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阳江市高新区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2月月考地理试题 (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广东省阳江市高新区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2月月考地理试题 (含答案)

资源简介

机密★启用前
2024-2025 学年第二学期高二 2 月测试
地理试题
本试卷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75 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和座位
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 2B 铅笔将试卷相应类型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
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 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 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作答选考题时,请先用 2B 铅笔填涂选做题的题号对应的信息点,再作答。漏涂、错涂、多涂 的,答案无效。
5.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6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8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 符合题目要求。
宅基地是农村村民用于建造住宅及其附属设施的集体建设用地。20 世纪 80 年代,位于山东沂蒙山区的 F
村宅基地数量增长较快,部分村民自行在耕地上新建住房。2013 年,村委会开始引导村民将闲置宅基地内部流
转给本村村民。2020 年,当地政府对该村进行村庄规划,综合治理宅前屋后的环境。据此完成下面 1-3 小题。
1.20 世纪 80 年代,F 村宅基地数量增长较快的原因可能是该村( )
①耕地资源丰富②地势平坦开阔③家庭户数增多④村民收入提高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2013 年,村委会引导村民内部流转宅基地的目的是( )
A.保护耕地资源 B.吸引人口迁入 C.促进村民和睦 D.推进土地复垦
3.2020 年,当地政府对 F 村宅前屋后进行综合治理主要是为了( )
A.增加耕地面积 B.防止水土流失 C.改善人居环境 D.健全公共服务
低空经济是指一般在 1000m 以下空域,利用有人、无人驾驶的低空飞行器进行载人、载货及其他作业等
多场景飞行的经济行为。2024 年 2 月 27 日,全球首条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从深圳飞往珠海,成功
完成首次跨海跨城飞行,将单程 2 个多小时的地面车程,缩短到 20 分钟。深圳作为低空经济重要的试点城市,
近年来积极推进空中场景的应用创新,现已成为我国低空经济发展的“领头羊”。据此完成下面 4-6 小题。
4.与传统飞机相比,eVTOL 具有的特点是( )
A.应用范围小 B.成本投入高 C.噪音污染小 D.货物运量大
5.目前,“低空经济”比较适合的应用场景有( )
①物流配送②大量农产品外运③应急物质救援④农田药物喷洒⑤长途客运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④⑤ D.③④⑤
6.近年来深圳市大力发展低空经济,与之关联较小的是( )
A.交通拥堵严重 B.产业转型升级加速 C.消费领域拓展 D.“城中村”改造加快
【地理试题】第 1 页(共 4 页)
肯尼亚拥有非洲最大的“摩的”市场,有 520 余万人从事摩托车运输服务,大多使用国外进口的老旧燃
油摩托车,由此造成的城市问题在首都内罗毕最为突出。2023 年 9 月,肯尼亚启动“电动交通”计划,中国某
电动摩托车企业积极参与该国电动交通的发展。据此完成下面 7-9 小题。
7.促使肯尼亚启动“电动交通”计划的主要原因是( )
A.交通压力增大 B.市场前景广阔 C.大气污染严重 D.运输成本上升
8.以下最能吸引“摩的”司机改用电动摩托车的措施是提供更多的电池( )
A.销售服务 B.维修服务 C.充电服务 D.换电服务
9.为快速打开肯尼亚电动摩托车市场,中国企业应优先在当地设立电动摩托车( )
A.研发基地 B.生产基地 C.销售中心 D.物流基地
北川河流域位于黄河上游半干旱区,蒸发(腾)总量较大。20 世纪 80 年代至今,流域内年降水量相对平
稳,大规模人工造林使流域植被覆盖率快速增加,在无其他人为干扰的情况下,流域年蒸发(腾)总量呈下降
趋势。据此完成下面 10-12 小题。
10.大规模造林前该流域( )
A.气温年较差比较小 B.植物年蒸腾量较大
C.降水年内变化较小 D.土壤年蒸发量较大
11.植被覆盖率快速增加过程中,该流域( )
A.河流径流年内波动变大 B.土壤含水量增多
C.地表径流汇流速度变快 D.地下水水位下降
12.大规模造林后,该流域蒸发(腾)总量变小的主要原因是植被( )
①遮阳降温②减小风速③吸尘固沙④保持水土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下图为某地地质图。完成下面 13-14 小题。
13.图中最晚发生的地质作用是( )
A.固结成岩 B.岩层错位
C.岩浆活动 D.褶皱抬升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地层 3 由风力沉积形成 B.地层 3 以石英矿物为主
