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美版美术二年级下册第2课 剪刀添画 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湘美版美术二年级下册第2课 剪刀添画 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湘美版美术二年级下册第2课 剪刀添画 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剪刀添画》是湘美版美术二年级下册第2课,属于“造型 表现”学习领域。这一课旨在引导学生通过对剪刀外形的观察,运用联想与添画的方式,将简单的剪刀形状创造成丰富多彩的画面,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以及造型表现能力。剪刀是学生生活中常见的工具,熟悉的事物易于引发学生的兴趣,降低创作难度,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开启美术创作之旅。教材中展示了多幅以剪刀为基础的添画作品,风格各异,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视觉参考,启发学生大胆想象,拓展思维边界,同时也强调了从生活中发现美、创造美的艺术理念,契合二年级学生天真烂漫、充满幻想的年龄特点,为学生后续的美术学习奠定基础。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能够仔细观察剪刀的外形特征,了解其基本结构。
掌握运用联想、添画的方法,将剪刀形状变化为各种有趣的形象。
能够用流畅的线条和丰富的色彩进行添画创作,完成一幅主题明确、内容新颖的作品。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观察、分析、讨论、实践等活动,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提高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激发创新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体验添画创作的乐趣,培养学生对美术活动的热爱之情。
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美,养成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好习惯,激发学生利用生活物品进行艺术创作的热情。
三、教学重点
观察剪刀的外形特点,抓住其形状特征进行联想添画。
运用线条与色彩,创作出富有创意和个性的添画作品。
四、教学难点
打破固有思维,对剪刀外形进行大胆、新奇的联想,拓展创意空间。
添画内容与剪刀形状巧妙融合,使画面构图合理、主题突出。
五、教学方法
直观演示法:通过展示剪刀实物、图片及示范添画过程,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教学内容,清晰地了解创作方法,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
启发引导法:在教学过程中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讨论,启发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实践练习法:安排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进行动手实践,在实际操作中巩固所学知识,提高美术技能,体验创作的乐趣。
小组合作法:组织学生小组合作交流,分享创意想法,互相学习、互相启发,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激发兴趣,引出课题)
教师提前在教室的展示台上摆放几把造型各异的剪刀(包括常见的家用剪刀、裁缝剪刀、儿童手工剪刀等),上课伊始,教师引导语:“同学们,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神秘的小物件,就藏在这个展示台上,大家快来瞧瞧,看看谁的小眼睛最亮,能最先发现它们是什么。”学生们好奇地围拢过来,观察这些剪刀。
设计意图:利用实物展示,瞬间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学生的好奇心,从熟悉的生活物品入手,拉近与学生的距离,为后续教学营造轻松活跃的氛围。
教师拿起一把剪刀,提问:“大家都认识这是剪刀,那你们仔细看看,这把剪刀像什么呀?”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学生可能会回答像飞鸟、小鱼、字母“X”等等。教师对学生的回答给予肯定与表扬,顺势引出课题:“同学们的想象力可真丰富!今天我们就一起用这小小的剪刀来玩一场有趣的添画游戏,看看还能变出哪些奇妙的画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剪刀添画》。”
设计意图:通过提问启发学生对剪刀外形进行初步联想,激发学生的思维活跃度,自然地引出课题,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二)新授(观察分析,探究方法)
深入观察剪刀
教师再次拿起一把剪刀,将其放在投影仪下,放大展示在屏幕上,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边指边说:“同学们,现在让我们更仔细地瞧瞧剪刀,正面看,它有尖尖的刀刃,弯弯的把手;侧面看,又像一条弯弯的小船,大家还能发现哪些不同角度的形状特点呢?”组织学生小组讨论,每组推选一名代表分享观察结果。
设计意图:借助投影仪让学生更清晰、全面地观察剪刀,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和观察表达能力,使学生对剪刀外形有更深入细致的了解,为后续联想添画奠定基础。
欣赏优秀作品,启发联想
教师在课件上展示多幅精美的剪刀添画作品,有将剪刀变成在花丛中飞舞的蝴蝶,剪刀的刀刃是蝴蝶的翅膀,把手是触角;有把剪刀添画成在大海里遨游的鲸鱼,刀刃化作鲸鱼的身体,把手恰似鲸鱼的尾巴;还有的变成了穿着漂亮裙子跳舞的小姑娘,刀刃是裙摆,把手是手臂等等。展示过程中,教师适时引导:“同学们,看看这些作品,艺术家们把剪刀想象成了各种各样的东西,你们想一想,还能把剪刀联想成什么呢?开动你们聪明的小脑袋,和小组同学说一说。”
设计意图:丰富多样的作品欣赏,拓宽学生的视野,打开学生的创作思路,让学生直观感受到联想添画的神奇魅力,通过小组交流激发更多创意想法。
教师示范添画步骤
教师选取一把剪刀放在画纸上,面向学生,边示范边讲解:“现在老师也来变一变魔术,大家看好啦。首先,我们根据剪刀的外形,确定一个大致的联想方向,比如老师觉得这把剪刀有点像一只奔跑的小鹿(用简单的线条勾勒出小鹿的头部、颈部,顺着剪刀刀刃画出鹿的身体轮廓),接着,我们用细细的线条给小鹿添加上眼睛、嘴巴、花纹等细节(仔细描绘),让它看起来更生动,最后,再用彩笔给小鹿涂上漂亮的颜色(选择合适的色彩上色),看,一只可爱的小鹿就诞生啦!”
