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17)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2025年中考化学教材基础实验对点训练1.某同学在实验室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若其他操作均正确,量取水时仰视量筒读数,会导致所配制溶质的质量分数( )A.偏大 B.偏小 C.不变 D.无法判断2.小芳在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时,没有按照正确的称量氯化钠、量取水的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图示为小芳操作时的读数,其他操作都正确)。小芳实际配制的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水的密度为)约为( )A.12.4% B.12.2% C.16.9% D.12.5%3.实验室配制质量分数为6%的NaCl溶液。下列图示操作正确的是( )A.取用NaCl B.称量NaClC.量取 D.溶解NaCl4.农业上常用16%的氯化钠溶液选种。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实验室体验了下图所示的选种过程。分析实验过程以及氯化钠的溶解度数据,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温度/℃ 0 10 20 30溶解度/℃ 35.7 35.8 36.0 36.3A.④中形成的是氯化钠的饱和溶液B.③→④过程中溶液温度有明显升高C.图①操作使得配制的氯化钠溶液浓度偏小D.饱满种子的密度大于16%氯化钠溶液的密度5.用固体蔗糖配制90g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蔗糖溶液,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配制的步骤主要是计算、溶解、转移B.量取水时应选择100mL的量筒C.实验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酒精灯D.将配制好的溶液装瓶时有少量洒出,则所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变小6.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配制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配制该溶液的顺序:乙→甲→丙→丁B.甲中氯化钠和砝码的位置放反了C.丙步骤必须是先倒入水再放入氯化钠固体D.丁中玻璃棒起搅拌作用,加速固体溶解7.实验室中用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密度为)配制245 g质量分数为10%的稀硫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需量取浓硫酸的体积为13.6 mLB.配制稀硫酸所需仪器为量筒、玻璃棒、烧杯、胶头滴管、托盘天平C.把配制好的稀硫酸装入广口瓶中,盖好瓶塞并贴上标签D.若其他操作均正确,量取水时,俯视读数,所得稀硫酸的质量分数小于10%8.某实验小组想要配制500 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硝酸钾()溶液作为无土栽培所需的营养液,请完成下列操作:(1)计算:需要硝酸钾______g,水______mL(水的密度为1 g/mL)。(2)称量:调节天平平衡后,两盘放上同样的称量纸,并在右盘放入砝码,向左盘加入部分硝酸钾,发现天平的指针偏左,此时应______。A.增加硝酸钾 B.减少硝酸钾 C.移动游码(3)溶解:用量筒量取所需的水,将其倒入盛有硝酸钾的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其目的是____________),直至硝酸钾全部溶解。(4)装瓶:将配制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中,塞好瓶塞,贴上标签。9.请你参与实验室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硝酸钾溶液的实验,并进行实验过程的探究:(1)计算:配制50 g质量分数为10%的硝酸钾溶液,所需硝酸钾质量为_____g,所需蒸馏水的体积为_____mL。(水的密度约为)(2)称量:分别在天平左右两盘放上纸片,调节平衡后,应_____(填字母)。A.先在托盘上放置所需的砝码,再添加硝酸钾直至天平平衡B.先添加所需的硝酸钾,再添加砝码到所在的托盘直至天平平衡【探究一】在称量过程中,某同学的称量操作如图所示,你认为该操作对本次实验的数据处理的正确性_____(填“有”或“没有”)影响,理由是_____。(3)量取:准确量取所需蒸馏水要用到的仪器是_______(填字母)。(4)溶解:将称量好的硝酸钾和蒸馏水混合溶解。【探究二】20 ℃时,将20 mL质量分数为10%的硝酸钾溶液,稀释成质量分数为4%的硝酸钾溶液。从表中找出计算所需的数据为_______。硝酸钾溶液的密度(单位:)质量分数/% 温度/℃20 40 604 1.023 1.016 1.00710 1.063 1.054 1.04410.小华实验操作考试的题目是: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碳酸钠溶液并测定其酸碱度。考试时,小华进行了如下图所示的操作:(1)请填写标号仪器的名称:a______。