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写作—学习仿写课件(共30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写作—学习仿写课件(共30张PPT)

资源简介

(共30张PPT)
学习仿写
“古人作文作诗,多是模仿前人而作之,盖学之既久,自然纯熟”,这是朱熹对前人写作经验进行的总结。例如,王勃模仿庾信的“落花与芝盖齐飞,杨柳共春旗一色”,写出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名流千古。所以说仿写是提高写作水平的一个有效途径。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仿写”。
情境导入
1.能研读优秀作品,从中提取值得模仿、借鉴的内容,确定仿写点。
2.能把握作品的精髓进行仿写,不仅形似,还能神似,在模仿中有所创造。
3.养成读写结合的好习惯,通过借鉴、模仿优秀作品,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学习目标
什么是仿写
仿写就是模仿写作,具体来说就是模仿名家范文的语言、立意、构思、表现手法和技巧,从而进行自我写作训练的一种方法。仿写好像写字临帖一样,就是作文起步阶段的“临帖”。
特别要注意的是,仿写是模仿优秀作品的结构层次、表现手法、语言句式等,但所写的人物、事件、景物、主题都应该是自己的。它与生搬硬套、抄袭他人文章绝不一样,是一种巧妙化用和创新的写作方法。
阅读教材P23的知识短文《学习仿写》,看看这篇知识短文介绍了仿写的哪几方面内容。
可以模仿范文的篇章结构。
要注意模仿范文的写作手法。
要根据内容和表达的需要,选择和确定具体的仿写点。
一、模仿范文的篇章结构
1.一线贯串法(用一条主线,把几件事情或片段、情节串连起来)
如《社戏》:盼社戏——看社戏——忆社戏
如《春》: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
《济南的冬天》:阳光下朗照的山——薄雪下覆盖的山——城外远山
2.画面组合法(按时间顺序或地点转移,把几个画面或场景组合起来)
3.欲扬先抑法
如《阿长与〈山海经〉》:不太喜欢——产生敬意——敬意消失——充满敬意——永远怀念
4.由物悟理法(描写某种景物,或与此相关的事情,以物喻人,或托物言志,表达自己对人生的感悟。)
如《紫藤萝瀑布》:灿烂藤萝,令“我”停驻——流去悲伤,带来宁静——十年变迁,花开依旧——跨越不幸,生命长流
5.总分法(先对人物或事件的总体特点予以概括总写,然后再从多个方面展开叙述)
如《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总说品德高尚——分叙“待人宽”“律己严”两方面
二、注意模仿范文的写作手法
1、仿关键句 开头、结尾、过渡句(段)
2、仿优美句段
①修辞手法(排比、比喻、拟人、夸张、反复、引用)适当运用能够提高语言的表达作用;
②人物描写(语言、动作、心理、神态、肖像),环境描写(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生动想象的描写能读者身临其境的感觉。
③表现手法:象征、欲扬先抑、动静结合、托物言志、一语双关、对比衬托、以小见大、设置悬念、情景交融、前后照应、侧面烘托……恰当运用能收到意想不到的表达效果。
如《安塞腰鼓》中“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
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喻体放在本体前面,突出喻体,渲染了安塞腰鼓的“野性”。我们在写作中也常会用到比喻手法,不妨试着模仿这种句式,看看表达效果是否更好。
又如茅盾的《白杨礼赞》,作者将自己的情感寄寓于白杨树这一客观事物,赋予它伟岸、质朴、坚强等精神气质,从而使白杨树具有了独特的象征意义。
再如茨威格的《列夫·托尔斯泰》,作者采取先抑后扬的写
法,先写托尔斯泰平庸甚至丑陋的外表,再赞叹他的非凡之处,前后形成一种张力,让人读后对托尔斯泰印象更为深刻。
一捶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百十个斜背响鼓的后生,如百十块被强震不断击起的石头,狂舞在你的面前。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黄土高原上,爆出一场多么壮阔、多么豪放、多么火烈的舞蹈哇——安塞腰鼓!
