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专题七 压强(讲义)——中考物理一轮复习备考合集【考情分析】本专题主要考查压强的概念、日常生活中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压力与压强之间的关系等。压强是初中物理力学中一个基础的物理量,需要学生掌握压力的作图、压力的作用效果于哪些因素有关、固体压强大小的计算、液体内部压强的计算、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问题、连通器的应用、大气压的测量与应用、以及流体压强的应用等。【知识讲解】一、压力1.定义: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压力属于弹力)2.性质:弹力。3.压力的方向:垂直于受力面并指向被压物体。4.大小:与重力没有必然关系,等于物体受到的支持力。与接触面己无关。当物体静置在水平面上且无其他外力作用时,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大小F=mg。5.压力和重力的区别与联系重力 压力产生原因 地球的吸引 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要恢复形变方向 总是竖直向下 垂直于接触面且指向被压物体作用点 物体的重心 受力物体的表面施力物体 地球 对受力物体产生挤压作用的物体联系 当物体自由放置在水平面时,注意 压力不一定是由于物体受到重力而引起的。物体由于受到重力的作用,可以产生压力,但压力的大小不一定等于物体的重力。6.压力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大小有关。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二、压强1.定义:物体所受压力大小与受力面积之比叫作压强。2.计算公式:定义式:;变形公式:①、②。3.单位:压强的国际制单位是帕斯卡(Pa),1Pa=1N/m2,表示每平方米的面积上受到的压力为1N。4.物理意义:压强是表示压力的作用效果的物理量。例如:3×105Pa表示每平方米受到的压力为3×105N。三、减小或增大压强1.减小压强(1)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2)受力面积一定时,增大压力。(3)增大压力,同时减小受力面积。2.增大压强(1)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2)受力面积一定时,减小压力。(3)减小压力,同时增大受力面积。四、液体压强1、产生原因:由于液体受重力的作用,且具有流动性,所以液体内部各处各个方向都有压强。2、液体压强的特点(1)在液体内部同一深度处,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2)液体内部的压强随液体深度的增加而增大;(3)液体内部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有关,在深度相同时,液体密度越大,压强越大。3、公式()(p——压强——Pa)(——液体密度——)(h——深度——m)(1)根据公式可知,静止液体所产生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成正比,跟液体的体积、质量、液面高度等无关。(2)对深度的理解:液面下某处到自由液面的竖直距离,不是到容器底部的距离。(3)公式推导:在液体中取一个底面积为S的竖直“液柱”(如图),液柱上表面与液面平齐,下表面在深度力处,液体的密度为,则液柱底面受到的压力液体底面处的压强4、连通器:上端开口、下端相通的容器。(1)特点:连通器里装有同种液体,当液体不流动时,各部分液面总是相平的。(2)举例:茶壶、排水管的U形弯管、锅炉水位计、船闸等。五、大气压强1、定义:大气对浸在其中的物体产生的压强叫大气压强,简称大气压。2、产生原因:空气受到重力作用,又具有流动性。3、证明大气压存在的实验:覆杯实验、马德堡半球试验等。4、应用:塑料吸盘、用吸管吸饮料、用钢笔吸墨水、活塞式抽水机等。5、测量:托里拆利实验(如图所示)标准大气压柱产生的压强。6、影响因素:海拔高度(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季节(冬天气压高,夏天气压低);天气(晴天气压高,阴天气压低)。7、液体的沸点与气压的关系:气压越大,液体的沸点越高。六、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1、规律:在气体和液体中,流速越大的地方压强较小,流速较小的地方压强较大。