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7.3 珠江三角洲的外向型经济——2025年春八年级下册地理湘教版课前导学【课本基础知识填空】知识点一 优越的地理位置1.珠江三角洲(自然区域)(1)成因:是由[1] 及其支流冲积而成的三角洲的总称,简称“珠三角”。(2)地理位置:珠江三角洲位于中国南部沿海地区,与[2] 隔海相望,地理位置优越,海陆交通便利,是中国的“南大门”,大部分位于北回归线以南。地形 以丘陵、平原为主 水热充足,拥有良好的农业生产和水运条件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土壤 土壤肥沃河流 河网纵横,主要河流[3] 是中国汛期最长的河流2.珠江三角洲区域(经济区域)(1)范围:以珠江三角洲为核心发展起来的区域。(2)组成:由珠江沿岸的广州、深圳、佛山、珠海、东莞、中山、惠州、江门、肇庆9个城市所组成的区域。(3)经济地位: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先行区。(4)对外开放的有利条件①位置:毗邻[4] ,与东南亚隔海相望,地理位置优越.②交通:海陆交通便利。③政策:众多经济特区,国家优惠的发展政策。④人口:人口密集,劳动力丰富。⑤农业:是我国著名的商品粮基地,农业基础好。⑥其他:华人众多,是著名的侨乡。知识点二 外向型经济的壮大1.外向型经济增长迅速(1)特点: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区域成为中国吸引外商投资和外企落户的重要区域。(2)条件:政策优惠、劳动力丰富、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华侨众多。(3)方式:从境外引进资金、技术、设备与管理模式。(4)现状:外向型经济迅猛发展,中国外向型产业密集的区域。(5)成就:据统计,珠江三角洲区域生产总值的一半左右是通过国际贸易来实现的,外贸出口总额占全国的10%以上。(6)结果:外向型经济迅猛发展,外向型产业密集。2.珠江三角洲区域的主要城市(1)广州市①职能:珠江三角洲区域的中心城市,[5] 省省会。②别称:“[6] ”③侨乡:是著名的侨乡,华侨人数居全国各城市之首。④工业:中国重要的工业基地,汽车、电子、石油化学、轻纺、食品、医药等工业部门在全国占据重要地位。⑤交通:[7] 是华南地区的国际贸易巨港,广州白云国际机场是新兴的国际航空枢纽。⑥文化:文化教育发达,是岭南文化的中心地,粤剧、粤菜、岭南画派、岭南建筑、岭南园林等蜚声海内外。(2)深圳市①发展条件:毗邻[7] ,是中国第一批经济特区之一。②发展历程:在改革开放以来的几十年里,深圳从一个边陲小镇,发展成为现代化、国际化大都市。③城市职能:中国重要的金融中心、商贸中心、信息中心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综合竞争力在全国城市中名列前茅。(3)珠江三角洲的产业结构及升级①产业格局:珠江三角洲区域总体上形成了以电子、家电、机械、汽车、服饰、食品等部门为主体的产业格局,商贸金融、交通、物流、会展、旅游等现代服务业获得了长足发展。②产业升级:广州 加速推动产业升级,电子信息、生物工程、新材料等部门获得了很大的发展深圳 以高新技术、金融、物流、文化等产业为支柱,以先进制造业为基础,形成了较多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珠江三角洲区域 重视产业升级,强调区域创新,注重加强与香港、澳门的联系,综合实力和区域竞争力显著增强答案[1]珠江;[2]东南亚;[3]珠江;[4]港澳;[5]广东;[6]羊城;[7]广州港;[8]香港。【基础试题练习】随着《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的实施,两岸经贸往来不断加深,香港、澳门和台湾省位于我国东南部,地理位置优越,读“我国珠江三角洲和港、澳、台地区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1.有关港、澳、台经济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台湾地形以山地为主,大部分为亚热带季风气候B.与香港、澳门毗邻的城市分别是珠海、深圳C.台湾人口主要集中在西部,其主要影响因素是气候D.港澳地区可以给珠三角地区提供劳动力、资源、人力支持2.珠江三角洲地区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其有利条件有( )①海陆交通便利②水热条件好,农业发达③煤、铁资源丰富④邻近东南亚,位置优越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2023年4月28日,国家重大工程、粤港澳大湾区核心交通枢纽工程——深中通道伶仃洋大桥合龙。