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精卫填海 表格式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3 精卫填海 表格式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小学语文 年级 四年级
课题 精卫填海
教学目标
1.认识“帝、曰”等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少”,会写“曰、衔”等5个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能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讲述精卫填海的故事。
4.发挥想象,能说出自己心中的精卫形象,体会精卫身上体现出的坚韧执着、锲而不舍的精神品质。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认识“帝、曰”等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少”,会写“曰、衔”等5个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1.能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讲述精卫填海的故事。
2.发挥想象,能说出自己心中的精卫形象,体会精卫身上体现出的坚韧执着、锲而不舍的精神品质。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神话,永久的魅力,人类童年时代飞腾的幻想。中国有着上下五千年的悠久历史,也有着数不清的带有神话色彩的神话传说,我们曾跟随治水的大禹一起筑坝挡水,将洪水阻隔在家园之外;也曾跟随后羿一起射下九个太阳,救万民于水火之中;也曾跟随巨人盘古的脚步,干了件开天辟地的大事,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中国神话故事---《精卫填海》。 二、神话内容我会读 学习任务一: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1.分类识字,读准字音。 ①人物称谓:文言文的学习要做到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让我们来试一试吧!课文里面有几个表示人物谓称的词,你会读吗? ②精卫行为:这里还有几组表示精卫行为的词,试着读读看! ③重点指导“衔”字的书写:左中右结构三个部件占位平均,互相依傍,写紧凑些,特别是中间的“钅”,尽量写得纤长一些。 2.教师范读,划分节奏。 ①让我们一起把这些生字送入文中,请同学们认真听老师范读,看看能够发现什么呢? 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小结:相信同学们发现了,老师在朗读过程中加上了适当的停顿,正是由于这些节奏线的出现我们才能读的更有味道更有节奏,请同学们将节奏线标在书本上并暂停视频,自己读几遍,直到读通读顺为止。 三、神话故事我会讲 学习任务二:了解文意,梳理脉络。 1.了解文意。 同学们,会读了,那意思你们能理解吗?让我们回顾一下理解文言文的方法:结合注释、结合插图、添字组词、查阅字典。 ①首先根据注释1,我们知道这个故事出自---《山海经北山经》 (插入资料) 《山海经》是中国先秦古籍,记载了我国古代山川、各地名俗、物产资源以及大量神异鬼怪的传说,是一部旅游、地理知识方面的百科全书,实际上也是我国记载神话最多的一部古书。
②精卫是谁? -这篇故事的主人公叫做精卫,根据注释和课本上方的插图我们知道它是一只形状像乌鸦,头上有花纹,白色的嘴,红色的脚的鸟。原文是怎样描述的呢?我们来看,原文是这样说的: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注意:在本课中“少”不仅仅是多音字这么简单,结合注释我们知道“少女”是一个古今异义词,古义是小女儿,今义是年轻未婚的女子。这句话的意思是:炎帝的小女儿,名字叫女娃。 ③精卫为什么要填海呢? -原文是这样说的: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通过添字组词:游-游玩;溺-溺水;返-返回。借助注释:故-因此。这句话的意思是:女娃在东海游玩,溺水了没有回去,因此变成了精卫鸟。 ④精卫是怎样填海的? -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结合插图上这只叼着石头的精卫鸟插图,我们能知道衔应该是“叼着”的意思,所以这句话的意思是:精卫鸟常常从西山叼来树枝和石头,把它们填进东海。 2.疏通脉络。 原文翻译人物精卫是谁?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炎帝的小女儿,名字叫女娃。起因精卫为什么要填海呢?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女娃在东海游玩,溺水了没有回去,因此变成了精卫鸟。经过精卫是怎样填海的?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精卫鸟常常从西山衔来树枝和石头,把它们填进东海。
小结:课文就是这样为我们交了人物、起因、经过。请同学们暂停视频,看着原文试着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个故事吧! 四、神话精神我感悟 学习任务三:感悟精神,链接现实。 1.感悟精神 ①配视频引读,想象填海过程中会遇到的困难。 故事读通顺了,我们知道这是一场力量悬殊的较量。相信同学们都对它填海的过程感兴趣。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大家猜想一下,在填海过程中她可能遇到什么困难?让我们结合插图来想象一下,他们会有怎样的对话呢? 炎帝说:女儿啊,巨雷欲聋,巨浪翻滚,如此恶劣的天气,你的羽毛被淋湿,你的嘴角在流血,你就不要填海了吧?
精卫说:我必填东海!
朋友说:精卫啊,从西山到东海,路途遥远,如此劳累,况且大海那么大,凭你小小的身躯,怎么可能填平大海呢? 精卫还是说我必填东海! 大海说:小精卫,你太自不量力了,我辽阔无边,深不可测,你用小小的木石怎么可能填平呢?真是可笑!
精卫依旧说我必填东海! ②想象画面,体会精卫精神。 精卫就是这样一直----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标红“常”)“常常、日复一日”,这说明精卫填海从未停歇的啊! 在狂风卷起巨浪的日子里,她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在别人让她放弃的时候,她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它依旧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在一遍一遍的朗读与讲述中,精卫不再只是那只填海的鸟,他开始变得丰富、鲜活。此时此刻,在你们的脑海里会翱翔着怎样的一只精卫鸟呢?是的,一只坚韧执着的、锲而不舍的、毫不畏惧的,这就是精卫!相比于烟波浩渺的大海,精卫的力量无疑微小,但它就是要用单薄的羽翼撼动惊涛骇浪。“知不可为而为之”这就是精卫精神! ③拓展资料 难怪历朝历代的诗人都颂它坚韧敬它勇敢: 清代黄遵宪深情讴歌---杜鹃再拜忧天泪,精卫无穷填海心。 清代诗人顾炎武赞叹不已---我愿平东海,身沉心不改。大海无平期,我心无绝对。 2.链接现实 ①这种精神是一种鼓舞,是一种财富,更是一种民族文化的传承。(播放视频:当代精卫) 小结:一点点微光汇聚,终究会迎来光明,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执著,神话传说中蕴含的精神力量已经成为我们与生俱来的精神基因。让我们带着对精卫坚韧执着、不屈不挠的敬佩之情再次齐诵《精卫填海》! 3.作业: 1.为精卫制作《魅力人物推荐卡》 魅力人物推荐卡照片姓名:出处:推荐理由:
2、拓展阅读:山海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