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昭通2024~2025学年上学期高一年级期末质量检测地理(A卷)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综合题)两部分。第I卷第1页至第8页,第Ⅱ卷第8页至第10页。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第I卷(选择题,共6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读太阳大气结构图,完成下面小题1. 图中①、②、③三层分别表示太阳大气层的( )A. 色球层、光球层、日冕层 B. 色球层、日冕层、光球层C. 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 D. 光球层、日冕层、色球层2. 下列关于太阳辐射和太阳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化石燃料的能量来自太阳辐射B. 太阳辐射的能量来自耀斑爆发C. 太阳活动是内部核聚变反应的结果D. 太阳辐射使地球高纬地区产生极光下图为“地质时期(局部)全球气温、降水量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3. 在图示甲地质时期( )A. 鱼类出现 B. 可能出现生物大灭绝 C. 重要铁矿成矿期 D. 恐龙灭绝4. 在甲地质时期形成的地层中,不可能有的生物化石是( )A 裸子植物化石 B. 蕨类植物化石 C. 爬行动物化石 D. 鸟类动物化石下图左图为“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右图为“地震波速度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5. 关于图中字母和数字代表的地理事物对应正确的是( )A. ①一地壳 B. ③一软流层 C. A一纵波 D. B一横波6. 联系所学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左图中的地球圈层都是按地震波速度变化划分的B. 左图中③及其以下圈层A波不能传播C. 左图中④⑤圈层B波向下传播速度减慢D. 左图中③圈层由塑性物质组成,是岩浆发源地左图是“地球自然环境圈层间物质交换示意图”,右图为务忪凉规四。完成下面小题。7. 左图中④圈层的主要特点是( )A. 由坚硬岩石组成 B. 由气体和悬浮物质组成C. 其主体是海洋 D. 能够进行光合作用8. 雾凇,俗称树挂,是低温时空气中水汽直接凝华,或过冷雾滴直接冻结在树枝上的乳白色冰晶沉积物(如右图)。左图中与雾凇的形成直接相关的圈层是(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读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9. a层气温随高度变化规律的成因是其主要的热量直接来源于( )A. 太阳辐射 B. 地面辐射C 大气辐射 D. 大气逆辐射10. 下列关于b层的叙述,正确的有( )①二氧化碳、水汽吸收红外线而增温②吸收紫外线,成为人类生存环境的天然屏障③大气平稳,有利于高空飞行④有若干电离层,对无线电通信有重要作用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下图示意北半球部分地区海平面气压分布。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1. 图中甲、乙、丙、丁四个箭头中,能正确表示当地风向的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12. 根据图中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蒙古西部盛行下沉气流 B. 蒙古西部为阴雨天气C. 乌兰巴托风力小于北京 D. 乌兰巴托和北京都吹西南风白兰瓜,又名“兰州蜜瓜”,享有“香如桂花,甜似蜂蜜”之誉。为克服兰州自然条件对种植白兰瓜的不利影响,瓜农在原有土地上增铺砂砾层(如图),使白兰瓜的产量、质量显著提高。完成下面小题。13. 增铺砂砾层后,对主要水循环环节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蒸发增强②降水减少③下渗增强④水汽输送增强⑤地表径流减少⑥地下径流增强A. ①④⑥ B. ②③⑤ C. ③⑤⑥ D. ①③⑥14. 在原有土地上增铺砂砾层后,白兰瓜的产量、质量显著提高的原因有( )①增加瓜田的昼夜温差②减少土壤水分蒸发③增大土壤孔隙,通气透水性增强④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①④潮汐是海水周期性涨落现象,对海洋运输有重要意义,特别是远洋巨轮进出港口,多利用涨潮时的高水位进出港口。图为上海吴淞港某日潮高随时间变化图。完成下面小题。15. 关于潮汐现象的叙述错误是( )A. 当日8:00到12:00为高潮 B. 当日19:00前后为低潮C. 该现象是引潮力作用的结果 D. 利用潮汐一天能发四次电16. 