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重庆市巴蜀中学2025届高三2月月考(五)地理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 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 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3.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在近岸海底由一种或几种海草连片形成的“海底草原”,称为 “海草床”。近年来, 受全球环境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海草床呈现明显的退化趋势。我国海洋工作者采用遥感技术对“海草床”监测,然后用“根状茎绑石法” (用麻绳将海草的地下茎绑缚在石子上)和“泥丸播种法” (泥土把种子包在里面)在滩涂上播种。 图1为海草床景观图。据此完成1~3题。1.海草床所具备的调节服务功能是A.维持生物的多样性 B.净化海水C.增加海洋资源供给 D.涵养水源2.利用遥感技术监测“海草床”,能精确测量A.覆盖面积的变化B.退化区的经纬度C.海草的生物量D.海草床的结构3.用“根状茎绑石法”和“泥丸播种法”播种,是因为A.海水光照和温度低.B.人类对海洋的污染C.滩涂营养盐的缺乏D.海流和风浪影响大近年来,随着北极地区多年冻土的大规模解冻,在湖泊密布且土壤富含地下冰的北极沿海低地地区,冰楔 (即地表水渗入冻土裂隙中冻结成的冰体,剖面呈楔状)融化导致的地表沉降,引发了湖泊排水问题,造成湖泊在数周甚至数天内消失。在湖泊排水后,北极植被开始在排水湖盆中定植,并开出大而鲜艳的花朵, 形成“北极绿洲”。据此完成4~5题。4.北极地区多年冻土解冻导致湖泊排水的原因是A.气温升高,蒸发加剧 B.植被发育,生长耗水增多C.水源增多,湖水漫溢 D.地表沉降,湖岸倾覆排水5.“北极绿洲”中植物具有大而鲜艳的花朵的原因①增大净化空气作用 ②更好地收集太阳光③吸引昆虫等传粉者 ④保护种子免受冻害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与经济社会的发展转型,老年人口迁移已逐渐成为人口迁移流动的重要组成。通常用老年人口净迁移率来反映省际迁移相对强度的关键指标。 图2示意我国1995~2020年各省份老年人口净迁移率。据此完成6~8题。6.1995~2020年间老年人口净迁移率呈现持续上升趋势的是A. 津 B. 沪C. 黑 D. 浙.7.黑龙江省与海南省老年人口省际迁移相对强度存在明显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 自然环境 B.就业机会C.资源禀赋 D.教育水平8.结合老年人口迁移现状,海南省目前最需要做的是A.收紧落户政策 B.加快地产开发C.完善医疗水平 D.提高消费水平江西赣州古城三面环水,江面宽阔。北宋时期,赣州城市的政治、经济地位大大提高,在宋乾道年间 (1163~1173年)建造的赣州浮桥 (图3)全长约400米。整座桥分为33组,由100多只小木船并排相连,用缆绳、钢缆和铁锚牢牢地固定在宽阔的江面上,桥体靠木船的浮力支撑,随着江水涨落而上升或下沉。古时,每天定时断开中间桥段。随着现代交通方式出现,古浮桥已成为赣州市的“国宝” 级文物。据此完成9~11题。9.北宋时期,赣州建造图中浮桥体现的交通运输布局原则是A.依据运输需求 B.适度超前C.发挥综合运输优势 D.平衡地区发展10.赣州浮桥在古时每天定时断开中间桥段的目的是A.排泄洪水 B.船只通行 C.维护检修 D.渔业作业11.与北宋时期相比,目前赣州古浮桥不断增强的功能是A.商贸运输 B.交通通行 C.旅游观光 D.军事防御据考证,5万年前,利比亚南部是一片广袤的草原,时常受到暴雨侵袭,雨水渗进了砂岩中,形成一个巨大的含水层,厚度从140米到230米不等,其储存量相当于尼罗河200年的总流量。图4为利比亚年等降水量线分布图。据此完成12~13题。.12.利比亚地表水资源的分布特征A.东多西少 B.北多南少 C.西多东少 D.南多北少13.推测利比亚南部5万年前的暴雨成因最可能是A.地形雨 B.锋面雨 C.对流雨 D.台风雨2024年暑假,重庆某中学地理研学小组的同学在国内某地研学,在行驶的列车上, 11:20坐在靠窗的同学发现阳光从正前方照过来,研学小组同学们立即查询得知: 此时此地的太阳高度为68°26',为该地一年中太阳高度的最大值。据此完成14~15题。14.此时研学小组的同学们从车窗外可以看到A.葱绿的水稻长势良好 B.柑橘树上挂满了果实C.连绵起伏的红色丘陵 D.波涛汹涌的蓝色大海15.研学小组查询到当地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的最小值是A. 0° B.21° 34′ C. 25° 18' D.46°52二、非选择题 (共55分,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相应的位置,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16.(18分)阅读图文材料, 回答下列问题。中华白海豚被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的濒危野生动物, 素有“海上大熊猫” 之称,其体型庞大,活动能力强。中华白海豚多以咸淡水鱼类为食,喜欢栖息在亚热带海区的河口外侧小于20m的浅水水域。 目前在我国厦门海域中华白海豚数量估计不足100 只,仅40只左右有确切记录。厦门西港和同安湾口内的近岸最多,跃出海面的次数有明显的季节差异,4~5月最多。