。A.① B.② C.③ D.①和②【答案】C【知识点】放大镜【解析】【分析】鱼缸③是倒圆锥形的,透过这种形状的玻璃会让鱼看起来比实际要小一些,因此在透过三个鱼缸观察时,看起来几乎一样大小的鱼,实际上倒圆锥形鱼缸中的鱼可能是最大的。3.(2025六上·温岭期末)制作简易显微镜,顺序排列最合理的是 ( )。① 把调整好距离的两个放大镜固定 ② 找到被观察物体最清晰的图像③ 准备两个放大镜 ④ 上下移动,调整两个放大镜之间的距离A.③①④② B.④②① C.③②④① D.③②①④【答案】B【知识点】简易显微镜【解析】【分析】在17世纪,人们发现把两个凸透镜组合起来明显提高了放大能力。这是因为一个凸透镜把另外一个凸透镜成的像进一步放大了,这就是早期的显微镜。简易显微镜的制作步骤是:准备两个放大镜、上下移动,调整两个放大镜之间的距离、找到物体最清晰的图像、将调整好距离的两个放大镜固定。因此制作简易显微镜,顺序排列最合理的是③④②①。4.(2025六上·温岭期末)下列能用小明的自制简易显微镜观察到的是 ( )。A.蚜虫 B.草履虫 C.变形虫 D.喇叭虫【答案】A【知识点】简易显微镜【解析】【分析】自制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可能不够高,适合观察较大一些的微生物,如蚜虫。草履虫、变形虫和喇叭厂的体积较小,需要用光学显微镜来观察。5.(2025六上·温岭期末)使用显微镜时,下列属于“对光”环节的是 ( )。A. B.C. D.【答案】A【知识点】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解析】【分析】显微镜是由几个透镜的组合构成的一种光学仪器,是人类进入原子时代的标志。使用显微镜的步骤应该是安放→对光→上片→调焦→观察与记录→收镜。A是对光,B是上片,C是调教,D是观察。6.(2025六上·温岭期末)近年来,我国流感频发。关于流感病毒,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流感病毒是单细胞微生物B.电子显微镜下能观察到流感病毒结构C.抗病毒药物可对抗流感病毒D.流感病毒传染性强,且会不断变异【答案】A【知识点】微生物与健康【解析】【分析】A、流感病毒不是单细胞微生物,而是非细胞生物。流感病毒只具有遗传物质和蛋白质外壳,没有细胞结构,因此不能算作单细胞微生物,A错误;B电子显微镜下能观察到流感病毒结构、,B正确;C、抗病毒药物可对抗流感病毒,C正确;D、流感病毒传染性强,且会不断变异,D正确;故答案为:A。7.(2025六上·温岭期末)为了减缓霉菌的生长繁殖,食物应尽量保存在( )的环境。A.干燥、温暖 B.潮湿、低温 C.干燥、低温 D.潮湿、温暖【答案】C【知识点】微生物【解析】【分析】霉菌的生长与繁殖和植物、动物一样需要一定的空气、水分和适宜的温度等条件。在适宜的环境里,它们能很快地繁殖。霉菌在温暖、潮湿的环境里生长最快。因此为了减缓霉菌的生长繁殖,食物应尽量保存在干燥、低温的环境。8.(2025六上·温岭期末)制作地球模型的正确步骤是 ( )。①观察特征 ②解释模型 ③选择材料 ④制作模型A.③①④ B.②①③④ C.①③④② D.①②③④【答案】C【知识点】制作地球模型【解析】【分析】制作模型的一般步骤是:先观察特征,了解要制作模型的对象;然后选择适合的材料用于模型的制作;接着进行模型的制作;最后,用模型来进行解释或验证原理。因此,制作地球模型的正确步骤是①观察特征→③选择材料→④制作模型→②解释模型。9.(2025六上·温岭期末)在地球的内部结构中,我们日常能直接接触的部分是 ( )。A.地心 B.地壳 C.地幔 D.地核【答案】B【知识点】地球的内部结构【解析】【分析】地球内部结构是指地球内部的分层结构,地球内部从外到内可以划分为三层,分别是地壳、地幔、地核。在地球的内部结构中,我们日常能直接接触的部分是地壳。10.(2025六上·温岭期末)“日心说”在观点的表达上肯定了“地心说” ( )的观点。A.地球是球形的 B.地球静止不动C.太阳围绕地球转 D.日月星辰围绕地球转【答案】A【知识点】人类认识地球运动的历史【解析】【分析】“日心说”在观点的表达上肯定了“地球是球形的”这一点。而“地心说”其他的观点,比如“地球静止不动”、“太阳围绕地球转”、“日月星辰围绕地球转”都被“日心说”所推翻。11.