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探究铁生锈的条件(含答案)—2025年中考化学教材基础实验对点训练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5)探究铁生锈的条件(含答案)—2025年中考化学教材基础实验对点训练

资源简介

(15)探究铁生锈的条件——2025年中考化学教材基础实验对点训练
1.如图所示,将两枚光亮的铁钉分别用细线吊置于甲、乙中,并使部分铁钉露出液面。放置一段时间,出现了锈蚀。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甲、乙中,气体含氧气的体积分数不相等
B.甲中,铁钉在植物油内的部分没有锈蚀
C.乙中,铁钉在水面下的部分锈蚀最严重
D.丙中,导管内上升一段水柱
2.实验研究铁锈蚀影响因素,记录如下所示。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实验装置 序号 其他试剂 200s时的含量
① 干燥剂 21%
② 10滴水 15%
③ 10滴水和1.0g食盐 8%
A.②③中含量减少表明铁已锈蚀
B.①②证明水对铁锈蚀有影响
C.②③证明食盐能加快铁锈蚀
D.①②③证明炭粉对铁锈蚀有影响
3.某同学根据铜锈的主要成分[]作出猜想:金属铜锈蚀的条件除有氧气和水外,还必须有二氧化碳,为证明“必须有二氧化碳”,需要进行如图所示实验中的( )
A.甲和乙 B.甲和丙 C.甲和丁 D.乙和丁
4.小明用三枚洁净无锈的铁钉,设计如图所示实验,探究铁生锈的条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乙试管中植物油的作用是隔绝氧气
B.只有甲试管中的铁钉有明显锈迹
C.乙、丙两支试管的实验现象说明铁生锈需要水
D.实验所用的蒸馏水需要经过煮沸,除去水中溶解的氧气
5.如图是探究铁钉锈蚀条件的3个实验,一段时间后观察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比较①中甲、乙、丙三处,生锈最明显的地方是乙
B.对比②③说明铁生锈需要水和空气
C.②中植物油的作用是隔绝空气,③中氯化钙的作用是作干燥剂
D.④比①锈蚀严重,说明在其他条件相同时,食盐溶液能加快铁钉的锈蚀
6.为了探究铁制品锈蚀的条件,小明用普通铁钉、纯铁钉同时进行下图的四组实验,一段时间后只在实验Ⅰ中观察到了红褐色锈斑,其他均无明显变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Ⅰ和Ⅱ说明铁制品锈蚀需要
B.Ⅰ和Ⅲ说明铁制品锈蚀需要
C.Ⅰ和Ⅳ说明和同时存在,铁制品不一定发生锈蚀
D.Ⅲ和Ⅳ说明铁制品锈蚀跟铁制品内部结构有关
7.为探究铁生锈的条件,结合如图,下列分析及推断,不正确的是( )
A.该实验应使用光亮的铁钉和蒸馏水
B.试管B应加入煮沸后迅速冷却的蒸馏水
C.试管B中植物油可用汽油代替
D.对比试管A和C内铁钉生锈的情况,可推知铁生锈的条件之一是:需要与水接触
8.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铜生锈的条件,一个月后发现铜丝未生锈。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将空气通过A处溶液,目的是除去空气中的
B.若没有C处氢氧化钠固体,一个月后B处铜丝可能会生锈
C.在有氧气和水的条件下,铜比铁易生锈
D.铜生锈可能与空气中的和有关
9.将5.0 g铁粉、0.1 g碳粉、10滴水、1.0 g氯化钠放入密闭容器中,进行铁生锈中温度(实线)和湿度(虚线)变化实验,测绘图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密闭容器中一定存在空气(或氧气)
B.在实验研究范围内,随着反应的进行,温度逐渐升高
C.实验证明氯化钠能加快铁的生锈
D.该原理可用于加热加湿日用产品的生产
10.某化学小组通过手持技术探究铁钉在4种浸泡液中的锈蚀实验,相关数据如下图表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编号 实验装置 浸泡液 溶液pH
① 5
② 5
③ NaCl 7
④ 7