种群数量目前仍有减少趋势, 目前我国也在加大对白海豚保育的工作,但主要集中在日常保护工作,人工繁育难以成功。图5示意厦门湾白海豚分布。.(1)简述图示中华白海豚分布区的变化特征。(8分)(2)简析中华白海豚喜欢栖息在河口外侧浅水水域的原因。(6分)(3)推测目前人工繁育中华白海豚难以成功的主要原因。(4分)17.(16分)阅读图文材料, 回答下列问题。中蒙俄经济走廊是“一带一路” 的重要组成部分,该走廊穿越了蒙古国的主要植被景观区(图6)。某年6月至次年5月,对沿线4个观测点的年输沙量进行研究,发现乔伊尔最大,赛因山达最小,风沙活动季节变化明显。研究表明:风速、沙源供给、土壤的粒径、水分和紧实度、植被覆盖度等均可影响输沙量的大小。乔伊尔2米高度年平均风速高达6.83m/s, 图中5地的2米高度风速:乔伊尔>扎门乌德>乌兰巴托>赛因山达>达尔汗。乔伊尔春季干旱发生频率高,其他地区春季干旱发生频率相对.较低。近几十年来,蒙古国畜牧业发展迅速,乔伊尔地区牲畜增速为( 万头/年,达尔汗地区为( 万头/年、 赛因山达为( 万头/年,扎门乌德为( 万头/年。(1)简析图中蒙古国北部森林带的形成原因。(4分)(2)从干旱角度,分析乔伊尔春季风沙活动强烈的原因。(6分)(3)分析赛因山达年输沙量最小的原因。(6分)18.(21 分)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无霜期是一年中终霜日到初霜日之间的时间段,其中,终霜日是当年入春后气温最后一次降到0℃以下的日期,初霜日是当年入秋后气温第一次降到0℃以下的日期。黄河流域的粮食产量占到了我国粮食生产总量的30%,是我国重要的“粮袋子”,但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初、终霜日及霜期的变化会显著影响农业作物生产及粮食安全。图7左图为黄河流域1960~2020年多年平均无霜期空间分布,右图为黄河流域1960~2020年间代际平均初霜日、终霜日。.(1)根据左图,描述黄河流域多年平均无霜期的空间分布特征。(6分)(2)判断呼和浩特和郑州多年平均无霜期差异,并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5分)(3)根据右图,描述黄河流域无霜期的1990~2020年代际变化趋势,并分析此变化对黄河流域粮食产量可能带来的积极作用。(6分)(4)无霜期变化可能威胁黄河流域粮食生产并影响粮食安全,针对此现象提出合理化建议。(4分)地理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部分共15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答案 B A D D B D A c A B c B C A B二、非选择题(共55分)16. (18分)(1)(8分)分布范围更广(或面积更大);集中分布区向西(北)方向变化(或由金门岛附近海域向西海域、九龙江、同安湾等海域转移);向河口(或陆地边缘)附近集中;(新)增加了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每点2分)(2)(6分)河口外侧地处咸淡水交汇处,鱼类丰富,食物来源充足;浅水水域,水深适宜,光热条件适宜;河口外侧,受人类活动干扰减少。(每点2分)(3)(4分)目前仅存白海豚数量少,研究样品量较少;白海豚体型大,活动敏捷,获得供研究的活体较困难;缺乏相关繁殖研究经验,缺乏人工繁殖所需的基础设施。(每点2分,答对两点得4分)17. (16分)(1)(4分)(北部森林带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300mm(或来自北冰洋的水汽较多);纬度高,气温低,蒸发量较少,气候湿润,有利于乔木生长。(每点2分)(2)(6分)乔伊尔处于植被过渡带,长期的干旱气候导致生态环境脆弱,荒漠化严重,成为风沙活动的潜在威胁因素;春季干旱,降水少,蒸发旺盛,土壤水分含量少,土壤疏松,为风沙活动提供丰富沙源;春季干旱,植被长势差,植被覆盖度低,地表摩擦力比较小,风力较大,为风沙活动提供强劲动力。(每点2分)(3)(6分)地表沙砾石粒径比较大(或地表粗糙,摩擦力较大),不易起沙;该地风力相对较小,搬运能力弱,输沙量小;赛因山达放牧强度低,植被破坏较小,风蚀较弱。(每点2分)18. (21分)(1)(6分)无霜期长短空间分布不均匀;(2分)在黄河流域西部(上游)无霜期大致由(西)南向(东)北逐渐变长,在黄河流域东部(中下游)无霜期大致由南向北逐渐变短。(或黄河流域自上游至下游无霜期大致逐渐变长);(2分)整个流域内,东南部无霜期最长,西南部无霜期最短。(2分)(2)(5分)呼和浩特比郑州无霜期短。(1分,结论错误,原因不得分)原因:呼和浩特纬度高,气温相对更低,无霜期比郑州短;呼和浩特位于内蒙古高原,地势较高,气温相对较低,郑州位于华北平原,地势低,气温相对高,呼和浩特无霜期比郑州短;呼和浩特距离冬季风源地近,受冬季风影响时间长,程度大,冬半年降温更显著,春季气温回升相对更慢,因此呼和浩特无霜期短于郑州。(每点2分,答对两点得4分)(3)(6分)1990~2020年无霜期的年代际变化趋势:无霜期逐渐变长。(2分)积极作用:无霜期变长,热量条件变好,粮食作物生长期变长,粮食单产可能提高;流域内适宜耕种的区域面积扩大,粮食总产量可能增加。(每点2分,共4分,答案合理可酌情给分)(4)(4分)培育并选种抗灾品种;优化种植结构,提升抗风险能力;把握农时,关注土壤墒情,及时播种;利用先进的农业技术发展智慧农业,科学灌溉,合理施肥,提升粮食产量;开展保护性耕作,种养结合。(每点2分,答对两点即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