仿写点分析: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喻体提前的句式。
范文:《安塞腰鼓》
一弹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近百个黑白分明的琴键,如近百个随音乐不停起舞的舞者,跳动在你面前。流水一样,是汩汩的音符;清风一样,是耳畔的余音;夜莺一样,是清脆的调子;繁花一样,是变幻的节奏;涟漪一样,是起伏的旋律。舞台上,流淌出一曲多么悠扬、多么婉转、多么动人的音乐啊——钢琴演奏!
仿文:《钢琴演奏》
三 三三三如何仿写
模仿优秀作品的结构层次、表现手法、语言句式等,但所写的人物、事件、景物、主题都应该是自己的。
1、取其旨,叙自己的事
他人文中所蕴涵的思想、感悟,自己也有过,但说不出来,或说得不如他透彻、准确,就可取他的旨趣,表达自己的心声。但必以自己的生活经历、情感体验为依托,才能给人以真实、亲切、自然之感。
2、摹其思,写自己的话
“思”即构思,是作者在选材、布局、表达等方面的设计安排。巧妙的构思,以它的独特性、新颖性令人叹服。
岸边的梅花树和岸上的小草散发出的清香,夹杂在夜晚的水汽中铺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汽里。一旁因过年而冷寂的人家的屋子里黑漆漆,俨然童话中女巫的小房子,令人生出一丝丝的恐惧,父亲看到后明白我在想什么,便轻声告诉我:“如果害怕就看看天空吧,月亮总会陪着你的。”正此时,忽然听见“啪”的一声响起,抬头,一朵焰火正自深蓝色的夜幕上绽开,璀璨了整个天际。
……
真的,直到现在,我实在没有再见过那样的雪——再也看不到那也那么好看的烟火了。
——学生模仿
3、仿其形,立自己的意
借用既成文体的形式(外壳),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写作意图。既成文体可以是文学体裁,也可以是实用文体或专用文体,甚或是名作名篇的固有形式。
深知,生活,本该有酸有甜,就像这一串糖葫芦。甜时,你喜笑颜开;酸时,你蹙眉挤眼。你永远不知道那被糖衣包裹着的一颗颗山楂是什么味道的,它或许酸的苦涩又或许一点也不酸。如果你忍受不了它的酸,中途放弃,不再继续吃下去,那你也将无法继续品尝下面的山楂与糖浆。生活,总是酸多甜少的,我们无法预料和选择未来,那我们就要坚定不移地走下去,因为生活,也总是会甜的。
——学生仿写
提示:
1.找出所选片段中使用的修辞手法,分析作者是如何使用这些修辞手法的。
2.想想你要描写一个怎样的场景,如何使用这些修辞手法才能收到最好的效果。
写作实践
一、 《安塞腰鼓》中运用排比、反复、比喻等修辞手法描写黄土高原上人们打腰鼓时的场景,形成排山倒海的气势。试选择文中的一个片段,模仿其中的修辞手法,描写一个场景。200字左右。
示例
①运用排比,写出了21个聋哑舞者精湛的舞技。
②运用排比,赞美了《千手观音》给人心灵带来的震撼。
那优美娴熟的动作,那顾盼生辉的眼神,那欢畅淋漓的舞姿,万般变化,似莲花绽放,似孔雀开屏,似飞龙穿梭。①台下雷鸣般的掌声,不只是对美的欣赏、力的喝彩、生的赞叹,更是表达心灵的震撼、灵魂的洗礼、思想的放飞!②
21个聋哑舞者站成一排,在舞台上尽情挥洒,在残缺中创造完美,在无声中激荡生命。他们在娇媚中自强,在寂静中呐喊,在沉默中奋起。他们震撼着全中国,震撼着全世界!③
他们柔情的手臂似千枝轻柔的柳枝,为人间送来了春风。他们甜美的笑容像冬日的阳光,给人们带来了温暖。
③突出聋哑舞者用残缺舞动出不平凡,高度赞美他们的身残志坚,自强不息。
④运用比喻,抒发了对聋哑舞者的赞美之情。
⑤三个短句独立成段且构成排比,赞美聋哑舞者在艺术上获得新生。“使人想起”反复出现,给人一种回环往复的感觉,富有韵律美。
他们把曾经流过的泪,化为甜蜜的甘露,滋润人们的心田!④
好一群聋哑人!好一个《千手观音》!