(2025六上·温岭期末)某一天台州在北京时间6:30左右迎来黎明,乌鲁木齐两个多小时后迎来黎明,造成两地时间差异是由于 ( )造成。A.地球自转 B.地球公转C.地轴倾斜 D.太阳直射位置不同【答案】A【知识点】地球自转【解析】【分析】地球的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决定了不同地区迎来黎明的时间不同。因此台州和乌鲁木齐两地时间差异是由于 地球自转造成。12.(2025六上·温岭期末)正午太阳仰角( )时,气温最低。A.50° B.73° C.49° D.26°【答案】D【知识点】测量气温【解析】【分析】一天中不同时刻的温度与太阳的照射角度有关,阳光直射,光强,升温快;阳光斜射,光弱,升温慢。因此正午太阳仰角26°时,气温最低。13.(2025六上·温岭期末)冬至日正午,晴天。台州某一学校学生在操场测得某物体的影长是20厘米,过1个月,他在同一时间、同一个地方、同一物体测得的影长( )。A.小于20厘米 B.等于20厘米 C.大于20厘米 D.不能确定【答案】A【知识点】影长的四季变化【解析】【分析】一年中物体影子的长短变化是由于太阳公转导致正午太阳高度角不同,正午的日影长度变化规律是从夏到冬,逐渐变长;从冬到夏,逐渐变短。所以冬至日后过1个月,他在同一时间、同一个地方、同一物体测得的影长小于20厘米。14.(2025六上·温岭期末)关于工具与技术的关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工具常常是物品,技术一般是方法,两者没有关系B.工具和技术都可以不断地改进C.可以根据技术来发明工具D.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使用技术【答案】A【知识点】科学常识【解析】【分析】A、工具是为劳动而生,使工作更轻松、方便、省力;技术能使工具不断更新、进步,方便人们生活,A正确/错误;B、工具和技术都可以不断地改进,B正确/错误;C、可以根据技术来发明工具,C正确/错误;D、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使用技术,D正确/错误;故答案为:A。15.(2025六上·温岭期末)快递站点给小明一张回单,小明可以通过扫描回单上的二维码来了解快递的动态。扫描二维码时,使用的是( )技术。A.文字识别 B.语音识别 C.图像识别 D.动作识别【答案】C【知识点】科技【解析】【分析】扫描二维码时,使用的是二维码技术,属于图像识别。16.(2025六上·温岭期末)工具有通信工具、测量工具、机械工具、交通工具,下列属于机械工具的是( )。A. B. C. D.【答案】D【知识点】生活中常见的工具【解析】【分析】工具是生产劳动时所使用的器具,工具根据用途不同,可以分为通信工具、测量工具、机械工具、交通工具等。其中电话等是通信工具;温度计是测量工具;扳手是机械工具;飞机等是交通工具。17.(2025六上·温岭期末)活字印刷术中,字模上的字与我们需要的字 ( )。A.上下相反 B.左右相反C.上下左右全相同 D.上下左右全相反【答案】B【知识点】印刷术【解析】【分析】活字印刷术是将印刷的字模刻成字块,这些字块的排列通常是反方向的,因此字模上的字与我们需要的字是左右相反的。18.(2025六上·温岭期末)杠杆是我们常用的简单机械,下图这些杠杆,作用效果相同的是 (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答案】C【知识点】杠杆【解析】【分析】杠杆是一种简单机械,它在我们的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不同杠杆的作用也不同,比如有的像撬棍那样增大了力的作用效果,有的像打捞网、筷子那样扩展了力的作用范围,有的像锄头那样改变了作用方向。因此作用效果相同的杠杆是②④。19.(2025六上·温岭期末)如图所示的“园林剪”修剪树枝。下列对“园林剪”的描述正确的是 ( )。①刀口锋利,容易剪断树枝②园林剪只应用了“杠杆”这种机械③橡胶手柄在修剪时可以防止打滑④手柄长,可以使修剪省力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C【知识点】剪刀【解析】【分析】①刀口锋利,容易剪断树枝,正确;②园林剪只应用了“杠杆”这种机械,错误;园林剪应用了杠杆和斜面原理;③橡胶手柄在修剪时可以防止打滑,正确;④手柄长,可以使修剪省力,正确;因此对“园林剪”的描述正确的是①③④。