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13课 辽宋夏金元时期的对外交流【学习目标】1.了解宋代海上丝绸之路和元朝的中外交通。2.知道宋元时期海外贸易的繁荣。3.了解宋元时期中外文化交往的史实,树立开放意识。【重点难点】1.重点:宋代海上丝绸之路;市舶司;中外文化交往。2.难点:宋代海上丝绸之路日渐发达的原因;中外文化交往密切的原因。【自主学习】一、发达的中外交通1.背景: 以后,受割据、战乱等因素的影响,中国经由西北、中亚连通亚欧大陆的丝绸之路在东西交通中的重要性渐趋下降。2.辽夏金通过草原丝绸之路仍维持着与西域、中亚较大规模的交流。3.宋代海上丝绸之路(1)原因:宋代由于造船技术和 技术的进步, 南移,南方海上贸易频繁,海路交通日渐发达。(2)发展:宋朝海路形成了多条航线。(3)路线:宋代海路航线可通往朝鲜半岛、日本、东南亚、印度、阿拉伯等国家和地区,远至波斯湾及 。4.元朝的中外交通(1)表现①陆路交通: 打通了北方和西北被阻断的陆路交通线,建立了与中亚、西亚及东欧等地区的联系。②海上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随着海路航线的拓展进入 时期;东海航线可通达朝鲜、日本;南海航线可通达东南亚、南亚、西亚、北非、东非和 等地。二、繁荣的海外贸易1.朝廷重视海外贸易(1)表现:宋元时期,在政府鼓励下,海外贸易得到巨大发展。政府在主要港口设立 ,管理船舶、关税、货物及外商招徕等。(2)作用:宋元时期 税收所得,在政府财政收入中占有重要地位。2.海外贸易的规模(1)特点:宋元时期的 超过前代。中国成为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2)路线:当时中国商船的踪迹,近至朝鲜、日本,远达阿拉伯半岛和 。(3)贸易伙伴:宋代与中国有贸易关系的国家和地区有五六十个, 时超过140个,主要分布在东亚、东南亚、印度及孟加拉湾沿岸地区、红海周围及东非沿海地区。辽金与朝鲜半岛保持经济上的联系。日本、波斯和大食等国也都与辽金有贸易关系。3.大商港:广州、 、明州都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4.贸易商品:在海外贸易中,中国以输出瓷器、茶叶和 为主,进口货物多为香料、象牙、珠宝等。 等多来自南亚、东南亚等地区。三、密切的中外文化交往1.原因: 时期,陆路和海路交通的发展,使中外物质、科技文化的交流进一步密切起来。2.表现(1)对中国:西方的医学、天文、历法、数学、建筑、音乐、宗教等传到中国;外来的科学技术与文化在元朝受到重视。元世祖任用 主持天文。历法工作。元朝收集和翻译了一些阿拉伯医学书籍, 中记载了治疗骨折的方法。(2)对西方①中国的创造发明,如印刷术、火药、指南针、纸币和驿传制度等输往国外,天文、历法、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传到亚洲其他国家和欧洲,对 地区的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起到重要作用。②中国的外销瓷器、丝绸深受外国人喜爱。西亚和北非工匠仿制的瓷器,器型、花纹和色彩等,深受 的影响,具有鲜明的中国风格。【合作探究】1.宋元时期海上交通的特点。2.宋元时期发达的中外交通的影响。3.宋代海外贸易兴盛的原因。【当堂达标】1.“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在我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是在( )A.唐朝 B.元朝 C.明朝 D.清朝2.14世纪,阿拉伯旅行家伊本 白图泰来到中国,他记载:泉州港是世界大港之一,停泊大船百艘,小船无数。在这里装船的瓷器可以销售到印度,甚至远到西亚、北非等地。记载反映出( )A.元朝疆域辽阔 B.海上丝绸之路繁荣C.大运河的贯通 D.世界市场初步形成3.中国商人回国及外国商人到来时,市舶司在查验后对舶来货物进行征税和博买(官府先行收购),之后市舶司将税收和收购货物的一部分送纳京城,剩余部分就地卖出,并向中央(南宋为户部)提交账目报告。这反映了宋朝市舶司的( )A.监察职能 B.外交职能 C.贸易职能 D.海防职能4.(2024·江苏宿迁中考)宋朝时,一位阿拉伯商人通过海路运送商品到广州销售,他应当到哪一机构办理手续( )A.市舶司 B.澎湖巡检司 C.宣政院 D.广州十三行5.(宋高宗说)曰“市舶之利最厚,若措置合宜,所得动以百万计。”由此可见,宋代发展海外贸易是为了( )A.减轻人民负担 B.增加财政收入C.扩大对外交往 D.促进民族融合6.元世祖任用主持天文、历法工作的人是( )A.阿拉伯人 B.埃及人C.波斯人 D.日耳曼人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宋朝政府十分重视海外贸易,在广州、泉州、杭州、明州等地设市舶司为外贸管理机构。中国与东南亚和阿拉伯等地区的20多个国家发展贸易往来,开辟了“茶叶之路”“瓷器之路”以及丝绸和香料的“香丝之路”等海上商道。南宋时期,日本僧人荣西两次来到中国,他不仅把禅宗输入日本,还将茶种带回日本,写有《吃茶养生记》,宣传茶的作用。——邹逸麟《中国历史人文地理》材料二 宋政府为了增加财政收入,满足皇室、官僚的生活需要,对海外贸易十分重视……为了招徕外商,宋太宗于雍熙四年(987年),特遣内侍八人,携带诏书、金帛,分四纲往南海诸国,勾招进奉……并对外国商人和商船采取一系列保护措施。由于两宋政府大力奖励海外贸易,加上当时造船业的进步,指南针的使用,海上交通的便利,亚非各国与中国通商的,据《岭外代答》《诸葛志》等书记载,就有50多个国家和地区。——朱绍侯《中国古代史》(1)根据材料一,概括宋朝海外贸易的主要特征。(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括宋朝海外贸易发展的原因。【我的收获】参考答案;【自主学习】一、1.唐中期 2.航海 经济重心 东非海岸 3.元朝 鼎盛 欧洲二、1.市舶司 外贸 2. 海外贸易 非洲东海岸 元朝3.泉州 4.丝织品 香料三、1.宋元 2.波斯人 《回回药方》 亚欧 中华文化【合作探究】1.(1)造船和航海技术有很大的发展,指南针普遍使用于航海,航海家们还初步掌握潮汛、风信、气象等规律。(2)宋朝的海路形成多条航线,最远可达东非沿岸;元朝海上交通范围有更大的拓展,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2.宋元时期的海陆交通使得东西方往来更加频繁和便利,不仅将这一时期的科技外传,让世界了解了中国,加速了世界文明的发展,同时也将世界的优秀文化带入中国,推动了中国经济文化的进步与发展。