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9张PPT)影片《2012》讲述了一个关于世界末日的故事。根据( )文明的记载传说,2012年12月21日是世界末日,当这一天黑暗降临后,第二天的黎明永不到来。玛雅南亚、东亚与美洲的文化1.知道古代印度在宗教、史诗、艺术等方面的文化成就,认识古代印度文化对东南亚文化的形成产生的重要影响;2.列举古代朝鲜和日本的主要文化成就,理解“古代日本在吸收中华文化的基础上发展而来”;3.了解美洲印第安人在宗教信仰、文字、历法等领域的诸多文化成就,认识印第安文化毁灭殆尽的原因。一、古代印度文化1.地理位置古代印度包括今天南亚次大陆的印度、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等广大地区。2.历史沿革①哈拉帕文化(4000多年前)印章文字②吠陀时代(BC1500—BC1000)雅利安人入侵种姓制度婆罗门教③列国时代(前6-前4世纪)佛教产生④笈多帝国(320年~540年)印度教兴起仔细观察《古代印度形势图》,结合课本,简要指出古代印度地理位置及历史沿革。从公元前20世纪起,印欧人陆续迁移,进入到印度河流域的被称为“雅利安人”,征服土著居民后,逐渐成为印度主要居民。印度的四种姓是按肤色深浅而设置的,婆罗门和刹帝利种即来源于征服者:浅肤的雅利安人雅利安人在印度河流域定居并和当地土著民族融合后,逐渐开始过渡到农业社会;形成了吠陀教,崇拜多神,实行繁琐的祭祀。婆罗门教是不同的宗教信仰和哲学派别汇合而形成的宗教思想体系,吠陀教是其起源之一。雅利安人和婆罗门教3.成就阅读教材,梳理古印度在宗教、文学、艺术、数学、文字领域的代表性成就宗教文学艺术数学文字婆罗门教:在国家的形成过程中,印度出现了种姓制度和婆罗门教佛教:产生于公元前6世纪,印度社会矛盾尖锐,人们对种姓制度和婆罗门教不满,佛教产生了印度教:4世纪时,在古代婆罗门教基础上,印度教开始兴起,逐渐发展为印度的主要宗教《吠陀》、《摩诃婆罗多》、《罗摩衍那》佛塔、石柱和石窟是佛教艺术的代表(艺术多与宗教相关)发明了包括“0”在内的十个数字符号印章文字、梵文、巴利文(1)宗教人生而不平等掌管祭祀地位最高保卫国家地位次之普通劳动者少数富有商人为前三等级服务地位最低众生皆平等①种姓制度下的婆罗门教冲击②佛教: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佛,意思是“觉者”,又称如来。佛教重视人类心灵和道德的进步和觉悟,最终超越生死和苦、断尽一切烦恼,得到终极解脱。贵贱、等级分明法律地位不平等职业世袭统治阶级被统治阶级婆罗门教在种姓制度下维护了等级秩序和奴隶主贵族(婆罗门、刹帝利)阶层利益,有利于维持统治及社会安定。但也造成种姓隔离,导致了社会矛盾加剧,延缓社会发展进程;为日后佛教的发展提供了机遇。4世纪印度教兴起,它起源于婆罗门教,直接宣扬世袭等级制度,把种姓制度作为核心主张,婆罗门享有至上的权威,要求教徒严格遵守种姓制度。印度教吸收了婆罗门教的主要经典和信仰,融合了印度各地的诸多原始信仰,减少了婆罗门教的许多烦琐仪式,打破婆罗门在宗教中的垄断特权,适当提高了首陀罗的地位,受到印度社会各个阶层的欢迎,后来印度教逐渐成为主要宗教。一直到13世纪以伊斯兰教为国教的德里苏丹国建立,印度教一直是南亚次大陆占统治地位的宗教。③印度教印度教有着三大特点——崇拜三大神(创造之神梵天即“原人”, 保护之神毗湿奴 , 毁灭之神湿婆。湿婆既是毁灭者,又是生殖力量的象征)、宣扬世袭等级制度、坚定相信轮回转世。梵天—创造之神毗湿奴—保护之神湿婆—毁灭之神古代印度文化——文学《罗摩衍那》是印度古代两大梵文叙事诗之一,叙述王子罗摩因受老王妃嫉妒被放逐,妻子悉多被掳,后得群猴帮助,夫妻团聚,恢复王位的故事。全书约有两万四千颂,共分七篇。以罗摩和悉多的悲欢离合为故事主线,描写印度古代宫廷内部和列国之间的战争。