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大雁归来 课件(共23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7.大雁归来 课件(共23张PPT)

资源简介

(共23张PPT)
大雁是秋寒南征、春暖北返的候鸟,据说它还能传递书信,因此很容易牵动人们的羁旅愁情、岁月之感。自古以来,诗人们睹雁伤情或托雁寄怀,留下了许多伤感的咏雁作品。从古至今有很多诗人描写赞颂大雁。你能说出几个关于大雁的诗句吗?
你注意过天空中飞过的大雁吗?
一、新课导入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王维《使至塞上》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王湾《次北固山下》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高适《别董大》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范仲淹《渔家傲》
你能说出几个关于大雁的诗句吗?
7* 大雁归来
1.整体把握文章,理解本文主旨。(重点)
2.品味语言的生动性和浓浓的抒彩。(难点)
3.树立保护野生动物的观念,培养亲近自然、回归自然的情感。(重点)
二、学习目标
三、走近作者
利奥波德(1887—1948)
美国生态学家、自然资源保护论者、现代环境学的奠基者。代表作《沙乡年鉴》。这是一本自然随笔和哲学论文集。
“沙乡” 是威斯康星河畔的一个被耕种者遗弃的荒芜农场,是利奥波德及其家人考察与研究自然生态的一个场所。《沙乡年鉴》是一部被称为“美国资源保护运动的圣书”,是一部关怀人类在自然家园的命运和万物在人类社会中的命运的博爱之书。
四、背景链接
为了更好地体验和研究生态平衡,1935年4月,利奥波德在威斯康星河畔购买了一个废弃的农场。在此后的十几年里,这个被称作“沙乡”的地方,就成了他及家人亲近自然的世外桃源。在这里他写出了《沙乡年鉴》,《大雁归来》就是其中的一篇。
雾霭 缄默 迁徙 沼泽 瞄准 枯燥 窥探 蹼鹬 颈雉 狩猎
号 角 角 斗
五、字词积累
ǎi
jiān