3.(1)两宋时期,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商业的繁荣。(2)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的进步,指南针普遍应用于航海。(3)宋朝政府积极鼓励海外贸易。(4)北方民族政权并立,陆上丝绸之路受阻,海上交通发达。【当堂达标】1.B 2.B 3.C 4.A 5.B 6.C7.(1)主要特征:政府高度重视;贸易范围广泛;有多条海上商道;以茶叶、瓷器和丝绸等为主要商品:兼具文化交流。(2)原因:政府重视海外贸易,并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农业、手工业发展及商业繁荣;西北陆路通道阻塞(陆上丝绸之路受阻);造船技术及航海技术的进步;经济重心的南移。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14课 辽宋夏金元时期的科技与文化教学 目标 1.通过史料、图片以及地图等资料,掌握宋元时期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指南针和火药的应用及向世界的传播,知道宋元时期天文学的发展。(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2.了解宋代理学,明确对宋词和元曲的认识,把文学作品与作者的生活背景、特定的历史时期充分联系起来,深刻认识宋元文化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3.通过分析宋元时期活字印刷术、火药、指南针等发明对世界历史的影响,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学习古代科学家勤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并树立忧患意识,为中国科技的再次崛起而奋斗。(历史解释、家国情怀) 4.通过对比《资治通鉴》与《史记》的作者、朝代、叙述内容、体例、史学价值,认识这两部史学巨著的异同,感悟我国史学的丰富多彩和博大精深。(历史解释、家国情怀)重点 难点 重点:宋元时期的科技发明;宋代天文学成就;宋词和元曲;《资治通鉴》。 难点:宋元时期科技先进的原因;程朱理学。教法 学法 以启发式教学为主,结合史料设置问题进行探究。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材料分析法。导 与 学 过 程 一、导入新课 展示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水平净增长曲线和宋代三大发明图(见课件)。教师: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历经数千年的发展,至宋元时期,以自己鲜明的时代特色和独特的风格,创造了中华文明史上的又一个文化高峰,这一时期的科技成就有哪些呢 我们今天来学习第14课《辽宋夏金元时期的科技与文化》,来学习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及其他文化成就。 教师随笔导 与 学 过 程 二、新课讲授 板块一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1.观看视频《活字印刷术》(见课件),识读活字印刷术流程图(见课件),阅读材料并结合教材知识,指出活字印刷术的发明者,概括活字印刷术的步骤和优点。 答案:(1)发明者:活字印刷术是北宋匠人毕昇发明。 (2)步骤:用胶泥刻字,然后用火烧制,制成泥活字。在铁板上进行排版,然后印刷。印完后将泥字拆开,可再次排版。 (3)优点:字模可以反复利用,版式可以调整,节省人力物力。 2.识读图文资料(见课件)并结合教材知识,概述活字印刷术发明后,印刷术的发展历程。 答案:西夏也出现了泥活字印刷。后来,能工巧匠又发明了木活字。元代科学家王祯对木活字技术作了系统总结并创新。元代中期,锡活字印刷出现。 3.识读《活字印刷术的发明与传播》地图(见课件),阅读材料并结合教材知识,讲述活字印刷术的传播历程,分析其影响。 答案:(1)传播历程:13世纪时,活字印刷术传入朝鲜半岛,后来传到日本和东南亚地区,又经丝绸之路传到波斯,经过蒙古西征等途径传入欧洲。 (2)影响: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过渡语:活字印刷术是我国古代科技四大发明之一,除了我们已经学习的造纸术和印刷术外,其他两项发明是什么呢 板块二 指南针、火药的应用 1.(1)识读图片(见课件)并结合教材知识,概述指南针的发明历程,何时开始应用于航海事业 宋代指南针迅速应用于航海领域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①发明历程:先秦以来文献中记载的司南,可能是天然磁石制成的指南工具。后来,人们又制成指南针。宋代开始用人造磁铁制成指南的工具。后来人们把带有磁性的钢针安置在刻有度数的盘中,制成了罗盘。 ②时间:北宋末年,中国的海船上开始使用指南针。 ③原因:宋代有发达的造船业,而且海外贸易繁荣。 (2)识读《火药和指南针的发明与传播》地图(见课件),并结合教材知识,复述指南针是如何对外传播的。 答案:指南针经过阿拉伯地区传到了欧洲。 (3)观看视频《指南针在航海史上的重大意义》(见课件),识读图片和地图(见课件),并结合教材知识,分析指南针发明和应用的重大意义。 答案:①对世界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起了巨大推动作用。②为欧洲航海家开辟新航路和实现环球航行提供了重要条件。 2.(1)识读图片(见课件)并结合教材知识,概述火药的发明与应用。 答案:唐朝时,中国人已经发明了火药。唐朝末年,火药开始运用到军事领域。宋元时期,火药更多地用于战争。元朝用金属作筒,发明了火铳。 (2)识读《火药和指南针的发明与传播》地图(见课件),并结合教材知识,复述火药是如何向外传播的。 答案:13世纪传入阿拉伯地区,14世纪初又经阿拉伯人传到欧洲。 (3)识读图片,阅读材料(见课件)并结合教材知识,分析火药发明与应用的影响。 答案:我国发明的火药和火器传入欧洲后,对欧洲的火器制造和作战方式产生影响。 教师随笔导 与 学 过 程 3.问题探究:宋元时期科技发达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隋唐文化的辉煌成就为宋元科技的发展奠定基础;国家统一,社会安定;经济繁荣为科技文化成就奠定了物质基础;民族交融加强,中外交往发达,经济文化交流频繁。 