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习作: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课件)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习作: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课件)

资源简介

(共42张PPT)
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
——写一个身边的人,尝试写出他的特点




小书虫 乐天派 智多星
热心肠 昆虫迷 故事大王
幽默王子 小问号 运动健将
厨神 工作狂 学霸 小画家
捣蛋鬼 吃货 ……
同学们,看到右边的这些词语, 你们想到了身边
的哪些人呢?。
“捣蛋鬼”弟弟
“吃货”同学
“画家”朋友
“智多星”哥哥
“厨神”奶奶
“热心肠”邻居
“小书虫”妹妹
“工作狂”爸爸
为什么看到这些词语时,你会想到他(她)?
你还想到了哪些这样的词语?
这些词语可以用来形容哪些人?
一、审清要求,抓住重点
写一个身边的人,尝试写出他的特点。
习作要素
关注本单元习作要素,要抓住关键语句“写出他的特点”。由于写的是“身边的人”,所以要求大家平时养成认真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从令自己印象深刻的事情中总结身边的人的特点。写作时,选择你记忆深刻的事例,用精彩、细腻的笔墨将人物的言行举止展现出来,使人物形象鲜活、立体。
要素解读
1.审清体裁
本次习作属于( )类。
A.写人  B.状物  C.写景   
A
任务小贴士
根据课本习作任务中的“选一个人写一写”,可判断本次习作体裁。
2.审清内容
关于本次习作,下面哪一个内容符合要求?( )
A.恩恩在暑假游览了岳阳楼,感受到中国古建筑的魅力。
B.岑岑和哥哥姐姐合作帮助爸爸戒烟。
C.瑶瑶是班上的“快乐之星”,大家都很喜欢她。
C
任务小贴士
根据习作主题“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可知本次习作要选择一个特点鲜明的人进行介绍。
3.审清重点
本次习作的重点是 。
写清楚人物身上最突出的一个特点
任务小贴士
根据课本习作任务的提示,拟题时要“用上表示人物特点的词语”,可知本次习作重在突出人物的某一个特点。
二、选取素材,理清思路
同学:智多星、小问号、小书虫、马大哈、活雷锋、小气鬼……
老师:幽默大王、运动健将、百变女王、百科全书、变脸大王……
想到的人
家人:戏迷、老顽童、手机迷、笑面虎、一根筋、鼻涕虫……
朋友:美食家、开心果、爱哭鬼、机灵鬼、昆虫迷……
邻居:热心肠、象棋迷、老顽固、闷葫芦、急先锋、刀子嘴、和事佬……
爱好:看书、画画、吹笛子、书法、跑步、爬山、下棋、烹饪、吹葫芦丝、唱歌、弹琵琶、做家务、打篮球、跳古典舞、参加志愿者活动……
性格品质:沉默寡言、幽默、热情、称职、专心、坚强、内向、乐观、懒惰、爱管闲事、敬业、爱国、勇敢、大方、吝啬、讲义气、公平、豁达、伶俐、乐于助人……
特长:武术、国画、拍照、种花、折纸、马拉松、下象棋、跳街舞、玩魔方、做点心、写毛笔字……
人物特点
同学/朋友:一刻也不能停的“运动全能王”、爱哭的“强迫症星人”、邻居家的“爱哭鬼”、班里的“小顽固”、好学的“宇宙全书”……
老师:“悲天派”李老师、只讲一个故事的“故事大王”、急性子的“慢慢”老师、“川剧变脸大师”……
题目吸睛
家人:家有“解密大王”、“种花能手”不种花了、爱吃烧烤的养生达人、“讨厌鬼”弟弟、被鱼“钓”的“钓鱼佬”、垃圾的搬运工……
其他:热心肠的“冷面”阿姨、走在时尚潮流前沿的“乡巴佬”、“飞鸟”快递员叔叔、卖小馄饨的“超级演说家”……
看:总是邋里邋遢的爸爸在缝衣服、“美食家”妈妈一粒一粒地挑掉栗子饼上的芝麻、同桌专心致志地阅读比课桌还大的《百科全书》、朋友手上转着的笔好像螺旋桨……
事例典型
听:班主任说“门卫侠”英勇捉贼、妈妈讲“戏曲迷”爷爷登台唱戏、朋友讲他爱钓鱼的叔叔钓到了拖鞋、外公讲总是苦着脸的小姨小时候是个幽默大王……
三、学习技法,赏析例文
学技法
在你的生活中存在着各种有特点的人,其中给你留下最深刻印象的人是谁?他(她)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技法1:抓住鲜明特点
捕捉身边的人物最鲜明的特征,在写作时,抓住这些特别之处,并用上一个概括性的词语来概括人物的特别之处,并围绕这个词拟定习作题目。记住,不论人物身上有多少特点,一定要选择那个最鲜明的、最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特点来写。
我的表弟小沙天生胆小,他怕吃药,怕做噩梦,还怕剃头。小沙每次都是被姑父押进理发店的,而且,姑父还得执一把木尺在一旁监督,否则,小沙准会夺门而逃。
(选自秦文君《剃头大师》)
阅读课内示例,思考:这篇示例表现了人物的什么特点呢?