《摩诃婆罗多》描写了居楼族和般度族两个家族为了争夺王位而进行战争,双方激战18天后后者获胜的故事。全诗共18篇,约10万颂。4.影响印度文化传播的主要特征有哪些?对周边地区产生了哪些重要影响?印度文化在世界文化中的地位是很突出的,它的影响很大……中国的佛教就是从印度传来的,然后又通过朝鲜传到了日本,影响了日本文化。印度文化的影响向南,包括越南、柬埔寨、老挝。所有的东南亚,泰国、缅甸不言而喻,受影响的还有印度尼西亚。我说的影响,不仅是指宗教的影响,还包括印度文学、艺术和哲学。——张光璘、李铮编《季羡林论印度文化》特征:宗教色彩浓厚,文化靠口头传播,具有多样性、包容性、辐射性东南亚地区(影响最大):①印度的语言、文字、艺术、思想、建筑、宗教以及风俗习惯等在东南亚产生了广泛影响。②佛教文化渗入东南亚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③南传佛教的经典主要用古代印度的巴利文书写,对东南亚国家的文字发展也产生了重要影响。对中国: 佛教传入中国,对中国人的宗教信仰、哲学、文艺等产生深刻影响。印度的十个数字符号经阿拉伯人传到了西方。二、古代朝鲜与日本文化(一)古代朝鲜文化7世纪末,新罗初步统一朝鲜半岛,模仿中国建立中央集权国家10世纪初,新罗人王建建立高丽王朝,仿效唐朝制度16世纪末,日本丰臣秀吉派军侵略朝鲜,朝鲜请求中国支援,历经7年中朝军民取得胜利14世纪末,高丽大将李成桂自立为王,迁都汉城,改国号为朝鲜1.发展古代朝鲜文化打上了中国文化的深刻烙印,如提倡儒学,实行科举制,派贵族子弟到唐朝留学;另外,中国的汉字、汉文和儒家思想早在公元前就传入了朝鲜,新罗统一朝鲜后与唐朝密切交往,注重借鉴中国文化来发展本国文化,如朝鲜的文字、史学等,同时朝鲜人民又推陈出新,在借鉴中国胶泥活字印刷的基础上发明了铜活字印刷,这是世界上最早的金属活字印刷技术。——摘编自孟广林《世界中世纪史》(1)生产力:公元前5世纪前后,朝鲜出现了青铜器,稍后有了铁器。(3)历史学:12世纪完成的《三国史记》是朝鲜半岛现存最早的史书。瞻星台遗址,建于634年,现位于韩国庆州。15世纪中期,朝鲜王朝模仿中国史书的体例,组织编撰《高丽史》。(2)天文学:7世纪,朝鲜半岛的居民修建了观测天象的瞻星台。(一)朝鲜2.成就在吸收中华文化的基础上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4)文字:15世纪,朝鲜世宗创制朝鲜文字“谚文”(5)音乐舞蹈:源远流长,特色鲜明(一)朝鲜2.成就1443年朝鲜王朝世宗大王组织以郑麟趾、申叔舟等一批优秀学者,参照汉字创造了一种音标文字——谚文,称为"训民正音"。于1446年公诸于世,一直使用到今天。(二)古代日本文化1.发展秦汉之际,中国冶铁和水稻种植技术传到日本,推动了日本社会的发展。6-7世纪,日本出现严重社会危机。646年,孝德天皇开始“大化改新”,模仿中国隋唐制度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国家。12世纪末,镰仓幕府建立,并从朝廷获得镇压叛乱、征收赋税等权力,日本进入幕府政治时期。17世纪,德川幕府面对世界变局,意图以锁国加强统治,抵制外来影响。10世纪,中央集权制开始瓦解,形成庄园;贵族、庄园主豢养武士,武士集团日益重要。2.成就(1)信仰:①神道教古代日本人认为,太阳、海、河、山、龟、蛇等都有神灵,应该加以崇拜。神道逐渐发展起来神道教简称神道,意为“以神的方式”是日本大和民族和琉球族的本土宗教,最初以自然崇拜为主,属于泛灵多神信仰(精灵崇拜),视自然界各种动植物为神祇。后来天皇为巩固权力,把神话中的天照大神当成自己的祖先,天皇从此成了神的代言人。而神道教也逐渐变成了天皇统治臣民的有力武器。7世纪,天皇制度形成。为巩固权力,天皇自称太阳神后裔(二)日本(二)日本2.成就(1)信仰:①神道教②武士道12世纪以后,随着武士阶层崛起,神道融合佛教等外来文化,形成了武士道。