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上犹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题一、单选题|(共16题,每小题3分)“灯塔工厂”是具有榜样意义的“数字化制造”和“全球化4.0”示范者,代表着全球智能制造的最高水平,被誉为“世界上最先进的工厂”。下图示意世界“灯塔工厂”所在的主要国家及数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图中显示,“灯塔工厂”数量最多的地区和国家是( )A.欧洲、英国 B.亚洲、中国C.北美、美国 D.拉美、阿根廷2.“灯塔工厂”数量最多的地区( )A.经济发达 B.科技领先C.市场广阔 D.劳动力廉价下图中a为等温线,根据信息完成下面小题。3.对于甲,乙两河流水文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A.甲河水流湍急,径流量季节变化小B.甲河的径流量大且季节变化大C.乙河水流湍急,径流量大D.乙河径流量大且季节变化小4.该地可能位于( )A.澳大利亚 B.北美洲 C.南美洲 D.亚洲海-气间通过潜热、长波辐射等方式进行热量交换。下图为北印度洋局部海域6~8月表层海水平均温度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5.仅考虑海水温度,6~8月图中四地海面潜热释放最多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6.6~8月,关于图中四地水温特征的成因说法正确的是( )A.海-气间水分交换活跃,甲水温最高B.下层冷海水上涌,乙水温最低C.平均太阳高度角最大,丙水温较高D.西北离岸风增强,丁水温较低哈拉哈河属额尔古纳河(黑龙江正源)水系,发源于大兴安岭西部,自东南流向西北,全长399千米。哈拉哈河的三潭峡到金江沟林场河段长度约20km,在-40℃以下的气温下,不但不结冰,水中还生长着水草,河面上冒着腾腾热气,此河段成为“不冻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7.哈拉哈河最主要的补给水源有( )A.积雪融水、雨水 B.高山冰雪融水、雨水C.地下水、积雪融水 D.湖泊水、地下水8.三潭峡到金江沟林场河段成为“不冻河”的原因可能是( )A.地形阻挡冷空气入侵 B.植被调节作用显著C.流经地区地热能丰富 D.流经地势低洼地区9.哈拉哈河流域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A.河流含沙量大 B.山洪暴发频繁 C.急流瀑布 D.凌汛现象植被演替是指裸地上植被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东北地区的长白山内力作用显著,800年前发生了大规模的火山喷发,山上大量的原始植被几乎完全被烧毁,导致植被重新演替,使植被经历地衣—苔藓—灌丛—森林的演替过程。在植被的重新演替过程中,植物的多样性也在发生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0.可作为长白山地区内力作用显著的明确证据是( )A.水平岩层 B.玄武岩广布 C.石灰岩众多 D.地壳抬升11.长白山植被演替出现森林后,林线的移动趋势是( )A.向上移动 B.向下移动 C.水平移动 D.高度不变12.火山喷发过后,在长白山植被的重新演替过程中,植物的多样性的变化趋势是( )A.逐渐增加 B.逐渐减少C.先增加后减少 D.先减少后增加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3.图中山脉属华北平原与黄土高原分界线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14.甲地形区的主要生态问题是( )A.荒漠化 B.水土流失C.盐碱化 D.沙尘暴我国天气现象复杂多变,下图示意我国某种天气现象的主要影响地区及发生频次分布。完成下面小题。15.该天气现象最可能是( )A.沙尘暴 B.泥石流 C.冻雨 D.伏旱16.该天气现象在图示区域多发,其主要影响因素有( )①季风 ②地形 ③气压带 ④反气旋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二、综合题(共52分)17.阅读材料,回答下面问题。(共16分)黄麻是短日照作物(指日照长度短于其临界日长时才能开花的植物),一般在3-5月播种,发芽最低温度为13-14℃,苗期怕涝,6-7月进入生长旺季,生长期怕旱,20℃以上高温多湿的天气最适宜。