使人想起:破土而出的新芽。
使人想起:凌寒独开的蜡梅。
使人想起:长青不老的松柏。⑤
好厉害的聋哑人,好厉害的《千手观音》!⑥
⑥直接抒发对21个聋哑舞者自强不息精神的赞美之情。
点 评
作者记述了一场震撼人心的表演。排比、比喻、反复等修辞手法的运用,把这场表演的力量美、动作美渲染到极致。文段以排山倒海般的气势震撼了人的心灵,荡涤了人的灵魂。
二、在各类描写中,心理描写是难度较大的一种,因为它的描写对象“无影无踪”。鲁迅写“我”看社戏过程中的心情,莫顿·亨特写“我”爬下悬崖时的心态,都德写“我”上课时的心理,方法不一,却都做到了真实可感。选择其中之一加以模仿,写一个心理描写的片段。200字左右。
提示:
1.重读《社戏》《走一步,再走一步》《最后一课》的相关段落,归纳心理描写的方法,如综合运用直接描写与间接描写等,作为自己仿写的指导。
2.选择自己熟悉的写作素材,最好是亲身经历过的心理历程。
示例
①以内心独白设置悬念。
②“拖着沉重的步子”以动作描写,表现“我”害怕的心理。
算了,豁出去吧,大不了扣掉一个月零用钱,再挨一顿臭骂。①我拖着沉重的步子走到了妈妈跟前。②妈妈足足看了我半分钟。怎么还不向我“开炮”呢?不会是暴风雨前的平静吧?早知会这么惨,我就少看几部电视剧,少看几本小说,少玩几次电脑,少……总之,做什么都愿意。③我静静地等待着妈妈的“判决”,她却出奇地冷静,放下试卷之后,又慢慢地从写字台上取出钢笔,在试卷上工工整整地签了字。接着什么也没说,就做饭去了。一切都那么平静,仿佛什么也没有发生过一般。我想,她是对我心灰意冷了吧?天知道,我多想妈妈能骂我几句,这种沉默比挨骂更难受啊!④
③写出了“我”的后悔、懊恼。
④写出了“我”的内心的不安。
点 评
这是对一名学生拿成绩不好的试卷回家后的心理描写片段。作者用内心独白的方式将自己那种紧张、害怕、后悔的心理,详细生动地呈现出来。心理描写具体细腻,形象可感。
三、在众多表现亲情的散文中,《背影》《秋天的怀念》都是非常典范的作品,以平实的语言叙写平凡的事件,传达真挚的情感。模仿这两篇课文的写法,写一篇作文,题目自拟。不少于600字。
提示:
1.重读这两篇课文,借鉴其具体写法。如选择某一形象凝聚情思,推动情节,贯串全文;注意表现自己对所写人物态度、情感的变化等。
2.注意观察,调动记忆,选取印象深刻、确有感想的事件,呈现精彩的细节。
3.安排好文章的线索与结构,并注意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让文章更有表现力。
示例
①环境描写,为人物出场铺设背景,又紧扣文题中的“风雪”。
②通过外貌描写对父亲进行细节刻画。
让我为您遮挡风雪
屋外,寒风呼啸,门窗不时地发出声响。昏黄的路灯下,大雪纷纷扬扬,肆意飘飞。①
吃过晚饭,父亲走进房间,弯腰探视床下,伸手拉出一个纸箱,然后抓住纸箱的底部,猛地一起身,想把纸箱扛到肩上,可没想到纸箱“咚”的一声掉在了地上。纸箱裂开一道口子,鲜红的苹果露了出来。
“爸,您在干什么呀?”“哦,没什么,取箱苹果。吃完饭了吧?走,咱看你姑姑去。”我匆匆放下碗筷,搬起那箱苹果。“爸,走吧。”父亲笑了,昏暗的灯光下,父亲额头上的皱纹依稀可见。②