(2)以上实验的正确操作顺序为______(用序号字母表示)。上图所示的操作中,若C中砝码的质量为10g,游码的读数为3.5g,则碳酸钠的实际质量为______g。(3)小华在量取水时,仰视量筒的刻度,则配制的溶液中质量分数值会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受影响”)。11.实验室需配制一定浓度的硝酸钾溶液。(1)查阅硝酸钾的溶解性。由图可知,20 ℃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________g,在该温度下配制硝酸钾溶液,溶质质量分数最大为________%(计算结果保留整数)。(2)计算。配制40 g质量分数为10%的硝酸钾溶液,所需硝酸钾质量为________g,所需蒸馏水的体积为________mL(水的密度为1 g/mL)。(3)称量。分别在天平左右两盘放上纸片,调节平衡后,_______(填字母,下同)。A.先移动游码到所需位置,再添加硝酸钾直到天平平衡B.先添加所需的硝酸钾,再移动游码直到天平平衡(4)量取。量取所需蒸馏水要用到的仪器是_______。(5)溶解。将称量好的硝酸钾和蒸馏水混合溶解。(6)稀释。20 ℃时,将20 mL质量分数为10%的硝酸钾溶液稀释成质量分数为4%的硝酸钾溶液。从下表中找出需要用到的数据:_______g/mL。硝酸钾溶液的密度(单位:g/mL)温度/℃ 20 40 60质量分数/% 4 1.023 1.016 1.00710 1.063 1.054 1.044稀释后可获得____g 4%的硝酸钾溶液。在稀释过程中向烧杯中倾倒量好的10%的硝酸钾溶液时洒出一部分,其他操作都正确,则导致配制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4%。12.图8是小华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溶液的实验操作示意图:(1)上图中的玻璃仪器有广口瓶、量筒、______________和玻璃棒,其中玻璃棒在图③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2)图中的一处错误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3)通过计算确定需要水的质量是_______________g,配制时应选择_______________(选填“10”“50”或“100”)mL的量筒量取所需要的水。(4)用上述图示的序号表示配制溶液的操作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5)若配制所得的氯化钠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偏小,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A.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读数B.往烧杯中倾倒量取好的蒸馏水时,少量水溅出C.所用氯化钠晶体未充分干燥D.转移已称好的氯化钠固体时,部分撒落在烧杯外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B解析:在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时,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量筒读数,读数比实际液体体积小,会造成实际量取的水的体积偏大,由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式可知,则使所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故选B。2.答案:A解析:据图可知称量氯化钠的真实质量为10 g+5 g-2.7 g=12.3 g,量取的水的真实体积为87mL,故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3.答案:C解析:取用NaCl时试剂瓶塞应倒放在桌面上;称量物质时应“左物右码”;量取时视线要与液体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水平;溶解NaCl时应在烧杯中进行。4.答案:D解析:A、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0g,即100g水中溶解36.0gNaCl达到饱和,则84mL水即84g水中能溶解的氯化钠的质量为:,加入的氯化钠的质量为16g,则④中形成的是氯化钠的不饱和溶液,故A错误;B、氯化钠溶解过程中温度无明显变化,故B错误;C、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图①中视线与凹液面最高处保持水平,导致量取的液体的体积偏小,导致配制的氯化钠溶液浓度偏大,故C错误;D、饱满完好的种子在氯化钠溶液中沉至溶液底部,说明饱满种子的密度大于16%氯化钠溶液的密度,故D正确。5.答案:B解析:A、配制90g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蔗糖溶液,首先计算配制溶液所需蔗糖和水的质量,再称量所需的蔗糖和量取水,最后进行溶解、转移,故选项说法错误。B、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配制90g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蔗糖溶液,需蔗糖的质量=90g×20%=18g;溶剂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则所需水的质量=90g-18g=72g(合72mL),量筒量程的选择,应遵循“大而近”的原则,量取水时应选择100mL的量筒,故选项说法正确。