过渡语: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四大发明”,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发展的重大贡献。宋元时期的科技发明不仅仅局限于这些方面,在天文学方面亦是成就斐然。 板块三 天文学的发展 1.识读图片(见课件),阅读史料并结合教材知识,指出沈括生活的朝代、主要科技成就。 答案:(1)朝代:北宋。 (2)成就:①创制先进的历法“十二气历”,有利于农事安排。②著有《梦溪笔谈》一书,综合了我国古代主要是北宋时期的许多科技成就,在我国和世界科技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2.识读图片(见课件),阅读材料并结合教材知识,指出苏颂生活的朝代、主要成就及其地位。 答案:(1)朝代:北宋。 (2)成就:主持创制了水运仪象台。 (3)地位:集观测、演示和报时于一身,比欧洲同类天文仪器早了数百年。 3.识读图片(见课件),阅读材料并结合教材知识,指出郭守敬生活的朝代,归纳其科技成就。 答案:(1)生活朝代:元朝。 (2)成就:①研制出简仪等近20种天文仪器。②主持在全国范围内天文测量,在元初编成新的历法《授时历》,对指导农业生产有很大帮助。③测定的一年为365.242 5天,与现行公历的取值几乎相同,比现行公历的确立早约300年。 过渡语:宋元时期科技发达,文化昌盛,在思想方面也是熠熠生辉。 板块四 理学 1.识读人物图片(见课件),阅读材料并结合教材知识,解释理学概念,列举出理学代表人物。归纳“二程”的思想主张。 答案:(1)概念:宋代儒学在兼收并蓄的基础上形成理学,也被称为“程朱理学”。 (2)代表人物:北宋的程颢、程颐兄弟和南宋的朱熹。 (3)思想主张:认为理是天下万物都要遵循的普遍原则。他们将天理与传统的伦理道德联系起来,要求人们为人行事必须遵循天理。 2.识读图片(见课件),阅读材料并结合教材知识,指出朱熹的地位,分析朱熹的思想主张及其影响。 答案:(1)地位:是理学的集大成者。 (2)思想主张:强调存天理、灭人欲,要求人们遵从传统的伦理道德和社会秩序。 (3)影响:这一思想有利于维护封建统治,逐渐成为我国古代的统治思想。 3.阅读材料(见课件)并结合教材知识,分析理学的历史影响。 答案:(1)积极影响:理学丰富了中华文化的思想内涵。 (2)消极影响:理学强调封建礼教,束缚了人们的精神追求。 过渡语:宋元时期不仅科技、思想方面成就突出,而且文学方面也有杰出成就。宋词、元曲与唐诗并立为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三座高峰,宋词和元曲是怎样走向兴盛的呢 教师随笔导 与 学 过 程 板块五 宋词和元曲 1.(1)观看视频《宋词》(见课件),识读图文资料(见课件)并结合教材知识,指出词与诗的不同之处,讲述词的特点、兴盛原因、词的发展与词的格式。 答案:①不同:诗对仗工整、整齐划一;词参差不齐、长短不一。 ②词的特点:一种新体诗歌,句子有长有短,也称长短句,便于歌唱。 ③兴盛原因:商业发展,城市繁荣,市民数量增加,适应市井生活需要。 ④词的发展:唐朝已经出现;成为宋代主要的文学形式之一。 ⑤词的格式:填词用的曲调名叫作词牌,如“念奴娇”“满江红”“蝶恋花”等。 (2)识读宋词代表人物图(见课件),欣赏宋词杰作并结合教材知识,归纳宋词的代表性人物及其词风特点。 答案:①苏轼、辛弃疾:气势豪迈。 ②李清照:风格委婉。 2.观看视频《南宋诗人陆游》(见课件),识读陆游《示儿》诗(见课件),并结合教材知识,说说宋代诗歌成就。 答案:宋代的诗也有很大成就。南宋陆游是著名的爱国主义诗人,其不少作品抒发了爱国情怀。 3.(1)识读元曲名家图(见课件),并结合教材知识,概述元曲的含义,说出元代著名的杂剧家。 答案:①含义:元朝在前代说唱、戏曲艺术的基础上形成了元曲,形式有散曲和杂剧。 ②元代剧作家:关汉卿、马致远、王实甫等。 (2)识读剧情图片(见课件),阅读材料并结合教材知识回答,如果可以,你会选择与宋元时期的哪位文人对话 为什么 答案:关汉卿。原因:关汉卿在悲剧《窦娥冤》中用浪漫的艺术手法,愤怒地鞭挞了黑暗势力。 4.问题探究:分析宋元时期文学形式发展的变化,并指出变化的原因。 答案:特点:从唱的文学形式到演的文学形式变化。原因:自由化、通俗化。 过渡语:除了文学方面的成就外,宋元时期的史学也在中国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中国古代有两位著名的史学家被誉为“史学两司马”,即司马迁和司马光。我们已经知道司马迁和他的成就,那么司马光有什么成就呢 板块六 司马光和《资治通鉴》 1.识读图片(见课件),并结合教材知识,列表归纳《资治通鉴》的作者、体例、内容、历史价值。 答案: 作者北宋史学家司马光体例编年体的通史巨著内容从战国到五代共1 300多年的历史历史价值这部书取材重在历代政治兴衰,对研究我国古代历史具有重要价值2.识读图示资料和人物图(见课件),并结合教材知识,指出后人对司马迁和司马光的评价。 答案:“史学两司马”。 结束语:宋元时期,毕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促进了人类文明的传播;指南针的出现使人类进入新航海时代;火药和火器的发明和传播,推动了欧洲的社会变革;天文学和理学思想在宋元时期成就斐然。同时,意境悠远的宋词,感天动地的元杂剧,不仅仅让我们领略了宋元文化的风采,也感受了前人勤奋学习、持之以恒的人格魅力,同时在李清照、辛弃疾忧国忧民的爱国热情中陶冶了情操。 教师随笔板书 设计 一、科技 1.活字印刷术:北宋毕昇 2.指南针:司南,指南针,北宋末年海船开始使用 3.火药:唐朝时发明,唐末开始运用到军事领域,宋元用于战争 4.沈括:“十二气历”,《梦溪笔谈》 5.苏颂:主持创制水运仪象台 6.郭守敬:简仪,《授时历》,测定一年为365.242 5天 二、思想 1.程颢和程颐;理是天下万物都要遵循的普遍原则 2.朱熹:存天理、灭人欲 三、文学 1.宋词:苏轼、李清照、辛弃疾等 2.诗歌:南宋陆游是爱国主义诗人 3.元曲:关汉卿,《窦娥冤》 四、史学 《资治通鉴》:司马光主持编写,编年体通史当堂 达标 见学案、课件,学案、课件同步使用教学 反思 本课教学设计的特点是通过各种活动环节来营造科技文化史教学的氛围。本课教学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对史料、诗词的运用是否恰当。