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 复习与提高习题 高一生物学人教版(2019)必修二(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5章 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 复习与提高习题 高一生物学人教版(2019)必修二(含答案)

资源简介

第5章 复习与提高
——高一生物学人教版(2019)必修二洞悉课后习题
【教材课后习题】
1.DNA复制过程中发生的碱基序列变化,可能导致新基因的产生。下列能产生新基因的是( )
A.基因重组 B.基因突变 C.基因分离 D.染色体倍增
2.将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的花粉粒或花瓣细胞同时在适宜的条件下进行离体培养,正常情况下,花粉粒或花瓣细胞发育成的幼苗的基因型不可能是( )
A.ab B.Ab C.aaBB D.AaBb
3.癌症是当前严重威胁人类生命的疾病,是导致我国城市居民死亡的首要原因。下列有关癌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具有细胞增殖失控的特点
B.癌细胞只有原癌基因没有抑癌基因
C.基因突变可能使正常细胞变成癌细胞
D.细胞膜上糖蛋白减少,癌细胞容易分散转移
4.基因重组使产生的配子种类多样化,进而产生基因组合多样化的子代。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基因重组可导致同胞兄妹间的遗传差异
B.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换可引起基因重组
C.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能导致基因重组
D.纯合子自交因基因重组导致子代性状分离
5.一对夫妇,女方由于X染色体上携带一对隐性致病基因而患有某种遗传病,男方表型正常。女方怀孕后,这对夫妇想知道胎儿是否携带这个致病基因。请帮助这对夫妇进行分析。
6.野生型链孢霉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而用X射线照射后的链孢霉却不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在基本培养基中添加某种维生素后,经过X射线照射后的链孢霉又能生长了。请你对这一实验结果作出合理的解释。
7.人工种植的香蕉大多是三倍体,依靠无性生殖来繁殖后代。目前,香蕉的种植面临着香蕉枯萎病的威胁,感染了病菌的香蕉大面积减产,甚至绝收。有人说,三倍体香蕉正在走向绝灭。你怎样看待这个问题?说说你的理由。
8.某女性患有乳腺癌,她通过基因检测发现自己和女儿体内的BRCA1基因都发生了突变。研究表明,该基因突变的人群患乳腺癌的风险比正常人高若干倍。在医生的建议下,她的女儿尽管未发现患乳腺癌,也切除了双侧乳腺。如何评价这一决策?家族中的其他人是否也应进行基因检测?
9.完成下面的概念图。
【定点变式训练】
10.关于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结构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基因突变都会导致染色体结构变异
B.基因突变与染色体结构变异都导致个体表现型改变
C.基因突变与染色体结构变异都导致碱基序列的改变
D.基因突变与染色体结构变异通常都用光学显微镜观察
11.如图①~③表示三种染色体互换现象,则这三种情况( )
A.一般情况下都不能产生新基因 B.都不能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
C.都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 D.都发生在同源染色体联会时期
12.基因型为AaBb(两对基因自由组合)的某二倍体动物,可以产生如图中各种基因型的细胞,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在雄性动物体内能同时找到基因型为AaBb、AB、Ab、aB和ab的细胞
B.①过程产生的变异属于可遗传变异
C.③过程产生的变异结果是产生了新基因,为种群进化提供了原材料,是有利的变异
D.④过程产生的原因可能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同源染色体未分离
13.生物体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部位可以进行配对联会,非等位基因部位不能配对。某二倍体生物细胞中分别出现图中①~④系列状况,下列对该图的解释,正确的是( )
A.①为基因突变,②为倒位 B.③可能是重复,④为染色体组加倍
C.①为易位,③可能是缺失 D.②为基因突变,④为染色体结构变异
14.下列关于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与不复制相比,DNA复制时容易发生基因突变
B.非同源染色体之间发生自由组合,导致基因重组
C.基因突变肯定会导致肽链上氨基酸序列的改变
D.基因突变可以产生新的基因,为生物进化提供原始材料,而基因重组是生物多样性的主要原因
15.某植物株色的紫色对绿色是显性,分别由基因PL和pl控制,不含pl、PL基因的植物株色表现为白色。该植物株色在遗传时出现了变异(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该变异是由某条染色体结构缺失引起的