2、飞机的升力:由于机翼横截面的形状上下不对称,机翼上方的空气流速比下方的大,气流对机翼上表面的压强比对下表面的压强小。这样机翼的上、下表面存在压强差,因而有压力差,从而产生了升力。3、应用:飞机、水翼船、船不能并排航行、站台上的安全线、弧圈球等。【重难延伸】固体压强相关判断及计算切割模型(质量分布均匀的实心柱体自由静止在水平面上)物体是指具有一定形状、占据一定空间、有体积和质量的实物,而物质是指构成物体的材料,有软硬、颜色等特性,但没有体积和形状。一个物体可以由多种物质组成,同种物质也可以组成不同的物体。如铁球、铁锅都是物体,而它们都是由铁这种物质组成的。类型 图示 分析竖直切割 实心柱体和切割后剩余部分柱体对水平面的压强分别为、.剩余部分柱体的密度ρ和高度h均与切割前相同,由可知,水平切割 实心柱体和切割后剩余部分柱体对水平面的压强分别为、.剩余部分柱体的密度ρ和与切割前相同,剩余部分柱体的高度h`小于切割前的柱体的高度h,由可知,叠放模型计算叠放类问题中的压强时,应先确定压力F和受力面积S,再利用公式计算压强液体压强、压力大小的比较不同形状的规则容器中(如图所示),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F液与液体重力G液的大小关系如下:质量相等的液体装在不同形状的规则容器中比较液体压强p、压力F的方法根据不同形状的规则容器中液体对容器底部压力F和液体重力G的大小关系比较液体对容器底部压力F的大小→根据比较液体对容器底部压强p的大小实验: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1.实验器材:海绵、小桌和砝码。2.实验操作(1)将小桌桌面朝上放在海绵上,观察海绵形变程度;在小桌桌面上放一个砝码,观察海绵形变程度,如图甲。(2)在小桌桌面上放一个砝码,观察海绵形变程度;把小桌桌面朝下(其上放一个砝码)放在海绵上,观察海绵形变程度,如图乙。3.实验结论(1)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2)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4.交流与反思(1)选用海绵或沙子而不用木板的原因:海绵或沙子形变明显。有利于观察实验现象。(2)实验方法:控制变量法、转换法(通过海绵的凹陷程度来反映压力的作用效果)。实验: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1.实验装置:一杯清水、一杯盐水、U形压强计2.实验操作(1)检查U形压强计的气密性和静止时两侧液面是否相平。(2)将压强计的金属盒依次放入水中的不同深度处,观察U形管液面高度差。(3)保持金属盒在水中的深度不变,转动金属盒橡皮膜的方向,观察U形管液面高度差。(4)将金属盒分别放在清水和盐水的同一深度处,观察U形管液面高度差。3.交流与反思(1)检查装置气密性:用手按压金属盒的橡皮膜。观察U形管液面高度差是否有显著变化;若变化显著,则气密性良好;若变化不显著,则装置漏气。(2)若安装后发现U形管液面不相平,应拆除橡胶管,重新安装。(3)转化法的应用:根据U形管液面高度差来判断液体压强的大小。判断物体是实心还是空心方法 思路 结果比质量 假设物体是实心的,根据密度表中此物质的密度,根据计算物体的理论质量m 若,则是空心 若,则是实心比体积 假设此物体是实心的,根据密度表中此物质的密度,再根据计算物体的理论体积V 若,则是空心 若,则是实心比密度 根据质量和体积计算出物体的密度,通过比较物体的密度与该物体材料的密度来判断 若,则是空心 若,则是实心【方法突破】怎样解运用公式分析固体压强的问题?对于粗细均匀、密度均匀的固体(长方体、圆柱体等)放于水平面上的情况,水平面所受的压强。式中ρ表示固体的密度,h表示固体的高度。怎样解连通器的应用问题?分析有关连通器应用实例的思路如下:(1)根据连通器的定义准确判断应用实例中哪部分是连通器;(2)根据连通器的原理判断液面是否相平,注意连通器各部分液面保持相平的条件;(3)若分析有关液体压强的大小,可运用来分析。怎样解托里拆利实验的有关问题?在托里拆利实验中,大气压强支持着玻璃管内的水银柱不下落,大气压强的数值等于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产生的压强,它的大小与管的粗细、是否倾斜、上提些还是下压些无关,但上方进入空气或外界气压变化,都会导致测量数值发生变化。怎样解大气压的其他测量方法的问题?用吸盘或注射器、弹簧测力计、刻度尺测大气压的原理是。关键是利用二力平衡条件求出大气压力,利用刻度尺测出长度,间接求出大气压力的作用面积。要注意使吸盘或注射器内部形成真空。怎样解大气压的变化问题?(1)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2)一般情况下,冬天的气压比夏天的高,晴天的气压比阴天的高;(3)温度不变时,气体的体积越小,压强越大;体积越大,压强越小。