zhǎo
miáo
zhì
shòu
pǔ yù
kuī
zào
jiǎo
jué
五、字词积累
迁徙:
缄默:
沼泽:
喧嚷:
弥漫:
稀疏:
迁移。
闭口不说话。
水草茂密的泥泞地带。
(好些人)大声地叫或说。
(烟尘、雾气、水等)充满;布满。
(物体声音等)在空间和时间上的间隔远。
五、字词积累
滑翔:
坚定不移:
目空一切:
某些物体不依靠动力,而利用空气的浮力和本身重力的相互作用在空中飘行。
(立场、主张、意志等)稳定坚强,不动摇,不改变。
一切都不放在眼里,形容骄傲自大。文中指鸟群专注地高高飞翔的姿态。
六、读课文,整体感知
1.理清文章脉络
第一部分
1-5
描写大雁归来时的情景。
第二部分
6-10
介绍大雁的日常生活特点。
第三部分
11-13
揭示主题,写大雁的联合观念值得人类借鉴。
全文分为3个部分
说明顺序
时间顺序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文,并思考问题:作者笔下的大雁有哪些特点?
六、读课文,整体感知
归来的时间
3月
南飞的路线
笔直
北归的路线
沿河弯曲
三月接触到水
喧嚣
喜欢的食物
玉米粒
4月的夜间
集会喧鸣
孤雁的鸣叫
忧郁
雁队的数字
六只或其倍数
集会减少的时间
5月
1.朗读课文第1自然段,说说你对这段话的理解。
承接题目,总领全文,运用对比,把燕子与大雁进行对比,说明大雁才是春天真正的使者,它给人们带来了春天的生机、希望和喜悦。
七、课文精讲
2.快速浏览第一、二部分,找出作者对大雁活动进行描绘的语句,体会写法及作用。
“拐来拐去”“低语”“问好”,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描绘出大雁机敏、活泼、警觉和在休战期的自在快乐等特点。
②第一群大雁一旦来到这里,它们便向每一群迁徙的雁群喧嚷着发出邀请。
“邀请”是指热情地召唤,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大雁之间的联络,表明大雁的聪慧,同时让人从大雁身上可以看到一种美好的友情。
2.快速浏览第一、二部分,找出作者对大雁活动进行描绘的语句,体会写法及作用。
七、课文精讲
③与秋天一样,我们的春雁每天都要去玉米地做一次旅行,但绝不是偷偷摸摸进行的……都有一场高声而有趣的辩论,而每次返回之前的争论则更为响亮。
拟人的修辞手法,把大雁的情态描绘得贴切传神,体现了作者对大雁的喜爱之情。
比喻,把大雁比作凋零的枫叶,生动形象地描绘出大雁从盘旋到着陆时的悠闲姿态。
七、课文精讲
2.快速浏览第一、二部分,找出作者对大雁活动进行描绘的语句,体会写法及作用。
除了大量运用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作者还运用了对比的手法来突出大雁的特征,试找出几句并加以分析。
七、课文精讲
①如果一只主红雀对着暖流歌唱起春天来,却发现自己搞错了,它还可以纠正自己的错误……而一只定期迁徙的大雁,下定了在黑夜飞行200英里的赌注,它一旦起程再要撤回去就不那么容易了。
通过大雁和主红雀、花鼠的对比,突出了大雁迁徙的坚定不移。
②乌鸦通常被认为是笔直飞行的,但与坚定不移地向南飞行20英里直达最近的大湖的大雁相比,它的飞行也就成了曲线。
通过大雁和乌鸦的对比,突出了大雁南飞路线笔直,有明确的目的地。
七、课文精讲
除了大量运用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作者还运用了对比的手法来突出大雁的特征,试找出几句并加以分析。
3.默读课文最后一句话,说说这句话有什么深刻含义和作用。
在这种每年一度的迁徙中,整个大陆所获得的是从3月的天空洒下来的一首有益无损的带着野性的诗歌。
这句话把3月迁徙的大雁的鸣叫比喻成一首诗歌,含蓄生动地写出了作者对大雁的喜爱和感受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那份温馨之情,突出了文章主旨,发人深思。起到总结全文,画龙点睛的作用。
七、课文精讲
4.文中多次出现“我们的大雁”“我们的春雁”“我们的大雁集会”等提法,思考:作者这样称呼大雁,蕴含着怎样的思想感情
作者这样写,赋予大雁以人的性情,体现作者对大雁怀着深挚的感情,将其视作“我们”中的一员,和人类一样,都是自然界的平等成员。
七、课文精讲
“大雁归来”,作者用直接呼告的句式,表现了对大雁怀有的深厚感情,也是对人类良知的呼唤,警醒世人。
5.如何理解文章标题“大雁归来”的含义
作者在《沙乡年鉴》中曾写道:“我们一家人在周末时,在那远离过多的现代化的世外桃源──‘木屋’中所看到和所做的事情。在这个先是被我们越来越傲慢和越来越完美的社会榨取殆尽,然后又被遗弃的沙乡农场里,我们试图用铲子和斧子去重建我们在其他地方正在失去的那些东西。正是在这儿,我们探索着,而且也发现着上帝赐予我们的本质。”也就是说,很多东西,我们人类已经失去了很久,却能在大雁的身上找到。
八、拓展延伸
作者在大雁身上找到了哪些失去的东西?
作者在大雁身上找到了善性、友情、亲情,找到了联合的观念,找到了大自然的诗意。
全球一体化值得借鉴
思考:
作者利奥波德是美国著名的环境保护主义者,在他的眼中动物都是有灵性的,本文中的大雁亦是如此。那么他写这篇文章的主旨和目的是什么?
主旨:
保护野生动物,珍爱自然环境。
目的:
八、拓展延伸
告诫人类不应该凭借自己的优势而伤害处于弱势的野生动物,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自然界才会更精彩。
报春使者→珍爱


春雁:争论 低语
喜爱
保护动物
热爱自然
生命平等
国际联合→敬佩
鸣叫
大雁归来
孤雁:忧郁 伤心
群雁:喧闹 谈论
九、板书设计
本文作者运用拟人的手法描绘了大雁回归的情形,介绍了大雁的日常生活及其联合观念,说明了大雁是人类有益无损的朋友,表达了作者对大雁的喜爱之情,同时呼吁人们保护野生动物,把动物当成朋友,与它们共生共荣,和谐共处。
十、主题概括
完成课后习题。
搜集我国境内骤减的动物种类及其资料,分析减少原因,写成报告,呼吁人们珍爱动物,保护环境。
十一、课后作业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