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A B C A B D B D B C题号 11 12 13 14 15 16答案 D C B A A C26届高二年级开学考地理试卷参考答案17.(1)贝齐布卡河位于南半球的热带草原气候区,5~10月是干季;河流处于枯水期,河流水位低,河床裸露面积大,便于水冲玛瑙原石的采集。(2)丰富的原因:地处低纬,水热条件较好;地形复杂,自然带垂直变化显著,各地气候差异较大,适宜不同的物种生存繁殖。独特的原因:岛屿脱离大陆较早,造成岛内外物种间缺乏基因交流,使得岛内物种独立进化,所以存在大量独特的动植物。(3)植被类型:以热带雨林为主。成因:地处低纬,热量丰富;南北走向的山脉,使来自海洋的东南信风易抬升,多地形雨;沿岸有暖流经过,增温增湿;在高温多雨的条件下形成雨林景观。18.(1)地质构造:地堑或断层。形成过程:内力作用:地壳运动形成断层,两侧的秦岭、黄土高原相对抬升,渭河平原断裂下陷,形成谷地;外力作用:渭河及其支流带来的泥沙不断沉积最终形成冲积平原。(2)水文特征:流量较大;受夏季降水补给为主,为夏汛,水位季节变化大;含沙量大;流速快;有结冰期。(任答3点)(3)特征:北侧颗粒物较小。原因:北侧河流主要流经黄土高原,黄土颗粒小;河流流程长,落差相对较小,流速相对较慢,搬运泥沙能力弱,故沉积物颗粒小。19.(1)易引发滑坡、塌陷、泥石流、崩塌等地质灾害;污染与破坏水土资源。(2)三次产业结构不合理,一产业比重过高,三产业比重低;第二产业内部比例严重失调,以工业经济为主体;工业结构重型化(重工业产值占工业比重过高),产业层次偏低。(3)延伸磷矿资源产业链,提高科技附加值;利用优越的气候、地形条件,实现多种经营(发展立体生态农业,注重农副产品加工);依托旅游资源优势,积极发展生态旅游。答案第1页,共2页26届高二年级开学考地理试卷一、单选题(每题3分,共16题48分)某校地理研学小组对甘肃的马鬃山(41.5°N,97°E)进行了一周的研学旅行,发现该地区地质作用复杂。下图为马鬃山某地的地质剖面图。完成下面小题。1.对于图中各地,以下推测正确的是( )A.甲处利于储存地下水 B.乙是向斜成谷C.丙有丰富大理岩出露 D.丁处化石丰富2.根据材料,按先后顺序排列该地发生过的地质作用过程( )A.岩浆侵入-沉积作用-褶皱变形-岩层断裂 B.沉积作用-褶皱变形-岩浆侵入-岩层断裂C.沉积作用-褶皱变形-岩层断裂-岩浆侵入 D.沉积作用-岩浆侵入-岩层断裂-褶皱变形PM2.5是指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能长时间悬浮在大气中,其浓度越高,代表空气质量越差。2024年1月某市经历了一次剧烈的天气变化,下图示意该时期气象数据。完成下面小题。3.导致此次天气变化的天气系统主要是( )A.暖锋 B.准静止锋 C.冷锋 D.台风4.图示期间,该市出现的天气变化有( )A.风向发生转变 B.空气质量转好 C.气温逐渐上升 D.风速稳定不变5.推测该市21—22日PM2.5浓度明显下降的原因可能为( )①风力增强②气温下降③光照减弱④降水增多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南海北部具有宽阔的大陆架以及陡峭狭长的大陆坡,在季风驱动、海底地形变化及黑潮入侵等因素的共同影响下,表现出复杂多变的环流形式,下图示意南海北部洋流分布。完成下面小题。6.甲乙沿岸流受季风影响,流向季节差异明显,甲洋流多出现于( )A.4月 B.7月 C.10月 D.1月7.与海南岛东岸海域相比,西岸海域上升流较弱,主要是因为西岸( )A.海底水温较低 B.海底地形平坦 C.海面风速较弱 D.海面降水较多8.黑潮入侵可能对流经海区及周边产生的影响是( )A.夏季海雾频发 B.全年降水减少 C.冷水鱼类聚集 D.海水蒸发增强贵州省岩溶地貌广布,曾是全国石漠化面积最大、程度最深、危害最严重的省份。从1998年开始,贵州省坚持不懈地与石漠化进行了长达26年的鏖战。赫章县开展退耕还林、森林抚育等工程,生态环境得到改善;大方县将石漠化治理同果树发展有机结合,让石山变青山,荒山变果园;六盘水市依托玉舍国家森林公园,深度开发休闲度假产品;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利用曾经的石漠化土地种植牧草,发展牛产业。望谟县从板栗树上做文章,以政策扶持为保障、以科研技术为支撑、以龙头企业为带动,有了响当当的品牌商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9.贵州省石漠化形成的自然原因是( )A.春季多暴雨 B.多陡坡 C.植被遭到破坏 D.过度开垦10.石漠化对贵州省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有( )①土层变薄,土壤肥力下降②水资源下渗严重,地表水缺乏 ③耕地面积减少 ④农民收入减少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1.