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6张PPT)6.2 做核心思想理念的传承者感受核心思想理念的深度,树立自觉传承中华优秀文化核心思想理念的积极态度。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当中的核心思想理念,树立仁爱,正义,诚信等的优秀品质。领略核心思想理念的智慧与价值,增强文化认同,坚定文化自信。素养目标学习重难点重点核心思想理念的内容及传承要求难点核心思想理念的内容及传承要求2024年12月4 日22时12 分,中国申报的 “春节 —— 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 在巴拉圭共和国首都亚松森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十九届会议上,被成功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至此中国共有 44 项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名册) 的项目,总数居世界第一。导入新课思考:春晚申遗成功有何意义?点拨春节申遗成功的意义:文化传承:有利于提升人民群众对文化遗产保护重要性的认识,激发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行动自觉,赓续中华文脉,增进中华儿女的文化认同,增强民族向心力和凝聚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国际交流:为全球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中国经验,为世界文化多样性贡献更多中国色彩,也让世界更好地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不同文明的交流互鉴.思考:我们应如何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理念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在漫长的生产生活过程中逐渐凝结为具有主导性、根本性意义的核心思想理念。1.核心思想理念的形成及地位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要弘扬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核心思想理念。2.核心思想理念的内容及传承要求(1)讲仁爱结合材料,谈谈你对仁爱的理解。在生活中,我们如何更好地践行仁爱?探究与分享孔子将仁的含义概括为“爱人”,主张尊重人、关心人,把人当人看,要将心比心、推己及人,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后世将仁爱从社会人伦推广到宇 宙万物,提倡“民吾同胞,物吾与也”“天地万物一体之仁”,认为人与天地万 物息息相通,共处于一个家园,故见到同类危难而有恻隐之心,见到鸟兽哀鸣 而有不忍之心,见到草木摧折而有悯恤之心,见到瓦石毁坏而有顾惜之心。点拨1.结合材料,谈谈你对仁爱的理解。①仁爱强调对他人和万物充满爱心、宽容和同情,并愿意为他们付出。②仁爱之心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的优秀美德。2.在生活中,我们如何更好地践行仁爱?①首先,懂得“亲亲之情”是最珍贵的,以孝悌为本。作为子女,不仅要在物质上承担赡养父母的法定义务,更应该在精神上尊重、体贴、关爱父母,让父母的身心都得到幸福。②其次,要实现自我超越,爱人达人,推已及人。在处理人际关系时,用仁德之心来尊重、同情、关爱别人。③再次要有恩惠之心,热心公益事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服务社会,奉献社会。④最后,要有博爱之心、恻隐之心,爱护动植物,尊重自然、保护自然,与周围的动植物和谐相处。①讲仁爱,要求我们“亲亲”“仁民”“爱物”,即爱自己的亲人,爱全社会的人,爱天地万物。②我们应当孝敬父母、关爱亲人,尊重他人、关心他人、帮助他人,实现由爱亲、爱他人、爱人类到爱万物的扩展。(1)讲仁爱国家从就业、入学、就医、住房、办事、托幼养老等方面以人民为中心①重民本,要求我们遵循“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古训,充分认识人民在国家中的地位和作用,爱民保民利民。②赢得人民的支持,国家才能长治久安。我们应当站稳人民立场,不断增强为人民服务的本领。(2)重民本相关链接《荀子》中说:“传曰:‘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统治者如船,老百姓如水,水既能让船安稳地航行,也能将船推翻吞没。这句话后来演变为“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习近平多次引用这句古语,强调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春秋战国时期,商鞅立木取信,在百姓心中树立了威信,变法很快在秦国推广开来,新法使秦国逐渐强盛,最终一统天下。看图猜故事:你能说说下面两幅图说的是哪两个历史事件吗?商鞅变法周幽王为了博得宠妃褒姒一笑,烽火戏诸侯。使得周幽王失去诸侯的信任,被逼自刎,国家灭亡。烽火戏诸侯守诚信,要求我们做到真实无欺、言行一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以信待人,不信思信;不信待人,信思不信。”我们应当树立诚信意识,做诚实守信的人。(3)守诚信思考:遇到老人摔倒,是扶还是不扶?我们要崇正义,坚持做正确的事情,做符合道义的事情,遇到老人摔倒,我们要去扶。但要注意扶的方法,一是平时学习一些急救知识,避免在扶的时候方法不当,造成二次伤害;二是在扶之前要确保有第三人见证,可以用直播的方式记录全过程,以免被讹。崇正义,要求我们坚持做正确的事,做符合道义的事。“君子义以为上”,“见利思义”,“义然后取”。实现社会的正义,维护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弘扬社会正气,坚守民族大义,才能让每个人有尊严地生活。在面对个人利益选择时,我们应当将道义置于优先位置,让我们的言行合乎道义。(4)崇正义思考:文中的“和而不同”启示我们怎么做?孔春秋时期,齐景公问晏子,“和”与“同”不一样吗 晏子用音乐说明“和而不同”的含义:演奏一首美妙的音乐,既需要很多乐器,也需要宫、商、角、徵、羽五声音阶相协调,还需要清浊、小大、短长、疾徐、哀乐、刚柔等相配合。这就是多种因素“和”的结果。如果乐器只发出一个音调,就很难听,这就是单纯“同”的结果。甲骨文的“和”字,左半边字形像一排竹管合 拼而成的乐器,右半边为“禾”字,表示“和” 读 音。的本义就是乐声调和、和谐。探究与分享尚和合,要求我们追求和谐,强调多样性统一。“物之不齐,物之情也。”“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只有多样性的东西相互作用并达到平衡,即“和”的状态,才能生生不息,发展壮大;完全相同的东西简单相加,事物则会失去生机,难以维系。我们应当正确看待差异与矛盾,坚持多样性统一,构建和谐的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5)尚合和探究与分享思考:上述视频体现了什么理念?求大同,要求我们胸怀天下,牢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的古训,将天下视作天下人的天下,追求和谐美好的理想社会。我们应当热爱祖国和人民,积极为人类的发展和进步作贡献。(6)求大同课堂小结核心思想理念的形成及地位核心思想理念的内容及传承要求历久弥新的思想理念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讲仁爱练习1.某茶叶公司自创立以来,一直秉承“采之唯恐不尽,制之唯恐不精”的古训,始终坚守诚信经营的理念,赢得了消费者的信任。这启示我们青少年要( )①秉持诚实、惩戒失信②一诺千金、维护声誉③对事负责、重信守诺④讲究信用、诚实不欺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D练习2.下面漫画讽刺了下列哪些行为( )①将心比心、推己及人②摒弃道义,忽视社会正义③将个人利益置于优先位置④见利思义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C练习A3.在道德与法治课堂小组讨论环节,同学们分享了自己收集的时政资料,此次讨论的话题最有可能的是( )A.人与自然和谐共生B.共同促进经济发展C.倡导树立诚信意识D.要热爱祖国和人民小疆:2024年1月,生态环境部发布《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2023—2030年)》。小新:2024年1月11日,新华社受权发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谢谢观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