当日最适合远洋巨轮进出该港的时间是( )A. 8:00前后 B. 12:00前后C. 20:00前后 D. 0:00前后下图为“8月大西洋表层海水年平均温度、盐度和密度随纬度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7. 对图中曲线判断正确的是( )A. ①一密度曲线 B. ②一盐度曲线 C. ③一温度曲线 D. ②一密度曲线18. 下列有关图示区域海水性质的描述,错误的是( )A. 赤道附近海域海水温度高,盐度也高 B. 低纬度水温高,高纬度水温低C. 北纬60°海域盐度高于南纬60°海域盐度 D. 南北半球副热带海域盐度值高19.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①曲线在大河入海口数值一定比周边海域小 B. ②曲线在赤道附近数值大是因为热量来自地面辐射C. ③曲线与降水量呈正相关关系 D. ①曲线和②曲线大致呈负相关关系曼德海峡连接了亚丁湾和红海,红海是世界上盐度最高的海域。图示意红海及周边地区。完成下面小题。20. 满载石油的轮船经曼德海峡进入红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海水温度升高 B. 海水密度降低 C. 船舶吃水深度变浅 D. 海水盐度降低21. 曼德海峡海水的流向是( )①表层海水从红海流向亚丁湾②表层海水从亚丁湾流向红海③底层海水从红海流向亚丁湾④底层海水从亚丁湾流向红海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22. 下列关于红海是世界上盐度最高海域的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①降水稀少②蒸发强烈③河流注入少④高盐度海水流入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读所示四幅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23. 四幅景观图的成因对应正确的是( )A. ①—流水堆积作用 B. ②—风力侵蚀作用C. ③—风力堆积作用 D. ④—流水侵蚀作用24. 关于图示四类地貌的叙述正确的是( )A. ①—土层厚,植被少 B. ②—深谷多呈“V”形C. ③—迎风坡陡,背风坡缓 D. ④—下部流水侵蚀作用强25. 下图标注的南半球某河流两岸六地中,在自然状态下以侵蚀作用为主的是( )A. ①③⑤ B. ①④⑤ C. ①③⑥ D. ②④⑥植被是自然环境的产物,深刻地受自然环境影响。据此并结合图,完成下面小题。26. ①、②两图所示典型植被分别是( )A. 温带草原、热带草原 B. 热带草原、温带草原C. 热带荒漠、常绿阔叶林 D. 温带荒漠、热带草原27. 下列关于两图所示植被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 )A. ①图植被植株矮小,根系不发达B. ①图植被叶片呈纸质,宽而薄C ②图植被湿季时郁郁葱葱,干季时草类枯黄D. ②图植被四季常青,树冠浑圆我国是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下表为2017年河北省自然灾害损失统计表。完成下面小题。类型 受灾人口数/万人 紧急转移安置人口数/人 受灾面积/千hm 绝收面积/千hm 倒塌房屋/间 经济损失/亿元干旱 1275.4 0 1578.91 334 0 102.06风雹 296.68 173 254.17 26.28 180 20.53洪涝 130.52 157 129.3 12.84 170 9.84低温冷冻 82.76 0 105.22 38.6 0 8.9928. 洪涝灾害的直接诱发因素包括( )①暴雨②暴风雪③河流冰凌融化④冰雪融化⑤海啸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③⑤ D. ①②⑤29. 2017年河北省最为严重的气象灾害是( )A. 干旱 B. 风雹C. 洪涝 D. 低温冷冻30. 河北省应对干旱灾害的措施合理的是( )A. 加大地下水的开发 B. 大力建设海水淡化工厂C. 关闭所有高耗水企业 D. 跨流域调水第II卷(综合题,共40分)注意事项:第II卷用黑色碳素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31.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历史上,我国出现了“下南洋”“闯关东”“走西口”的人口大迁徙,到20世纪80年代后出现了更大规模的以“孔雀东南飞”为标志的人口迁徙潮。下图为“我国不同时期人口迁移示意图”。(1)以胡焕庸线为界,我国人口主要分布在____地区。(2)“孔雀东南飞”的人口迁入地是____;促使“孔雀东南飞”的最主要原因是____。(3)“走西口”给人口迁入地造成的生态环境问题主要有( )①森林破坏②水土流失③土地荒漠化④土地盐碱化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④ D. ③④(4)在“闯关东”的人口大迁徙中,“关东”吸引人口迁人的主要原因是____(填“地广人稀”或“土壤肥沃”)。(5)简述“闯关东”对华北地区的有利影响有____;不利影响有____。(6)在“下南洋”“闯关东”“走西口”“孔雀东南飞”的迁人地中,资源环境承载力最弱的是____,该迁入地突出的限制性条件是____。