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4张PPT)12.《台阶》情景导入“《台阶》之所以会成为经典,是因为它以3000字左右的篇幅写出了那个时代父亲的群像。”——李森祥2011年《嘉人有约》老一辈的父亲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形象?今天让我们走进《台阶》,感悟父亲形象。1.通读全文,梳理情节,概括故事大意。2.圈点批注,品读细节,赏析父亲形象。3.联系背景,理解“台阶” ,把握小说主题。学习目标李森祥,衢(qú)州人。1975年入伍,曾在嘉兴军分区某部工作,少校。1986年发表处女作《半个月亮爬上来》后迅速成长。李森祥的小说以农村、军营两大生活为主要题材,塑造出一系列生动的普通人尤其是农民的质朴形象。代表作有《小学老师》《抒情年代》等。作者简介写作背景本文选自小说集《台阶》(作家出版社1992年版)。李森祥远离故乡、从戎军营,时空的距离使他对故乡产生了一种极其亲切、真实的回忆。这种回忆成为李森祥小说创作的契机与灵感。作者根据当时中国农村经济落后、生产力水平低,许多农民以一种坚忍不拔的毅力,立志改变现状这一现实写了这篇小说。小说三要素:生动的人物形象,完整的情节叙述,具体的环境描写,即人物、情节、环境。读准字音门槛( ) 晌( )午 烦躁( )头颅( ) 凹凼( ) 涎( )水揩汗( ) 糟( )糕 庄稼茬( )啃( ) 磕( ) 撬( )言外之意:大庭广众:qiàokēkǎnshǎngzàolúdàngxiánkāicházāokěn指话里还有别的意思,但未在言语里明确表示出来。指人数众多的公开场合。整体感知1.快速浏览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概括故事情节。本文主要讲了父亲为了提高自家的地位,不辞辛苦造高台阶的新屋,最终走向衰老的故事。整体感知2.按照“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给小说划分层次,并简要概括主要内容。开端(1-9):梦想造台阶发展(10-16):准备造台阶高潮(17-25):建造新台阶结局(26-32):台阶成,人却老重难讲解1.父亲为什么想要建造高台阶?请从文中找出答案。在我们家乡,住家门口总有台阶,高低不尽相同,从二三级到十几级的都有。家乡地势低,屋基做高些,不大容易进水。另外还有一说,台阶高,屋主人的地位就相应高。乡邻们在一起常常戏称:“你们家的台阶高!”言外之意,就是你们家有地位啊。想要改善居住条件;想要改变地位重难讲解2.跳读课文,梳理父亲建造台阶整个过程中的心情变化。①建造前:第9段:“父亲老实厚道低眉顺眼累了一辈子,没人说过他有地位,父亲也没觉得自己有地位。但他日夜盼着,准备着要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第13段:“父亲坐在绿荫里,能看见别人家高高的台阶,那里栽着几棵柳树,柳树枝老是摇来摇去,却摇不散父亲那专注的目光。”羡慕、向往、盼望重难讲解2.跳读课文,梳理父亲建造台阶整个过程中的心情变化。②建造中:第17段:“造屋的那些日子,父亲很兴奋。”第19段:“那天早上父亲天没亮就起了床,我听着父亲的脚步声很轻地响进了院子里去。我起来时,父亲已在新屋门口踏黄泥。”激动、兴奋重难讲解2.跳读课文,梳理父亲建造台阶整个过程中的心情变化。②建造中:第21段:“许多纸筒落在父亲的头上肩膀上,父亲的两手没处放似的,抄着不是,贴在胯骨上也不是。他仿佛觉得有许多目光在望他,就尽力把胸挺得高些,无奈,他的背是驼惯了的,胸无法挺得高。因而,父亲明明该高兴,却露出些尴尬的笑。”无比喜悦又手足无措重难讲解2.跳读课文,梳理父亲建造台阶整个过程中的心情变化。③建成后:第27段:“第二次他再坐台阶上时就比上次低了一级,他总觉得坐太高了和人打招呼有些不自在。然而,低了一级他还是不自在……”第29段:“父亲闲着没什么事可干,又觉得很烦躁。……偶尔出去一趟,回来时,一副若有所失的模样。”