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2024)七年级数学下册第四章《三角形》测试A+B卷(2份打包,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北师大版(2024)七年级数学下册第四章《三角形》测试A+B卷(2份打包,含答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四章《三角形》测试卷(B)
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如图,在△ABC中,∠A=46°,∠B=72°.若直线l∥BC,则∠1的度数为(  )
A. 117° B. 120° C. 118° D. 128°
如图,已知AB=AC,点D、E分别在线段AB、AC上,BE与CD相交于点O,添加以下哪个条件仍不能判定△ABE≌△ACD(  )
∠B=∠C B. AE=AD C. BD=CE D. BE=CD
第1题图 第2题图 第3题图
3.如图,∠ACD是△ABC的外角,CE平分∠ACD,若∠A=60°,∠B=40°,则∠ECD等于( )
A.40° B.45° C.50° D.55°
4.下列各图中a、b、c为三角形的边长,则甲、乙、丙三个三角形和左侧△ABC全等的是( )
A.甲和乙 B.乙和丙 C.甲和丙 D.只有丙
5.如图,在△ABC中,AD是BC边上的高,AE、BF分别是∠BAC、∠ABC的平分线,∠BAC=50°,∠ABC=60°,则∠EAD+∠ACD=( )
A.75° B.80° C.85° D.90°
第5题图 第7题图
6. 长为9,6,5,4的四根木条,选其中三根组成三角形,选法有( )
A.1种 B.2种 C.3种 D.4种
7. G 为△BAC的重心,△BAC的三边长满足AB>BC>CA,记△GAB,△GBC,△GCA,的面积分别为S1,S2,S3,则有( )
A.S1>S2>S3 B.S1=S2=S3 C.S1<S2<S3 D.S1,S2,S3 的大小关系不确定
8. 在△BAC中,∠C=60°.两条角平分线AD,BE所在直线所成的角的度数是( )
A.60° B.120° C.150 D.60°或120°
9. 如图,某同学把一块三角形的玻璃打碎成了三块,现在要到玻璃店去配一块完全一样的玻璃,那么最省事的办法是( )
A. 带①去 B. 带②去 C. 带去③去 D. 带①和②去
10. 如图,长方形ABCD中,点 O 是AC 中点,E是AB 边上的点,把△BCE 沿CE 折叠后,点B 恰好与点 O重合,则图中全等的三角形有 ( ) 对.
A. 1 B. 2 C. 3 D. 4
第9题图 第10题图
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28分)
11. 已知AD 为△ABC的中线,AB=5cm,且△ACD 的周长比△ABD的周长少2cm ,则 AC .
12. 如图,若AE 是 △ABC 中边 BC 上的高,AD 平分∠EAC 交BC 于点 D,若∠ACB=40° ,则 ∠DAE 等于 .
第12题图 第13题图
13.如图,在△ABC中,∠ACB=58°,若P为△ABC内一点,且∠1=∠2,则∠BPC=________.
14.画三角形内角的平分线交对边于一点,顶点与交点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________
15.下列几种说法:①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②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③周长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④全等的两个三角形一定重合.其中正确的有 (填写正确的序号).
16.如图,在△ABC中,点D,E,F分别是BC,AD,EC的中点,若△ABC的面积等于36,则△BEF的面积为
17. 如图,AD是△ABC的中线,E、F分别是AD和AD延长线上的点,且DE=DF,连接BF、CE,下列说法:①△ABD和△ACD的面积相等,②∠BAD=∠CAD,③△BDF≌△CDE,④BF∥CE,⑤CE=BF,其中一定正确的答案有________.(只填写正确的序号)
第16题图 第17题图
解答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18. 如图,AC和BD 相交于点O ,OA=OC,OB=OD.试说明:
(1)△ODC≌△OBA;
(2)DC∥AB.
19.如图,△ABC中,∠A=20°,CD 是∠BCA 的平分线,△CDA 中,DE 是CA 边上的高,又有∠EDA=∠CDB ,求∠B 的大小.
