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高二1月期末质量检测卷地理(A卷)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4.本卷命题范围: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选择性必修2第一至二章。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长江三角洲坐落于长江下游,是我国面积最大的河口三角洲,人口密集。下图为长江三角洲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 从陆地向海洋方向,长江口沉积物的粒度变化趋势大致为( )A. 逐渐变粗 B. 先变粗,后变细 C. 逐渐变细 D. 先变细,后变粗2. 与长江相比,钱塘江河口未形成三角洲,主要是因为其( )A. 径流量大 B. 含沙量小 C. 河道较深 D. 潮流作用弱3. 长江三角洲人口密集,与之关联性最小的自然条件是( )A. 四季如春 B. 地形平坦 C. 土壤肥沃 D. 水源充足下图为北印度洋某洋流位置示意图,图中甲海域夏季渔业资源丰富。据此完成下面小题。4. 图示洋流( )A. 属于寒流 B. 受海水密度影响大 C. 补偿流 D. 流向季节变化明显5. 甲海域夏季渔业资源丰富,主要是( )A. 水质较好 B. 入海径流量大 C. 冷海水上泛 D. 有寒暖流交汇6. 1月,由马斯喀特开往摩加迪沙的油轮( )A. 顺风顺水 B. 顺风逆水 C. 逆风顺水 D. 逆风逆水祁连山的大野口河流域面积约6806km2,地势南高北低,区内植被资源丰富,在海拔2700~3300m的区域,其阳坡主要为山地草原,而阴坡则以青海云杉林为主。研究发现,青海云杉林的土壤碳、氮含量(主要取决于枯落物的分解)并未随着林分密度(单位面积上的林木株数)的增加而增加。据此完成下面小题。7. 大野口河流域在海拔2700~3300m区域内阳坡和阴坡主要植被类型不同,影响因素主要是( )A. 热量 B. 水分 C. 风力 D. 坡度8. 青海云杉林的土壤碳、氮含量并未随着林分密度的增加而增加,主要是因为林分密度越大( )①气温和地温越高②气温和地温越低③土壤微生物活性越强④土壤微生物活性越弱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下图为我国火锅派系分布示意图(以省区为单位区域进行划分),各派系火锅口味不同。据此完成下面小题。9. 图示各火锅派系( )A. 具有明确的范围 B. 边界具有过渡性质 C. 依据自然特征划分 D. 内部气候特征一致10. 川渝派火锅口味以麻辣著称,从气候角度看,主要是因为川渝地区( )A. 长夏无冬 B. 湿度较大 C. 终年炎热干燥 D. 昼夜温差大坎儿井是干旱地区巧妙开发利用地下水的水利工程,主要分布在中国新疆、亚洲中西部等地区。近几十年来,新疆坎儿井数量显著减少。下图为新疆坎儿井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1. 下列月份中,新疆坎儿井水量最大的月份最可能是( )A. 1月 B. 4月 C. 7月 D. 10月12. 新疆坎儿井数量减少对当地的主要影响是( )A. 弃耕土地增多 B. 土地石漠化加剧 C. 台风天气多发 D. 滑坡发生频次增多纳米比亚地处非洲西南部、南非高原西部,大部分地区海拔1000~1500m,国土面积约82.5万km2,人口302万(2023年),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业发展较快,但其发展也存在一些问题。纳米比亚约有65%的人口从事农业生产,但粮食产量低,约70%的粮食需要从南非进口。右图为纳米比亚地理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3. 纳米比亚的旅游资源丰富,主要得益于( )A. 全年降水均匀 B. 热带雨林广布 C. 地壳运动活跃 D. 自然环境多样14. 纳米比亚旅游业发展的限制条件有( )①生态环境脆弱②环保要求严格③交通等基础设施落后④国际市场需求减小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15. 纳米比亚粮食产量低,主要是因为( )A. 劳动力短缺 B. 农业科技落后 C. 国土面积小 D. 地质灾害频发二、非选择题:共55分。16.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图1为2024年某时刻澳大利亚及其附近地区等压线分布示意图,未来3天,图中冷锋将过境珀斯。图2为澳大利亚某地多年月平均气温和降水分布示意图。(1)判断图1所示澳大利亚处于夏半年还是冬半年,并说明判断理由。(2)推测未来3天内珀斯的天气变化情况。