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加强宪法监督 议题式教案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2加强宪法监督 议题式教案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

资源简介

“加强宪法监督”教学设计
总议题:如何更好的发挥宪法在治国理政中的重要作用
教材分析
本课为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二课第二框的内容,重点学习宪法监督权力、增强宪法意识内容。本课旨在让学生了解权力监督,知道为什么要加强宪法监督,了解宪法监督制度,进一步树立宪法意识。引导学生学习宪法、认同宪法、热爱宪法、捍卫宪法、践行宪法。据此本课选用二十大报告中的话设置总议题:“如何更好的发挥宪法在治国理政中的重要作用”选用一年一度的“法规体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关于2023年备案审查工作情况的报告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审议中选取两段代表素材深挖,激发学生的议学兴趣,设置两个子议题【子议题一:对于“涉罪重点人员亲属连坐”你怎么看?——如何监督权力行使】【子议题二:对于“全面禁燃烟花爆竹”你怎么看? ——如何增强宪法意识】,让学生在描述——辨析——商讨——迁移中学习。
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经过前期的学习虽然具备一些基础的法律常识,但法治观念、宪法意识还不牢固,思想还不够成熟,对宪法和法律的理解缺乏专业的认识和判断,看问题往往比较片面,对于运用宪法知识解决生活中问题能力也比较欠缺,但是现在是法治时代,时代与个人素养都需要他们学习宪法知识增强宪法意识,所以本课采用议题式教学方式,选用生活中真实案例寓教于乐,在“议”中学。
核心素养目标
政治认同:能够理解宪法蕴含价值,认同宪法精神,了解宪法监督权力的机制,并积极参与宪法宣传活动,自觉抵制各种妨碍宪法实施、损害宪法尊严的行为。
法治观念:树立宪法意识、增强法治精神,维护宪法权威,弘扬宪法精神,学习宪法、认同宪法、热爱宪法、捍卫宪法、践行宪法。
责任意识:了解我国加强宪法监督的原因以及具体要求,知道宪法与每个人息息相关,学会增强宪法意识,通过分析、归纳,增强宪法意识,树立宪法至上的观念,自觉践行宪法精神,积极推动宪法宪法实施,做一个合格的中国公民。
教材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增强学生宪法意识。
教学难点:加强宪法监督
教学过程
【导入】:一年一度的“法规体检”来喽
有的地方发通告,对涉罪重点人员的配偶、子女、父母和其他近亲属在受教育、就业、社保等方面的权利进行限制;
有的地方规定,全面禁止销售、燃放烟花爆竹;
有的地方性法规中,对于业主等损坏承重结构等的处罚明显低于国务院有关规定;
  ……
12月26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关于2023年备案审查工作情况的报告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审议。上述问题均出现在这份一年一度的“法规体检”报告中。
课前议学三连问:
1.“法规”为何需要体检?
2.由谁来“体检”,“体检”何内容?
3.有的法规“体检”不合格又该如何纠正?
(学生可回答,但是不需要教师引导答案,展示二十大报告的话,并引导学生在今天的学习中寻找答案)
党的二十大强调:“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健全保证宪法全面实施的制度体系,更好发挥宪法在治国理政中的重要作用,维护宪法权威。”
子议题一:对于“涉罪重点人员亲属连坐”你怎么看?——如何监督权力行使
案例分析:近日,有江西赣州的网友在江西广播电视台网络问政平台《赣问》上发帖称:我小舅子宋某华,赣州会昌县西江镇莲石村人,被会昌县认定为滞留境外涉诈人员。自从2020年他外出后一直没有和我们有任何联系。我和妻子都是会昌县的小学教师,2023年7月2日,我们夫妻俩所有的银行卡均被冻结,连身份证也被封控,7月12日之后银行卡陆续解冻。2024年1月17日,我们的银行卡又再次被冻结。
案例探讨:原因是有的市辖区议事协调机构发布通告,对涉某类犯罪重点人员采取惩戒措施,其中对涉罪重点人员的配偶、子女、父母和其他近亲属在受教育、就业、社保等方面的权利进行限制。
议学任务一
辨析:请从法治的角度探讨此规是否合理,并尽量给出相应的法律依据。
案例解读
播放央视新闻:
在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关于2023年备案审查工作情况的报告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审议中明确,违法犯罪行为人罪责自担,不能株连或及于他人。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对此研究认为,有关通告对涉罪人员近亲属多项权利进行限制,违背罪责自负原则,不符合宪法关于“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规定的原则和精神,也不符合国家有关教育、就业、社保等法律法规的原则和精神。
议学任务二:
①思考:这个案例中宪法发挥了什么作用?