20. 在△ABC中,用尺规作图作∠ABC的平分线BE,且交AC于点E,交AD于点F(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
解答题 (每小题8分共24分)
21.已知:如图,在△ABC中,AB=AC,D为BC上的一点,DA平分∠EDC,且∠E=∠B.求证:AE=AC.
22.如图,在△ABC中,∠B>∠C,AD是BC边上的高,AE平分∠BAC.
(1)若∠B=50°,∠C=30°,则∠DAE= .
(2)若∠B=60°,∠C=20°,则∠DAE= .
(3)由(1)(2)猜想∠DAE与∠B,∠C之间的关系为 ,请说明理由.
23.如图,直线DE经过A点,DE∥BC.
(1)若∠B=40°,∠C=60°,求∠DAB,∠EAC的度数;
(2)你能借助图形说明为什么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吗?请说明理由.
解答题 (每小题10分共20分)
24. 已知:如图,在△ABC和△ADE 中,∠BAC=∠DAE=90°,AB=AC,AD=AE,点C ,D,E 三点在同一直线上,连接BD .
(1)△BAD与△CAE全等吗 为什么
(2)试猜想BD,CE 有何特殊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25. 如图,在Rt△ABC中,∠ACB=90°,BD平分∠ABC交AC于D.
(1)若∠DBC=30°,求∠A的度数;
(2)过C作CP交BD于P,设∠A=x°,若∠DPC=90°-x°,则CP是∠ACB的平分线吗?请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D C B A C B D C D
二 、填空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答案 3cm 25° 122° 角平分线 ①④ 9 ①③④⑤
解答题
18.(1) 在△ODC和△OBA 中,
∴△ODC≌△OBA.
(2) ∵ △ODC≌△OBA.,
∴∠C=∠A .
∴DC∥AB .
19. ∵ DE 是CA 边上的高,
∴∠DEA=∠DEC=90° .
∵∠A=20° ,
∴∠EDA=90°-20°=70° .
∵∠EDA=∠CDB ,
∴∠CDE=180°-70°×2=40° .
在Rt△CDE中,∠DCE=90°-40°=50°,
∵ CD 是∠BCA 的平分线,
∴∠BCA=2∠DCE=2×50°=100°
在△ABC 中,
20 如答图,BE即为所求;
解答题
21.证明:∵ DA平分∠EDC,
∴ ∠ADE=∠ADC ,
∵ AB=AC ,
∴ ∠B=∠C ,
又∵∠E=∠B ,
∴ ∠E=∠C ,
在△ADE和△ADC中,
∠E=∠C
∠ADE=∠ADC
AD=AD
∴ △ADE≌△ADC(AAS)) .
∴ AE=AC .
22.解:(1)10°;(2)20°;
(3)∠DAE=(∠B-∠C).
∵AD是BC边上的高,
∴∠BDA=∠ADC=90°
∴∠DAE=∠BAE-∠BAD
=∠BAC-∠BAD
=(180°-∠B-∠C)-(90°-∠B)
=(∠B-∠C)
23.解:(1)∵DE∥BC,
∴∠DAB=∠B=40°,∠EAC=∠C=60°.
(2)能.理由如下:
∵DE∥BC,
∴∠DAB=∠B,∠EAC=∠C,
∵∠DAB+∠BAC+∠CAE=180°
∴∠BAC+∠B+∠C=180°,
∴△ABC的内角和等于180°.
五、解答题
24. (1) 全等.
∵ ∠BAC=∠DAE=90,
∴∠BAC+∠CAD=∠DAE+∠CAD,即∠BAD=∠CAE
在△BAD和 △CAE 中,
∴△BAD≌ △CAE (SAS).
(2)BD ,CE 的特殊位置关系为BD⊥CE .
理由:
由(1)知 △BAD≌ △CAE,
∴∠ADB=∠E
∵∠DAE=90°
∴∠E+∠ADE=90°,
∴∠ADB+∠ADE=90°.即∠BDE=90°
∴BD,CE的特殊位置关系为BD⊥CE.