老师能否恰当运用史学研究成果进行教学,能否引导学生关注史学研究、学会史料实证方法,也是教学需要反思的地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史料的选取要得当,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比如,古代科技史史料在必要时应译成白话文,因为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不高,对较难懂的古文会有较大的阅读障碍。应该利用本课知识,做到论从史出,有理有据。特别是一些对四大发明的争议,一定要让学生从史料中获得令人信服的证据,而不是空口白话地争论。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世界历史发展所作出的贡献,有助于他们理解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之间的密切关系。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36张PPT)第14课 辽宋夏金元时期的科技与文化1.通过史料、图片以及地图等资料,掌握宋元时期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指南针和火药的应用及向世界的传播,知道宋元时期天文学的发展。(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2.了解宋代理学,明确对宋词和元曲的认识,把文学作品与作者的生活背景、特定的历史时期充分联系起来,深刻认识宋元文化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3.通过分析宋元时期活字印刷术、火药、指南针等发明对世界历史的影响,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学习古代科学家勤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并树立忧患意识,为中国科技的再次崛起而奋斗。(历史解释、家国情怀)4.通过对比《资治通鉴》与《史记》的作者、朝代、叙述内容、体例、史学价值,认识这两部史学巨著的异同,感悟我国史学的丰富多彩和博大精深。(历史解释、家国情怀)学习目标请大家思考:导入新课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历经数千年的发展,至宋元时期,以自己鲜明的时代特色和独特的风格,创造了中华文明史上的又一个文化高峰——一、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观看视频《活字印刷术》一、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1.观看视频《活字印刷术》,识读活字印刷术流程图,阅读材料并结合教材知识,指出活字印刷术的发明者、概括活字印刷术分为哪几个步骤?有何优点?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版。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版,其上以松脂腊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镕,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沈括《梦溪笔谈》胶泥刻字烧制字模排字固版印刷优点字模可以反复利用,版式可以调整,节省人力物力发明者:活字印刷术是北宋匠人毕昇发明。步骤:用胶泥刻字,然后用火烧制,制成泥活字。一、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2.识读图文资料并结合教材知识,概述活字印刷术发明后,印刷术的发展历程。西夏出现了泥活字印刷。能工巧匠又发明了木活字。元代科学家王祯对木活字技术作了系统的总结并创新,发明了活字转轮排字盘。元代中期,锡活字印刷出现转轮排字盘(示意模型)王祯道:“以人寻字则难,以字就人则易。以此转轮之法,不劳力而坐致,字数取讫,又可铺还韵内,两得便也。”大德二年(公元1298年),他用这种方法试印了一部六万多字的《旌德县志》,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即印成100部。锡活字一、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3.识读《活字印刷术的发明与传播》地图,阅读材料并结合教材知识,讲述活字印刷术的传播历程,分析其影响。①13世纪时,传入朝鲜半岛④经过蒙古西征等途径传入欧洲③经丝绸之路传到波斯材料一 宋代印刷术普遍应用,大量图书得以刊印,进而促进了学校和书院的兴盛。——张树栋《中华印刷通史》材料二 如果没有从中国引进活字印刷,欧洲就可能要长期停留在手抄本状态,书面文献就不可能如此广泛流传……——美国学者罗伯特加快图书普及,促进教育的发展和文化的传播。推动世界文明进步,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②后来传到日本及东南亚地区(2)影响:(1)传播路线:一、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欣赏现代印刷术雕版印刷DIAO BAN YIN SHUA活字印刷HUO ZI YIN SHUA激光照排印刷JI GUANG ZHAO PAI YIN SHUA激光打印机JI GUANG DA YIN JI现代印刷术的发展3D打印3D DA YIN现代印刷业已告别了“铅与火”的时代,进入“光与电”的时代,如激光照排、电脑排版、高速印刷机,等。二、指南针、火药的应用 1.(1)识读图片并结合教材知识,概述指南针的发明历程,何时开始应用于航海事业?为什么在宋代指南针被迅速应用于航海领域?先秦以来文献中记载的司南,可能是天然磁石制成的指南工具。后来,人们又制成指南针。宋代开始用人造磁铁制成指南的工具。后来人们把这种有磁性的钢针安置在刻有度数的盘中,制成了罗盘。北宋末年,中国的海船上开始使用指南针。司南(复原模型)舟师(掌舵者)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观指南针。——朱彧《萍州可谈》③在宋代指南针被迅速应用于航海领域的原因:宋代有发达的造船业,而且海外贸易繁荣①发明历程:②应用航海时间:二、指南针、火药的应用 1.(2)识读《火药和指南针的发明与传播》地图,并结合教材知识,复述指南针如何对外传播的?指南针经过阿拉伯地区传到了欧洲。对外传播路线:二、指南针、火药的应用 1.