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葫芦岛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地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辽宁省葫芦岛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地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年1月葫芦岛市普通高中期末考试
高一地理
时间:75分钟 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须在答题卡和试题卷上规定的位置,准确填写本人姓名、准考证号,并核对条形码上的信息。确认无误后,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相应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各题目规定答题区域内,超出答题区域书写或写在本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021年5月14日,国际编号为325136号的天体被命名为“钟南山星”。该天体到太阳的平均距离为3.73亿公里,绕太阳一周需4.05年,在轨道上以每日158万公里的高速奔腾前进。完成下面小题。
1. 该天体可能是( )
A. 行星 B. 恒星 C. 卫星 D. 星云
2. “钟南山星”所属的天体系统可能是( )
A. 地月系、银河系 B. 太阳系、银河系 C. 地月系、太阳系 D. 太阳系、河外星系
北京时间2024年5月15日00时51分,太阳爆发X8.7级大耀斑。我国北京、辽宁都拍摄到了绚丽多彩的极光。极光会呈现不同的颜色,当带电粒子与地球大气中的高浓度氧分子碰撞,会激发出绿色的光。完成下面小题。
3. 极光的产生需要满足的三个必不可少的条件是( )
①大气②太阳风③氧气含量④地球磁场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4. 极光出现时会伴随( )
A. 流星现象多发 B. 区域电信信号加强 C. 极端天气增加 D. 卫星运行风险增大
2024年9月11日,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宣称在重庆秀山发现了已灭绝近4.36亿年的“双叉苗家鱼”(下图),据推测其腹侧鳍褶演化为了脊椎动物登上陆地的四肢,成为了脊椎动物称霸地球的“左膀右臂“和双脚。完成下面小题。
5. 双叉苗家鱼生存的年代是( )
A. 古生代 B. 中生代 C. 新生代 D. 前寒武纪
6. 满足双叉苗家鱼演化条件的是( )
A. 气候冷暖交替 B. 草原面积扩大 C. 陆地的大漂移 D. 海洋面积缩小
波罗的海是世界上盐度最低的海。下图为波罗的海及其周边区域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7. 推测图中四点表层海水平均盐度由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 )
A. ①②③④ B. ④②①③ C. ②①③④ D. ①③②④
8. 图中④地海水密度最高的季节是( )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雨天“湿岛”,指的是在降雨时及停雨后,城市比郊区的大气水汽含量更高的现象。下图为城郊热力环流图。完成下面小题。
9. 图中环流说明( )
A. 郊区水汽多 B. 城市蒸发旺 C. 郊区气压低 D. 城市绿地多
10. 雨天湿岛的现象( )
A. 对城市影响小 B. 会减少雾霾的出现 C. 在夏季更明显 D. 直接加剧城市内涝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的科研团队在第三次新疆综合科学考察期间,发现一种生活在沙漠中名为齿肋赤藓的植物。该植物能耐受极端环境,密集丛生,高度较低,通常只有1厘米左右(连假根在内)。齿肋赤藓的叶片可重叠排列,叶顶端的白色芒尖能反射强烈的太阳辐射。完成下面小题。
11. 下列符合齿肋赤藓生存环境特征的是( )
A. 温度低 B. 土壤贫瘠 C. 温差小 D. 海拔较高
12. 齿肋赤藓的叶片重叠排列主要是为了( )
①减少蒸发②遮蔽强光③抵抗强风④有效保温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基岩海岸是由岩石组成的海岸,临岸水深,经过海水的长期作用,加上基岩海岸本身的岩石性质、结构特征,形成了海蚀崖、海蚀平台、海蚀洞、海蚀拱桥、海蚀柱等各种形态的海蚀地貌。下图为某地沿海基岩海岸景观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3. 与图中海蚀柱形成过程相似是( )
A. 三角洲 B. 沙丘 C. 海滩 D. 喀斯特漏斗
14. 图中海蚀拱桥的形成反映出( )
A. 岩性与海蚀崖差别大 B. 受人类活动影响大
C. 岩体两侧受海浪冲击 D. 风化作用更加明显
2024年11月25日南水北调东线(图左)一期工程启动了2024至2025年度全线调水,按照水利部印发的水量调度计划,本年度将分别向江苏、安徽、山东调水5.27亿立方米、0.46亿立方米和7.88亿立方米。图(右)为水循环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5. 南水北调工程直接影响的水循环环节是( )
A. ① B. ④ C. ⑤ D. ⑥
16. 对调水沿线来说,南水北调的地理意义在于( )
A. 塑造地表形态 B. 促进高低纬度热量平衡
C. 提供饮用水源 D. 促进物质和能量的交换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52分。
17.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大气是地球周围的气体层,它包围着海洋和陆地,为地球生命提供了必要的生存环境。大气在垂直方向上可以分为多个层次,每层都有其独特的特征和功能。下图为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