25.(1)∵ BD平分∠ABC,
∴ ∠ABC=2∠DBC
∵ ∠DBC=30°,
∴ ∠ABC=60° ,
∵ ∠ACB=90°,
∴ ∠A=30°;
(2)CP是∠ACB的平分线,
理由是:∵ BD平分∠ABC,
∴ ∠ABC=2∠DBC .
∵ ∠A=x°,∠ACB=90,
∴∠ABC=90°-x°,
∴ ∠DBC=45°-x°,
∵ x°DPC=∠DBC+∠PCB ,
∴ ∠PCB=∠DPC-∠DBC =90°-x°-45°+x°=45°,
∵ ∠ACB=90°,
∴ ∠ACP=45°,即∠ACP=∠BCP,
∴ CP是∠ACB的平分线.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四章《三角形》测试卷(A)
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 如图所示,图中以AB 为边的三角形的个数共有( )
A. 1 个 B. 2 个 C. 3 个 D. 4 个
2.△ABC 中,∠A=50°,∠B=70°,则 ∠C 的度数是
A. 40° B. 50° C. 60° D. 70°
3. 现有两根木棒,它们的长分别是40cm 和50cm ,若要钉成一个三角形木架,则在下列四根木棒中应选取 ( )
A.10cm的木棒 B. 40cm 的木棒 C. 90cm 的木棒 D. 100cm 的木棒
4.在△AB中,∠ACB=90°,CD⊥AB于D,则∠A=( )
A.∠ACB B.∠BCD C.∠B D.不确定
5.能把一个三角形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的是该三角形的( )
A.角平分线 B.中线 C.高 D.一边的垂直平分线
6如图,墙上钉着三根木条a,b,c,量得∠1=70°,∠2=100°,那么木条a,b所在直线所夹的锐角是(  )
A. 5° B. 10° C. 30° D. 70°
7.已知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1和4,第三边长为整数,则该三角形的周长为(  )
A. 7 B. 8 C. 9 D. 10
8.如图,已知∠ABC=∠DCB,下列所给条件不能证明△ABC≌△DCB的是( )
A.∠A=∠D B.AB=DC C.∠ACB=∠DBC D.AC=DB
9.如图是由4个相同的小正方形组成的网格图,其中∠1+∠2等于( )
A.150° B.180° C.210° D.225°
小桐把一副直角三角尺按如图所示的方式摆放在一起,其中∠E=90°,∠C=90°,∠A=45°,
∠D=30°,则∠1+∠2等于( )
A.150° B.180° C.210° D.270°
第8题 第9题 第10题
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28分)
11.已知三角形两边长分别为5cm,8cm,设第三边为xcm,则x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
12. 如图,在△ABC中,AD,AE分别是边BC上的中线与高,AE=4,CD的长为5,则△ABC的面积为________.
第12题 第13题 第14题
13.如图,把两根钢条的中点连在一起,可以做成一个测量工件内槽宽的工具(卡钳).在图中,量出AB=10cm,则可以求得CD的长是
14.如图,AC=AE,41=∠2,AB=AD,若∠D=25°,则∠B的度数为
15.如图,在△ABC中,已知点D为BC上一点,E,F分别为AD,BE的中点,且S△ABC=8cm2 , 则图中阴影部分△CEF的面积是________cm2 .
16. 如图,在△ABC 中,点 D,E,F 分别是线段 BC,AD,CE 的中点,且 △ABE的面积是8平方厘米,则△BEF .
17.如图,点C在线段AB上,DA⊥AB,EB⊥AB,FC⊥AB,且DA=BC,EB=AC,FC=AB,∠AFB=51°,则∠DFE=
第15题 第16题 第17题
解答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18.如图,AB∥CD,AB=CD,BF⊥AC于点F,DE⊥AC于点E,求证:AE=CF.
19.如图,D是AB上一点,E是AC上一点,BE,CD相交于点F,∠A=57°,∠ACD=35°,∠ABE=19°,求∠BFD的度数.
