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朝阳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学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北京市朝阳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学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北京市朝阳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60分)
考生须知
1.本试卷共8页,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准确填写学校名称、班级、姓名和考号。
2.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3.在答题卡上,选择题用2B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4.考试结束,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部分共25题,每题1分,共25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 以下所列现象不属于生命现象的是( )
A. 章鱼可以改变体表颜色
B. 桔子表面长出青霉
C. 北京雨燕跨越上万公里迁徙
D. 雨后出现彩虹
2. 子宁选择栽种茑萝来参加植物栽培大赛。以下他的做法中错误的是( )
A. 开始观察前,要确定好观察目标和记录方式
B. 幼苗出土后,每两天测量植株高度并记录叶片数量
C. 茑萝的花蕊很小,需借助放大镜进行观察
D. 记录茑萝花朵特征时,可忽略香味和触感
3. 当今青少年超重和肥胖现象严重,为了研究同学们的饮食状况,准备在全校范围内进行调查,采取的措施不当的是(  )
A. 调查前拟好调查提纲
B. 只调查与自己熟悉的同学
C. 利用问卷的形式获得数据
D. 用数学方法进行统计和分析
4. 若要更清楚地观察到草履虫的内部结构,应该选用的镜头组合是( )
A. ①和③ B. ②和③ C. ②和④ D. ①和⑤
5. 红苋菜是一种营养价值较高的蔬菜。用温水洗菜时,水不会变色;但是将苋菜炒熟后,汤汁会变成红色,这是由于高温破坏了( )
A. 细胞壁 B. 细胞膜 C. 细胞核 D. 叶绿体
6. 下图是同学们观察口腔上皮细胞时看到几个视野,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 制作临时装片时,需在载玻片中央滴清水
B. 用碘液进行染色更有利于观察细胞结构
C. 要使视野①变清晰,需转动粗准焦螺旋
D. 按照正确的操作顺序,看到的视野依次为③④②①
7. 血橙是人们喜爱的水果之一,其果肉细胞中含有酸甜物质。这些物质存在于( )
A. 细胞壁 B. 细胞膜 C. 细胞核 D. 液泡
8. 下列有关细胞分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植物细胞分裂的过程是甲→丙→乙
B. 新细胞的细胞核中有遗传物质
C. 动物细胞分裂时不会形成新的细胞壁
D 幼苗长成大树过程中会经历该生命过程
9. 胚胎干细胞会逐渐形成形态、结构和功能存在差异的多种细胞,如神经细胞、心肌细胞和红细胞等,这个过程被称为( )
A. 细胞生长 B. 细胞分裂 C. 细胞分化 D. 细胞衰老
10. 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和人体口腔上皮细胞都具有的结构是( )
①细胞壁②细胞膜③叶绿体④细胞核⑤液泡⑥细胞质
A. ①②④ B. ②③⑤ C. ②⑤⑥ D. ②④⑥
11. 进行“观察草履虫”实验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吸取上层培养液制作临时装片
B. 在液滴中放置棉纤维便于观察
C. 可观察到草履虫进食后形成伸缩泡
D. 放入食盐粒后草履虫远离食盐
12. 同学们利用显微镜对山楂果实的不同部位进行观察,观察结果如下图所示。以下三种细胞分别属于( )
A. 上皮组织、营养组织、分生组织
B. 营养组织、输导组织、保护组织
C. 保护组织、机械组织、输导组织
D. 输导组织、上皮组织、营养组织
13. 植物根尖中主要吸收水和无机盐的结构是( )
A. 根冠 B. 分生区 C. 伸长区 D. 成熟区
14. 农谚说:“有收无收在于水,收多收少在于肥”。这说明植物生长需要( )
A. 水和无机盐 B. 有机物 C. 适宜的温度 D. 维生素
15. 同学们利用天竺葵进行实验,验证光合作用的条件和产物。以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步骤①的时间长短,对实验结果没有影响
B. 步骤②中遮光与见光部分形成对照
C. 步骤③中小烧杯内装有清水
D. 步骤④滴加碘液后,遮光部分变蓝
16. 温室种植便于管理,可实现蔬菜水果的四季供给。下列不能实现温室内增产的因素是( )
A. 温室内没有雨水冲淋,需要合理灌溉
B. 可以人工补光,延长光照时间和强度
C. 通过气泵,定时释放二氧化碳
D. 温室种植不必考虑种植密度