预设答案:监督
②启示:你认为这个案例有何现实性意义?
预设答案:监督权力行使以保障公民权利实现
③厘清:这个案例中谁在用宪法实施监督?监督什么内容?
预设答案: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律、法规是否合宪
小拓展:健全完备的监督公权力行使的制度体系
议学成果一:加强宪法监督原因P26-P27
①权力行使需要接受监督。监督是权力正确行使的根本保证,不受监督的权力将导致腐败。P26
②为了保证国家机关严格按照宪法和法律行使权力,需要建立健全完备的监督公权力行使的制度体系,在这一监督体系中,宪法监督制度具有基础性意义。P26
③全面依法治国需要我们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健全保证宪法全面实施的制度体系,更好发挥宪法在治国理政中的重要作用,维护宪法权威。P27
展示宪法法条:
第六十二条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下列职权:
  (一)修改宪法;
  (二)监督宪法的实施;
  (三)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国家机构的和其他的基本法律;
  第六十七条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下列职权:
  (一)解释宪法,监督宪法的实施;
  (二)制定和修改除应当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法律以外的其他法律;
第九十九条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在本行政区域内,保证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的遵守和执行;
议学成果二:宪法监督的主体和内容?P26
(1)主体(谁监督)P26
①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监督宪法实施的职权;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解释宪法和法律。
②地方各级人大在本行政区域内负有保证宪法和法律实施的职责。
(2)内容(监督谁)P27
①合宪性审查和监督(法律):审查法律、法规等规范性法律文件的合宪性,使其与宪法不抵触;
②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人员):审查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违宪行为,追究其违宪责任,维护宪法权威。
展示对于法规合宪性审查工作成果进行知识加固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法制工作委员会
关于2023年备案审查工作情况的报告
成果一:一年来,共收到公民、组织提出的审查建议2827件,其中,书面寄送的2282件,通过备案审查在线提交平台提出的545件。没有收到国家机关提出的审查要求。们对审查建议逐一进行研究,与有关方面充分沟通,加强调研论证,提出审查意见,并按规定向审查建议人反馈。接收司法部等其他备案审查工作机构移送的审查工作建议90件。对有关问题逐一进行审查研究,及时提出研究和处理意见。
成果二:2022年10月,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七次会议通过黄河保护法。今年,我们组织开展涉及黄河保护的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集中清理工作。经清理,发现需要修改、废止的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共154件,其中行政法规5件,地方性法规67件,单行条例7件,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6件,地方政府规章和规范性文件69件。目前有关方面已修改6件,废止20件,有关修法工作正在推进中。
展示习近平文章
着力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健全宪法相关法律制度和机制,宪法实施更加有效。完善宪法监督制度,加强合宪性审查、备案审查制度和能力建设,宪法监督水平稳步提高。
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事业组织,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活动准则,并且负有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的职责。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法律的特权,一切违反宪法法律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
——习近平署名文章:谱写新时代中国宪法实践新篇章——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40周年
议学追问:从文章中总结应如何加强宪法监督,维护宪法权威呢?