作者运用排比句式写出了表弟天生胆子小的特点。姑父的动作“押”“监督”衬托出小沙对剃头的恐惧程度之深,展现了小沙每次剃头都身不由己、极不情愿。
特点
小沙每次剃头都身不由己、极不情愿
我们在介绍人物的时候,要证实这个人确实具有某一方面的特点,就得选择一两个典型的事例来说明。你们会选择哪些事例来表现人物的什么特点呢?
技法2:精选典型事例
事例具有强大的说服力,选用恰当、典型的事例能突出人物某一方面的鲜明特点,使人物形象立体起来,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爸爸看见了,奇怪地问:“庆龄,你怎么不走啦?”
“爸爸,我不能去了!我昨天和小珍约好了,今天她来我们家,我教她叠花篮。”庆龄说。
“你不是一直想去伯伯家吗?改天再教小珍吧。”爸爸说完,拉起庆龄的手就要走。
“不行!不行!我走了,小珍来了会扑空的,那多不好啊!”庆龄边说边把手抽回来。
“那……回来你去小珍家解释一下,表示歉意,改天再教她叠花篮,好不好?”妈妈在一旁说。
“不,妈妈。您说过,做人要信守诺言。如果我忘记了这件事,见到她时向她道歉是可以的,但我已经想起来了,就不能失信了!”庆龄坚定地说。
(选自孙永猛《我不能失信》)
阅读课内示例,思考:作者选取了什么事例来表现小庆龄的什么特点呢?
作者选取了小庆龄宁愿放弃她期待已久的去伯伯家看鸽子的机会,也要遵守与朋友小珍叠花篮的约定这一典型事例,赞扬了她诚实守信的可贵品质。
事例典型,体现了小庆龄诚实守信
润色点金室
我的同桌是个“歌唱家”,非常擅长唱歌。她唱歌的时候仿佛自带光环,总能吸引一大群的“粉丝”驻足聆听。
不足之处:
示例:
小作者介绍了自己的同桌,通过写其他人被她吸引来说明她非常擅长唱歌。但由于缺乏典型事例,文段不能更好地展现她擅长唱歌的特点,内容比较空泛。
润色角度:
可以围绕人物唱功精湛、人人都喜欢她这个中心,选取一到两个恰当的事例来展现人物特点,使人物“歌唱家”的形象立体鲜明。
润色后:
我的同桌是个“歌唱家”,非常擅长唱歌。她唱歌的时候仿佛自带光环,总能吸引一大群的“粉丝”驻足聆听。一次,我和她一起经过老师的办公室门口时,她张口就来:“每当我轻轻走过你窗前……”正在批改作业的几位老师都忍不住抬起头来,欣赏她美妙的歌声。还有一次,有个同学随手扶住差点儿摔倒的另一个同学,同桌上前就竖起大拇指,轻快地唱着:“学习雷锋好榜样……”那个同学的脸立刻就红了,好像天边的晚霞。下课铃声响了,她的歌声也随之响起:“池塘边的榕树上,知了在声声叫着夏天……”
要想让笔下的人物特点鲜明,细节描写必不可少。你们打算怎样通过细节描写展现自己笔下的人物的特点呢?
技法3:巧妙描写细节
细节描写是刻画人物性格、揭示人物内心世界、表现人物细微复杂情感的重要方法。在日常生活中多加观察,抓住人物的神态、语言、动作等细节,然后在写作时巧妙地运用细节描写,以求达到以形传神、突出人物特点的表达效果。另外,还可以从侧面的角度出发,突出人物特点。
他人高袍长,手瘦有劲,五十开外,红唇皓齿,眸子赛灯,下巴儿一绺山羊须,浸了油似的乌黑锃亮。张口说话,声音打胸腔出来,带着丹田气,远近一样响,要是当年入班学戏,保准是金少山的冤家对头。手下动作更是“干净麻利快”,逢到有人伤筋断骨找他来,他呢,手指一触,隔皮截肉,里头怎么回事,立时心明眼亮。忽然双手赛一对白鸟,上下翻飞,疾如闪电,只听“咔嚓咔嚓”,不等病人觉疼,断骨头就接上了。贴块膏药,上了夹板,病人回去自好。倘若再来,一准是鞠大躬谢大恩送大匾来了。
(选自冯骥才《俗世奇人》)
阅读课外示例,思考:作者是怎样抓住细节描写来突出人物特点的呢?