B.该变异是由显性基因突变引起的
C.该变异在子二代中能够表现出新的株色的表型
D.该变异可以使用显微镜观察鉴定
16.如图为某基因的突变过程(突变发生在能编码氨基酸的区域)。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该基因突变过程中碱基的数目发生了改变
B.图中子代DNA再复制一次才能产生突变基因
C.突变后的基因与原有基因的转录产物不相同
D.突变后的基因与原有基因指导合成的蛋白质可能不相同
17.下列是对a~h所示的生物体细胞图中各含有几个染色体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中含有一个染色体组的是图d、g,该个体一定是由雄配子发育而来的单倍体
B.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是图f、h,该个体是二倍体
C.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是图a、b,但该个体不一定是三倍体
D.细胞中含有四个染色体组的是图c、f,该个体是四倍体
18.如图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不同的变异类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图①表示缺失,白化病属于此类变异
B.图②表示重复,基因数目增加,对生物体生存一定有利
C.图③表示倒位,基因排列顺序发生改变
D.图④属于易位,一般发生在非同源染色体之间
19.用高秆抗锈病(DDTT)和矮秆不抗锈病(ddtt)的二倍体水稻品种进行育种时,方法一是杂交得到F1,F1再自交得到F2,然后选育所需类型;方法二是用F1的花药进行离体培养,再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得到相应植株.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方法一和方法二依据的原理分别是基因重组和染色体结构变异
B.方法二所得植株中纯合子、可用于生产的类型比例分别是1/2,1/4
C.方法一所得F2中重组类型、纯合子各占3/8,1/4
D.方法二的最终目的是获得单倍体植株,秋水仙素可提高基因突变频率
20.下列有关生物变异来源图解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的①②可分别表示为基因重组和基因突变
B.产生镰状细胞贫血的直接原因是图中④的改变
C.图中⑤过程是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互换,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期
D.碱基的③一定会造成生物性状的改变
21.下列有关多基因遗传病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多基因遗传病是指受两对或两对以上的等位基因控制的遗传病
B.原发性高血压、冠心病和青少年型糖尿病等都是多基因遗传病
C.多基因遗传病具有家族聚集现象和在群体中发病率比较高的特点
D.多基因遗传病可以通过观察胎儿体细胞组织切片来确定
22.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苯丙酮尿症患者合理控制饮食不会发病,说明有些遗传病发病情况受环境影响
B.成功改造造血干细胞使血友病患者恢复正常凝血,证明血友病不是遗传病
C.遗传病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禁止近亲结婚可降低各种遗传病的发病率
D.调查人类遗传病的遗传方式常选用单基因遗传病,且在人群中随机调查
23.决定玉米籽粒有色(C)和无色(c)、淀粉质(Wx)和蜡质(wx)的基因位于9号染色体上,结构异常的9号染色体一端有染色体结节,另一端有来自8号染色体的片段(见图1,结节会随C基因转移,片段会随wx基因转移)。科学家利用玉米染色体的特殊性进行了相关研究。请回答问题:
(1)8号染色体的片段转移到9号染色体上的变异现象称为 。
(2)图2中的母本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这两对基因所在的染色体 (填“能”或“不能”)发生联会。
(3)图2中的亲本杂交时,F1出现了四种表型,其中有表型为无色蜡质的个体,则可确定亲代______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发生了 ,产生了基因型为 的重组型配子。
(4)由于异常的9号染色体上有 作为C和wx的细胞学标记,所以可在显微镜下通过观察染色体来研究两对基因的重组现象。将F1中表型为无色蜡质个体的组织细胞制成临时装片观察,观察到 的染色体,可作为基因重组的细胞学证据。
24.人们很早便知道,ABL基因所在染色体若发生如图甲所示的现象则会导致白血病。然而最近一项研究又表明,ABL基因本身突变又会导致甲种遗传病(相关基因用D、d表示),其临床表现为先天性心脏功能障碍或骨骼发育异常等,图乙表示某家庭甲种遗传病的系谱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甲判断,导致白血病的变异类型是___________。
(2)据图乙判断,甲种遗传病的致病基因是___________(填“显性”或“隐性”)基因。5号和6号如果再生育一个孩子,为了降低生出患儿的概率,以下措施中最准确的是______。