(3)观看视频《指南针在航海史上的重大意义》,识读图片和地图,并结合教材知识,分析指南针发明和应用的重大意义。材料:没有中国指南针的发明和应用,就不会有世界近代发达的航海事业,就不会有哥伦布发现新大陆、麦哲伦环球航行等一系列地理大发现,就不会有各国间大规模的经济文化交流与世界近代文明的突飞猛进。——盛静《浅谈中国的四大发明对欧洲文艺复兴的影响》②为欧洲航海家开辟新航路和实现环球航行提供了重要条件。①对世界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起了巨大推动作用。二、指南针、火药的应用 2.识读图片并结合教材知识,概述火药的发明与应用。火药是在炼丹过程中发明的火药,可由火花、火焰等引起燃烧的药剂。火药的研究开始于古代道家炼丹术,古人为求长生不老而炼制丹药,最后导致了火药的发明。元朝用金属作筒,发明了火铳。唐朝末年,火药开始运用到军事领域。宋元时期,火药更多地用于战争。唐朝时,中国人已经发明了火药宋代火器示意图元代火铳二、指南针、火药的应用 2.(2)识读《火药和指南针的发明与传播》地图,并结合教材知识,复述指南针如何对外传播的?13世纪传入阿拉伯地区,14世纪初又经阿拉伯人传到欧洲对外传播:二、指南针、火药的应用 2.(3)识读图片,阅读材料并结合教材知识,分析火药发明与应用的影响。影响:中国发明的火药和火器传入欧洲后,对欧洲的火器制造和作战方式产生影响。材料一:竹管突火枪是枪炮的始祖,从此揭开了世界军事史上热兵器时代的序幕。材料三:火药和火器的使用,一方面有利于欧洲资产阶级战胜封建贵族,另一方面促进了欧洲采矿业和金属制造业的发展。——(美)德克·海德材料二:在14世纪初,火药从阿拉伯人那里传入西欧,它使整个作战方法发生了变革。——恩格斯材料六 宋元时期,是我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高峰时期,这一时期的科技,是在隋唐经济高度繁荣基础上的延续。宋朝结束了五代十国以来长期分裂割据和混战的局面。那时经济发展,城市繁荣,航海和对外贸易空前活跃。元朝实现了全国性的统一,中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两大因素的结合,使宋元文化突飞猛进,涌现出一批著名的科学家和文学家、艺术家,反映了那个时期我国科学技术在世界上的领先地位。——《宋元时期的科技成就》隋唐文化的辉煌成就为宋元科技的发展奠定基础;基础政治经济关系国家统一,社会安定;经济繁荣为科技文化成就奠定了物质基础;;民族交融加强,中外交往发达,经济文化交流频繁。3.问题探究:宋元时期科技为何这么发达?三、天文学的发展 1.识读图片,阅读史料并结合教材知识,指出沈括生活朝代、主要科技成就。沈括史料:晚年时,沈括大胆革新,进一步提出了《十二气历》,以代替阴阳合历。按中国古代历法,阴历和阳历每年相差11天多,虽采用置闰的办法加以调整,仍有很多缺陷。沈括发明的新历,不用闰月;不以月亮的朔望定月,而参照节气定月;一年分为12个月,每年的第一天定为立春,这样既符合天体运行的实际,也有利于农业活动的安排。900 年后,英国气象局用于统计农业气候的 《萧伯纳历》,其原理也与《十二气历》相同。光绪壬寅刊本《梦溪笔谈》封面朝代:北宋。成就:(1)创制先进的历法“十二气历”,有利于农事安排。(2)著有《梦溪笔谈》一书,综合了我国古代主要是北宋时期的许多科技成就,在我国和世界科技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三、天文学的发展 2.识读图片,阅读材料并结合教材知识,指出苏颂的生活朝代、主要成就及其地位。朝代:北宋。材料一:1086年,苏颂与吏部官员韩公廉开始设计水运仪象台,先制模型,后造实物,于1092年在汴京落成。为详细介绍水运仪象台的设计和使用方法,他编纂了《新仪象法要》一书,还和他人合作设计制造了假天仪。苏颂尊重科学,实事求是,对一时研究不透的问题,宁可存疑,决不盲目附会。——摘编自史晓雷《科技宰相:苏颂》等材料二:苏颂(1020-1101)通晓天文,在他领导制造浑仪时,起用了精通算术的吏部令史韩公廉和一部分青年人,他主持建造的水运仪象台“为台三层,上设浑仪,中设浑象,下设司辰,贯以一机,激水转轮,不假人力”。苏颂制造的这台“水运仪象台”是世界上最早的自动化仪象台,也是世界上第一台天文钟。苏颂不仅成功地制造了水运仪象台,更为重要的是他还给后人留下了一部天文学巨著《新仪象法要》。——摘编自赵秋莉《北宋杰出的科学家苏颂》成就:主持创制了水运仪象台。地位:集观测、演示和报时于一身,比欧洲同类天文仪器早了数百年。三、天文学的发展 3.识读图片,阅读材料并结合教材知识,指出郭守敬的生活朝代,归纳其科技成就。(1)朝代:元朝。②主持在全国范围内天文测量,在元初编成新的历法《授时历》,对指导农业生产有很大帮助。材料一: 元初天下统一、在统一的疆域内却推行着不统一的两种历法。南方使用《成天历》,北方沿用《大明历》,以致出现“前日中秋节,今日月方圆”的怪现象。1276年,忽必烈诏令制定新历法。郭守敬被调任参加新历法的制定。他研究了秦汉以来70多次改历的经验,编成《授时历》,《授时历》取名于《尚书 尧典》中“敬授人时”,即敬告人民以农时的意思。——摘编自郭伯南等著《新编中国史话》材料二:元代郭守敬根据多年的天文观测与演算制定的《授时历》,定一回归年为365.2425日,是我国古代最精确的历法,和现代世界通用的公历完全相同,并且被朝鲜、越南、缅甸等国使用。——摘编自张培瑜《中国历法史话》③测定的一年为365.12 425天,与现行公历的取值几乎相同,比现行公历的确立早约300年。郭守敬塑像(2)成就:①研制出简仪等近20种天文仪器。四、理学 1.阅读材料,分析宋代儒学出现的背景。(1)佛道思想严重冲击儒学的正统地位。(2)传统伦理体系被破坏,宋代急需重建道德伦理体系。材料一 自从二世纪黄巾农民大暴动以来,中国境内从没有停止过战争。……大多数都投入宗教,希望神灵能踢给在战场上作战的孩子们和在家的家人们平安。——选自柏杨的《中国人史纲》材料二 五代之乱,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至于兄弟、夫妇,人伦之际,无不大坏,而天理几乎其灭矣。——欧阳修《新五代史》四、理学 1.阅读材料,分析宋代儒学出现的背景。材料四 赵宋王朝依靠文人,大兴科举,平民士人因此而崛起,具有了强烈的自觉意识,逐步走上了政治舞台。……有识之士多认为惟有重振儒学才能磨砺士气,重建道德。——叶平《北宋儒学复兴的社会原因》材料三 宋政府建立后,国家处于分裂状态,阶级矛盾与民族矛盾交织,统治者急需维护统治,五代时期分裂和混战,使传统伦理道德规范遭到极大破坏,道德式微,宋代当政者急需构建新的统治思想以维护统治。