20.(2025六上·温岭期末)小明将箱子用手推车(如下图)运到附近的快递站点,手推车上的( )装置在搬运过程中起到了省力的作用。A.扶手 B.车轮 C.车架立杆 D.载物平板【答案】B【知识点】轮轴【解析】【分析】在手推车运送过程中,车轮作为轮轴的一部分起到了减少摩擦和省力的作用,使搬运更为轻松。21.(2025六上·温岭期末)小电动机由外壳、 ( ) 、后盖组成。A.磁铁 B.铁芯 C.转子 D.电刷【答案】C【知识点】电动机【解析】【分析】小电动机包括外壳、转子、后盖三部分。外壳内有一对永久磁铁,转子上有铁芯、线圈、换向器,后盖上有电刷。22.(2025六上·温岭期末)能量转化是自然界普遍的现象,下列关于能量转化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电风扇转动:电能→机械能B.超声波清洗器:声能→光能C.光合作用:光能→化学能D.太阳能无人驾驶飞机:太阳能→电能→机械能【答案】B【知识点】能量的转化【解析】【分析】A、电风扇转动:电能→机械能,A正确;B、超声波清洗器:声能→动能,B错误;C、光合作用:光能→化学能,C正确;D、太阳能无人驾驶飞机:太阳能→电能→机械能,D正确;故答案为:B。23.(2025六上·温岭期末)下列属于不可再生能源的是 ( )。A.风能 B.太阳能 C.水能 D.煤【答案】D【知识点】可再生资源、不可再生资源【解析】【分析】从利用的角度分,自然资源分为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有些自然资源,在合理开发的条件下,消耗速度和恢复速度能达到平衡,或能够为人类反复利用,如土地、水、动植物等,属于可再生资源。煤、石油、天然气等在地下要经过漫长而复杂的地质变化才能形成,使用后蕴藏量不断减少,被称为不可再生资源。煤炭属于不可再生资源;地热能、太阳能、水能、风能都属于可再生资源。24.(2025六上·温岭期末)在工作时间相同的情况下,下列用电器最省电的是 ( )。A. B.C. D.【答案】D【知识点】节约能源【解析】【分析】在比较用电器的省电情况时,我们通常关注的是用电器的功率。相同时间内,功率越小,越省电。因此最省电的用电器是D节能灯。25.(2025六上·温岭期末)可以用( )自制电流检测器检测废旧电池是否有电。A.指南针、线圈 B.铁芯、线圈C.磁铁、线圈 D.指南针、铁芯【答案】A【知识点】电能和磁能【解析】【分析】通电线圈会产生磁性,通电的线圈会使指南针的磁针发生偏转。因此,用线圈和指南针可以做成电流检测器,用废旧电池给线圈通电,如果指南针发生偏转,说明电池中有电,否则就没有电。26.(2025六上·温岭期末) 微小世界。(1)显微镜下观察到的保卫细胞是 (填序号);草履虫是 (填序号);喇叭虫是 (填序号)。(2)用显微镜观察时,小明发现标本不在视野中心,然后他慢慢把标本向右移动,最终到了视野的中心,请你判断他最先看到的标本最有可能是( )。A. B. C. D.(3)显微镜观察微小生物时,用吸水纸吸走多余的水分,其目的是( )。A.防止水分蒸发 B.控制草履虫的运动速度与范围C.为草履虫提供营养 D.为草履虫提供合适的环境(4)小明购买的显微镜分别配有10×、20×的目镜和10×、20×、50×的物镜,选择 目镜和 物镜的组合,能使这台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最大。(5)下列是显微镜观察某种植物细胞的四个图像,放大倍数最大的是( )。A. B. C. D.【答案】(1)①;⑥;②(2)B(3)B(4)20×;50×(5)D【知识点】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解析】【分析】(1)从显微镜下的观察顺序,保卫细胞多为植物细胞,通常比微生物大一些。草履虫和喇叭虫是微小原生动物,因此保卫细胞是①;草履虫是⑥;喇叭虫是②。(2)显微镜成倒立的像,是旋转180度后得到的像,即上下相反、左右相反。所以在目镜中观察到物体图象在右方,如果要将图象移到中央,应该把玻片向右方移动。