(3)指出图2所示气温和降水状况最可能位于图中的澳大利亚四座城市中的哪座城市,并说明该地气候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17.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传统村落,原名古村落,是农耕文明的产物,虽经历久远年代,但至今仍为人们服务。下图为安徽省现存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示意图。指出安徽省现存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的主要特点,并分析安徽省南部和北部地区现存传统村落数量差异的原因。18.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第六次国家荒漠化监测数据显示,山西现有草地沙化面积17.57万公顷,占沙化土地面积的32.48%。图1为山西沙化草地主要分布地区示意图,图2为山西沙化草地景观图。(1)简析图示山西北部草地沙化的主要原因。(2)说明山西草地沙化的危害。(3)请你为山西沙化草地治理提出可行性的措施。19.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鸡西市是黑龙江省著名的煤城,已经有百年的开采历史,煤炭是其主要支柱产业之一,煤炭产业为全市经济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伴随着煤炭资源的枯竭,鸡西市在其经济转型发展中面临诸多难题。下图为鸡西市位置示意图。(1)简析煤炭产业对鸡西市城市发展主要促进作用。(2)指出鸡西市在经济转型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2024~2025学年高二1月期末质量检测卷地理(A卷)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4.本卷命题范围: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选择性必修2第一至二章。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3题答案】【答案】1. C 2. B 3. A【4~6题答案】【答案】4. D 5. C 6. A【7~8题答案】【答案】7. B 8. D【9~10题答案】【答案】9. A 10. B【11~12题答案】【答案】11. C 12. A【13~15题答案】【答案】13. D 14. C 15. B二、非选择题:共55分。【16题答案】【答案】(1)夏半年理由:澳大利亚内陆形成低压,高压位于其南部海域,说明陆地气温高于海洋,可推知其正处于当地夏半年。(2)冷锋过境前:受单一暖气团控制,气温较高、气压较低,天气晴朗;冷锋过境时:气温下降、气压上升,可能出现大风、降雨等天气;冷锋过境后:受单一冷气团控制,气温下降、气压上升,天气转晴。(3)城市:墨尔本。因素:盛行西风;洋流(或暖流或东澳大利亚暖流);地形等。【17题答案】【答案】特点:空间分布不均;南部多,北部少;山地和丘陵地区多,平原地区少等。原因:安徽省南部地区多山地,地形崎岖,对外交通不便,与外界联系较少,受外界(现代城镇化等)影响小,使得传统村落得以较好地保存下来,传统村落数量较多;北部地区为平原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人员流动频繁,村容村貌和风俗习惯易受影响,不利于传统村落的长久维持,传统村落数量较少。【18题答案】【答案】(1)自然原因:图示山西北部位于半干旱区,降水少,风沙活动频繁;全球气候变暖、蒸发加剧,干旱程度加重等。人为原因:过度放牧,破坏草地植被恢复能力;在草地上进行不合理开发,如无序开垦、采矿等,破坏草地生态平衡等。(2)导致生物多样性下降;导致土地生产力降低(载畜能力下降);加剧水土流失;增大旱涝和沙尘暴的发生频次等。(3)加强科普宣传教育,提高居民沙化草地保护和治理意识;相关部门加强监管,合理控制沙化草地的载畜量;加强水资源管理,合理利用水资源,提高草地生态系统的抗旱能力;制定相关法律法规,规范草地利用行为;对沙化草地进行动态监测,加强草地管理;进行人工种草,恢复沙化草地生产力;加大科研投入,加强对沙化草地治理的研究等。【19题答案】【答案】(1)作为城市的主导产业(之一),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吸引人口流入、扩大城市规模,推进城镇化进程;推动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利于提升城市的整体功能和居民的生活质量等。(2)经济发展严重依赖煤炭产业,产业结构单一;生态破坏、环境污染严重;煤炭资源枯竭,经济增长缓慢,财政收入下降(资金较为缺乏);高科技人才短缺,创新能力不足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