(1)大气主要成分包括____和____,分别指出它们的重要作用____。
(2)平流层位于图中的____,请说明其中臭氧层的作用及其对人类的重要性____。
(3)假设你是一名宇航员,当你从太空站返回地球,穿越对流层时,请描述你可能遇到现象。
18.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舟山渔场(下图)位于杭州湾以东,位于中国第一大群岛——舟山群岛附近,海域渔业资源丰富,长期以来,舟山渔场一直是众多渔民的捕鱼圣地,甚至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渔船前来捕捞。然而,上世纪70年代以来,由于渔业资源遭受了长时间、高强度的滥捕,渔业资源急剧减少。浙江省提出了“修复振兴浙江渔场”计划,以期挽救舟山渔场的危局。
(1)说出图中海水等盐度线的变化规律并分析原因。
(2)分析影响舟山渔场形成的主要原因。
(3)你认为“修复振兴浙江渔场”计划应重点关注哪些方面。
19.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4年12月,国家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办公室、应急管理部等多个部门联合召开会商会,对当月全国自然灾害风险形势进行了综合分析和研判。会议指出,12月份我国多地将面临自然灾害风险,预计华北大部、东北北部和西南部、华东北部等地降水将较常年同期偏多,并伴随阶段性强冷空气影响。下图为12月低温雨雪冻害风险图。
(1)结合材料,指出12月份我国低温雨雪灾害的高风险分布区及原因。
(2)分析此次低温雨雪灾害天气可能给高风险分布区带来的影响。
(3)请你结合所学知识,为此次低温雨雪灾害天气的防御提出对策。
2025年1月葫芦岛市普通高中期末考试
高一地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题答案】
【答案】1. A 2. B
【3~4题答案】
【答案】3. C 4. D
【5~6题答案】
【答案】5. A 6. D
【7~8题答案】
【答案】7. A 8. D
【9~10题答案】
【答案】9. B 10. C
【11~12题答案】
【答案】11. B 12. A
【13~14题答案】
【答案】13. D 14. C
【15~16题答案】
【答案】15. B 16. C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52分。
【17题答案】
【答案】(1) ①. 氮气(N2);氧气(O2) ②. N2重要作用:是植物生长所必需的营养元素。 ③. O2重要作用:是地球生物呼吸作用所必需的气体,是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要素。
(2) ①. ② ②. 作用:吸收紫外线使大气增温。
重要性:减少到达地面紫外线,保护人类和其他生命的健康。
(3)当宇航员穿越对流层时,他们会感受到周围空气的温度逐渐上升;
随着海拔的降低,空气密度显著增加,宇航员会感受到空气阻力的增大,飞船的下降速度可能会因此受到影响;
可能会看到云层逐渐增厚,遇到风云雨雪等天气变化,甚至可能遭遇雷暴、降雨或其他恶劣天气条件。
随着飞船逐渐接近地球表面,宇航员可以清晰地看到地面的细节,如城市、山脉、河流同时,他们也会感受到重力的逐渐增强,身体逐渐适应地球的重力环境。
【18题答案】
【答案】(1)规律:由海岸向外海逐渐增大;河流入海口处盐度最低。
原因:钱塘江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降水量大,河流流量大,近海海水受稀释盐度较低。
(2)沿岸寒暖流交汇,海水受到扰动,营养物质上泛,使鱼类饵料丰富;入海径流汇入,带来大量营养盐类;地处浅海大陆架,光照充足,水温适中;舟山群岛为鱼类提供丰富的栖息地和产卵场所。
(3)加强海洋生态建设和海洋保护区管理,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设立禁渔期,让海洋生物可以休养生息;
设立专门机构进行管理,政府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加强监管,强化海洋巡逻;
加大对海洋研发力度,促进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等;
积极推进海洋产业优化升级,促使海洋产业结构日趋合理;
积极发展人工养殖,减少对海洋生物的过度捕捞;
加大保护海洋宣传教育,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减少海洋污染;
加强渔港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渔民的生产生活条件。
注:其他合理及细化答案也可。(重点从海洋渔业资源、产业结构、环境保护、执法管理、渔业创新、民生改善等方面关注答案)
【19题答案】
【答案】(1)12月份我国低温雨雪灾害风险较高的区域主要集中在东北、华北、西北等地。这些地区由于纬度较高或地处内陆,冬季气温本身较低;同时,受阶段性强冷空气影响,这些区域容易出现大幅度的降温和雨雪天气,从而增加低温雨雪灾害的风险
(2)农业和畜牧业可能会遭受重创,农业减产、牲畜可能因寒冷和缺乏食物而死亡;
低温雨雪天气容易导致道路结冰,增加交通事故的风险;
低温雨雪天气可能导致用电负荷增长,对电力系统运行造成压力及设施倒塌;
低温雨雪天气还可能对居民的日常生活造成不便,如供暖不足等。
(3)提前做好设施农业和畜牧业的防寒、保暖、抗风准备,确保农作物和牲畜能够安全度过;
交通部门需要提前做好应对低温雨雪灾害风险预案,加强公路、铁路、机场和城市交通的疏导和应急管理;
在灾害发生时,及时除冰、除雪,确保交通畅通;
提前做好冬季防寒保暖所需的能源调配及物资储备工作;
加强对电力设备的巡检和维护,及时发现并排除安全隐患;
居民需要提前做好保暖措施。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