A.曲线先陡后平说明铁钉锈蚀速率由快到慢
B.铁钉锈蚀生成物主要成分是
C.溶液中的氯离子可能是铁钉锈蚀反应的促进因素
D.在不同浸泡液中,铁钉的平均锈蚀速率:酸性溶液>中性溶液
11.某化学小组为定量探究铁的锈蚀设计了如图1所示装置进行实验:检查气密性,将5g铁粉和2g碳粉加入三颈烧瓶中,时刻加入2mL饱和NaCl溶液后,再将一支装有5mL稀盐酸的注射器插到烧瓶上,装置内温度和压强的变化分别如图2和图3所示,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图2中后反应未停止温度却开始降低,原因是铁生锈放出的热量小于装置散失的热量
B.图3中对比AB段和BC段说明加氯化钠溶液前,铁锈蚀较慢
C.图3中时刻后压强突然变大是因为铁锈蚀消耗氧气,装置内压强减小,注射器内稀盐酸被吸入烧瓶,然后反应产生较多氢气
D.图2中时刻只发生反应:
12.我国高铁创造的中国速度令世界瞩目,学习小组对高铁建设中的钢铁锈蚀展开了探究。
【提出问题】铁锈蚀与哪些因素有关。
【查阅资料】炭粉可加快铁的锈蚀,不与盐酸反应。
【设计实验】实验探究铁生锈的条件及影响因素。
实验1:小组同学设计下图实验1,一段时间后观察到C中铁钉生锈,A、B中铁钉无明显变化。
实验2:为进一步探究影响铁生锈速率的因素,小组同学设计上图实验2,利用传感器监测该过程中氧气浓度的变化来判断铁生锈的情况。实验记录如表所示:
序号 其他试剂 初始时氧气浓度/% 200 s时氧气浓度/%
水/滴 食盐质量/g 稀醋酸/滴
① 0 0 0 20.8 20.8
② 10 0 0 20.8 15.2
③ 10 0 5 20.8 12.7
④ 10 1.0 0 20.8 8.0
(1)由实验1能得出“与水接触是铁生锈的条件之一”的结论,依据的现象是___________。
(2)实验1中设计B试管实验的目的是创设________的实验条件。
(3)实验2的①中200 s时氧气浓度没有发生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4)由实验2得出“食盐能加速铁生锈”的结论,依据的实验是________(填序号)。
(5)实验2中,设计②③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13.某学习小组对铁锈蚀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铁锈蚀与哪些因素有关?
【查阅资料】
(1)氯化钙固体可作干燥剂。
(2)一定条件下,碳可加快铁的锈蚀,但碳本身不参加反应。
(3)常温常压,氢气密度是。
【设计与实验】
实验一:定性探究铁锈蚀的因素取四枚相同的洁净无锈铁钉分别放入试管,进行图1实验,现象如表1。
(1)对比A、B、C试管中实验现象,说明铁锈蚀主要是与空气中的____________发生化学反应。
(2)对比A、D试管中实验现象,说明铁锈蚀还与______有关。
(3)铁锈蚀后应及时除锈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写出除铁锈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试管 一周后现象
A 铁钉表面有一层铁锈
B 铁钉表面无明显变化
C 铁钉表面无明显变化
D 铁钉表面有较厚铁锈
表1
实验二:定量探究铁锈蚀的因素
小组设计了图2装置,检查气密性,将5g铁粉和2g碳粉加入三颈烧瓶,时刻加入2mL饱和NaCl溶液后,再将一只装有5mL稀盐酸的注射器插到烧瓶上,采集数据。
(4)据图3,时刻后反应并未停止温度却开始降低,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5)据图4,对比AB段和BC段说明_____________,分析时刻压强突然变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
实验三:测定铁锈含量
将实验二烧瓶中剩余物质过滤、洗涤、干燥,得固体,连接图5装置,检查气密性,加入固体与足量稀盐酸进行实验。
(6)完全反应后,常温常压下测得生成气体体积为,则该固体中铁锈质量分数表达式为__________。