怎样解流体压强的应用问题?解答此类问题的思路:(1)确定流速大的地方在哪里。(或分析物体形状,凸出部分的流体流速大)(2)根据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流速小的地方,压强大。(3)根据压强大小确定压力大小及压力差的方向。(4)根据压力差的作用分析产生的各种现象。【典型例题】1.[2024年广东广州中考真题]某居民楼水塔液面与各楼层水龙头的竖直距离如图所示,若,,水龙头关闭时,从下往上第三个水龙头处所受水的压强为( )A. B. C. D.2.[2024年湖南长沙中考真题]在一端封闭的塑料管中灌满水,用纸片盖住管口后倒过来,如图所示。纸片和塑料管里的水不会掉下来,是因为( )A.水受到的重力 B.空气对水的浮力C.塑料管对纸片的弹力 D.大气压力3.[2024年内蒙古赤峰中考真题]下列选项是对图中物理现象的解释,其中错误的是( )A.甲图用吸管吸饮料利用了大气压B.乙图排水管的U形“反水弯”利用了连通器原理C.丙图侧壁开孔的饮料瓶装上水,越靠下端喷出的水流越急,说明了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D.丁图往B管中吹气,A管中的水面上升是因为流体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大4.[2024年四川成都中考真题]物理与日常生活、工程实践密切相关,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用久的菜刀需要磨一磨,是为了减小压强B.人行盲道有凸起,是为了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压强C.有风吹过,窗帘飘向窗外,是因为窗外大气压变大D.飞机受到升力,是因为机翼上下表面空气的流速不同5.[2024年甘肃兰州中考真题]小雅将两个完全相同的橡胶吸盘对接后用力挤压,排出里边的空气,用力很难将它们拉开,说明吸盘外部大气压强________(选填“大于”或“小于”)吸盘内部气压,小雅想要将两吸盘分开,请你为小雅提供一条可行的建议:________________。【模拟训练】1.关于压力和压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铁路的钢轨下放着一根根轨枕,是为了减小对地面的压力B.液体内部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C.大气压随着高度的增加而增大D.飞机机翼的升力是利用气体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大的原理2.中国有句俗语“磨刀不误砍柴工”,用来比喻事先做好准备而不影响后面工作。从物理学角度来看“磨刀”是为了增大压强。请问是通过下面哪种方法来增大压强的( )A.增大受力面积 B.减小受力面积C.增大压力 D.减小压力3.如图所示,取完全相同的均匀实心长方体1块、2块、3块分别竖放、平放、竖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地面的压强分别为和,则( )A. B. C. D.4.如图所示是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完成的托里拆利实验,原来玻璃管竖直,后来让玻璃管倾斜,水银充满全管,有关尺寸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玻璃管倾斜后,水银对玻璃管上端有压强B.外界大气压强等于76cm高水银柱所产生压强C.玻璃管竖直时,上端无水银的部分肯定是真空D.玻璃管倾斜后,若不慎将上端碰出一小孔,则水银会向上喷出5.如图甲、乙、丙所示,小明同学利用砝码、小桌、海绵等实验器材,做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请仔细观察并回答下列问题不正确的是( )A.该实验是通过海绵的凹陷程度来显示压力的作用效果B.要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关系,可以选用乙丙两次实验C.由甲、乙两图实验现象可得出结论: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D.由甲、丙两图不能得到探究结论,也不能比较出小桌的压力作用效果6.下列各项能够用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说明的是( )A.拦河坝设计成上窄下宽B.向下吹气,乒乓球不下落抽气C.用吸盘搬运玻璃D.用吸管喝饮料7.向如图所示的敞口容器中加水,水在不流动时,能达到的最高位置是( )A.A容器口 B.B容器口C.C容器口 D.D点位置8.