第30段:“……他那颗很倔的头颅埋在膝盖里半晌都没动,那极短的发,似刚收割过的庄稼茬,高低不齐,灰白而失去了生机。”不自在、烦躁重难讲解3.台阶越来越高,坐在新屋的台阶上父亲为什么反而不自在了?①父亲身上有着中国传统农民所特有的谦卑。②父亲低眉顺眼了一辈子,新台阶造好后,不习惯这么高的台阶,并且乡邻们没人说我们家的“台阶”高,父亲发现新台阶并没有成为他与别人分享快乐的通道。③虽然台阶高了,但是父亲的地位并没有被改变,没有得到自己所追求的尊重,长期无地位、不受重视的过去让父亲形成的自卑心理难以消除,父亲若有所失。重难讲解4.精读小说,找出文中最能表现父亲情感和性格的神态、动作及语言的细节描写,分析父亲人物形象。①第5段:“他的脚板宽大,裂着许多干沟,沟里嵌着沙子和泥土。父亲的这双脚是洗不干净的……后来父亲的脚终于洗好了,终于洗出了脚的本色,却也是黄几几的,是泥土的颜色。我为他倒水,倒出的是一盆泥浆,木盆底上还积了一层沙。”通过对父亲脚板的细节描写,“泥土的颜色”“一盆浆”“积了一层沙”,可见父亲终年在泥土中劳碌,父亲终年劳作的辛苦,表现出父亲是一个吃苦耐劳、坚忍不拔的农民。重难讲解②第9段:“父亲老实厚道低眉顺眼了一辈子,没人说过他有地位,父亲也从没觉得自己有地位。但他日夜盼着,准备着要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神态描写,父亲专注的目光表达了他的决心。他有志气、不甘人后,要自立于受人尊敬的行列,有长远的目标,丝毫不会动摇。这表现出父亲的倔强坚韧、追求生活理想。重难讲解③第13段:“父亲坐在绿阴里,能看见别人家高高的台阶,那里栽着几棵柳树,柳树枝老是摇来摇去,却摇不散父亲那专注的目光。”神态描写,“低眉顺眼”体现了父亲的忠厚老实;“日夜盼着”写出了父亲希望在精神上得到应有的地位和尊重。从中表现出父亲的老实本分。重难讲解④第30段:“我就陪父亲在门槛上休息一会儿,他那颗很倔的头颅埋在膝盖里半晌都没动,那极短的发,似刚收割过的庄稼茬,高低不齐,灰白而失去了生机。”神态描写,通过比喻手法,将“极短的发”比作“刚收割过的庄稼茬”,把父亲年老力衰的失落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这是一位有梦想、勤劳执着、吃苦耐劳、坚忍不拔、朴实节俭、倔强谦卑、热爱生活、追求生活理想的父亲。重难讲解5.如何理解“父亲老了”这句话?“老”不仅指身体、年龄方面的“老”,还指目标、精神上的空虚(精神上失去了尊重,人生的使命完成了,没有了人生目标)。重难讲解6.结合全文分析,标题“台阶”有什么含义?①台阶指我们家房屋前的三级台阶、九级台阶。②台阶是身份、地位的象征。房屋台阶高,主人身份地位才高,才能被人尊重。所以,建造高台阶是父亲终日劳碌、坚忍执着的力量源泉,而建成的九级台阶是父亲理想的勋章、人生的巅峰。③台阶象征人生的使命。九级台阶的建成表明父亲圆满地实现了生活愿望。可之后的父亲却感到既困感又失落,这不仅是因为他身体的衰老,更是因为他精神生活的质量没有得到同步提升,他的人生失去了方向。重难讲解7.结合背景材料,说说作者在文中寄寓了什么情感?《台阶》是我的第三篇文学作品。那是1988年我在嘉兴的一个老房子里写的短篇小说,说的是一个儿子眼中的父亲。—李森祥《站在父亲的肩膀上台阶创作谈》在中国乡村,一个父亲的使命也就那么多,或造一间屋,或为子女成家立业,然后他就迅速地衰老,并且再也不被人关注,我只是为他们的最终命运而惋惜,这几乎是乡村农民最为真实的一个结尾。——李森祥给编者尤志心的信重难讲解7.结合背景材料,说说作者在文中寄寓了什么情感?①写出了父亲对社会地位的不懈追求;②赞扬中国农民乃至整个中华民族在困境中求发展的一种精神;③表达对像父亲一样的老一辈人处境的无奈和反思。 课堂小结本文通过讲述了“我”的父亲建造九级台阶的新屋的故事,塑造了一个老实本分、热爱生活、吃苦耐劳、坚韧不拔、追求生活理想的农民形象。同时通过父亲的物质理想得以实现,而精神理想受挫的结局,引发读者对物质理想与精神追求的思考。板书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