设计意图:教师的示范让学生清晰地掌握添画的步骤与方法,了解如何从外形联想逐步过渡到完整作品创作,示范过程中的详细讲解降低学生的操作难度,增强学生自主创作的信心。
(三)实践创作(大胆创作,展现个性)
布置作业任务
教师提出作业要求:“同学们,现在轮到你们大显身手了,选择一把你喜欢的剪刀,仔细观察它的形状,展开丰富的联想,用添画的方法创作出一幅独一无二的作品,画面要主题明确、色彩鲜艳哦,看看谁的创意最出彩!”同时,提醒学生使用绘画工具时注意安全,保持教室卫生。
设计意图:明确的作业要求让学生清楚知道自己要做什么,怎么做,确保实践创作有序进行,强调安全与卫生问题,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
学生动手实践,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开始创作,教师穿梭于各小组之间,观察学生的创作过程,对遇到困难的学生给予及时的帮助与鼓励。比如,有的学生不知如何下笔,教师启发引导:“你看你选的这把剪刀,刀刃这里弯弯的,像不像月牙呀,我们可以从这里开始联想,给它添上星星,变成一幅夜空图。”对于创意独特的学生,及时表扬肯定:“你的想法太新颖了,把剪刀变成了一个会魔法的机器人,继续加油,把细节画得更完美。”还鼓励小组内学生互相交流、分享创意,共同完善作品。
设计意图:巡视指导能及时解决学生在创作中遇到的问题,个性化的引导启发帮助每个学生克服困难,顺利创作,小组内的交流互动促进学生相互学习,进一步激发创作灵感,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四)展示评价(分享交流,体验成功)
作品展示
教师组织学生将完成的作品张贴在教室的展示墙上,有序排列,营造出一个小型的美术展览氛围。
设计意图:展示作品让学生的创作成果得到呈现,增强学生的成就感,同时也为后续的评价交流提供直观素材。
自我评价
教师引导学生:“每位小画家都来介绍一下自己的作品吧,说说你把剪刀变成了什么,是怎么想的,对自己的作品最满意的地方是哪里。”邀请几位学生上台,站在自己作品前进行自我评价,例如:“我把剪刀画成了一个火箭,因为剪刀的形状很像火箭的身子,我还添上了火焰和星星,我最满意的是火箭的颜色,看起来很鲜艳。”
设计意图:自我评价让学生有机会表达自己的创作思路,回顾创作过程,提高学生的自我反思能力,同时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同学互评
接着,教师组织其他同学进行互评,提出评价要求:“大家来当当小评委,看看这些作品,说说你最喜欢哪一幅,为什么喜欢,也可以给小伙伴提提建议,让作品变得更好。”同学们纷纷举手发言,如:“我喜欢这幅小兔子的作品,因为小兔子画得很可爱,添画的胡萝卜也很有趣,要是颜色再涂均匀点就更好了。”通过互评,学生相互学习,发现他人作品的闪光点,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
设计意图:同学互评营造了民主开放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欣赏他人的品质,学生在评价他人作品的过程中进一步提升美术素养。
教师评价
最后,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综合评价,肯定全体学生的努力与创意:“同学们,今天大家都创作出了超级精彩的作品,每一幅都充满了想象力,从大家的画里,老师看到了一个个奇妙的世界。有的同学在联想上特别大胆,有的同学线条画得很流畅,还有的同学色彩搭配特别漂亮,希望大家以后继续保持这份对美术的热爱,创作出更多佳作。”同时,针对一些普遍存在的问题,如构图不够饱满、细节处理较粗糙等,给予温馨提示,鼓励学生在今后改进。
设计意图:教师的评价起到总结升华的作用,给予学生正面的鼓励与专业的指导,让学生在获得成就感的同时,明确努力方向,激发持续学习美术的动力。
(五)课堂小结(总结回顾,拓展延伸)
总结回顾
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剪刀添画》,通过观察剪刀的外形,发挥想象,用添画的方法创作出了好多有趣的作品。谁能来说一说,我们是怎么进行联想添画的呀?”引导学生回答出观察外形、确定联想方向、添画细节、上色等步骤,强化学生的记忆。
设计意图:总结回顾帮助学生梳理知识与技能要点,加深对本节课学习内容的理解,便于学生课后巩固复习。
拓展延伸
教师启发学生:“生活中还有好多像剪刀一样常见又有趣的东西,比如杯子、雨伞、手套等等,课后大家可以找一找,用今天学到的方法,给它们也来一场奇妙的添画之旅,和家人朋友分享你的创意,让生活处处充满艺术之美。”
设计意图:拓展延伸将课堂知识拓展到课外生活,引导学生持续关注生活中的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学以致用的能力,让美术学习成为一种生活习惯。
七、板书设计
《剪刀添画》
(一)观察剪刀
外形特征
不同角度
(二)联想添画
联想方向
添画细节
(三)作品展示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