如图所示是患者到医院就诊时进行静脉输液的情景。输液时,输液管的上端通过针头A与输液瓶的瓶口连接,输液管的下端通过针头B与病人的静脉血管连接。小明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到:液体中某深度处的实际压强等于液面上方气体压强与液体压强之和。(1)其中“进气管”的作用是:保持输液瓶内外气压平衡。该输液装置涉及到的物理知识有___________。A.阿基米德原理 B.大气压强 C.液体内部压强(2)图中,如果此时扎针处出现“回血”现象(血液进入输液管),最便捷的解决方式是改变手的位置,你认为手应该___________(选填“向上抬”或“向下移”),请说明理由:___________。9.如图甲所示,实心正方体物块放入柱形容器底部。逐渐向容器内倒入液体A(液体始终未溢出),物块受到的浮力与容器内液体深度h的图像如图乙实线所示。更换另一种液体B重复上述过程,与容器内液体深度h的图像如图乙虚线所示。则物块受到的重力为_________N,倒入液体B的深度为10cm时,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_________Pa。10.如图所示,A、B为完全相同的两个圆柱形容器,分别盛有3 cm、7 cm深的水,A、B之间用导管连接。若将阀门K打开,水将会________(选填“由A流向B”或“由B流向A”),静止时两容器中液面的高度________(选填“相同”或“不相同”),此时A、B两容器和中间连接的导管可以看作是一个________。待装置中的水不再流动时,A、B容器底受到液体的压强之比________。11.如图所示,甲是咖啡壶,壶嘴中的液面总是与壶中液面相平,其原理是___________原理;乙是普通茶壶,甲、乙两个壶的壶嘴高度相同,壶底厚度也相同,它们都装满水后放在水平台上,水对壶底压强___________(选填“>”、“<”或“=”)用手堵住通气孔,壶中的水在___________的作用下不易持续倒出。12.在探究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1)气密性良好的微小压强计________(选填“是”或“不是”)连通器;(2)甲、乙两图中,________(选填“甲”或“乙”)图中探头上的橡皮膜受到的压强大,这是因为同种液体内部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________;(3)丙图中,A、B、C三点受到液体压强最大的是________点。13.小明即学利用A、B两物体和海绵等器材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如图所示。(1)在图甲中画出物体A所受重力的示意图;(2)比较甲、乙两图所示实验,得到的结论:受力面积一定时,__________,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3)若要研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应通过比较图__________所示实验;(4)小华同学实验时将物体B沿竖直方向切成大小不同的两块,如图丁所示。发现它们对海绵的压力作用效果相同,由此得出的结论是: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无关。你认为她在探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如图所示,一只盛有水的薄壁玻璃杯静止在水平桌面上。杯子重1 N,底面积为,杯内水重2 N,水深6 cm,水的密度为,g取10 N/kg。求:(1)水杯对桌面的压强。(2)水对杯底的压力。15.如图所示,平底茶杯放在水平桌面上,空茶杯质量为200g、底面积为。若茶杯内装有深为7cm、质量为140g的水,茶杯壁厚度忽略不计,g取10N/kg。请你计算:(1)装有水的茶杯对桌面的压强;(2)水对茶杯底部的压力。参考答案【典型例题】1.答案:D解析:由题图可知,水龙头关闭时,从下往上第三个水龙头处水的深度为所以从下往上第三个水龙头处水龙头所受水的压强为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2.答案:D解析:该实验为覆杯实验,纸片和塑料管里的水不会掉落是因为大气压对纸片产生了压力,将纸片紧紧压在塑料管口。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3.答案:D解析:A.