武士道最为强调的精神,其一为尽忠,其二为知耻。尽忠知耻的最高表现,就是死:为忠和耻而死,是为圆满。“武士者,须一生悬命于武士道。所谓武士道,就是看透死亡。” ——《叶隐》武士所遵守的道德原则被称为“武士道”,其核心是忠、仁、勇。德川幕府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为武士道思想增添了儒家伦常观念,强调武士的责任和义务。★武士道精神,是日本封建社会中武士阶层的道德规范以及哲学。★武士道是基于一些美德如义、勇、仁、礼、诚、名誉、忠义、克己的精神信仰。★武士道作为传统封建制度的精神规范,在日本走向法西斯的过程中,起了很大的负面作用,成为日本军国主义侵略扩张的工具,给亚洲国家带来了深重的苦难。双重性格、崇拜天皇、有危机意识、冷酷无情的民族特性①文学艺术:诗歌集《万叶集》和小说《源氏物语》享誉世界文坛。②建筑:法隆寺是日本古代建筑的代表③绘画:大和绘和浮世绘都是极具特色的日本绘画艺术。(2)古代日本文学艺术、建筑成就:《万叶集》是日本最早的诗歌总集,相当于中国的《诗经》。全书共二十卷,收录自4世纪至8世纪中叶的长短和歌共计四千五百余首。但多数为奈良时期(公元710-794)的作品。它以中国诗歌的题材,形式和分类方法为借鉴,采用汉字作注音符号,收编了部分汉诗,同时直接反映“遣唐使”来唐情况的诗歌,是中日友好交往和中国文学对日本古代文学发生影响的证明。《源氏物语》是世界上最早的写实小说,有日本《红楼梦》之称。由日本平安时代女作家紫式部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成书年代一般认为1001年-1008年。紫式部(973-1015),本姓藤原,字不详,式部为服侍皇后的女官的称谓。紫式部是贵族出身,后夫死家道中落,被招进到宫中做了皇后的侍读女官。描写了贵族光源氏的及其子薰君在官场上的升降浮沉、生活中的悲欢离合。(与曹寅的经历相似)全书共五十四回,近百万字。包含四代天皇,历70余年,所涉人物四百多位,其中印象鲜明的也有二三十人。作品语言优美含蓄,是一部日本古典文学杰作。法隆寺是佛教传人日本时修建的最早的一批寺院之一,是日本古代建筑的典型代表。它在日本佛教寺院中拥有极其特殊与崇高的地位,是众多日本佛教徒的朝圣之地。在奈良县的法隆寺地区,有48座佛教建筑,它们代表了日本最古老的建筑形式,是木质建筑的杰作。其中的11座建筑修建于公元8世纪之前或公元8世纪期间,它们标志着艺术史和宗教史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再现了中国佛教建筑与日本文化的融合。建筑法隆寺五重塔唐招提寺——日式大唐建筑的典范。位于日本奈良市西京五条街,公元759年中国唐朝高僧鉴真所建。最盛时曾有僧徒3000人,有鉴真大师坐像。绘画大和绘是日本10世纪前后产生的民族绘画。它以贵族的日常生活为题材,追求及时行乐的唯美主义情趣,采用浓艳的色彩,具有华丽的特征。画在隔扇和屏风上。浮世绘,即日本传统的风俗绘画(版画),是江户时代兴起的一种独特的民族艺术,典型的花街柳巷艺术。主要描绘人们日常生活、风景和演剧,表现了当时社会各阶层的生活百态和流行时尚,被称为江户时代的“百科全书”。19世纪后期,随着日本国门的打开,浮世绘传到西方,对西方印象主义画派产生过重要影响。史料 古代日本文化主要得益于中国文化的影响,从3世纪开始,中国的汉字和汉文、儒学、律令制度逐渐向日本传播,到唐代达到高峰,正式在中国文化的影响下,奈良时代的日本出现了文化发展的高潮,模仿唐朝在中央设太学、地方设国学,日本人还利用汉字创制了本国文字。 ——孟广林《世界中世纪史》阅读教材并搜集资料,实证“古代日本在吸收中华文化的基础上发展而来”这一观点。646年,日本大化改新,模仿中国建立了中央集权国家;日本人借用了汉字的楷体笔画和草体,发明了他们自己的书写体系;日本在保留其本族的神道教的同时,还接受了佛教,但对之做了修改,以满足他们自己的精神需要;借鉴了儒家学说,但更改了它的道德标准,调整了它的政治学说,以适应其社会结构。