C、首先计算配制溶液所需蔗糖和水的质量,再称量所需的蔗糖和量取水,最后进行溶解;在这些操作中需要的仪器:托盘天平、药匙、量筒、胶头滴管、烧杯和玻璃棒,其中属于玻璃仪器的是玻璃棒、烧杯、胶头滴管、量筒,不需要用酒精灯,故选项说法错误。D、将配制好的溶液装瓶时有少量洒出,溶液具有均一性,则所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B。6.答案:C解析:配制溶液的步骤是计算、称量、量取、溶解、装瓶贴标签,配制该溶液的顺序为乙→甲→丙→丁,A正确;使用托盘天平称量药品时应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甲中氯化钠和砝码的位置放反了,B正确;丙步骤必须是放入氯化钠固体后再倒入水,C错误;丁中玻璃棒起搅拌作用,加速固体溶解,D正确。7.答案:A解析:设需要量取浓硫酸的体积为x,根据溶液稀释过程中,溶质的质量不变,可得,解得13.6 mL;配制稀硫酸时不用托盘天平;稀硫酸属于液体试剂,应存放在细口瓶中;量取水时俯视读数,量取的水偏少,造成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大。8.答案:(1)25;475(2)B(3)加速硝酸钾溶解解析:(1)硝酸钾的质量,水的体积;(2)指针偏左,说明托盘左边硝酸1 g/mL钾的质量>25 g,故需适量减少硝酸钾;(3)用玻璃棒搅拌可加速溶质溶解。9.答案:(1)5;45(2)A;没有;称量过程中没有使用游码(3)BC(4)1.063解析:(1)需硝酸钾的质量为50 g×10%=5 g,所需蒸馏水的质量为50 g-5 g=45 g,则水的体积为。(2)称量5 g硝酸钾药品时,先分别在天平左右两盘放上纸片,调节平衡后,在托盘天平右盘上放5 g砝码,再向左盘添加硝酸钾直到天平平衡;此称量过程中没有使用游码,那么左盘上砝码的质量与右盘上药品的质量相等,没有影响。(3)量取一定量液体体积用到的仪器是量筒和胶头滴管。(4)20℃时将20 mL质量分数为10%的硝酸钾溶液稀释成质量分数为4%的硝酸钾溶液,需要知道水的质量,还需要知道20 mL,质量分数为10%的硝酸钾溶液的密度。10.答案:(1)玻璃棒(2)ECADB;6.5(3)偏小解析:(1)根据装置中仪器a的用途可知,该仪器为玻璃棒;(2)实验的正确操作顺序为:先打开广口瓶,取出碳酸钠在托盘天平上进行称量,然后将称量出的固体转移至烧杯中,加入量取好的一定体积的水,最后进行搅拌溶解,对应的操作顺序为ECADB;上图所示的操作中,砝码与物质的放置顺序颠倒,所以若C中砝码的质量为10g,游码的读数为3.5g,则碳酸钠的实际质量为10g-3.5g=6.5g;(3)小华在量取水时,仰视量筒的刻度,那么水就量取多了,则配制的溶液中质量分数值会偏小。11.答案:(1)30;23(2)4;36(3)A(4)BC(6)1.063;53.15;小于解析:(1)20 ℃时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的最大值为。(2)所需硝酸钾质量为40 g×10%=4 g,所需水的体积为36 mL。(6)设稀释后的溶液质量为x,根据查找到的数据及稀释计算的依据可知20 mL×1.063 g/mL×10%=x×4%,解得x=53.15 g;根据题意可知当量取的10%的硝酸钾溶液在倾倒时洒出,则导致溶质质量减少,最终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故小于4%。12.答案:(1)烧杯;搅拌,加速溶解(2)物质与砝码放错位置(答案合理即可)(3)95;100(4)④②①⑤③(5)CD解析:(1)上图中的玻璃仪器有广口瓶、量筒、烧杯和玻璃棒,玻璃棒在图③中所起的作用是搅拌,加速固体溶解;(2)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图中称量时药品与砝码的位置放反了;(3)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NaCI溶液,需氯化钠的质量=100g×5%=5g,所需水的质量=100g-5g=95g(合95mL),选取量筒时,尽量选用能一次量取的最小规格的量筒,用量筒量取95mL水,应选择100mL的量筒;(4)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首先计算配制溶液所需氯化钠和水的质量,再称量所需的氯化钠和量取水,最后进行溶解、装瓶贴标签,因此操作顺序为:④②①⑤③;(5)A、用量筒量取水时府视读数,读数偏大,实际量取水的体积偏小,会导致溶液的质量偏小,则配制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大;B、注烧杯中倾倒量取好的蒸馏水时,少量水溅出,会导致溶液的质量偏小,则配制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大;C、所用氯化钠晶体未充分干燥,氯化钠的质量偏小,溶剂不变,则配制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小;D、转移已称好的氯化钠固体时,部分撒落在烧杯外,氯化钠的质量偏小,溶剂不变,则配制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小;故选:CD。故答案为:(1)烧杯;搅拌,加速溶解;(2)物质与砝码放错位置(答案合理即可);(3)95;100;(4)④②①⑤③;(5)CD。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