吸管吸饮料时,用力吸时,管内压强减小,饮料在大气压的作用下被压入嘴里,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洗手池下方排水管的U形反水弯符合了上端开口,底部连通的条件,利用了连通器原理,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越靠下的小孔喷出的水越急,说明深度越大,液体压强越大,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往B管中吹气,A管上方的空气流速增大,压强减小,A管中的液体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被压上来,故D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4.答案:D解析:A.用久的菜刀需要磨一磨,是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故A错误;B.人行盲道有凸起,是通过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故B错误;C.有风吹过,窗帘飘向窗外,是因为窗外空气流速大,气压变小,故C错误;D.飞机受到升力,是因为机翼上凸下平,所以上下表面空气的流速不同,造成上下表面受到的压强不同,故D正确。故选D。5.答案:大于;在吸盘上扎一个小孔解析:将两个吸盘对接,用力挤压出空气后难以将其分开,说明吸盘内部气体压强小于大气压强,在内外压力差的作用下,很难拉开。若在吸盘上扎一个小孔,气体进入,吸盘内部气体压强会变大,吸盘内外气体压强差变小,压力差变小,可以轻松将两吸盘分开。【模拟训练】1.答案:B解析:A.铁路的钢轨下放着一根根轨枕,压力不变,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故A错误;B.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故B正确;C.大气压强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减小,故C错误;D.飞机前进时,机翼与周围的空气发生相对运动,相当于有气流迎面流过机翼.气流被机翼分成上下两部分,由于机翼横截面的形状上线不对称,在相同时间内,机翼上方气流通过的路程较长,因而速度较大,它对机翼的压强较小;下方气流通过的路程较短.因而速度较小,它对机翼的压强较大.因此在机翼得上下表面产生了压强差,这就是向上的升力,故D错误。故选:B。2.答案:B解析:压强的大小与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有关,所以可以通过增大压力或减小受力面积的方法来增大压强,“磨刀”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的。故选B。3.答案:A解析:由题可知,实心长方体的密度ρ均相同,由题图可知,a与c的高度相等且大于b的高度,结合可知,。4.答案:D解析:A.大气压不变,对玻璃管顶端水银液面进行受力分析,由于液面受力平衡,所以玻璃管顶端的水银液面受到的压强等于大气压减去水银柱的压强,也等于玻璃管上端对液面的压强,进而等于液面对玻璃管上端的压强,即2cm高水银柱产生的压强,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由于玻璃管上方是真空,所以外界大气压就等于76cm高水银柱,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玻璃管倾斜后能够充满全管,说明上端无水银的部分肯定是真空,若不是真空,管内水银不会充满全管,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上端碰出一小孔,管内水银会下降,而不会向上喷,故D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5.答案:C解析:A.该实验是通过海绵的凹陷程度来显示压力的作用效果,海绵的凹陷程度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要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关系,保持压力相同,受力面积不同,可以选用乙丙两次实验,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由甲、乙两图所示实验现象可知,受力面积相同,乙图中压力大,海绵的凹陷程度大,可得出: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故C错误,符合题意;D.甲、丙两图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大小都不同,没有控制变量,所以不能得到实验结论,小桌陷入海绵中的深度相差不大,不能比较出小桌的压力作用效果,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6.