在△ABC中,用直尺和圆规作出AB边上的高CD(要求保留作图痕迹)
解答题 (每小题8分共24分)
21. 如图,在Rt△ABC中,∠BAC=90°,点 D,E 在边BC上∠CAE=∠B,E 是CD的中点,且AD平分∠BAE,试问:BD 与 AC 相等吗 请说说你的理由.
22. 如图,在△BAC中,AD是BC边上的高,AE平分∠BAC,∠B=30°,∠BCA=100°,求∠DAE的度数.
23.如图,在△ABC和OADE中,点E在BC边上,∠EAC=∠DAB,∠B=∠D,AB=AD.
(1)求证:△ABC≌△ADE;
(2)如果∠AEC=70°,求∠BAD的度数.
五、解答题 (每小题10分共20分)
24.如图,B、F、C、E在同一直线上,AB=DE,AB//DE,BF=EC,判定AC、DF的关系并加以证明.
25.如图,操场上有两根相距12m的旗杆,小强同学从B点沿BA走向A,一定时间后他到达M点,此时他测得CM和DM的夹角为90°,且CM=DM,已知旗杆AC的高为3m,小强同学行走的速度为0.5m/s.
(1)请你求出另一旗杆BD的高度;
(2)小强从M点到达A点还需要多长时间?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C B B B B C D B C
二 、填空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答案 3cm<x<11cm 20 10cm 25° 2 2平方厘米 39°
三、解答题
18.证明:∵AB∥CD,∴∠A=∠C,
又∵AB=CD,∠CED=∠AFB=90°,
∴△CDE≌△ABF(AAS)
∴CE=AF,
∴AE=CF.
19.解:∵∠A=57°,∠ACD=35°,
∴∠BDC=∠A+∠ACD=92°,
∵∠ABE=19°,
∴∠BFD=180°-∠BDC-∠ABE=69°.
20.如图所示,CD为△ABC中AB边上的高
解答题
21. 相等.理由如下:如图,过 D 点作 AC 的平行线交 AE 的延长线于点 F,
则∠CAE=∠ F=∠ B .
∵ E 是 CD 的中点,
∴CE=DE .
在△AEC 和△FED 中,
∴三角形AEC≌△FED(AAS) .
∴AC=FD .
又∵ AD 平分∠ BAE ,
∴∠ DAE=∠ BAD .
在△ADF和△ADB 中,
所以 △ADF≌△ADB.
所以BD=DF .
所以BD=AC .
22.解:∵AD是BC边上的高
∴ ∠D=90°
又∵∠b=30°
∴ ∠BAD=90°-∠B=60° ∠BCA=100°
∴ ∠ACD=180°-∠BCA=80°
∴ ∠CAD=90°-∠ACD=10°
∴ ∠BAC=∠BAD-∠CAD=50°
又AE平分∠BAC
∴∠CAE=∠BAC=25°
∴ ∠DAE=∠CAE+∠CAD=35°
23.(1)证明:∵∠EAC=∠DAB,
∴∠BAC=∠DAE,
在△ABC和△ADE中
∴△ABC≌△ADE(ASA);
(2)解:∵△ABC≌△ADE,
∴AC=AE,
∴∠C=∠AEC=70°,
∴∠CAE=180°-∠C-∠AEC=40°,
∴∠BAD=40°.
五、解答题
24.解:AC=DF且AC//DF.理由如下:
∵AB//DE,∴∠B=∠E,
∵BF=EC,
∴BF+FC=EC+CF,
即BC=EF.
在△ABC和△DEF中,
∴△ABC≌△DEF(SAS),
∴AC=DF,∠ACB=∠DFE,
∴AC///DF.
25.解:(1)∵CM和DM的夹角为90°,
∴∠1+∠2=90°,
∴∠DBA=90°,
∴∠2+∠D=90°,
∴∠1=∠D,
在△CAM和△MBD中,
∴△CAM≌△MBD(AAS),
∴AM=DB,AC=MB,
∵AC=3m,∴MB=3m,
∵AB=12m,∴AM=9m,
∴DB=9m.
(2)9÷0.5=18(s).
答:小强从M点到达A点还需要18秒.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