(3)如果微生物运动迅速,不便于观察,我们可以先在载玻片上放少量脱脂棉纤维,再在上面,滴一滴池塘水,盖上盖玻片;也可以用吸水纸在盖玻片的边缘吸走多余的水分,限制微生物的活动范围,控制微生物的运动。(4)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目镜倍数乘以物镜倍数,选择最大的组合20×和50×。(5)放大倍数最大,表示图像中细节最清晰,D图看起来细节最丰富,故选D。27.(2025六上·温岭期末) 地球的运动。(1)我国古代利用 (填“圭表”或“日晷”)测量正午影子长度来确定节气。(2)图甲中的④是北半球的 (填“夏至”或“冬至”);这个季节的白昼时间比夏季白昼时间要 (填“短”或“长”);这一天北京正午时分太阳位置在图丙中的 。 (填序号)(3)图甲中“地球”从①位置到③位置,需要 ( )。A.1 个月 B.3 个月 C.6 个月 D.12个月(4)图乙中,太阳 (填“能”或“不能”)照亮整个地球,此时A和B两城市, 城市先迎来黎明。(5)图乙中如果现在A城市是早上5 点,那么B城市最可能是( )。A.凌晨3点 B.早上5点 C.早上7点(6)以( )为代表的科学家建造的世界上最大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中国天眼FAST)已经成功探测到59颗脉冲星候选体。A.南仁东 B.屠呦呦 C.钱学森 D.袁隆平【答案】(1)圭表(2)冬至;短;①(3)C(4)不能;B(5)C(6)A【知识点】昼夜交替;地球的公转【解析】【分析】(1)我国古代利用圭表测量正午影子长度来确定节气。圭表由“圭”和“表”两个部件组成,通过测量正午时表的影子长度来确定节气和一年的长度。(2)图甲中北极圈以内全部是极夜现象,所以④是北半球的冬至。北半球冬季昼短夜长,比夏季白昼时间要短得多。冬至日北京正午时分太阳高度角最小,在图丙中对应的是①。(3)图甲中“地球”从①位置(春分)到③位置(秋分),经过了夏至日(6 月 22 日前后)和冬至日(12 月 22 日前后),需要6个月。(4)图乙中,由于地球是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太阳不能照亮整个地球。B城市在A城市的东边,东边的地点先迎来黎明。(5)A、B城市经度相差 60°,时间相差4小时,B城市在A城市的东边,时间更早。如果现在 A 城市是早上5点,那么B城市最可能是早上9点,选项中没有9点,早上7点相对更接近。(6)中国天眼工程历经22年终于建成了世界上口径最大的射电望远镜,其首席科学家兼总工程师是南仁东,中国天眼 FAST已经成功探测到59颗脉冲星候选体。28.(2025六上·温岭期末) 工具与技术。实验 斜面类型 沿斜面的拉力1 斜面① ( )2 斜面② 1.5N3 斜面③ 1.1N4 斜面④ 0.8N(1)在斜面上拉动重物时,应该选用上图中 的测量方式(填“乙”或“丙”),并 (填“快速”或“匀速”)拉动。(2)一物体的重量如图甲中所示,现在要借助斜面,将该物体从A处缓慢搬运到B处, “ ”处漏填的数据,最有可能的是 ( )。A.2.4N B.3.6N C.1.8N D.ON(3)如表格所示,省力程度最大的是 ( )。A.斜面② B.斜面③ C.斜面④(4)根据4次实验结果,我们 (填“有”或“没有”)找到不省力的斜面;我们 (填“能”或“不能”)得出“所有斜面都能省力”的结论。(5)小明爬山,发现走S形路线可以省力,这是应用了 ( )原理。A.杠杆 B.轮轴 C.斜面(6)生活中利用斜面原理的例子还有 等。【答案】(1)乙;匀速(2)C(3)C(4)没有;不能(5)C(6)刀刃、螺丝钉螺纹等【知识点】斜面【解析】【分析】(1)在斜面上拉动重物时,正确的测量方式是选择"乙",让重物匀速直线运动,这样可以确保测量的准确性。(2)斜面能省力,斜面的坡度越小越省力,坡度越大越不省力。图中重物重2.4N,由于斜面能省力,因此漏填的数据最有可能的是1.8N。(3)省力程度取决于沿斜面的拉力的大小,斜面④的要求拉力最小(0.8N),因此省力程度最大。(4)通过实验结果可以看出,并没有找到不省力的斜面,因此无法得出“所有斜面都能省力”的结论,这是因为实验的斜面在特定条件下可能都提供了省力效果。(5)走山路的S形路线利用了斜面的原理,斜面高度相同的时候,斜面越长越省力。(6)像搭在汽车车厢上的木板那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斜面。