(7)该实验条件下测得铁锈质量分数偏小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解决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反思与评价】
(8)与实验一对比,实验二铁锈蚀明显更快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C
解析:甲中的植物油中没有溶解氧气,且植物油把空气与下面的水隔离,乙中铁钉生锈消耗了一部分氧气,故甲、乙中气体含氧气的体积分数不等;甲中植物油内的铁钉不与氧气、水接触,不会锈蚀;乙中水下的铁钉与氧气接触很少,不易锈蚀,水面部分锈蚀最严重;铁生锈会消耗氧气,使瓶内的压强变小,丙中水会沿导管上升。
2.答案:D
解析:②③实验中显示氧气的含量都减少,说明发生了反应,即铁生锈了;①中使用干燥剂,没有水参与,氧气没有减少,没有生锈,②中加入水后氧气减少,说明生锈了,故实验①②对比说明铁生锈与水有关;②中有水,氧气减少,说明生锈了,③中有水和食盐,氧气减少得更多,说明铁生锈得更厉害,故②③对比说明食盐能加快铁锈蚀;实验①②③中都含有炭粉,无法证明炭粉对铁锈蚀有影响。
3.答案:C
解析:根据控制变量法,若想证明铜生锈的条件除有氧气和水外,还必须有,则需一个实验中铜与氧气、水、二氧化碳同时接触,为甲,另一个实验中铜只与氧气、水同时接触,为丁。故选C。
4.答案:C
解析:乙试管中植物油的作用是隔绝氧气,A正确;实验中,甲试管中的铁钉与氧气、水同时接触,发生了锈蚀,乙试管中的铁钉只与水接触,没有锈蚀,丙试管中的铁钉只与氧气接触,没有锈蚀,B正确;由以上分析可知,乙、丙两支试管中的铁钉都没有锈蚀,不能说明铁生锈需要水,且变量为两个,无法作对比,C错误;实验中使用的蒸馏水需要将其中溶解的氧气除去,防止对实验造成干扰,故需要将其煮沸,D正确。
5.答案:B
解析:A、铁与氧气、水共存时最易生锈,所以①中甲、乙、丙三处比较,生锈最明显的地方是乙,乙处铁与水和氧气接触最充分,故A说法正确;B、②铁只与水接触,不生锈,③铁只与氧气接触,不生锈,则对比②③,不能说明铁生锈需要水和空气,故B说法错误;C、②中植物油的作用是隔绝空气,氯化钙具有吸水性,③中氯化钙的作用是作干燥剂,故C说法正确;D、④比①锈蚀严重,说明在其他条件相同时,食盐溶液能加快铁钉的锈蚀,故D说法正确;故选:B。
6.答案:D
解析:A项,控制变量法,除氧气外其他条件相同,能达到目的,正确;B项,控制变量法,除水外其他条件相同,能达到目的,正确;C项,控制变量法,除铁钉不同外其他条件相同,能达到目的,正确;D项,铁钉不同,有无水条件不同,不能说明铁制品锈蚀跟铁制品内部结构有关,错误。
7.答案:C
解析:A、该实验应使用光亮的铁钉和蒸馏水,防止铁钉表面有铁锈,影响实验,故选项说法正确。B、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试管B应加入煮沸后迅速冷却的蒸馏水,可除去水中的溶解氧,故选项说法正确。C、汽油具有挥发性,试管B中的植物油不可用汽油代替,故选项说法错误。D、试管A中铁钉与氧气和水接触,生锈,试管C中铁钉只与氧气接触,不生锈,说明铁生锈需要与水接触,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C。
8.答案:C
解析:A、图中实验,氢氧化钠溶液能除去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氢氧化钠固体可以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若没有C处氢氧化钠固体,空气中二氧化碳、水蒸气会进入B中,铜在潮湿环境下和空气中的氧气、水蒸气、二氧化碳共同作用生成铜锈,故一个月后B处铜丝可能会生锈,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C、由实验可知,一个月后发现铜丝未生锈,说明在有氧气和水的条件下,铜不如铁易生锈,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D、图中实验,氢氧化钠溶液能除去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氢氧化钠固体能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一个月后发现铜丝未生锈,说明铜生锈可能与空气中的和有关,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9.