——【加】卜正民《哈佛中国史》(3)宋代少数民族政权并立,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尖锐,统治者需要重塑儒学思想稳固统治。(4)宋代崇文抑武,文人治国具有较强的家国责任感,儒学复兴成为社会共识。四、理学 2.识读人物图片,阅读材料并结合教材知识,解释理学概念,列举出理学代表人物。归纳“二程”的思想主张。概念:宋代儒学在兼收并蓄的基础上形成理学也被称为“程朱理学”。代表人物:北宋的程颢、程颐兄弟和南宋的朱熹。材料二:二程哲学体系的核心是“理”,或“天理”。他们认为理是先于气(事物)而存在的,“理”不仅是自然界的,也是社会的最高原则,“君道”、“臣道”、“父道”、“子道”都是理的体现,每一事物都产生于理,“天下只有一个理”。二程企图用总括天地万物的“理”来支配物质世界,把一切封建伦理道德都说成是“天理”。--摘编自朱绍侯、张海鹏、齐涛主编《中国古代史》材料一:南宋朱熹大力推广理学。他编著《四书集注》,用理学思想重新解释《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使理学透过四书而深入人心。他编《小学集注》,教育青少年遵循三纲五常的道德规范,他编《论语训蒙口义》《童蒙须知》,对儿童的衣着、语言、读书、写字、饮食都作了道德规定。——摘编自樊树志《国史概要》思想主张:认为理是天下万物都要遵循的普遍原则。他们将天理与传统的伦理道德联系起来,要求人们为人行事必须遵循天理。四、理学 3.识读图片,阅读材料并结合教材知识,指出朱熹的地位,分析朱熹的思想主张及其影响。地位:理学的集大成者。思想主张:强调存天理、灭人欲,要求人们遵从传统的伦理道德和社会秩序。朱熹材料二:“万物皆是理”,理便是仁义礼智,是人必须遵循的道德准则;但人的私欲与准则发生冲突时,应“存天理,去人欲”。——《宋明理学 朱熹》材料一:“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天理人欲,不容并立。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存则天理灭。”“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则阙了一物道理。”——朱熹《朱子文集》影响:这一思想有利于维护封建统治,逐渐成为我国古代的统治思想。四、理学 4.阅读材料并结合教材知识,分析理学的历史影响。积极影响:理学丰富了中华文化的思想内涵。材料二:酷吏以法杀人,后儒以理杀人……人死于法,犹有怜之者;死于理,其谁怜之!——[清]戴震材料一 理学重视主观意志、注重气节品德、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从南宋后期起,程朱理学受到官方尊崇,在历史上产生了深远影响。——摘编自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消极影响:理学强调封建礼教,束缚了人们的精神追求。五、宋词和元曲 观看视频《宋词》五、宋词和元曲 1.(1)观看视频《宋词》,识读图文资料并结合教材知识,指出词与诗的不同之处,讲述词的特点、兴盛原因、词的发展与词的格式。一种新体诗歌,句子有长有短,也称长短句,便于歌唱。填词用的曲调名叫作词牌,如“念奴娇”“满江红”“蝶恋花”等。词的特点词的发展词的格式宋代主要的文学形式之一唐朝已经出现月下独酌(节选)唐·李白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节选)宋·苏轼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对仗工整整齐划一参差不齐长短不一商业发展,城市繁荣,市民数量增加,适应市井生活需要。兴盛原因五、宋词和元曲 1.(2)识读宋词代表人物图,欣赏宋词杰作并结合教材知识,归纳宋词的代表性人物及其词风特点。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李清照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hui)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气势豪迈风格委婉豪放派婉约派豪放派五、宋词和元曲 2.观看视频《南宋诗人陆游》,识读陆游《示儿》诗,并结合教材知识,说说宋代诗歌成就。成就:宋代的诗有很大成就。南宋陆游是著名的爱国主义诗人,其不少作品抒发了爱国情怀。五、宋词和元曲 3.(1)识读元曲名家图,并结合教材知识,概述元曲的含义,说出元代著名的杂剧家。关汉卿马致远王实甫《汉宫秋》《天净沙·秋思》《西厢记》《窦娥冤》含义元朝在前代说唱、戏曲艺术的基础上形成了元曲,形式有散曲和杂剧。元代剧作家:关汉卿、马致远、王实甫等。五、宋词和元曲 3.(2)识读剧情图片,阅读材料并结合教材知识回答,如果可以,你会选择与宋元时期的哪位文人对话?为什么?《窦娥冤》是元代戏曲家关汉卿的杂剧代表作,也是元杂剧悲剧的典范,该剧剧情取材自东汉“东海孝妇”的民间故事,讲述了一位穷书生窦天章为还高利贷将女儿窦娥抵给蔡婆婆做童养媳,不出两年窦娥的夫君早死。张驴儿要蔡婆婆将窦娥许配给他不成,将毒药下在汤中要毒死蔡婆婆结果误毒死了其父。张驴儿反而诬告窦娥毒死了其父,昏官桃杌最后做成冤案将窦娥处斩,窦娥临终发下“血染白绫、天降大雪、大旱三年”的誓愿。窦天章最后科场中第荣任高官,回到楚州听闻此事,最后为窦娥平反昭雪。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为天!——窦娥在刑场的唱词原因:关汉卿在悲剧《窦娥冤》中用浪漫的艺术手法,愤怒鞭挞黑暗的恶势力。元曲:五、宋词和元曲 诗词曲可以唱的文学形式可以演的文学形式自由化、通俗化黄庭坚(1045年-1105年),字鲁直,号山谷道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代表词作《清平乐·春归何处》,只不过是把伤春写得格外动人,却被和尚批评词细致入微地描述情感,会破坏礼乐教化。此后不再写小词。材料:诗言志,跟文人的内心、品格都是直接挂钩。词在一开始只是给声色场所中的歌妓演唱所填的歌词。在宋代发达的商业社会 中,勾栏瓦肆 中唱着的词,发展势不可挡。越来越多的士大夫抵挡不了小词的诱惑。——(美)艾朗诺《美的焦虑》4.问题探究:宋元时期的文学形式发展变化特点?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六、司马光和《资治通鉴》 1.识读图片,并结合教材知识,指出三家分晋指什么?战国七雄包括哪些诸侯国?