黄麻收获后进行“沤麻”(将茎秆浸泡水中,利用微生物让非纤维质分解、沤烂,水温会影响工序周期),沤麻周期短,麻纤维质量更高,颜色黄亮,沤麻后进行剥皮、漂洗、晾晒才能进行初加工以获取黄麻纤维原料。下图中甲图为南亚黄麻主要分布区,乙图为孟加拉国达卡市的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1)简述甲图地区有利于黄麻生长的气候条件。(6分)(2)黄麻主要用于制作麻绳、麻袋等工业用品,随着工业的发展,我国黄麻种植面积从上世纪的100多万公顷下降到现在不足2万公顷,产量由200多万吨降到不足2万吨。结合材料信息,分析我国黄麻种植面积下降的原因。(6分)(3)目前我国黄麻纤维原料依赖于进口,其中90%以上来自孟加拉国,根据材料分析孟加拉国黄麻纤维原料在国际上竞争力强的原因?(4分)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共20分)堪察加半岛位于俄罗斯远东地区,半岛北部为驯鹿的繁殖地,南部广布以落叶松占优势的针叶林,是驯鹿的越冬地。驯鹿以石蕊(地衣的一种)及植物的嫩枝叶为食,易受蚊蝇影响,驯鹿每年春天从南部森林迁往北部地区,在最北部地区度过夏季,每年都会有规律地进行南北方向的大迁移。堪察加半岛冬季积雪厚,约有405条冰川。下图为堪察加半岛的位置地形图。(1)从自然环境整体性的角度分析堪察加半岛冬季积雪厚,冰川数量多的主要原因。(8分)(2)在寒冷的冬季,图中甲地附近的某山坡上没有积雪且有青草生长,分析其可能的原因。(6分)(3)推测勘察加半岛北部自然带类型,并分析驯鹿春季从针叶林带北迁的原因。(6分)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共16分)寒温带针叶林生长在冷湿环境条件下,树叶有蜡质层、呈针状常绿状态,树木多群聚、树冠呈尖塔状。我国大兴安岭北部多年永久冻土层上生长着大片寒温带针叶林,因其树高不足两米、形态也不挺拔,被称为“老头儿林”。下图示意大兴安岭北部针叶林的分布。(1)指出大兴安岭东西两侧针叶林南界的纬度差异,并分析原因。(6分)(2)说明针叶林树木形态特征与自然环境的关系。(6分)(3)分析“老头儿林”的形成原因。(4分)参考答案1.B2.C3.A4.C5.A6.B7.A 8.C 9.D10.B 11.A 12.C13.C 14.B15.C 16.A17.(1)3-5月气温高(春季气温高于13~14℃),适合黄麻播种与发芽;(3-5月)发芽期降水少,蒸发大,涝灾少(避免苗期受涝灾影响);(6-7月)生长旺季的气温高,降水多,水热充足,适合黄麻生长(避免旱灾);6-7月降水多,晴天少,日照时间短,符合黄麻短日照的生长习性。(2)1.黄麻纤维的生产过程中造成大量水资源的浪费及水污染。2.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随着地价,劳动力价格上涨,农民选择种植经济效益高的农作物(黄麻劳动强度大,经济效益低,种植面积减少)。3.工业发展,化学纤维(合成纤维)的出现,取代了黄麻纤维的市场需求。(3)纬度低,水温高,沤麻周期短,麻纤维质量高。河网密布,可以利用天然的水源(有充足的水源)进行沤麻。廉价劳动力充足,地价低,加工成本低。黄麻种植面积大,产量高,原料充足。18.(1)冬季风越过海洋增温增湿,在堪察加半岛西岸受地形抬升,降雪量大,形成冰川的物质条件充足;纬度较高,冬季黑夜时间长(白昼时间短),正午太阳高度角小,获得太阳辐射量少,温度低;半岛东岸有千岛寒流流经,降低气温;堪察加半岛山地海拔较高,冬季气温较低,利于冰川形成。(2)勘察加半岛处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碰撞挤压地带,地壳活动活跃,甲地可能地热能丰富;地处冬季风的背风坡,温度较高;位于山谷中,热量不易散失。(3)苔原带。春季气温回升,森林带蚊蝇增多,大型食肉动物活跃;此时北部苔原带气候温和,食物丰富,驯鹿在此繁殖后代。19.(1)大兴安岭西侧针叶林南界纬度较东侧低;大兴安岭西侧位于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地势高,且位于冬季风的迎风坡,冷空气集聚,气温低。(2)树叶有蜡质层、呈针状,可以减少水分散失,适应寒冷天气;树叶呈常绿状态,利于进行光合作用;树冠呈尖塔状,利于积雪下滑,减少树冠积雪量。(3)冻土使植被主根难以深入地下;冻土层阻止水分下渗,土壤过湿,根系呼吸作用受阻。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