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铁生锈实验。铁在潮湿、有氧气存在的条件下会发生锈蚀。容器中铁发生了锈蚀,故密闭容器中一定存在空气(或氧气),A正确;从图示看出,随着时间的延长,容器内温度逐渐升高,B正确;该实验没有设计对比实验,无法证明氯化钠能加快铁的生锈速率,C错误;从图示看出,随着时间的延长,容器内温度、湿度逐新增加,故其原理可用于加热加湿日用产品的生产,D正确。
10.答案:B
解析:A、曲线反应的是氧气的体积分数随时间的变化,铁钉锈蚀消耗氧气,曲线先陡后平说明铁钉锈蚀速率由快到慢,该选项正确;
B、铁钉锈蚀生成物主要成分是氧化铁,化学式为Fe2O3,该选项不正确;
C、溶液中的氯离子可能是铁钉锈蚀反应的促进因素,是因为浸泡液是氯化铵溶液、氯化钠溶液时,比利用硫酸钠溶液、硫酸铵溶液时氧气的体积分数小,即利用氯化铵溶液、氯化钠溶液生锈速率较快,进一步说明氯离子能够促进铁生锈,该选项正确;
D、硫酸钠溶液和氯化钠溶液的pH为7,都是显中性溶液,氯化铵溶液和硫酸铵溶液的pH为5<7,都是显酸性溶液,结合产生气体体积分数可知,在不同浸泡液中,在酸性溶液中的氧气体积分数比中性溶液中小,故可得出在不同浸泡液中,铁钉的平均锈蚀速率是酸性溶液>中性溶液,该选项正确;
故选:B。
11.答案:D
解析:后烧瓶中氧气含量降低,铁生锈反应的速率降低,故图2中后反应未停止温度却开始降低,是因为铁生锈放出的热量小于装置散失的热量,A正确;压强减小的速率AB段比BC段小,说明在AB段消耗氧气的速度慢,说明铁锈蚀较慢,B正确;当铁将烧瓶内的氧气消耗到一定程度,压强减小到一定程度,大气压将注射器中的稀盐酸压入烧瓶,盐酸和铁反应生成大量氢气,压强变大,C正确;图2中时刻压强突然变大,是因为盐酸和铁反应生成大量氢气,故发生的反应为、,D不正确。
12.答案:(1)试管A中铁钉不生锈,试管C中铁钉生锈
(2)没有氧气
(3)铁粉没有与水接触,不能生锈
(4)②④
(5)探究稀醋酸能否加速铁生锈
解析:(1)试管A中铁钉只与空气接触不生锈,试管C中铁钉与水、空气同时接触生锈,说明铁生锈时需要与水接触。
(2)试管B中的铁钉没有与氧气接触,不生锈,用来与试管C对比,得出铁生锈需要与氧接触。
(3)①中铁粉没有与水接触,不能生锈,不消耗氧气,200 s时氧气浓度没有发生变化。
(4)②中没有食盐、④中有食盐,其他条件都相同,④中200 s时氧气浓度更少,说明食盐能加快铁生锈。
(5)②中没有稀醋酸,③中有稀醋酸,其他条件相同,目的是探究稀醋酸能否加速铁生锈。
13.答案:(1)氧气、水(或)
(2)氯化钠(或NaCl)
(3)铁锈疏松多孔,不仅不能阻止铁与氧气、水接触,还会把氧气和水分保留在铁的表面,进一步加速铁的锈蚀;
[或]
(4)铁生锈放出的热量小于装置散失的热量
(5)氯化钠溶液可以加快铁粉的锈蚀注射器内稀盐酸被吸入烧瓶,铁与稀盐酸反应产生较多氢气
(6)
(7)氢气未干燥,含有水蒸气在乙、丙装置间加一个干燥装置
(8)使用了铁粉且加入了碳粉,加快了铁锈蚀的速率
解析:(1)A中铁钉与氧气、水同时接触而生锈,B中铁钉只与水接触,不生锈,C中铁钉只与氧气接触,不生锈,对比A、B、C试管中的实验现象可知,铁锈蚀主要是与空气中的氧气、水发生化学反应。
(2)A中是无氧蒸馏水,D中是无氧蒸馏水配制的饱和氯化钠溶液,其他条件均相同,一周后,D中铁钉锈蚀比A中严重,说明铁锈蚀与氯化钠有关。
(3)略。
(4)铁生锈放出热量,随着反应物的减少,铁生锈速率减慢,放出的热量少,而装置散失的热量多,导致温度开始降低。
(5)由图4可知,AB段装置内压强减小较慢,BC段装置内压强减小较快,说明AB段铁生锈速率较慢,BC段铁生锈速率较快,因此对比AB段和BC段说明氯化钠溶液可以加快铁粉的锈蚀。铁锈蚀消耗氧气,装置内压强减小,注射器内稀盐酸被吸入烧瓶,铁与稀盐酸反应产生较多氢气,使瓶内的压强突然增大。
(6)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为,设铁的质量为x。
该固体中铁锈的质量分数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