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惠东县 2025 届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参考答案生物 (2025.02)1-4CDAD 5-8BDAD 9-12DCAC 13-16DACD17(1) 三碳化合物(C3)(1分) 糖类和 C5(2) 类囊体薄膜(1 分) 叶绿素和类胡萝素都能吸收蓝紫光,选择红光可以避免类胡萝素对实验的干扰(3) 红 可以提高叶绿素的含量;提高核酮糖-1,5-二磷酸羧化酶的活性(答对 1 点1 分)(4)当复合光处于 9R1B 时,叶面积的增长速率和净光合速率最大18(1)常染色体隐性遗传(1分)(2)伴 X 染色体隐性遗传病(1分)理由:Ⅱ-5 和Ⅱ-6 表现正常,Ⅲ-9 患乙病,且Ⅱ-6 不携带致病基因 d(2 分)(3) (4 分)D D D d(4) aaX X 、aaX X (2 分) 1/88(2 分)19(1) 神经(1 分) 迷走神经递质受体(2 分) 由正电位变为负电位 (2分)(2) 增加 (1分) 药物 A竞争性结合醛固酮受体,抑制醛固酮的作用,减少肾小管和集合管对钠离子的重吸收,(促进钠离子的排泄)(2分)(3) CCK(2 分) 胆汁释放量(2 分)20(1)物理(1分) 捕食 晚于(2) 生物(1分) 对环境无污染(3) 降低了茶园生态系统的食物链和食物网的复杂程度,影响生态系统的稳定性(4) 草蛉、寄生蜂等天敌型益虫会拒避红色,避免天敌友好型粘虫板诱捕21.(1)限制(1分) 磷酸二酯(1 分) 5′-GAUGG-3′(2 分)(2) sgMSNT/Cas9 复合物通过使 MSNT 基因被切割破坏,抑制 MSNT 基因表达,从而达到促进桃源黑猪骨骼肌增生,减少脂肪沉积,瘦肉率增加的效果。(3分)2+(3)电刺激、Ca 载体、乙醇、蛋白酶合成抑制剂(2 分,任写一种)囊胚或桑葚胚(2分) 胚胎分割(1 分)1惠东县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高三年级第三次质量检测生物(2025.02)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用2B铅笔将对应的信息点涂黑,不按要求填涂的,答卷无效。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只需将答题卡交回。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共40分。第1~12小题,每小题2分;第1316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1.研究人员从火山海底喷口中分离出一种新型耐高温的蓝细菌“Chonkus”,这种菌株可在CO2存在的情况下快速生长,其细胞中会出现含碳储存颗粒,使其容易沉入水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Chonkus属于原核生物,没有染色体和核膜包被的细胞核B.Chonkus活菌株不被台盼蓝染色与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有关C.高温条件下Chonkus细胞膜厚度改变与其固定不动的膜蛋白有关D.Chonkus可应用于海洋生物碳封存,以降低大气中的CO2含量2某地区有一条横贯东西、面积广大的亚寒带针叶林带,因其生态系统结构简单而被称为“绿色荒漠”,但此“绿色荒漠”却是全球重要的生物碳库之一,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较热带雨林的更高B.为了维持生态平衡和整个自然界的可持续发展,我们要禁止开发该针叶林带,避免资源消耗C.该绿色荒漠中碳以CO2的形式在群落和无机环境中往复循环运动D.为了减小生态压力,保护自然环境,我们应该尽量减小当地的生态足迹3.科学家用噬菌体治疗方法成功治愈了耐药性细菌引起的顽固性尿路感染。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宿主菌经噬菌体侵染后,基因定向突变的几率变小B运用噬菌体治疗时,噬菌体特异性侵染病原菌C.噬菌体和细菌在自然界长期的生存斗争中协同进化D.噬菌体繁殖消耗宿主菌的核苷酸、氨基酸和能量等4.科学史是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历史,下列有关科学史的说法正确的是()A,孟德尔将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杂交,后代高茎与矮茎比例接近1:1,此现象属于性状分离现象B.摩尔根依据“F2果蝇红眼:白眼=3:1”的事实提出“控制果蝇白眼的基因在X染色体上,而Y染色体上不含有它的等位基因”的假说C.沃森和克里克通过X射线衍射技术得到了清晰的高质量的DNA衍射图谱D.拉马克的进化学说认为生物通过变异适应环境高三生物第1页共8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参考答案.pdf 广东省惠州市惠东县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2月第三次质量检测生物试题.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