斜面能省力,生活中应用斜面的地方很多,如“S”形的盘山公路、各种斜坡、各种刀刃、螺丝钉的螺纹,高架桥的引桥等。29.(2025六上·温岭期末)能量。小明想设计制作一个能吸引60枚回形针的电磁铁。探究过程的数据记录如下表:电池节数 1节 2节 3节调试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⑨线圈匝数 20匝 50匝 80匝 20匝 50匝 80匝 20 匝 50匝 80匝吸引回形针的数量 3枚 8枚 18枚 15枚 25枚 45枚 32枚 53枚 72枚(1)小明不断调试电磁铁的电池节数和线圈匝数,逐渐靠近目标任务,这个过程属于探究实践中的( )环节。A.明确问题 B.提出方案 C.制作测试 D.得出结论(2) 调试①④⑦, 改变的条件是( ) 。A.线圈匝数 B.电池节数 C.回形针数量 D.导线粗细(3)进行第⑩次调试时,仍使用3节新电池,你觉得他选择( )匝线圈,最有可能完成任务。A.10 B.30 C.70 D.90(4)从初始的1节电池、20匝线圈开始调试,用( )的方法绝对不可能吸5枚回形针。A.1节电池、线圈匝数比20匝少 B.1节电池、线圈匝数比20匝多C.2节电池、线圈匝数比20匝多 D.3节电池、线圈匝数比20匝多(5)通过9次调试,我们可以发现:改变 (填写“电池节数”或“线圈匝数”),在操作上更加费时费力。(6)继续探究,如图甲所示,电磁铁接通电源后,小磁针的S极被吸引, 此时电磁铁A端的磁极是 极。 (填“N”或“S”)(7)在其他条件都不变的情况下,若将图甲装置换成图乙, 则B端是 极。 (填“N”或“S”)(8)电动机的工作原理是 ( )。A.用电产生动力 B.用动力产生电(9)发现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的科学家是 ( )。A.法拉第 B.奥斯特 C.牛顿 D.列文虎克(10)下列方法中,不能改变电磁铁南北极的是 ( )。A.只改变电流方向B.只改变线圈缠绕方向C.同时改变线圈缠绕方向和电流方向【答案】(1)C(2)B(3)C(4)A(5)线圈匝数(6)S(7)N(8)A(9)B(10)C【知识点】电磁铁的磁性【解析】【分析】(1)小明不断调试电磁铁的电池节数和线圈匝数,逐渐靠近目标任务,这个过程是在实际制作并进行测试,属于探究实践中的制作测试环节。(2)调试①④⑦,电池节数分别为1节、2节、3节,改变的条件是电池节数。(3)进行第⑩次调试时,仍使用3节新电池,前面3节电池时,80匝线圈能吸引18枚,70 匝线圈可能接近或达到吸引60枚回形针的目标,10匝和30匝吸引的回形针数量过少,所以选择70匝线圈最有可能完成任务。(4)从初始的 1节电池、20匝线圈开始调试,1节电池时,线圈匝数比20匝少,电磁铁磁性会更弱,绝对不可能吸5枚回形针。(5)通过9次调试,改变线圈匝数时,需要重新绕线圈,操作上更加费时费力。(6)小磁针的S极被吸引,说明电磁铁的A端产生了与小磁针S极相反的磁极,即N极。(7)图甲中,电磁铁A端产生N极,吸引小磁针的S极。当换成图乙时,电流方向相反,电磁铁的极性也会反转。因此,在图乙中,B端变成了N极。(8)电动机是用电产生动力的机器。虽然大小悬殊、构造各异,但电动机工作的基本原理相同,即用电产生磁,利用磁的相互作用转动。(9)奥斯特是丹麦物理学家,他在1820年发现了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这一发现揭示了电与磁之间的关系,是电磁学研究的重要基础。(10)电磁铁的南北极与线圈的缠绕方向和电流的方向有关,改变线圈的缠绕方向或电池的正负极都可以改变电磁铁的南北极。同时改变线圈缠绕方向和电流方向不能改变电磁铁南北极。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浙江省台州市温岭市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上学期期末科学试题(学生版).docx 浙江省台州市温岭市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上学期期末科学试题(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