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浙教版科学七下1.4.1微生物的结构与生殖(含答案)一、选择题1.将细菌放在固体培养基上培养,它会繁殖并形成菌落,如图所示.某实验小组想检验a、b两种抗生素的杀菌作用,你认为下列哪个实验方案最合适?( )A. B. C. D.2.“超级细菌”对现有的绝大多数抗生素有抵抗作用。对“超级细菌”的说法错误的是( )A.有成形的细胞核 B.有遗传物质C.以细胞分裂的方式进行繁殖 D.需要依赖现成的有机物生活3.幽门螺杆菌(一种细菌),是引起胃炎和胃溃疡等疾病的病原体。下列关于幽门螺杆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它与酵母菌的细胞结构相同 B.它没有成形的细胞核C.它可以自己制造有机物 D.可用放大镜观察它的结构4.细菌一般都进行如图所示的生殖方式.关于细菌的生殖,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出芽生殖、无性生殖 B.孢子生殖、无性生殖C.分裂生殖、有性生殖 D.分裂生殖、无性生殖5.如图是细菌结构模式图,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①是尾巴,是细菌的运动器官B.④是细胞质,含叶绿体C.⑤是细胞核,有明显的边界D.⑥是细胞膜,具有保护作用6.超级细菌是指因为抗菌药物的滥用,使细菌的耐药性不断增强而出现的具有多重耐药性的细菌,如图所示为携带遗传物质(NDM一1基因)的超级细菌照片。下列有关细菌的说法,正确的是( )A.细菌没有细胞壁结构B.大多数细菌不含叶绿素,须依靠现成有机物维持生活C.超级细菌携带的NDM﹣1基因存在于细菌成形的细胞核内D.借助放大镜可观察细菌的内部结构7.科学家在南极洲发现了一种携带超级耐药基因的“超级细菌”——假单胞菌,并预测该细菌可能会对人类健康造成极大危害。其细胞中没有的结构是( )A.细胞膜 B.细胞质 C.成形的细胞核 D.细胞壁8.如图是大肠杆菌示意图,分析其细胞结构,联系所学知识判断,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①是大肠杆菌的运动器官,可通过光学显微镜直接观察B.所有的细菌都有结构②C.⑤不是真正的细胞核,但其内部有遗传物质D.大肠杆菌通过产生芽孢的方式繁殖后代二、填空题9.细菌性痢疾是一种由细菌引起的疾病。如图所示的3种细胞结构,最有可能是细菌性痢疾病原体细胞结构的是 ,你认为这种细胞是细菌的主要依据是 。10.食物变味或发臭通常是由单细胞生物细菌引起的。细菌在适宜的环境下会大量繁殖,如图是细菌的生殖示意图。细菌是通过 进行繁殖,这种生殖方式属于 生殖(填“有性”或“无性”)。11.图甲是研究人员首次拍摄到的携带抗药性基因的“超级细菌”照片,图乙是细菌结构图,图丙是引起新冠肺炎的罪魁祸首,请回答下列问题:(1)从形态上分,细菌可以分成三种类型,图甲中的这种超级细菌属于 。(2)图乙细菌细胞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因此被称为 生物;细菌的细胞内还没有 ,大多数细菌只能依赖现有的有机物生活。(3)细菌的生殖方式是 。三、探究题12.泡菜是经乳酸菌发酵制作的食品,制作过程中产生的亚硝酸盐含量过高会影响人体健康。为探究“食盐水对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影响”,小柯进行了如下实验:【查阅资料】①乳酸菌适宜发酵的温度在30℃~35℃。②泡菜中的亚硝酸盐是其他杂菌生长繁殖过程中产生的,当乳酸增多时酸性增强,杂菌繁殖会受到抑制。【制作泡菜】清洗蔬菜→切段晾干→装坛→加食盐水→密封发酵【探究亚硝酸盐含量的变化】在老师的帮助下,他们获得了如下表数据。请分析回答:泡菜发酵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单位:毫克/千克,发酵温度:15℃)组别 盐水浓度 … 第5天 第7天 第9天 第11天 第13天甲坛 4% … 3.2 3.8 3.5 3.4 3.2乙坛 6% … 5.5 4.0 1.8 1.31 1.2丙坛 8% … 2.0 1.8 1.4 1.1 1.0(1)此方案设计不严谨,还应增设一组实验,用等量蒸馏水替代盐水,是为了形成 。(2)制作泡菜时既要加盖,还要水封,这样做的目的是 。(3)分析数据,从健康角度看,应 (提出一条建议)。