深中通道作为珠三角“深莞惠”与“珠中江”两大城市群之间唯一的公路直连通道,预计2024年建成通车。读深中通道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3.深中通道所在的珠江三角洲是中国的“南大门”,其地理位置优越性体现在( )A.气候条件好,光照充足 B.人才济济,科技水平高C.靠近能源基地,资源丰富 D.毗邻港澳,与东南亚隔海相望4.深中通道建成后可以( )①缩短珠江两岸的通行时间②缓解港珠澳大桥的交通运输压力③促进中山农产品出口海外④促进珠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的发展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港珠澳大桥、广深港高铁等标志性工程的建成通车,推动粤港澳大湾区互融互通,“1小时生活圈”基本形成,大湾区出现大批“双城打工人”。读珠江三角洲示意图和广州气候资料图(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5.珠江三角洲以水果、蔬菜、花卉等农产品生产为主的创汇农业发达,其主要原因是( )①临近港澳和东南亚地区,市场需求量大②交通运输发达③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多雨④劳动力资源丰富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6.大湾区出现“双城打工人”的主要原因是( )A.城际交通便捷 B.国家政策 C.房地产业发达 D.信息发达7.改革开放以来,珠三角地区经济迅速发展,其产业发展的变化是( )A.产业发展的科技力量加强 B.产品单一,市场范围缩小C.对劳动力的数量要求增加 D.产品价格提升,利润降低珠江三角洲水资源配置工程西起西江干流鲤鱼洲,东至深圳公明水库,全线采用深埋管道输水方式。项目建成后,将解决广州、深圳、东莞生产生活缺水问题。并为香港等地提供应急备用水源,为香港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提供战略支撑。读“珠江三角洲水资源配置工程线路示意图”和“东江、西江水资源对比图”,完成下面小题。8.珠江三角洲东部缺水的主要原因是( )A.人口与水资源分布不匹配 B.地势平坦,河水流速较慢C.东江水资源开发利用率低 D.位于半湿润区,降水较少9.珠江三角洲水资源配置工程全线采用管道输水方式,主要是为了( )A.降低施工成本 B.减轻环境破坏C.防止水体污染和蒸发 D.防止水体结冰广东省是珠江三角洲的重要地区,“双转移”工作促进广东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读广东省局部产业转移和劳动力转移方向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10.图中箭头②最有可能表示( )A.较高素质劳动力 B.资金C.劳动密集型产业 D.重工业11.珠三角地区产业转移至粤北、粤西、粤东地区,将给粤北、粤西、粤东地区带来的影响是( )A.有效解决这些地区的能源短缺问题 B.有利于彻底解决这些地区的生态问题C.加快这些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 D.完全改变这些地区的土地利用类型香云纱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它是以植物薯莨的汁液将桑蚕丝坯绸进行浸染,再用珠江三角洲地区特有的河涌塘泥覆盖后摊平在草地上,经日晒加工而成,温度过高或空气过于干燥均不适于晒茛。每年的4月初至10月底是晾晒季节,但7月到8月上旬会停工一个多月,之后再复工。图为珠三角香云纱分布及晾晒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2.晒莨期间面临的不利条件和避开7、8月份的原因分别是( )①气温高②多台风③温差大④降水多A.①② B.②③ C.④① D.④②13.珠三角成为香云纱发源地的优势条件有( )①河网密布,泥沙充足②地形平坦,草地平整③气候干燥,晾晒时间充足④风力较大,水易蒸发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14.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港珠澳大桥是中国境内一座连接香港、珠海和澳门的桥隧工程,位于广东省伶仃洋区域内,为珠江三角洲地区环线高速公路南环段。全长约55千米,中间段是6.7千米长的海底隧道,2018年10月24日9时正式通车。通车后,极大缩短了珠海、香港、澳门三地之间的时空距离。下图为珠江三角洲地区简图。