作者先细致地描写了人物奇特的外貌特点,然后选取典型事例,通过一系列恰当的动词以及声音、病人的变化等细节,来写人物手下动作“干净麻利快”的特点,双管并下,突出了此人的“奇”,使人如见其人。
连续性动词体现了人物手下动作“干净麻利快”的特点
外貌奇特
这还不算,老师傅眼神差了点儿,总把碎头发掉在小沙的脖子里,痒得小沙哧哧笑。你想想,这一会儿痛一会儿痒的,跟受刑一样。
(选自秦文君《剃头大师》)
同学们,本次习作要求你们写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如果能运用“五感法”,调动身体的各种感官,把眼睛看到的人物的日常表现写出来,把与人物相处过程中听到的、感触到的等细致地描写出来,可以让人物特点更鲜明,形象更突出。
★运用“五感法”,表现人物的特点
触觉
听觉
例文赏析
家有“小问号”
我有一个调皮又可爱的弟弟,他今年刚满四岁,长得虎头虎脑的,一双圆圆的大眼睛总是忽闪忽闪的。他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好奇,小脑袋瓜里装着无数的问号,每天都会问个不停。
这一天,爸爸妈妈带我们去公园玩。“叽叽喳喳……”几只小鸟扇动着翅膀,从我们的头顶上飞过。弟弟立即歪起了小脑袋,眨巴着一双乌黑的大眼睛,好奇地问:“小鸟有翅膀,会飞。鸡也长着翅膀,为什么不会飞呢?”我这个当哥哥的竟无言以对,顿时感觉脸上火辣辣的,尴尬极了。幸好,一旁的爸爸听了,耐心地为他解答道:“因为鸡翅膀的肌肉组织已经退化了。”
这时,迎面走来了一位孕妇,她挺着大大的、圆滚滚的肚子。“阿姨,您的肚子怎么这么大啊?里面是不是藏着一个气球呀?”“小问号”忍不住又开始发问了。妈妈轻轻地拧了一下他的胳膊,提醒他赶紧闭嘴,唯恐他又问出让别人尴尬的问题。果不其然,在妈妈向他解释那个阿姨肚子大是因为肚子里有个小宝宝后,弟弟紧接着又问:“那小宝宝是怎么跑进去的呢?”唉,弟弟的脑袋里总有十万个为什么,他真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小问号”!
你瞧,这就是我的弟弟,一个爱动脑筋提问的弟弟。我也要学习弟弟这种“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当一个“大问号”。
例文赏析
家有“小问号”
我有一个调皮又可爱的弟弟,他今年刚满四岁,长得虎头虎脑的,一双圆圆的大眼睛总是忽闪忽闪的。他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好奇,小脑袋瓜里装着无数的问号,每天都会问个不停。
这一天,爸爸妈妈带我们去公园玩。“叽叽喳喳……”几只小鸟扇动着翅膀,从我们的头顶上飞过。弟弟立即歪起了小脑袋,眨巴着一双乌黑的大眼睛,好奇地问:“小鸟有翅膀,会飞。鸡也长着翅膀,为什么不会飞呢?”我这个当哥哥的竟无言以对,顿时感觉脸上火辣辣的,尴尬极了。幸好,一旁的爸爸听了,耐心地为他解答道:“因为鸡翅膀的肌肉组织已经退化了。”
这时,迎面走来了一位孕妇,她挺着大大的、圆滚滚的肚子。“阿姨,您的肚子怎么这么大啊?里面是不是藏着一个气球呀?”“小问号”忍不住又开始发问了。妈妈轻轻地拧了一下他的胳膊,提醒他赶紧闭嘴,唯恐他又问出让别人尴尬的问题。果不其然,在妈妈向他解释那个阿姨肚子大是因为肚子里有个小宝宝后,弟弟紧接着又问:“那小宝宝是怎么跑进去的呢?”唉,弟弟的脑袋里总有十万个为什么,他真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小问号”!
你瞧,这就是我的弟弟,一个爱动脑筋提问的弟弟。我也要学习弟弟这种“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当一个“大问号”。
首尾呼应,点明弟弟的鲜明特点:好奇心重、爱提问
典型事例一:弟弟问为什么小鸟会飞?
典型事例二:弟弟问为什么孕妇的肚子很大?