作者体例内容历史价值北宋史学家司马光编年体通史巨著从战国到五代共1300多年的历史资治:帮助统治;鉴:镜子,引申为警戒和教训《资治通鉴》宋神宗: “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编写目的这部书取材重在历代政治兴衰,对研究我国古代历史具有重要价值六、司马光和《资治通鉴》 2.识读图示资料和人物图,并结合教材知识指出后人对司马迁和司马光的评价。秦 朝隋 朝春秋战国夏商东 汉西 汉三国两晋 南北朝唐五代十国西周北宋隋司马迁作者:体裁:范围:纪传体通史黄帝——汉武帝东周作者:体裁:范围:司马光编年体通史战国——五代司马迁司马光课堂小结辽宋夏金元时期的科技与文化科技活字印刷术:北宋毕昇指南针:司南,罗盘;北宋末年海船开始使用思想程颢和程颐:理是天下万物都要遵循的普遍原则朱熹:存天理、灭人欲元曲:关汉卿代表作是悲剧《窦娥冤》文学史学:司马光主持编写《资治通鉴》,编年体通史火药:唐朝时发明,唐末开始运用军事,宋元用于战争沈括:“十二气历”,《梦溪笔谈》苏颂:主持创制水运仪象台宋词:苏轼、李清照、辛弃疾等诗歌:南宋陆游是爱国主义诗人郭守敬:简仪 ,《授时历》,测定一年为365.12 425天1.(2024·四川自贡中考)北宋沈括《梦溪笔谈》载:“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文献描述的技术成就为( )A.改进造纸术 B.雕版印刷术 C.活字印刷术 D.转轮排字法2.南宋初年,守将陈规在抗击金兵时,创造了一种“长竹竿火枪”,把火药装在长竹竿里,临阵时点燃发射以烧伤敌人。寿春府(安徽寿县)制造的突火枪,燃放后,子窠从竹简中射出,声闻百五十余步。据此反映,南宋( )A.开始发明了火药 B.火器制作水平高超C.科技领先于世界 D.积极抵御外敌入侵3.沈括一生致志于科学研究,在众多学科领域都有很深的造诣和卓越的成就,被誉为“中国整部科学史中最卓越的人物”。以下成就是沈括的是( )A.简仪 B.活字印刷术 C.十二气历 D.授时历CB当堂达标C4.从南宋后期起,程朱理学受到官方尊崇,对明清封建统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程朱理学成为官方儒学主要因为其( )A.研究方法独特 B.传承民本思想 C.维护封建道德 D.吸收佛道主张5.李清照是宋词婉约派的代表人物,但她也留下很多豪言壮语,如“子孙南渡今几年,飘零遂与流入伍。欲将血泪寄山河,去洒东山一抔土。”她写作此词的时代背景是( )A.丈夫去世后孤苦无依 B.靖康之难后北宋灭亡C.澶渊之盟后宋辽议和 D.八王之乱后人口南迁6.这是北宋时期的一部著名史书,作者称其写此书的目的是“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嘉善净恶,取是舍非”,此后历代帝王以此书为“历史教科书”。该书是( )A.《史记》 B.《贞观政要》 C.《资治通鉴》 D.《窦娥冤》CCB7.英国哲学家、思想家培根说:这三种东西曾改变整个世界的面貌和状态,第一种是在文字方面,第二种是战争中,第三种是在航海上。由此又产生了无数变化,这种变化是如此之大,以至于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教派,没有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机械发明在人类的事业中产生更深远的力量和影响。(1)培根所说的“三种东西”分别是什么 分别是何时发明的?(2)“第三种东西”对15—16世纪西欧社会的发展所产生的深远影响有哪些?(1)活字印刷术 ,北宋时期发明的;火药,唐朝时期发明;指南针,北宋时期发明。(2)指南针应用于航海,对世界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起了巨大推动作用。它也为欧洲航海家开辟新航路和实现环球航行提供了重要条件。(共25张PPT)第14课 辽宋夏金元时期的科技与文化预习案·自主学习训练案·效果评价一、活字印刷术的发明1.发明:活字印刷术是北宋匠人 发明的。 2.发展:元朝科学家王祯对木活字技术作了系统总结并创新。元朝中期,锡活字印刷出现。3.传播:13世纪时,活字印刷术传入朝鲜半岛,后来传到日本及东南亚地区,又经丝绸之路传到波斯,经过蒙古西征等途径传入欧洲。4.影响:活字印刷术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预习案·自主学习毕昇二、指南针、火药的应用1.指南针(1)发明①先秦以来文献中记载的司南,可能是天然磁石制成的指南工具。后来,人们又制成指南针。②宋代开始用人造磁铁制成指南的工具。后来人们制成了 。(2)应用: 末年,中国的海船上开始使用指南针。 (3)传播:经阿拉伯地区传到了欧洲。罗盘北宋(4)影响:对世界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起了巨大推动作用。同时它也为欧洲航海家 和实现环球航行提供了重要条件。 2.火药(1)发明:唐朝时,中国人已经发明了火药。(2)应用:唐朝末年,火药开始运用到军事领域。 时期,火药更多地用于战争。元朝发明了火铳。 (3)传播:13世纪传入阿拉伯地区,14世纪初又经阿拉伯人传到欧洲。(4)影响:对欧洲的火器制造和 产生影响。 3.评价: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四大发明”,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发展的重大贡献。开辟新航路宋元作战方式三、天文学的发展科学家 朝代 成就沈括 北宋 创制了先进的历法 ,有利于农事安排。著有《梦溪笔谈》一书,综合了我国古代主要是北宋时期的许多科技成就,也包括他自己的不少科学创见 苏颂 北宋 主持创制了水运仪象台,比欧洲同类天文仪器早了数百年“十二气历”郭守敬 元朝 研制出简仪等近20种天文仪器。编成新的历法 ,对指导农业生产有很大帮助。测定的一年为365.242 5天,与现行公历的取值几乎相同,比现行公历的确立早约300年 《授时历》四、理学1.代表人物:北宋的程颢、程颐兄弟和南宋的朱熹,成就最为突出,因此理学也被称为“程朱理学”。程颢、程颐 认为 是天下万物都要遵循的普遍原则。他们将天理与传统的伦理道德联系起来,要求人们为人行事必须遵循天理 强调存天理、灭人欲,要求人们遵从传统的伦理道德和社会秩序。这一思想有利于维护封建统治,逐渐成为我国古代的统治思想理朱熹2.影响:理学丰富了中华文化的思想内涵,但它强调封建礼教,束缚了人们的精神追求。五、宋词和元曲1.宋词(1)发展原因:宋代时,商业发展,城市繁荣,市民数量不断增加,能够歌唱的词更适应市井生活需要。(2)地位: 成为宋代主要的文学形式之一。 (3)代表人物:苏轼、李清照、辛弃疾。