C.地层 5 由河流沉积而成 D.地层 5 中可见气孔构造
【地理试题】第 2 页(共 4 页)
下图为科尔沁沙地南缘某淡水湖泊周边断面示意图。完成下面 15-16 小题。
15.图中自然景观地域分布呈现( )
A.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 B.干湿度地带性分异规律
C.垂直分异规律 D.地方性分异规律
16.图中,相对于沙丘( )
A.沼泽地下水含盐量低 B.草甸地下水埋藏较深
C.沼泽地表水下渗较少 D.农田地表水蒸发量少
二、非选择题:共 52 分。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17.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酸菜的主要原料是芥菜。除高寒和干旱地区外,芥菜在中国不存在分布边界,湖南省岳阳市华容县是
知名的芥菜之乡,也是全国最大的芥菜主产区。
材料二据网络报道称,标准化腌制池腌出来的酸菜,是用来出口给韩国、日本、新加坡等地的,而内销
的老坛酸菜包里的酸菜,则是与农户合作,从外面收购低廉的“土坛酸菜”。
材料三酸菜使用范围很广,是食品界餐饮业的重要原料。对于酸菜的制作工艺,当地农户讲,腌池(缸)
腌酸菜只是其中一道工序,后边还有 10-13 次的清洗过程,质量有保障。而专家认为,像土坑酸菜这类传统工
艺存在于不少食品行业,虽然这样加工对人体的危害显现不出来,但并不代表适合工业化发展及现代消费水平
的提高。对待“古法工艺”,我们也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把古代由于当时技术落后而不好的工艺加以改进,
运用现代科技手段不断优化,使之达到适应社会发展和人们健康、卫生饮食的需求。
(1)说明土坛酸菜的分布区域。
(2)简述网曝“土坛酸菜”的影响。
(3)如何解决传统工艺与现代观念的冲突。
【地理试题】第 3 页(共 4 页)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土壤有机质是指存在于土壤中通过微生物作用所形成的腐殖质、动植物残体和微生物体的合称,其中的
碳元素即为土壤有机碳。黑河发源于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东北缘的祁连山,其上游年降水量约 400mm,植被以
森林、草原、草甸为主,其中高寒沼泽草甸、高寒草甸和高寒草原分布区的土壤有机碳储量丰富。科学家认为 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高寒区土壤有机碳储量的变化可能较大程度影响大气 CO 浓度,进而加速或减缓全球 变暖进程。左图为黑河上游高寒沼泽草甸、高寒草甸和高寒草原 3 种典型植被的土壤有机碳密度分布示意图, 右图为土壤有机碳的主要影响因素与形成和演变示意图。
(1)描述黑河上游 3 种典型植被的土壤有机碳密度的垂直分布特征。
(2)结合右图,分析黑河上游高寒植被区土壤有机碳储量丰富的主要原因。
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祁连山地处青藏高原东北缘,平均海拔在 4000~5000 米之间,常年有冰川分布。张掖盆地是祁连山与后
期隆升的龙首山之间的凹陷盆地,盆地内沉积物(主要来源于祁连山区)深厚,有较厚的含水层。张掖市附近
有泉水出露,流量季节变化较小。自 2015 年起,当地陆续废弃了大部分位于黑河沿岸灌区附近的平原水库。下
图示意张掖盆地地理位置。
(1)试分析张掖盆地内深厚沉积物主要来源于祁连山区的原因。
(2)分析张掖市附近泉水流量季节变化较小的自然原因。
【地理试题】第 4 页(共 4 页)
2024-2025 学年第二学期高二 2 月测试
地理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6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8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
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D A C C B D C D
题号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C D B A B D D A
二、非选择题:共 52 分。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17.(1)土坛酸菜的原料是芥菜(农产品),容易腐烂变质,需要分布在原料产地,因而分布
在芥菜产区
(2)影响市场销量,影响农户收入(不利影响);促进生产条件改善,有利产品质量的提高(有
利影响)。
(3)重视食品安全问题;懂得保障自身合法权益;加大惩罚力度,加大管理;运用现代科技
手段对“古法工艺”不断优化
18.(1)有机碳密度在各深度分布不均,土壤表层最高(有显著的表层集聚性);各深度的高寒
沼泽草甸土壤有机碳密度均最高,高寒草原土壤有机碳密度均最低;高寒沼泽草甸土壤的有
机碳密度随土壤深度的变化不明显(变化较小);高寒草甸和高寒草原土壤的有机碳密度随
土壤深度的增加而明显降低等。
(2)降水较多,蒸发较弱.植被生长环境相对潮湿,植被生物量较高,土壤有机碳密度高;
海拔高,气温低,微生物对有机碳的分解慢,利于土壤有机碳的积累;属于高寒区,人口密
度小,人类活动对土壤扰动小。
19.(1)理由:祁连山隆升时间早,剥蚀时间长;海拔高,风化、侵蚀作用强,形成大量松
散物质;祁连山区冰雪融水量大,发育多条北向河流,向北输送大量沉积物。
(2)该地气候干旱降水少,地表径流较少;泉水主要来源于地下水出露;盆地内含水层深厚,
对泉水流量调节作用大,使流量季节变化小。
【地理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第 1 页(共 1 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