议学成果三:怎样加强宪法监督?P27
①要完善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宪法监督制度,健全监督机制和程序,使其更好地担负起宪法监督职责。
②要健全宪法解释程序机制,推进合宪性审查工作,加强备案审查制度和能力建设,加强对宪法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维护宪法权威
③对于各种违反宪法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和纠正。
子议题二:对于“全面禁燃烟花爆竹”你怎么看?——如何增强宪法意识
案例疑问:有地方性法规有这样一条规定“关于全面禁止销售、燃放烟花爆竹的规定”你是否认同这条地方性法规?并讲讲你的理由
案例商讨:如果你不认同或者对此有建议你会如何做呢?
学生先尝试回答
教师展示:有公民和企业对上述全面禁止性规定提出审查建议。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经审查认为,大气污染防治法、国务院制定的烟花爆竹安全管理条例等法律、行政法规对于销售、燃放符合质量标准的烟花爆竹未作全面禁止性规定。关于全面禁售、禁燃的问题,认识上有分歧,实践中也较难执行,应当按照上位法规定的精神予以修改。经沟通,制定机关已同意对相关规定尽快作出修改。
其实这样的案例有很多
公民提交审查建议的案例众多
公众4年提交审查建议超万件,每年都有大量的公民、组织提出的审查建议提交到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2023年度备案审查报告显示,一年来,共收到公民、组织提出的审查建议2827件。法工委对收到的审查建议逐一审查研究,依法对报送备案的法规、司法解释开展主动审查,对审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提出研究和处理意见。
  值得关注的是,2019年,法工委在中国人大网开通“审查建议在线提交”平台。平台开通以来,4年间共收到超过12300件公民、组织提出的审查建议。
小拓展:公民提交备案审查建议操作路径:
①先在中国人大网首页左侧点击进入“审查建议在线提交”模块,即可进入全国人大备案审查建议受理平台。
②然后点击需要提交建议审查的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单行条例、经济特区法规、司法解释,填写姓名、身份证号、手机号等注册信息进行实名注册
③并填写建议审查的理由,保存后点击提交,即可完成审查建议在线提交。
议学追问:
①你认为公民提交审查建议有何意义?
②如何让公民更好的提出审查建议,与法治实现“双向奔赴”呢?
议学成果四:要增强宪法意识原因P29
加强宪法监督,既需要完备的制度措施,更需要人们增强宪法意识。
宪法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我们的一生都离不开宪法的保护。
案例反思:
反思一:快来找一找在生活中你从哪些地方、途径、形式了解过宪法、法律知识?
预设答案:宪法晨读、宪法宣誓、宪法宣讲、陈列馆....
反思二:让我们诵读宪法,认同宪法的价值,感受宪法的魅力
宪法(节选)
本宪法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了中国各族人民奋斗的成果,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并且负有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的职责。
反思三:我们在生活中可以如何践行宪法精神呢?对以下三个方面分别提出具体性做法。
议学成果五:怎样增强宪法意识?P29-P31
①学习宪法:了解宪法的产生及发展历程,领会宪法的原则和精神;同时还应积极参加宪法宣传活动,让宪法深入人心。P29
②认同宪法:我们要理解并认同宪法的价值,增强对宪法的信服和尊崇,自觉接受宪法的指引与要求,让宪法真正铭刻于心,让宪法精神在心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P30
③践行宪法:我们要将宪法原则转化为自觉的行为准则,落实在实际行动上。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严格遵守宪法和法律规定,学会运用宪法精神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坚决维护宪法的权威,自觉抵制各种妨碍宪法实施、损害宪法尊严的行为。P31
具体措施:设立国家宪法日(12.4)、建立宪法宣誓制度(国家公职人员)等,都是增强宪法意识的重要举措。P27
教师总结: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需要我们坚持宪法至上,自觉践行宪法精神,积极推动宪法实施。
创新作业
请小组策划本校12月4日宪法宣传日的宣传活动,写明:
宣传形式
宣传内容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