视觉,外貌描写
听觉,语言描写
听觉,语言描写
听觉,语言描写
触觉,侧面描写
(1)抓住他(她)最鲜明的一个特点展开描写。
(2)选取一两个典型事例,表现人物的特点。
(3)对人物的语言、动作或神态等细节进行描写,让人物的形象更加饱满。
技法探究
四、参考写作典范
在写作时,可以用上一些好词好句,或者巧妙运用一些精彩的开头结尾式的方法,让习作给读者眼前一亮的感觉!
描写人物性格的词语
助人为乐 正直无私 勤俭节约 诚实守信 舍己为人 任劳任怨 光明磊落
严于律己 见义勇为 平易近人 豁达大度 锲而不舍 不屈不挠 废寝忘食
描写人物品质的词语
描写人物外貌的词语
快言快语 幽默风趣 开朗大方 机灵活泼 成熟稳重 温柔体贴 多愁善感
文质彬彬 虎头虎脑 笑容可掬 大腹便便 唇红齿白 一表人才 相貌堂堂
明眸皓齿 鹤发童颜 容光焕发 白发苍苍 虎背熊腰 眉清目秀 浓眉大眼
精巧好词语
外貌特点突出
刘老师的头发十分蓬松,在天气干燥时就会炸开,左看像一颗浑身是刺的板栗,前看像一只胆小的刺猬,仰视又像一把粗糙的扫帚。(提分小妙招:运用排比、比喻的修辞手法,描绘了刘老师头发的样子,使人物形象跃然纸上。)
细节刻画到位
雨点儿落了下来,外婆赶紧扯着嗓子喊:“下大雨了,快收衣服呀!”别看她身材瘦削,她的声音可有穿透力了,我们在小区外都能听得到。(提分小妙招:小作者先用语言描写,展现外婆热心提醒大家收衣服的一面;再用外貌描写,将外婆“瘦削”的身材与有穿透力的声音作对比,突出人物鲜明的特点。)
精美好句段
列举事例典型
听了妈妈的话,我夹起一块苦瓜放在嘴里。“呸呸!”味道苦极了,真是难以下咽!再看看妈妈,她依然有滋有味地吃着,看来她又在“撒谎”了。果然不能被妈妈展眼舒眉的样子欺骗!(提分小妙招:小作者选取典型事例,通过鲜明的对比,生动地展现出妈妈与“我”在对苦瓜味道的感受上的巨大差异。)
设问激趣式
①我家有个可爱的“小尾巴”。请你猜猜他是谁。我想你怎么也猜不到吧?现在就让我来告诉你吧,这个“小尾巴”就是我那机灵活泼的弟弟。
②厨房飘出诱人的香味,我使劲儿嗅了嗅,啊,是我家“厨神”正在做酸菜鱼!你问我家“厨神”是谁?当然是我那任劳任怨、温柔体贴的妈妈啦!
开门见山式
精妙好开头
我有一位“野蛮老爸”,他对我非常严格,希望我能成为“天之骄子”。如果我哪个方面做得不好,他的脸就会“风云突变”。
对比突出式
她的个子比我矮,脑袋却比我的大;她的双腿比我短,跑步却比我快。她就是我那快言快语的同桌——“机灵豆”马云飞。
外貌描写式
讲台上站着的那位,就是我们的“魔鬼老师”。他浓眉大眼,看起来十分憨厚,却常常吓得我们大气都不敢喘一下。真是“人不可貌相”呀!
总结式
看,这就是我家的“开心果”。当我们遇到烦恼时,她总会立马过来逗乐我们;当我们开心时,她会在一旁手舞足蹈,让我们更加感受到家庭的温馨。
反问式
这就是他,一个文质彬彬的“幽默大王”。你难道不想认识他吗?
精彩好结尾
赞扬式
杨老师在学校非常受欢迎。她明眸皓齿、开朗大方、聪明伶俐,最重要的是,她有许多奇思妙想,并能出口成章,常常用幽默风趣的语言讲出许多有趣的故事,是我们学校的“故事大王”。
“虎妈”虽然凶,总是缺少耐心,但是她很爱我。当然,我也很爱她!
转折式
道理式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我那勤俭节约的“乡巴佬”爷爷用实际行动告诉我:劳动,能够创造出美好的生活。
五、演练考场真题
真题演练是检验学生写作能力、发现问题与不足的重要途径,可以为同学们将来的考试和实际应用打下坚实的基础!
演练真题
童年时期,你们的成长一定离不开身边的小伙伴。学校宣传栏准备开设“独特的他(她)”栏目,展示他(她)们的风采。你的身边一定有许多这样特点鲜明的小伙伴:小书迷、故事大王、运动健将……请你选择一位有特点的小伙伴,完成一篇习作,为展示活动做准备。
要求题目自拟;把小伙伴的特点写清楚;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校名和人名。
(2024年福建省泉州南安市小学三年级期末质量检测题)
学列提纲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