④回忆与父亲相处的点点滴滴,成长路上,父亲给予了“我”无数的鼓励,表现了“我”与父亲的父子情深,以及“我”对父亲的感激之情。
“唉,爸老了,真的老了!”突然间,我感觉鼻子酸酸的,眼睛像被蒙了一层纱,模糊不清。
我与父亲并肩慢慢走在雪地中。走着走着,我的思绪像被什么拽住了似的,回到了从前……③
曾经,我与父亲下棋,我赢了,父亲摸摸我的头,说我“长大了”;曾经,我与父亲跑步,我赢了,父亲拍着我的肩夸我“长大了”;曾经,我与父亲钓鱼,我赢了,父亲对我竖起大拇指,笑着说我“长大了”。④
突然,一阵寒风吹过,我回过神来。雪仍在不紧不慢地下着,像是对大地母亲有说不完的话,道不完的情。我抬头一看,父亲头发上已积了一层薄薄的雪,我急忙放下纸箱,摘下帽子,一把扣在父
③过渡,引出下文的回忆。
⑤语言描写,表现出父亲与儿子的互相关爱。
⑥点题。今昔对比,表现“我”对父亲的感激之情。
亲头上。“爸,天气冷,您别冻着了。”父亲摸摸头上的帽子,又看看我,说:“儿子,你不冷吗?”“爸,我年轻,扛得住,没事!”父亲听后,笑着答道:“好,儿子到底是长大了啊!”⑤
从这笑声里,我听出了父亲的满意,父亲的欣慰。不是吗?父亲的辛苦劳作换来了我的成长和成熟。
路灯昏黄的光影,映照着父亲微驼的背,我被深深触动了。儿时,我从不畏惧风雪,因为父亲高大,我可以躲在他身后。而此时,我已长大,不能还躲在他身后,我迈步向前,大声说道:“爸,风大,我走在您前面。”⑥
走着,走着,就这样一直走着,那种酸酸的
⑦画龙点睛,点明中心,升华了文章的主旨。
感觉没有了。
父亲,如今,我已长大,也变壮了,让我为您遮挡风雪吧……⑦
点 评
内容:本文拟题为“让我为您遮挡风雪”,饱含“我”对父亲的一腔深情。文章叙写了“我”与父亲冒着风雪去看望姑姑的路上发生的事,途中,“我”摘下帽子给父亲戴上,并主动走在前面为父亲遮挡风雪,真实地表现了“我”对父亲的体贴。内容具体、生动而丰富。
描写:文中的细节描写很生动,如“昏暗的灯光下,父亲额头上的皱纹依稀可见”“父亲摸摸头上的帽子,又看看我”等细节描写,表现了父子之间真挚的感情。
在别人的树枝上 盛开自己的花朵。学会根据需要恰当选择具体的、合理的仿写点,达到以“他山之石”来“攻玉”,“假名家之手”写“我心”的目的,是仿写的真正要义。
课堂小结
学习仿写
读是基础,思是关键,“我的”才是真作文
仿写点分析,仿写内容选择,变通与创新
课堂板书
在众多表现亲情的散文中,《背影》《秋天的怀念》都是非常典范的作品,以平实的语言叙写平凡的事件,传达真挚的情感。模仿这两篇课文的写法,写一篇作文,题目自拟。不少于600字。
提示:
1.重读这两篇课文,借鉴其具体写法。如选择某一形象凝聚情思,推动情节,贯串全文;注意表现自己对所写人物态度、情感的变化等。
2.注意观察,调动记忆,选取印象深刻、确有感想的事件,呈现精彩的细节。
3.安排好文章的线索与结构,并注意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让文章更有表现力。
课后作业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