词2.元曲(1)背景:宋朝和金朝已有各种戏曲演出。(2)形式:散曲和杂剧。(3)代表人物:元朝最优秀的杂剧家是 ,代表作是悲剧《窦娥冤》。著名的杂剧家还有马致远、王实甫等。 六、司马光和《资治通鉴》1.作者:北宋史学家、政治家司马光。2.体例: 的通史巨著。 3.内容:记述了从 到五代共1 300多年的历史。 关汉卿编年体战国4.地位:对研究我国古代历史具有重要价值。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与司马迁的《史记》,并列为我国史学的不朽巨著,他们被后人称为 “史学两司马”。1.某学生拟办一份历史手抄报,准备了下面的素材。据此推断这份手抄报的主题是( )A.汉朝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B.唐朝民族关系的不断发展C.宋元时期科学技术的进步D.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训练案·效果评价C◆北宋时匠人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北宋末年中国海船上开始使用指南针◆元朝时发明了火铳2.(2024河南)宋朝时,雕版印刷术使用更加普遍,“转相摹刻诸子百家之书,日传万纸”,对文化发展是一个明显推动。这主要说明宋朝时期( )A.儒家思想备受推崇B.技术推动文化发展C.活字印刷普遍使用D.文化助力技术创新B3.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灿烂辉煌,曾经长期领先于世界。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说:“每当人们在中国文献中查找任何一个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主要焦点就在宋代。”以下能支持这一观点的史实是( )A.蔡伦改进造纸术B.指南针开始应用于航海C.毕昇发明雕版印刷术D.火药开始应用于军事B4.王处讷于961年制新历,宋太祖亲自作序,命名为《应天历》;981年,王处讷又献新历20卷,后升为司天监,为从三品。沈括于1075年主持完成《奉元历》,和共事官员各升一官。这表明宋朝( )A.重视人才培养 B.鼓励科技创新C.引进先进技术 D.科技领先世界B5.有学者论述南宋的一位思想家:“他是理学的集大成者,重视儒学的普及化、通俗化,他编著《四书章句集注》,扩大了理学的影响。”这位思想家是( )A.董仲舒 B.韩愈 C.朱熹 D.王充6.唐诗、宋词、元曲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璀璨明珠。下列属于元曲代表作品的是( )CC7.(2024四川成都期末)指南针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它的发明对人类的科学技术和文明的发展起到了无可估量的作用。观察下图中指南针的发展变化,可以得出中国科技( )A.传播范围广B.数量种类多C.传承中创新D.精妙绝伦C8.为了编修历法,元朝郭守敬创制和改进了多种天文仪器;在全国各地设立27个观测点,开展了大规模的“四海测量”活动,并对实测结果进行精密计算和综合研究。这体现出郭守敬( )A.注重国计民生B.具备科学实证精神C.总结传统经验D.借鉴国外先进成果B9.两宋词坛的风格虽有豪放与婉约之分,但李清照、辛弃疾等人的许多词作中均流露出较为浓厚的忧患意识。这种忧患意识反映出他们生活的时代特征是( )A.战乱频繁,百姓流离失所B.土地兼并,激化社会矛盾C.政治黑暗,导致民不聊生D.国家分裂,民族政权并立D10.某历史探究小组以“探寻古代科学技术”为主题开展项目式学习,设计了以下学习任务清单,请你参与完成。[学习任务一 展示科技人物代表]北宋沈括的主要科学成就 领域 成就天文 历法 于1075年修成《奉元历》;第一次从理论上推导出冬至日、夏至日一天的长度不相同;用实验方法演示了月亮盈亏现象数学 针对垛积问题,创立了一个正确的求解公式;推导得出求弓形弧长的近似公式物理 发现磁偏角现象,比西欧早400年左右;用纸人做共振现象实验,比欧洲类似实验早几个世纪地学 以泥沙的淤积作用正确解释了华北平原的成因药物学 编成《良方》一书,记载了世界上最早的荷尔蒙制剂的制备方法(1)阅读学习任务一表格中的信息,指出沈括领先世界的科学成就。(3分)答案:发现磁偏角现象;用纸人做共振现象实验;记载荷尔蒙制剂的制备方法。(3分)[学习任务二 展示科技成就代表]收集相关成就图片 说明科技 成就1 泥活字版 (模型) 北宋毕昇发明的泥活字,标志着活字印刷术的诞生,比德国人约翰内斯·古腾堡的铅活字印刷术早约400年科技 成就2 司南(复原 模型) 《韩非子·有度》记载:“先王立司南以端朝夕。”司南是指南针的始祖,利用磁铁指南的作用,可以辨别方向科技 成就3 宋代火器 示意图 火器即利用火药等的燃烧、爆炸作用或发射的弹丸进行杀伤和破坏的兵器。古代火器主要包括火箭、火铳和铜火炮等(2)(新考法)阅读学习任务二表格中的信息,探究小组准备进行古代科技成就展览,请选择其中任意一项科技成就为其撰写推介词。(要求:简要介绍该科技成就及其作用)(6分)答案:(示例)科技成就1:活字印刷术由北宋毕昇发明,之后不断改进。活字印刷术的出现,降低了制书的成本,加快了图书的普及和文化的传播。印刷术的发明与传播对世界文明的传播,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6分)科技成就2:指南针古称“司南”,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其主要作用是辨别方向。北宋末年,中国的海船上开始使用指南针。指南针的发明和使用,对世界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起了巨大推动作用,为欧洲航海家开辟新航路和实现环球航行提供了重要条件。(6分)科技成就3:火药的发明和传播对欧洲的火器制造和作战方式产生巨大影响,为资产阶级战胜封建势力提供了军事条件。(6分)(任选一项即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14课 辽宋夏金元时期的科技与文化导学案.docx 第14课 辽宋夏金元时期的科技与文化教案.docx 第14课 辽宋夏金元时期的科技与文化课件2024-2025学年度七年级下学期部编版历史.pptx 第14课 辽宋夏金元时期的科技与文化课堂习题课件.pptx 视频1.mp4 视频2.mp4 视频3.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