(4)小柯在35℃下重复上述实验,发现相应盐水浓度和时间下,测定的亚硝酸盐含量均低于15℃时的数值,请解释其原因: 。13.为检验洗手能否有效减少手上细菌的数量,某兴趣小组利用盛有无菌培养基的培养皿,设计了以下实验,如图所示。(注:细菌在培养基上大量繁殖会形成菌落。)(1)该实验的变量是 。(2)为什么要将培养皿放在28℃的环境中? 。(3)在培养48小时后,若观察到 ,则能得出洗手能减少手上的细菌数量。答案1.解:该目的是检验两种抗生素的杀菌作用,设计实验时,应遵循对照原则,即设计只有细菌的空白对照组,将来与含有抗生素的实验组进行对比分析;还应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如抗生素的有无或抗生素的种类。B组方案中包含三组实验,一组空白对照实验(用不加抗生素的培养基培养),两个实验组分别是在培养有细菌的培养基中加a抗生素和b抗生素,故B组方案更合理。故选:B。2.解:细菌是一类没有成形细胞核的单细胞生物,属于原核生物。绝大多数细菌营寄生或腐生生活。细菌通过分裂的方式进行繁殖,多数以现成的有机物生活,营养方式为异养,A错误,BCD正确。故选:A。3.解:A、酵母菌的细胞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幽门螺杆菌是一种细菌,细胞结构中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所以幽门螺杆菌与酵母菌的细胞结构不完全相同,A错误。B、幽门螺杆菌是一种细菌,细胞结构中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没有成形的细胞核,B正确。C、幽门螺杆菌的细胞中没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因此,幽门螺杆菌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C错误。D、幽门螺杆菌个体微小,需要用高倍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进行观察,D错误。故选:B。4.解:细菌通过分裂的方式进行繁殖,分裂时,细胞首先将它的遗传物质进行复制,然后细胞从中部向内凹陷,形成两个子细胞。由此可见:细菌的分裂过程没有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属于无性生殖。故选:D。5.解:A、细菌属于单细胞生物,没有器官。①是鞭毛,细菌就是借助鞭毛的摆动进行运动。A错误。B、细菌的细胞内没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绝大多数细菌的营养方式为异养。B错误。C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属于原核生物。C错误。D、细胞膜具有保护和控制物质进出的作用,所以⑥是细胞膜,具有保护作用。D正确。故选:D。6.解:A.由分析知道:细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DNA集中的区域,无成形的细胞核和叶绿体,A错误。B.大多数细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依靠现成的有机物生活,B正确。C.细菌的细胞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等部分构成,但没有成形的细胞核,C错误。D.细菌个体十分微小,肉眼很难看到,观察细菌结构需要借助高倍显微镜或电镜才能观察到细菌的形态和结构,D错误。故选:B。7.解:“超级细菌”——假单胞菌,属于细菌,细菌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壁,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只有DNA集中区域。故选:C。8.解:A、①是鞭毛,是大肠杆菌的运动结构,但不是运动器官,因为器官是不同的组织的构成的,而大肠杆菌是单细胞生物,A错误。B、荚膜是某些细菌在细胞壁外包围的一层黏液状物质,通常是由多糖或多肽组成的。它可以帮助细菌抵抗环境中的不利因素,如干燥、高温、低温、辐射等,还可以保护细菌免受宿主免疫系统的攻击。因此,荚膜是细菌的一种重要特殊结构,但不是所有细菌都具有荚膜,B错误。