答案:B解析:A图中的拦河坝设计成上窄下宽是因为液体内部压强随液体深度的增加而增大,故A不符合题意;B图中,向下吹气,乒乓球不下落,是因为吹气时,乒乓球下面的空气流速小压强大,乒乓球上面的空气流速大压强小,产生向上的压强差,故B符合题意;C图中,用吸盘搬运玻璃利用了大气压,故C不符合题意;D图中,用吸管喝饮料利用了大气压,故D不符合题意。7.答案:B解析:分析题目中的原图不难看出,若该装置中倒入水后,其上端开口,下部连通,即为连通器,故在静止时,液面应保持相平,故为了使液体不至于溢出,所以静止后水能到达的最高位置是B位置;故选:B。8.答案:(1)BC(2)向下移;见解析解析:(1)进气管的作用是:保持输液瓶内外气压平衡。输液过程中必须通过它与大气连通,所以输液过程中涉及到大气压强;液体进入血管利用了大气压强和液体压强之和大于血压,所以还利用了液体压强。故选BC。(2)扎针处出现“回血”现象,最便捷的解决方式是改变手的位置,此时手应该向下移动,则手在液体中的深度增加,根据可知液体对人体的压强增大,把血液压回血管即可正常输液。9.答案:9;800解析:由B液体图像和A液体图像可知,B液体加到10cm后,浮力不变,且浮力为8N,当A液体加到8cm时,浮力达到9N不变,则A、B液体中物体受到的浮力关系为;若物体在A、B液体中都处于漂浮状态,则浮力应相等,若物体在A、B液体中都浸没,则浸入液体的体积相同,因此达到浮力最大值时液体的深度相同,所以A、B不可能同时处于漂浮或浸没状态,即物体在一种液体中漂浮,另一种液体中沉底或悬浮,由于物体在A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大,因此物体在A液体中漂浮。物体在A液体中漂浮,则物体的重力等于浮力,即当物体在B液体中,液体深度为10cm时,浮力不变,说明物体的边长为10cm,则物体体积为此时,物体受到的浮力为8N,则由得液体B的密度倒入液体B的深度为10cm时,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10.答案:由B流向A;相同;连通器;2:3解析:由题图可知,若将阀门K打开,则A、B两容器和中间连接的导管一起构成连通器,由于B容器中水面的位置较高,因此水将由B流向A。在水不流动时,两容器中的液面相平,液面的高度相同。已知A、B为完全相同的两个圆柱形容器,且原来两容器中水面的高度差,打开阀门后,两容器中的液面会变得相平,因此B容器中液面下降1 cm,此时B容器中水的深度,A容器中液面上升1 cm,此时A容器中水的深度。由可得,水不再流动时,A、B两容器底受到液体的压强之比。11.答案:连通器;=;大气压/大气压强解析:壶子的上端通气孔和壶嘴开口,下端连通,是连通器的原理。容器中盛满同种液体,壶嘴高度相同,则液体的深度相同,由可知,水对壶底压强。盖上的通气孔是为了让壶内气体和外界大气相通,在重力的作用下水可以更容易的倒出,若用手堵住通气孔,壶中的水在大气压(大气压强)的作用下不易持续倒出。12.答案:(1)不是(2)乙;增大(3)C解析:(1)因微小压强计只有一端开口,另一端是密闭的,所以不是连通器;(2)同种液体内部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所以甲、乙两图中,乙图中探头上的橡皮膜受到的压强大;(3)液体压强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及深度有关,液体的密度越大、深度越深,压强越大,所以A、B、C三点中,C点的压强最大。13.答案:(1)见解析;(2)压力越大;(3)甲、丙;(4)没有控制压力的大小相等解析:(1)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作用在重心,如下图(2)比较甲、乙两图所示实验可知,受力面积相同,压力越大,海绵凹陷程度越大,故可得结论: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3)研究压力作用效果和受力面积的关系时,应该保持压力不变,改变受力面积,甲、丙两图符合题意(4)将物体B沿竖直方向切成大小不同的两块,没有控制物体间压力相同,所得结论: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无关是错误的。14.答案:(1)(2)1.8 N解析:(1)一只盛有水的薄壁玻璃杯静止在水平桌面上,水杯对桌面的压力大小等于杯子和水的总重力,则水杯对桌面的压力,故水杯对桌面的压强(2)杯子内水的深度,水对杯底的压强由可得,水对杯底的压力15.答案:(1)(2)解析:(1)装有水的茶杯对水平桌面的压力对桌面的压强(2)水对茶杯底的压强由可得,水对茶杯底的压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