(1)港珠澳大桥联系了我国的三个省级行政区,分别是港、澳、_________(填简称),上图中表示香港的是字母______。夏、秋季节大桥建设时可能遇到的气象灾害是_______。(2)港澳两地经济持续繁荣,在国内外的影响力越来越大,被誉为“___________”(3)珠江三角洲地区与港澳地区形成了独特的“前店后厂”分工合作模式,其港澳扮演了“___”的角色,港澳与祖国内地一直保持着密切的经济联系,在生产、生活和经济合作方面优势互补,互惠互利。请将下列祖国内地与港澳的优势分别填入对应的括号内(只填序号)。A________B_______。(4)修建港珠澳大桥的意义包括_______(不定项选择,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①加强港澳与珠三角地区的联系②澳门将成为继香港之后新的国际航运中心③促进港珠澳地区重工业的发展④促进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长期繁荣与稳定⑤促进港珠澳地区经济协同发展15.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2022年足球世界杯在西亚国家卡塔尔举行,本次吉祥物拉伊卜是由位于中国珠江三角洲区域的东莞市制造。材料二:20世纪80年代初,香港厂商逐步把部分产品转移到大陆做加工,东莞和香港展开合作,玩具产业逐渐走向兴旺。材料三:图1为珠江三角洲区域示意图,图2示意拉伊卜手办玩具。(1)珠江三角洲区域位于_______省的南部,是我国以______________(选填“轻工业”或“重工业”)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基地。(2)东莞制造的手办玩具出口远销西亚等国,反映了珠江三角洲区域大力发展的经济类型为_______型经济。(3)深圳已经形成了计算机及其软件,通讯,微电子等产业群,这类产业属于( )。A.劳动密集型产业 B.高新技术产业C.现代服务业 D.重化工业(4)和香港毗邻的优势,使珠江三角洲区域与香港联系密切、优势互补,早期香港与东莞合作中,由于东莞人口稠密,可为香港提供___________,而香港可以为东莞提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两点即可)。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A解析:读图分析,台湾地形以山地为主,北回归线穿过南部,大部分为亚热带季风气候,A正确;与香港、澳门毗邻的城市分别是深圳、珠海,B错误;台湾人口主要集中在西部,其主要影响因素是地形,C错误;港澳地区可以给珠三角地区提供资金、技术、管理经验,D错误。故选A。2.答案:D解析:珠江三角洲地区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其有利因素有:海陆交通便利,对外开放的历史传统,毗邻港澳,与东南亚地区隔海相望,①④正确;水热条件好,农业发达对发展外向型经济影响小,②错误;珠江三角洲地区煤、铁资源缺乏,③错误。综上,D正确。故选D。3.答案:D解析:珠江三角洲地理位置的优越性体现在: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地处珠江下游,毗邻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与东南亚隔海相望,是我国的“南大门”。D正确;珠江三角洲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暖湿润,水热条件好;这里劳动力资源丰富,技术实力强;珠江三角洲地区矿产资源匮乏,是限制其发展的因素之一。ABC不是地理位置的优越性,ABC错误。故选D。4.答案:B解析:深中通道是广东省境内连接深圳市和中山市以及广州市南沙区的建设中大桥,东起深圳市宝安区,西至中山市横门枢纽。中山市与深圳市分别位于珠江两岸,深中通道建成后可以缩短珠江两岸的通行时间,①正确;港珠澳大桥是一座连接香港、广东珠海和澳门的桥隧工程,深中通道建成后可以缓解港珠澳大桥的交通运输压力,②正确;交通的便利同时能够促进珠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的发展,④正确;中山农产品能方便运输到深圳地区,③错误。综上,B正确。故选B。5.答案:C解析:读图可知,珠江三角洲以水果、蔬菜、花卉、禽畜等农产品生产为主的创汇农业发达,其主要原因包括近港澳和东南亚地区,市场需求量大;交通运输发达;劳动力资源丰富,①②④正确;珠江三角洲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③错误。综上,C正确。故选C。6.