C、⑤是DNA集中的区域,主要作用是储存遗传物质,不是真正的细胞核,所以细菌是原核生物,C正确。D、菌是靠分裂进行生殖的,也就是一个细菌分裂成两个细菌。芽孢是细菌的休眠体,对不良环境有较强的抵抗能力,不是生殖细胞,所以大肠杆菌不能通过产生芽孢的方式繁殖后代,D错误。故选:C。9.解:细菌性痢疾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消化道传染病,细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DNA集中的区域,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因此图1所示的3种细胞结构,最有可能是细菌性痢疾病原体细胞结构的是C.这种细胞是细菌的主要依据是有细胞壁,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故答案为:C;有细胞壁,没有成形的细胞核10.解:由细菌生殖示意图可知:细菌由一个变成两个,因此,细胞通过分裂进行生殖,这种生殖方式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属于无性生殖。故答案为:分裂;无性。11.解:(1)细菌的形态有球菌、杆菌、螺旋菌三种类型,图甲中的这种超级细菌根据形态判断应该属于杆菌。(2)细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DNA集中的区域,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属于原核生物;细菌也没有叶绿体,大多数细菌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并把有机物分解为简单的无机物,因此,细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3)从生殖方式上看,细菌为单细胞生物,其生殖方式是分裂生殖。故答案为:(1)杆。(2)原核;叶绿体。(3)分裂生殖。12.解:(1)在对照实验中,除了实验变量不同之外,其它因素都相同。要探究“食盐水对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影响”,故实验变量为食盐水浓度。该实验方案中有一处明显的错误是没有设置对照实验,应增设对照组,为了控制单一变量,应用等量蒸馏水替代盐水。(2)用于发酵泡菜的微生物是乳酸菌,乳酸菌是厌氧菌,所以泡菜坛要加盖并用一圈水来封口,以避免外界空气的进入,否则如果有空气进入,就会抑制乳酸菌的活动,影响泡菜的质量。因此,加水封坛的目的是:可以达到发酵所需的无氧条件,还可以避免其他微生物进入。(3)结合本实验提出的建议是:制作泡菜应在第13天后再食用,制作泡菜时应添加浓度较高(8%)的盐水。(4)在35℃时,重复进行了上述实验,测定的各发酵天数亚硝酸盐含量都低于15℃时测定的数据,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在适宜温度下,乳酸菌通过分裂生殖快速繁殖,并分解糖类产生大量的乳酸,抑制了杂菌的生长繁殖,同时发酵形成的酸性环境也能分解一部分亚硝酸盐。故答案为:(1)对照;(2)可以达到发酵所需的无氧条件,还可以避免其他微生物进入;(3)制作泡菜应在第13天后再食用(制作泡菜时应添加浓度较高(8%)的盐水);(4)乳酸菌在适宜的温度下发酵产生较多乳酸,酸性增强,抑制了杂菌的繁殖。13.解:(1)在科学实验中,往往只选择一个变量,为研究变量对研究对象的影响,需要设计对照实验,这样可以增强实验结论的说服力。在对照实验中,除了已选择的实验变量不同外,其他条件应完全相同,在上述实验中,除甲培养皿洗手前按指印,乙培养皿洗手后按指印,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该实验的变量是是否洗手。(2)微生物的生存所需的条件是:适宜的温度、水分和有机物。28°C环境利于细菌生长繁殖,因此要将培养皿放在28℃的环境中。(3)培养48小时后,若观察到洗手前按指印的甲培养皿中有大量细菌繁殖,洗手后按指印的乙培养皿中有较少细菌繁殖,则能得出洗手能减少手上的细菌数量。故答案为:(1)是否洗手;(2)28°C环境利于细菌生长繁殖;(3)洗手前按指印的甲培养皿中有大量细菌繁殖,洗手后按指印的乙培养皿中有较少细菌繁殖。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