32.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据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2024年6月26日16时19分06秒,云南永胜县羊坪乡落雪坪村附近(北纬26.78度,东经100.84度),发生4.5级地震,震源深度15公里,震中距离县城约15公里,全县境内均有明显震感。经初步排查,地震暂未造成人员伤亡,通信、电力、交通保障等情况正常,全县群众生产生活秩序正常,相关工作正在有序开展。图为“我国南部西北—东南向的地形剖面示意图”。(1)甲地地貌为河流地貌中的____,其成因是__________。(2)云贵高原喀斯特地貌发育,岩石的____和水的____,决定了喀斯特地貌发育的程度。(3)珠江注入海洋时,____减慢,所携带的泥沙在河口____,形成____。(4)世界地震主要集中分布于三个地带,横断山区属于____(填“环太平洋地震带”“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或“大洋中脊地震带”);除地震外,该地形区常见的地质灾害还有____和____。(5)永胜地震发生时,人们理论上应先感觉到____(填“左右摇晃”或“上下颠簸”);据报道,此次地震震中区烈度____(填“高”或“低”)。33. 图示意“某海域等温线分布”和“某观测站海水水温垂直分布”。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海水的热量主要来自____,因此表层海水温度随纬度的变化规律为____。(2)根据甲图信息判断,图示海域位于____(填“南”或“北”)半球,该海域洋流流向为____,按性质分类,该洋流为____(填“暖流”或“寒流”),对沿岸气候的影响为____。(3)描述图乙中海水水温垂直分布规律:________。(4)甲图中①②③④四地,与乙图中的水温分布相符的是____。34. 下图甲图为“理想土壤的成分体积比例图”,乙图为“成熟土壤剖面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甲图中字母A代表的是组成土壤的____,它直接来源于乙图中的____(填乙图中的序号);甲图中字母B代表的是组成土壤的____,它是由____提供的。(2)乙图土壤分层结构中,②是____层,④是____层。(3)我国东北的黑土有机质含量多的自然原因是____;____。昭通2024~2025学年上学期高一年级期末质量检测地理(A卷)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综合题)两部分。第I卷第1页至第8页,第Ⅱ卷第8页至第10页。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第I卷(选择题,共6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2题答案】【答案】1. C 2. A【3~4题答案】【答案】3. B 4. D【5~6题答案】【答案】5. B 6. D【7~8题答案】【答案】7. B 8. C【9~10题答案】【答案】9. B 10. D【11~12题答案】【答案】11. B 12. A【13~14题答案】【答案】13. C 14. A【15~16题答案】【答案】15. A 16. D【17~19题答案】【答案】17. A 18. A 19. D【20~22题答案】【答案】20. C 21. B 22. A【23~24题答案】【答案】23. C 24. B【25题答案】【答案】C【26~27题答案】【答案】26. D 27. C【28~30题答案】【答案】28. B 29. A 30. D第II卷(综合题,共40分)注意事项:第II卷用黑色碳素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31题答案】【答案】(1)东南部 (2) ①. 珠江三角洲或广东省 ②. 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差异 (3)D(4)地广人稀 (5) ①. 有利影响:缓解资源和环境的压力 ②. 不利影响:人才和劳动力流失(6) ①. “走西口” ②. 水资源不足【32题答案】【答案】(1) ①. (V形)峡谷 ②.流水下切侵蚀 (2) ①. 可溶性 ②. 流动性(3) ①. 流速 ②. 沉积 ③. 河口三角洲(4) ①. 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 ②. 滑坡 ③. 泥石流(5) ①. 上下颠簸 ②. 低【33题答案】【答案】(1) ①. 太阳辐射 ②. 随纬度的增加而降低(2) ①. 北 ②. 自南向北 ③. 暖流 ④. 增温增湿(3) ①. 随深度的增加而降低 ②. 海深1000米以下水温变化不大(4)①【34题答案】【答案】(1) ①. 矿物质 ②. ④ ③. 有机质 ④. 生物(2) ①. 腐殖质 ②. 成土母质(3) ①. 夏季温暖湿润,草类生长茂盛 ②. 冬季寒冷,微生物活动较弱,土壤中有机物分解慢,积累较多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