17. 小华的妈妈体检显示有缺钙的情况。除了通过吃钙片进行补充外,还需要配合补充( )
A. 维生素A B. 维生素B1 C. 维生素C D. 维生素D
18. 关于实验“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实验应37℃水浴中反应一段时间
B. 唾液和清水的加入量应相等
C. 淀粉液与清水或唾液应充分混合
D. 加入碘液后1号试管不变蓝,2号试管变蓝
19. 人类所需的营养物质中,主要的供能物质是( )
A. 蛋白质 B. 无机盐 C. 脂肪 D. 糖类
20. 下图是人体消化系统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脂肪可在①初步消化
B. ②参与淀粉消化
C. ④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
D. ⑤分泌的消化液含有消化酶
21. 下列关于小肠结构特点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小肠内表面有环形皱襞和小肠绒毛
B. 小肠绒毛数量很多
C. 小肠壁可允许各种物质通过
D. 小肠绒毛中有丰富的毛细血管
22. “舌尖上的安全,味蕾上的健康”。在日常生活中,食品安全越来越被人们关注。以下所列常见做法中合理的是( )
A. 异味不大的剩饭菜下顿直接食用
B. 为避免浪费可食用发芽的土豆
C. 应注意食品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
D. 街边露天贩卖的食品都可以放心食用
阅读资料,完成下面小题。
学校菜园中的空心菜迎来大半收。同学们利用空心菜开展了探寻叶片奥秘的活动。请依据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23. 下图为制作空心菜叶表皮临时装片的部分步骤,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A. ⑤②①④③ B. ⑤①②③④ C. ①②③④⑤ D. ①②④③⑤
24. 对制作的叶表皮临时装片进行观察,显微镜下视野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①是无色透明的表皮细胞,利于光线透过
B. ②是保卫细胞,细胞内没有叶绿体
C. 气体可通过由②围成的气孔进出叶片
D. ②可以控制气孔开闭
25. 观察空心菜叶横切,视野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③细胞排列紧密,防止水分散失
B. ④细胞排列紧密,叶绿体数量多
C. ⑤靠近上表皮,细胞形状不规则
D ④和⑤都能进行光合作用
二、综合题(本部分共5题,共35分。)
26. 同学们从公园小河中采集水样,过滤浓缩后将水样制成临时装片,在显微镜下进行观察。
(1)同学们在显微镜视野中观察到一种生物(如图1),如果想要观察到完整的结构应向______方向移动装片。
(2)查阅资料发现这种生物叫钟虫,观察发现钟虫细胞内不具有______,不能制造有机营养。钟虫以细菌或藻类为食,食物经过口沟进入钟虫体内形成______。钟虫还可以使微小的悬浮颗粒相互聚集形成絮凝,使水质清澈透明。
(3)在显微镜下观察钟虫结构(如图2),发现钟虫的顶部具有______,且钟虫尾部的柄具有肌丝,能够进行运动,快速地捕捉食物。
(4)综上所述,钟虫仅由一个细胞构成,能够独立完成各项生命活动,属于______生物。
27. 小华即将参加校运动会的长跑项目。为了在比赛中发挥出良好状态,对备赛期间的营养供应进行记录与分析。
(1)备赛阶段的运动强度增加显著。为帮助肌肉恢复和增长,应保证______类食物摄入。每日长跑运动后出汗增多,需要及时补充水和______,以维持身体内环境的稳定。
(2)下图是小华某一天的食谱。
早餐 午餐 晚餐
牛奶 200mL 薯条 100g 红豆饭 150g
鸡蛋 60g 鸡肉汉堡 150g 麻婆豆腐 100g
全麦面包 100g 可乐 250mL 酱牛肉 100g
酸奶 100g
一日总能量1971kcal
其中牛奶中富含蛋白质,在______被初步消化,面包中的淀粉最终被分解为______。消化后的小分子物质主要在______被吸收。
(3)记录并计算小华一天饮食能量供给情况,结果如下。
每日平均能量(kcal) 供能比
糖类(%) 蛋白质(%) 脂肪(%)
推荐值 2300 55~65 15~20 20~25
实际值 1971 46.4 17.7 35.9
从上表可知,小华应______(填“增加”或“减少”)每天摄入的能量。根据营养物质的实际供能比,小华食谱中营养比例需调整的是______。
28. 兴趣小组的学生发现生态缸里的水生植物会冒气泡,且晴天和阴天产生的气泡数量不同。因此,同学们选用眼子菜、菹草和黑藻三种水生植物进行探究实验。
(1)水生植物冒出的气泡是什么气体呢?同学们进行了实验(如图1)
①甲组在本实验中起到了______作用。在实验过程中除BTB水溶液保持相同外,还要保证______等条件相同且适宜。
②照光24小时后比较甲、乙两组实验结果,乙瓶中BTB水溶液由黄色变为蓝色,说明黑藻吸收了______气体;同时,发现乙瓶中产生了一些气体,使挤瘪的瓶子重新膨胀,用带火星的木条进行检测,出现了______现象,说明该气体是氧气。
(2)同学们利用三种水生植物进行研究,测定不同光照下植物的放氧量,实验结果如图2所示:
由图2可知,阴天时三种植物的放氧量均______,这是由于阴天的光照不足,光合作用______(填“增强”或“减弱”)。
(3)植物在光照下还会产生什么呢?同学们将乙瓶中的黑藻叶片制成临时装片并用碘液染色,显微镜下观察到被染成蓝色的球形结构(如图3),因此,判断黑藻光合作用产生了______。
29. 北京冬天干燥寒冷,开空调后室内更加干燥。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想探究绿色植物能否成为“空气加湿器”。
(1)同学们检测了两个房间内的空气湿度,结果如下表:
无植物的房间 放入植物的房间
湿度 57% 65%
根据数据可知:______,所以植物可以作为室内环境的“空气加湿器”。
(2)若想要探究植物水分散失的主要器官是否为叶,可通过实验获取证据。
①请在方框内画出实验装置设计图:______。
②根据你所设计实验方案,请预测实验结果:______。
③水分能够从根运输到叶并散失到大气中,主要是由于植物的______作用。将完整的植株放入红墨水中,植物器官中的______(填“导管”或“筛管”)被染成红色。
(3)如图所示的3种绿植中,推测可以有效增加室内空气湿度的是植物______,依据是:______。
30. 阅读科普短文,回答问题。
北京的陈大爷养殖了很多家禽。从2023年起,养殖场就时常在午夜有鸡失踪。经过一番调查,“罪魁祸首”原来就是民间常说的“抓鸡虎”——豹猫(Prionailurusbengalensis)(如图1)。
豹猫体型和家猫相仿,但更加纤细,腿更长,它们具有很强的攀爬能力,且善游水。在山地林区、郊野灌丛、水塘溪流和林缘村寨附近都能看到它们的身影。豹猫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也是北京地区目前唯一有分布的野生猫科动物。
为更好地了解豹猫的行为策略,科研人员在北京雾灵山自然保护区内选择豹猫经常出没的林间小道、岩石木桩等位置布设了35台红外相机,获取动物活动影像。根据对影像数据的整理和分析,发现豹猫日活动节律如图2所示。
过去,豹猫很少在林缘村寨附近出现。如今,随着生态建设成效逐渐显现,它们又开始走进人们的视野。但是,人类活动还是会对豹猫的活动节律产生影响:尽管豹猫是夜行性动物,随着人类出现次数增多,它的活动时间更加靠近午夜。
为了深入了解豹猫的活动轨迹,目前北京市已为24只豹猫佩戴上了卫星定位颈圈。数据显示,豹猫从七、八个月大时就离开出生地,开启“暴走”模式,向周边扩散。它们分布于延庆、怀柔、密云、门头沟、海淀和昌平等区,覆盖了远郊和近郊。希望这些数据可以为城市规划做参考,营造更多的豹猫迁徙走廊,让豹猫有更多栖息空间,真正实现人类与豹猫的和谐相处!
(1)豹猫的结构层次与人体相同,从微观到宏观依次为:细胞→组织→器官→______→豹猫。
(2)陈大爷家鸡舍栅栏高达2米,但豹猫仍可轻松翻越而过。豹猫腿部肌肉非常发达,由图3可知,豹猫腿部骨骼肌由肌肉组织和______组织等按照一定的次序共同构成。
(3)结合图2推测,陈大爷家发现家禽失踪的现象最有可能出现在______季节,理由是______。
(4)2024年,北京北坞公园内也相继发现了豹猫的身影。今年冬季,人们希望能够成功与豹猫相遇,并为其佩戴卫星定位颈圈。科研人员可以选择在______点左右守候豹猫的出现。
“人和野生动物如何在城市和谐共处”是个永恒的话题。为了更好地保护豹猫,可以采取的措施有______。
北京市朝阳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部分共25题,每题1分,共25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题答案】
【答案】D
【2题答案】
【答案】D
【3题答案】
【答案】B
【4题答案】
【答案】B
【5题答案】
【答案】B
【6题答案】
【答案】B
【7题答案】
【答案】D
【8题答案】
【答案】A
【9题答案】
【答案】C
【10题答案】
【答案】D
【11题答案】
【答案】C
【12题答案】
【答案】B
【13题答案】
【答案】D
【14题答案】
【答案】A
【15题答案】
【答案】B
【16题答案】
【答案】D
【17题答案】
【答案】D
【18题答案】
【答案】D
【19题答案】
【答案】D
【20题答案】
【答案】C
【21题答案】
【答案】C
【22题答案】
【答案】C
【23~25题答案】
【答案】23. B 24. B 25. C
二、综合题(本部分共5题,共35分。)
【26题答案】
【答案】(1)右上 (2) ①. 叶绿体 ②. 食物泡
(3)纤毛 (4)单细胞
【27题答案】
【答案】(1) ①. 蛋白质 ②. 无机盐
(2) ①. 胃 ②. 葡萄糖 ③. 小肠
(3) ①. 增加 ②. 糖类和脂肪
【28题答案】
【答案】(1) ①. 对照 ②. 温度##光照 ③. 二氧化碳 ④. 木条复燃
(2) ①. 减少 ②. 减弱
(3)淀粉
【29题答案】
【答案】(1)放入植物后湿度增加
(2) ①. ②.
甲组的液面下降的比乙组液面下降的快。 ③. 蒸腾 ④. 导管
(3) ①. C ②. 叶片面积大
【30题答案】
【答案】(1)系统 (2)结缔##神经
(3) ①. 春季##夏季 ②. 春季和夏季豹猫在夜里活动密度大
(4)10~13 (5)营造更多的豹猫迁徙走廊、科普豹猫的生活习性等(合理即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