答案:A解析:由材料可知,港珠澳大桥、广深港高铁等标志性工程建成通车,推动粤港澳大湾区互融互通,“1小时生活圈”基本形成,大湾区出现大批“双城打工人”,说明大湾区出现“双城打工人”的首要条件是交通便捷,A正确;与交通便捷相比,国家政策、房地产业发达、信息发达的影响更小,BCD错误。故选A。7.答案:A解析:珠江三角洲经济的发展由原来的出口加工业逐渐转变为高新技术产业,技术力量不断增强,A正确,产品向多元化发展,市场不断扩大,B错误;科技的提升,对劳动力数量需求减少,对素质要求提高,C错误;产品价格的提升是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不是产业发展变化所决定,D错误。故选A。8.答案:A解析:从“东江、西江水资源对比图”可知,位于珠江三角洲东部地区的东江干流年均径流量只有235亿立方米,比西江干流年均径流量2163立方米少得多,但利用率达到了38.3%,而西江的利用率只有1.3%,是人口与水资源的分布不匹配,A正确,C错误;地势是否平坦与水资源短缺没有必要的联系,B错误;珠三角位于我国南方地区,降水丰富,属于湿润区,D错误。故选A。9.答案:C解析:从题干可知,珠江三角洲水资源配置工程全线采用管道运输为输水方式属于封闭式输水,且为深埋水管,可以有效地减少水分蒸发和防止水体遭受污染,但对环境会有一定影响,施工成本也较高,南方地区没有结冰现象,不能防止水体结冰,C正确,ABD错误。故选C。10.答案:C解析:读图①箭头从珠三角指向粤西、粤北和粤东地区,粤西、粤北和粤东地区经济较为落后,土地和劳动力价格较低,所以该箭头反映的是珠三角的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以及资金、技术向东西两翼、粤北山区转移;②箭头由粤西、粤北和粤东地区指向珠三角,反映的是一些较高素质劳动力向发达的珠三角地区转移,③箭头在东西两翼、粤北山区的当地,反映的是当地劳动力向当地二、三产业转移,C正确。故选C。11.答案:C解析:广东实施“双转移”工作有利于珠三角地区产业向技术密集型产业升级,减轻了环境和生态压力,B错误;产业转移缓解了珠三角地区的能源短缺状况,对广东省能源短缺状况没有影响,A错误;粤东、粤西、粤北承接珠三角地区的转出产业,促进其产业结构调整,带动经济发展,推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C正确;没有完全改变这些地区的土地利用类型,D错误。故选C。12.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晒茛时间为每年的4月初至10月底,该时间段为该区域的雨季,面临的不利条件为降水较多,④正确;7、8月份日照过于强烈,气温过高,会导致所晒的纱绸变硬发脆,影响产品质量,①正确;台风的多发季节为7~11月,而晒茛只避开7、8月,说明主要原因不是受台风的影响,而是受气温的影响更大,②③错误。综上,C正确。故选C。13.答案:A解析:珠三角成为香云纱发源地的优势条件河网密布,泥沙充足;地形平坦,草地平整;该地区气候湿润;风大水分易蒸发不是有利条件,①②正确,③④错误。综上,A正确。故选A。14.答案:(1)粤;B;台风(2)东方明珠(3)店;①③⑥;②④⑤(4)①④⑤解析:(1)港珠澳大桥连接香港(港)、澳门(澳)和广东(粤)三个省级行政区。图中B表示香港。由于夏、秋季节是台风频发的时期,可能会对大桥建设造成影响。(2)港澳充分发挥地理位置的优势,依托祖国内地强有力的支持,经济持续繁荣,在国内外的影响力越来越大,被誉为“东方明珠”。(3)珠江三角洲地区与港澳地区形成了独特的“前店后厂”分工合作模式,其港澳扮演了“店”的角色,长期以来,港澳与祖国内地一直保持着密切的经济联系,其中以香港表现得最为明显。祖国内地提供淡水资源、工业所需的原料以及食品保障,①③⑥正确;而香港则拥有丰富的资金、技术、人才和管理经验,②④⑤正确。香港和祖国内地的经济合作,优势互补、互惠互利。(4)修建港珠澳大桥有助于加强港澳与珠三角区域的联系,推动香港和澳门的长期繁荣与稳定,以及促进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①④⑤正确。澳门不会因此成为继香港之后新的国际航运中心,港珠澳地区以轻工业为主,②③错误。15.答案:(1)广东 轻工业(2)外向(3)B(4)充足的劳动力 资金、技术、管理经验等解析:(1)珠江三角洲区域位于广东省的南部,是我国最大的轻工业基地,以广州、深圳和珠海为核心。(2)东莞制造的手办玩具出口远销西亚等国,反映了珠江三角洲区域大力发展的经济类型为外向型经济,该地区毗邻港澳,靠近东南亚,具有对外贸易的优势条件。(3)深圳已经形成了计算机及其软件、通讯、微电子等产业群,这类产业属于高新技术产业,产品更新周期短、利润大、科技投入大,故选B。(4)早期香港与东莞合作中,由于东莞人口稠密,可以为香港提供充足且廉价的劳动力;香港可以为东莞提供资金、技术、管理经验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