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4)数学七年级下册 10.3.2 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组 课件(共19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版(2024)数学七年级下册 10.3.2 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组 课件(共19张PPT)

资源简介

(共19张PPT)
10.3.2 利用二元一次方程组
解决实际问题
第十章 二元一次方程组
七年级数学·人教版
1.能够根据具体的数量关系,列出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几何、行程问题.
学习目标
据统计资料,甲、乙两种作物的单位面积产量的比1:2.现要把一块长200m、宽100m的长方形土地,分为两块小长方形土地,分别种植这两种作物.怎样划分这块土地,使甲、乙两种作物的总产量的比是3:4?
请提取数学信息
A
D
C
B
导入新课
知识点一 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解答几何问题
将实际问题转换成数学语言:
已知:长方形ABCD, AB=CD=200m,AD=BC=100m,长方形ABCD分割为两个小长方形,长方形1和长方形2分别种甲、乙作物,甲、乙单位面积产量的比是1:2.
A
D
C
B
探究新知
这里研究的实际上是什么问题.
竖着画,把长分成两段,则宽不变
横着画,把宽分成两段,则长不变
长方形的面积分割
我们可以画出示意图来帮助分析
把一个长方形分成两个小长方形有哪些分割方式?
方法1
方法2
竖着画,把长分成两段,则宽不变
A
B
E
1.大长方形的长=200m
2.甲、乙两种作物总产量比=3:4
设AE=xm,BE=ym.
先求出两种作物的面积
SAEFD=100x
SEFCB=100y
再写出两种作物的总产量
甲:100x×1
乙:100y×2
则列方程为
100x:200y=3:4
总产量=
1 : 2
D
C
F
x
y
200m
100m
则列方程为
x+y=200
单位面积产量×面积
方法1
A
D
C
F
B
E
根据题意列方程组为
100x:200y=3:4
x
y
200m
100m
x+y=200
解得
x=120
y=80
甲种
作物
乙种
作物
解:
过点E作EF⊥AB,交CD于点F.
设AE=xm,BE=ym.
答:将这块土地分为长120m,宽100m和长100m,宽80m的
两个小长方形分别种植甲、乙两种作物.
竖着画,把长分成两段,则宽不变
方法1
A
D
C
B
E
x
y
F
x+y=100
乙种作物
甲种作物
解:过点E作EF⊥AD,交BC于点F.
设DE=xm,AE=ym.
200x:400y=3:4
200y
200x
x=60
y=40
解得
根据题意列方程组为
200m
100m
答:将这块土地分为长200m,宽60m和长200m,宽40m的
两个小长方形分别种植甲、乙两种作物.
横着画,把宽分成两段,则长不变
方法2
知识点二 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解答行程问题
小华从家里到学校的路是一段平路和一段下坡路. 假设他始终保持平路每分钟走60m,下坡路每分钟走80m,上坡路每分钟走40m,则他从家里到学校需10min,从学校到家里需15min.问小华家离学校多远?
分析:小华到学校的路分成两段,一段为平路,
一段为下坡路.
平路:60 m/min
下坡路:80 m/min
上坡路:40 m/min
走平路的时间+走下坡路的时间=________,
走上坡路的时间+走平路的时间= _______.
路程=平均速度×时间
10
15
方法一(直接设元法)
平路时间 坡路时间 总时间
上学
放学
解:设小华家到学校平路长x m,下坡路长y m.
解方程组,得
所以,小明家到学校的距离为700m.
方法二(间接设元法)
平路 距离 坡路距离
上学
放学
解:设小华下坡路所花时间为xmin,
上坡路所花时间为ymin.
解方程组,得
所以,小明家到学校的距离为700m.
故 平路距离:60×(10-5)=300(m)
坡路距离:80×5=400(m)
解:设小长方形地砖的长为x, 宽为y,
由题意,得
课堂练习
60
x+y=60
x=3y
解此方程组得
x =45,
y=15.
答:小长方形地砖的长为45cm, 宽为15cm.
1. 8块相同的小长方形地砖拼成一个大长方形,每小长方形地砖的长和宽分别是多少 (单位cm)
2.巴广高速公路在5月10日正式通车,从巴中到广元全长约126 km,一辆小汽车、一辆货车同时从巴中、广元两地相向开出,经过45分钟相遇,相遇时小汽车比货车多行6 km,设小汽车和货车的速度分别为x km/h、y km/h,则下列方程组正确的是( )
A. B.
C. D.
D
3、 甲、乙两人相距4km,以各自的速度同时出发.如果同向而行,甲2h追上乙;如果相向而行,两人0.5h后相遇.试问两人的速度各是多少?
解:设甲、乙的速度分别为xkm/h,ykm/h.
根据题意,得
解方程组,得
答:甲的速度为5km/h,乙的速度为3km/h.
4.我国的长江由西至东奔腾不息,其中九江至南京约有450千米的路程,某船从九江出发9个小时就能到达南京;返回时则用多了1个小时.求此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以及长江水的平均流速.
解:设轮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x千米/时,长江水的平均流速为y千米/时.
答:轮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47.5千米/时,长江水的平均流速为2.5千米/时.
5、 甲、乙两人都从A地到B地,甲步行,乙骑自行车,如果甲先走6千米乙再动身,则乙走 小时后恰好与甲同时到达B地;如果甲先走1小时,那么乙用 小时可追上甲,求两人的速度.
解:设甲的速度为x千米/时,乙的速度为y千米/时,则
答:甲的速度为4千米/时,乙的速度为12千米/时.
课堂小结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
应用
步骤
行程问题
路程=平均速度×时间
审题:弄清题意和题目中的数量关系
设元:用字母表示题目中的未知数
列方程组:根据2个等量关系列出方程组
解方程组:代入法;加减法
检验作答
几何问题
课后作业
完成本节课对应练习。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