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 子衿 课件(共23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八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 子衿 课件(共23张PPT)

资源简介

(共23张PPT)
课外古诗词诵读
子衿
《诗经》是我们祖先第一次深情的吟唱,它自诞生之日起就如日月经天、江河行地,历代文人无不被其润泽、受其照耀。其内容丰富,反映劳动与爱情、战争与徭役、压迫与反抗、风俗与婚姻、祭祖与宴会,甚至天象、地貌、动物、植物等方方面面,是周代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被誉为古代社会的人生百科全书。
这节课,让我们继续走进《诗经》的殿堂,欣赏其韵味,感受其魅力。
情境导入
1.了解有关《诗经》的文学常识;反复朗读,感受诗的节奏和韵律。
2.了解赋、比、兴三种表现手法;品味诗歌重章叠句、回环往复的语言特点。
3.体会其中蕴含的美好情感,体会《诗经》优美的语言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学习目标

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重难点讲解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
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
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读准节奏
读出韵脚

结合注释,读通诗意
重难点讲解
同学们结合注释和工具书自读理解文意,把自己在本课预学中碰到的难以理解的字词圈出来,同桌交流,仍然不能解决的可询问老师。
子衿:你的衣领。子,你。衿,衣领。
悠悠:深思的样子。
宁(nìng):岂,难道。
嗣(sì)音:接续,继续。
佩:指佩玉的带子。
挑(tāo)兮达(tà)兮:独自徘徊的样子。
城阙:城门两边的楼台。
子衿
《诗经·郑风》
青青子衿,
悠悠我心。
纵我不往,
子宁不嗣音?
青青子佩,
悠悠我思。
纵我不往,
子宁不来?
青青的是你的衣领,悠悠的是我的思念。纵然我不曾去会你,难道你不继续通音信?
青青的是你的佩带,悠悠的是我的情怀。纵然我不曾去找你,难道你不能主动前来(找我)?
挑兮达兮,
在城阙兮。
一日不见,
如三月兮!
来来往往张眼望啊,在这高高的城楼上。一天不见你的面啊,好像有三月那样长!
思考:
1.诗歌写了什么内容?请用一句话概括。
2.诗歌每个小节的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3.诗歌抒发了什么情感?你从哪里看出来?
1.诗歌内容。
内容:诗歌描写一个女子在城楼上等候她的恋人。
诗节内容:
1.自述怀人:恋人约会不至;
2.内心独白:独自徘徊感慨。
2.诗歌情感
情感:等待恋人时的思念渴盼和失落惆怅。
1.思念渴盼:“悠悠我心、悠悠我思、一日不见,如三月兮”“挑兮达兮,在城阙兮”心理和动作描写细致入微地刻画出女子绵绵的思念和对相见的渴盼。
2.失落惆怅:“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假设语气、让步姿态和强烈反问结合,突出了女子思念渴盼之外的失落惆怅。
3.结合具体诗句说一说主人公在等待过程中的心理变化。
1.思念渴盼:“悠悠我心、悠悠我思、一日不见,如三月兮”心理描写形象写出了女子对恋人绵绵的思念。
2.焦躁不安:“挑兮达兮,在城阙兮” 动作描写细致入微地刻画出女子久候不遇恋人的焦急心理。
3.失落惆怅:“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假设语气、让步姿态和强烈反问结合,突出了女子思念渴盼之外的失落惆怅。

学习写法,品读语言
重难点讲解
1.诵读体会,诗歌是通过什么方法来增强情感的表达效果的?
(1)反问: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假设语气、让步姿态和强烈反问结合,突出了女子对恋人强烈思念渴盼和久候不遇的失落惆怅。
(2)重章叠句: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突出了对方的衣饰给她留下深刻的印象,使她念念不忘,相思萦怀,两章的句法基本相同,中间只更换几个字,反复咏唱,加深印象,渲染气氛,增强音乐性和节奏感;意义相同的句子前后呼应、重叠,表现一种回环往复的美,使诗歌产生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3)夸张、借代:
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青青子衿、青青子佩。
①“一日不见,如三月兮”运用夸张,突出对恋人的强烈思念渴盼。
②“青青子衿、青青子佩”用对方的衣饰代指恋人,青衿,指借书生,后成为文人雅士的雅称。
任选角度赏析自己喜欢的诗句。
提示:
可以从炼字、情感、手法、画面、意象等角度考虑,选择自己理解最深入的一句诗进行赏析。
注意表达要充分,格式要正确。
任选角度赏析自己喜欢的诗句。
写法角度
1.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运用夸张,突出对恋人的强烈思念渴盼。
2.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假设语气、让步姿态和强烈反问结合,突出了女子对恋人强烈思念渴盼和久候不遇的失落惆怅。
主旨上:这是一首古老的恋歌,描写一个女子在城楼上等候她的恋人,细致入微地刻画了女子久候不至的思念渴盼和失落惆怅。
写法上:1.夸张反问;
2.重章叠句。
课堂小结
自述怀人
子 衿
思念情人
心烦意乱
课堂板书
课下仔细诵读《子衿》,把自己的阅读感受用其他艺术形式表现出来,如绘画、书法、配乐朗诵、微电影等,然后在班级交流。
课后作业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