贵州省石漠化治理的措施主要有( )①大力建设基础设施②因地制宜发展特色果林③深挖特色产品,打造品牌④退耕还林还牧,恢复生态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24节气是根据观察天体的周期性运行规律而形成的时间体系,其气候变化特征对农业适应性耕作和种植结构调整存在潜在影响。下图为我国某地1961—2020年24节气平均气温、降水及变化统计图,该地小暑降水最多(61.1mm),且小暑多年平均日出的地方时为4:45。完成下面小题。12.该地芒种的昼长最接近( )A.9.5小时 B.12.5小时 C.14.5小时 D.16.5小时13.符合该地气候特征的是( )A.全年高温多雨 B.一年四季分明 C.夏秋炎热干燥 D.冬春温和湿润14.为应对该地气候变化,下列有利于该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措施是( )A.修建水库等水利设施 B.提高农作物复种指数C.增加喜温凉作物种植 D.加强病虫害监测预警近年来,全国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保持逐年增长态势。下表为2023年浙江、黑龙江、西藏、贵州四省的相关数据。完成下面小题。省份 常住人口数量(万人) 城镇化水平(%) 城镇私营单位平均年工资(元)甲 364 38.88 70084乙 3099 67.11 47281丙 6577 74.23 74325丁 3856 55.94 5415615.表中甲、乙、丙、丁对应的省份依次为( )A.西藏、黑龙江、浙江、贵州 B.西藏、贵州、浙江、黑龙江C.浙江、西藏、黑龙江、贵州 D.浙江、黑龙江、贵州、西藏16.丁省份生态脆弱的自然原因是( )A.经济水平较低 B.热量条件较差 C.地形起伏较大 D.大气降水较少二、综合题(共52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贝齐布卡河是马达加斯加中北部河流,向西流入莫桑比克海峡,其河口处富集的水冲玛瑙是世界上公认的最优质的玛瑙。水冲玛瑙大多呈卵石状,磨圆度高,原岩以喷出岩为主,集中分布于河床与沙滩中。贝齐布卡河口的水冲玛瑙原石采集集中在每年的5~10月。某地理考察队,按照下图示意路线从马哈赞加徒步经甲城到达图阿马西纳。在考察途中,考察队发现途经甲城前后所见植被景观差异明显。下图示意贝齐布卡河地理位置。说明水冲玛瑙原石采集集中在每年的5~10月的原因。(4分)分析该岛物种丰富且独特的原因。(6分)(3)指出考察队从甲地到图阿马西纳所见最典型植被类型,并分析其成因。(8分)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8分)渭河的形成是区域地质、地势、岩性、洪流(降雨后沿沟谷及河道流动的暂时性线状流水)对沟谷的冲蚀和稳定的地下水补给共同作用的结果。左图为渭河流域示意图,右图为该区域地质构造示意图。指出渭河平原的地质构造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渭河平原的形成过程。(6分)说出图中泾河的水文特征。(6分)目前渭河河道淤积严重,根据颗粒物来源地及支流特征,指出与渭河平原南侧相比,其北侧沉积物颗粒的大小特征,并分析原因。(6分)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湖北省钟祥市,位于112°07'E~130°00'E,30°42'N~31°36'N之间,地处鄂北山区向汉江平原的过渡地带,东西部多山,地势两侧高,中部平展。钟祥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少数民族众多。该地矿产资源种类繁多,素有“中原磷都”之称,是全国重要的磷化工基地,磷矿产业为当地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其中多数矿区岩溶地貌发育。2009年国务院将钟祥市列入第二批资源枯竭型城市名单,当年其三次产业结构为26.16∶44.84∶29.00,图为钟祥市2003—2014年工业结构演进图。指出钟祥磷矿等矿产资源的开发对当地自然环境带来的影响。(4分)结合材料,说明被列为资源枯竭型城市时,钟祥经济发展中产业结构方面存在的问题。(6分)(3)依托当地资源条件,为钟祥的城市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6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6届高二年级开学考地理试卷.docx 26届高二年级开学考地理试卷参考答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