A.遗传咨询 B.染色体分析 C.B超检查 D.基因检测
(3)为了筛查致病基因,对图乙中个体进行基因测序,肯定会出现两种碱基序列的个体是___________。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B
解析:
2.答案:C
解析:1、AaBb的植株形成的花粉粒基因型是AB、Ab、aB、ab,则花粉离体培养形成的单倍体幼苗的基因型是AB、Ab、aB、ab。
2、花瓣细胞的基因型是AaBb,则植物组织培养形成的幼苗的基因型是AaBb。
则幼苗的基因型不可能是aaBB。
故选:C。
3.答案:B
解析:所有正常细胞均含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细胞癌变即相关基因突变积累的结果。
4.答案:D
解析:纯合子自交后代不会发生性状分离。
5.答案:设该致病基因为b,则该夫妇的基因型为XbXb和XBY,他们所生的孩子基因型为XBXb和XbY,因此他们所生女孩表现正常,携带致病基因,所生男孩为患者。
6.答案:野生型链孢霉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用X射线照射后的链孢霉不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但添加某种维生素后能生长,这一事实表明:用X射线照射后的链孢霉发生了基因突变,有可能不能合成某种物质,所以不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在基本培养基中添加某种维生素后,经过X射线照射后的链孢霉又能生长,说明经过X射线照射后的链孢霉不能合成该种维生素。
解析:
7.答案:无性生殖更容易使病毒在亲子代个体之间传播,而三倍体的香蕉在正常条件下不能进行有性生殖,因此该病毒的确对香蕉的危害很大。要解决这一问题可用茎尖或根尖尚未被病毒感染的细胞进行组织培养来生产脱毒苗解决这一问题。
解析:
8.答案:该女性女儿的BRCA1基因很有可能是通过遗传得来的,在医生的建议下,切除双侧乳腺可以避免癌症的发生。家庭中的其他人也可能携带该致病基因,也应进行基因检测。
解析:
9.答案: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染色体结构变异;染色体数目变异;以染色体组的形式增减;个别染色体增减;基因碱基序列的改变;镰状细胞贫血;产生的新基因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减Ⅰ后期;杂交育种;猫叫综合征;唐氏综合征(从左到右,从上到下)
解析:
10.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结构变异。基因突变不会导致染色体结构变异,A错误;由于密码子的简并性等,基因突变可能不会导致个体表现型改变,B错误;基因突变与染色体结构变异都导致碱基序列的改变,C正确;基因突变在光学显微镜下是不可见的,染色体结构变异可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到,D错误。
11.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基因重组和染色体结构变异。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①表示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属于基因重组;②表示非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易位,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③表示同源染色体非同源区段的交叉互换,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一般情况下,基因重组和染色体结构变异都不能产生新基因,只有基因突变能产生新基因;染色体变异能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①发生在同源染色体联会时期,染色体结构变异可以发生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
12.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细胞分裂过程中产生的变异。基因型为AaBb的雄性动物的睾丸中可同时进行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因此在其体内能同时找到基因型为AaBb、AB、Ab、aB、ab的细胞,A正确。①过程表示减数分裂,其原理是基因重组,产生的变异属于可遗传变异,B正确。③过程属于基因突变,变异结果是产生了新的基因,为种群进化提供了原材料。但大多数的基因突变会给生物带来不利的影响,C错误。④过程产生的原因可能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含有等位基因A/a的同源染色体未分离,进入同一子细胞中,D正确。
13.答案:C
解析:①染色体的K、L片段移接到另一条非同源染色体上或同一条染色体上的不同区域,属于易位;
②图中e基因出现其等位基因,可能是基因突变或基因重组;
③可能发生缺失或者倒位;
④为单个染色体数目的增加,属于染色体数目变异。
故选:C。
14.答案:C