日本不是简单地复制唐朝文化,而是在维护日本的传统习俗和文化基础上,对唐朝文化进行适合自己国情的改造和创新。三、美洲印第安文化(一)、古代美洲文明的时空(1)地理条件:新航路开辟前,与其他大陆处于隔绝状态的美洲印第安人创造出自己独特的文化。文化代表:玛雅文化、阿兹特克文化、印加文化区域 文明 时间 国家形态中美 玛雅文明 前2500年至16世纪 城邦中美 阿兹特克文明 14世纪至16世纪 结构松散王国南美 印加文明 13世纪至16世纪 统一大帝国2.成就宗教 (共性)玛雅文明印加文明阿兹特克文明文字:独特文字历法:玛雅历数学:知道“零”的概念,创造出20进制建筑:驿道、太阳庙医学:使用麻醉剂、人体解剖历法:制定太阳历和太阴历结绳记事宗教上多神崇拜:玛雅人崇拜自然神阿兹特克人和印加人崇拜太阳神建造金字塔:作为神庙的塔基或举行宗教祭祀的场所来祭祀神灵采用天然铜锻造铜器图画文字:记录重要事件精美艺术:制作的陶器、石雕、木刻和金银首饰都非常精美《克奥第特兰年代记》认为,人类每5125年进行一次循环,称作“大周期”。也就是说,2012年12月21号的黑夜降临之后,第二天的黎明将不会到来。由于预言没有成真,后来有南美洲玛雅族长出来“辟谣”,说2012年并不是终结,而是新的开始,就像你们老的日历用完了,再去买本新的。玛雅历以365天为一年,一年18个月,每个月20天,剩下的5天是“禁忌日”。现行公历,一年以365.2425日计算,玛雅历以365.2420日计算。而根据天文学家计算,一年应该是365.2422日。玛雅历的误差为每年0.0002天,换算成秒仅为每年17.28秒。可见,玛雅历的准确性超越了公历。思维点拨——历法思考:在白人踏上美洲几个世纪前,危地马拉、墨西哥和安第斯高地的印第安人已经拥有几乎具有一切文明特征的较高的文化。假如不是被征服的话,他们完全可以会为发展中南美自己的文化打下一个基础,这一文化可以同任何其他洲的文化相媲美。——[美]伯恩斯、拉尔夫著,罗经国等译《世界文明史》第3卷欧洲殖民者的入侵对印第安文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欧洲殖民者的入侵打断了美洲印第安文化独立发展的进程;西班牙的殖民侵略对美洲印第安文化影响几乎是毁灭性的;大批印第安人死于虐待、屠杀和传染性疾病,使得美洲居民的人口结构发生了变化(为解决种植园劳动力不足,黑奴输入);非洲的音乐、舞蹈等文化在美洲得到广泛传播,形成了殖民地时期拉美文化的混合结构。给美洲带去相对先进生产技术,客观上促进美洲的近代化。南亚﹑东亚与美洲的文化宗教博物馆古代印度文化1、文明与宗教2、文学、艺术3、对周边的影响东方小中华古代朝日文化神秘印第安美洲印第安文化1、玛雅文化2、阿兹特克文化3、印加文化梵天佛地丰富多彩儒风华俗独具特色独立发展神秘独特1、朝鲜文化2、日本文化3、中华文化圈2. 印度教是印度的国教,其教徒占印度总人口的80%,起源于婆罗门教,至今已经有3000年的历史。其核心教义就是教导信徒要严格遵守种姓制度,婆罗门享有至上的权威。据此可知( )A.印度的顶层大多来自普通劳动者 B.婆罗门打压印度教徒以维护统治C.婆罗门是刹帝利的统治工具 D.印度教维护了种姓制度1. 有学者指出,如果说,无视欧洲人创造古希腊—罗马—拜占庭文化的作用和在近代欧洲文艺复兴、文化启蒙与产业革命时期对全人类文化所做出的伟大贡献是何等荒谬;那么,无视东方各民族人民—中国人……以及阿拉伯人对古代和中世纪文化所做出的伟大贡献,也同样是荒谬的。该学者的主张( )A.折射出世界各民族开放的对外政策 B.旨在以国际的视野来看待人类文明C.印证了古代亚欧统治疆域不断扩大 D.肯定世界文化多样性及其历史作用DD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