解析:DNA复制时,双链解螺旋,容易发生碱基的替换、增添或缺失,导致基因突变,A项正确;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交换相应的片段和非同源染色体之间发生自由组合,均会导致基因重组,B项正确;由于密码子的简并性,基因突变不一定会导致肽链上氨基酸序列的改变,C项错误;基因突变可以产生新的基因,为生物进化提供原始材料,而基因重组是生物多样性的主要原因,D项正确。
15.答案:B
解析:分析题图可知,该变异由染色体中某一片段缺失所致,属于染色体变异,A正确,B错误;染色体变异是可遗传变异,能传递到子二代,且会出现不含pl、PL基因的个体,表现出不同于紫色和绿色的第三种表型(白色),C正确;由于染色体在显微镜下能看到,因此该变异可以使用显微镜观察鉴定,D正确。
16.答案:A
解析:由图可以直接看出,基因突变发生了碱基对的替换,碱基对的数目没发生改变,A项错误;图示子代DNA会出现U-A,再复制一次才能产生A-T,B项正确;碱基对替换后转录后形成的RNA与替换碱基对对应的碱基发生了改变,C项正确;由于密码子的简并性,突变后的基因与原有基因的指导合成的蛋白质可能不相同,D项正确。
17.答案:C
解析:细胞中含有一个染色体组的是d、g图,对应个体是单倍体,A错误;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是f、h图,对应个体可能是二倍体,B错误;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是a、b图,对应个体如果是由受精卵发育形成的,则为三倍体,如果是由配子直接发育形成的,则为单倍体,C正确;细胞中含有四个染色体组的是c、f图,对应个体不一定是四倍体,D错误。
18.答案:C
解析:图①表示缺失,白化病是由隐性致病基因引起的,不属于此类变异,A项错误;图②表示重复,基因数目增加,但对生物体生存不一定有利,B项错误;图③表示倒位,基因排列顺序发生改变,C项正确;图④表示基因突变,D项错误。
19.答案:C
解析:方法一和方法二依据的原理分别是基因重组和染色体数目变异;方法二所得植株中纯合子占的比例为1,可用于生产的类型比例是1/4;方法一所得F2中重组类型为3/16D_tt,3/16ddT_,二者共占总数的3/8,纯合子为1/16DDTT,1/16DDtt,1/16ddTT,1/16ddtt,即共占总数的1/4;方法二和方法一的目的是一样的,都是为了获得纯合的正常二倍体植株。
20.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分析题图,可知①表示基因突变,②表示基因重组,A错误;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互换发生于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四分体时期,C错误;碱基的增添、缺失或替换(③)未必会造成生物性状的改变,D错误。
21.答案:D
解析:染色体异常遗传病能够通过胎儿体细胞组织切片的观察来确定,而多基因遗传病则不能,D项错误。
22.答案:A
解析:苯丙酮尿症患者如果饮食中不摄入苯丙氨酸就不会发病,说明有些遗传病发病情况会受环境影响,A正确;改造造血干细胞可恢复正常凝血,但该患者还是存在血友病致病基因,并且也可遗传给下一代,所以该病仍属于遗传病,B错误;禁止近亲结婚可降低隐性遗传病的发病率,C错误;调查人类某单基因遗传病的遗传方式需要在患者家系中调查,D错误。
23.答案:(1)易位
(2)能
(3)初级卵母;互换;cwx
(4)结节和来自8号染色体的片段;有来自8号染色体的片段、无结节
解析:(1)一条染色体的某一片段转移到另外一条非同源染色体上的变异现象被称为易位,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
(2)图2中的母本染色体上含有两对等位基因,只在两端稍微有所区别,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这两对等位基因会发生配对,所以这两对等位基因所在的部分染色体能发生联会。
(3)图2中的亲本杂交时,F1出现了无色蜡质个体,说明双亲都能产生基因型为cwx的配子,则可确定母本在形成配子时,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发生了互换。
(4)异常的9号染色体上有结节和来自8号染色体的片段,与正常的9号染色体有明显的区别,可以作为C和wx的细胞学标记,所以可在显微镜下通过观察染色体来研究两对基因的重组现象。将F1中表型为无色蜡质个体的组织细胞制成临时装片观察,如果观察到有来自8号染色体的片段、无结节的染色体,则可作为基因重组的细胞学证据。
24.答案:(1)染色体变异(或易位或染色体结构变异)
(2)显性;D
(3)5号、6号
解析:(1)分析题图甲,9号染色体上的ABL基因片段拼接到22号染色体上,这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
(2)据题图乙判断,图中5号和6号患病,生了一个不患病的女儿,因此甲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5号和6号如果再生育一个孩子,为了降低生出患儿的概率,可对胎儿进行基因检测,故选D。
(3)由于该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题图中7号个体基因型为dd,则5号和6号的基因型为Dd,是杂合子,基因D和d有不同的碱基序列,因此为了筛查致病基因,对题图乙中个体进行基因测序时,5号和6号肯定会出现两种碱基序列。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