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上期期末质量调研试题七年级地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2024年6月,“嫦娥六号”月球探测器(图1)实现了人类首次月背着陆,采集并带回约2千克的月背土壤样本,为2030年前实现中国人首次登陆月球奠定了基础。图2是太阳系中八颗行星绕日公转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 我国在太空探索的历程中取得一系列成就,下列航天工程或航天器与其研究领域对应正确的是( )A. “神舟”系列--太空空间站 B. “天问”工程--载人飞船C. “天宫”系列--火星探测 D. “嫦娥”工程--探月工程2. 据探测器观测,月球上没有氧气和液态水,昼夜温差极大,一片荒凉的月表布满了陨石坑。相比较而言,地球上生机勃勃的主要原因是( )①日地距离适中②相对安全的宇宙环境③液态水的存在④有和月壤一样的土壤⑤大气层保护下温度适宜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⑤ C. ①②④⑤ D. ②③④⑤3. 图2展示的天体系统是( )A. 太阳系 B. 地月系 C. 银河系 D. 总星系4. 关于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太阳系中共有八颗行星 B. 地球位于整个太阳系的中心C. 金星、火星等绕地球公转 D. 地球距日由近及远排在第二位“这是阴至极而一阳生的时刻,蚯蚓结、麋角解、水泉动”。河南卫视在不一样的中国节气,陪你在最长的黑夜守望黎明。下图为二十四节气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5. 文段材料中介绍的节气是图中的( )A. 甲 B. 乙 C. 丙 D. 丁6. 该节气所处的季节在济源可能看到( )A.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新绿未成阴 B.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C.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D.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2024年7月7日是第87个卢沟桥事变纪念日。这天,北京的红红到宛平城参观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下图为“纪念馆周边地区示意图及街道某处的指示牌”。据此完成下面小题。7. 想知道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位于北京市具体方位,最好查阅( )A. 中国地形图 B. 中国政区图 C. 北京市地形图 D. 北京交通旅游图8. 红红看到图中指示牌,此时红红所在位置为( )A. ① B. ② C. ③ D. ④9. 若图中晓月阁到宛平城东门距离是1厘米,则该示意图的比例尺为( )A. 1:90 B. 1:900 C. 1:9000 D. 1:90000如同陆地地形一样,海洋底部也是高低起伏,形态多样。“奋斗者”号是我国第一台能够到达全球海洋最深处开展科考和作业的载人潜水器。下图为海底地形剖面图及奋斗者号照片。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0. “奋斗者”号所到达的全球海洋最深处的地形是( )A. 大陆架 B. 大陆坡 C. 海沟 D. 海岭11. 目前,“奋斗者”号已完成230次下潜持续刷新万米下潜入次纪录。我国持续对蓝色深海进行探测,有利于( )①深入了解海洋奥秘②开展海洋科学实验③扩大祖国海洋国土④探索地球生命起源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12. 从地理视角看“海洋命运共同体”( )A. 海洋相连,占地球表面积80% B. 海洋资源丰富,是人类资源的宝库C. 各国都有漫长的海岸线,便于沟通 D. 海洋生态环境不受人类活动的影响河南某中学组织学生进行徒步活动,下图为该地等高线地形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3. 图示地区的地形类型为( )A. 山地 B. 高原 C. 丘陵 D. 平原14. 本次活动终点是图中630米山峰处,该地位于图示区域的( )A. 西南 B. 西北 C. 东南 D. 东北15. 徒步过程主要穿行在( )A. 山峰 B. 山脊 C. 山谷 D. 陡崖陆半球是指陆地面积最大的半球,下图为陆半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6. 在陆半球中可以找到( )①五大洲②七大洲③四大洋④三大洋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17. 在陆半球上( )A. 海、陆面积比约为7:3 B. 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C. 陆地面积不足全球陆地面积的一半 D. 陆地连为一体,海洋被陆地分割南美洲的科隆群岛拥有许多世界上特有的动植物,被称为“生物进化活博物馆”。下图为科隆群岛示意图。据图,完成下面小题。18. 乙地经纬度为( )A. 90°E,1°N B. 90°E,1°S C. 90°W,1°N D. 90°W,1°S19. 科隆群岛周围的海域属于( )A. 太平洋 B. 大西洋 C. 印度洋 D. 北冰洋在中国专家的帮助下,马达加斯加利用高产杂交水稻品种实现了粮食自给。下图为“马达加斯加地形图及甲、乙两地多年平均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0. 对于甲、乙两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都地处南半球②自然景观相同③都是7月气温最低④甲地比乙地降水多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21. 造成甲、乙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 纬度位置 B. 地形因素C. 植被类型 D. 人类活动22. 对乙地的气候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A. 终年高温,有明显的干季、湿季 B. 终年高温多雨C.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湿润 D.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唐代著名诗人杜甫的《水槛遣心二首·其一》中有一句“城中十万户,此地两三家”描写了城市与乡村不同的场景。读古代城市与乡村的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23. 诗中“此地”的聚落类型及特征分别是( )A. 乡村;房屋矮,发展农业 B. 城镇;房屋高,且密集C. 乡村;房屋高,人口较少 D. 城镇;房屋矮,经济发达24. 若该地由“此地两三家”演变为“城中十万户”,则其景观与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的变化不包括( )A. 房屋变高,人口增加 B. 学堂变多,车水马龙C. 鸡鸣犬吠,炊烟袅袅 D. 农田减少,商户林立25. 下图是反映新中国成立以来不同时期的人口问题或人口政策的一组漫画。一个国家人口政策的制定与调整说明( )①人口政策不能解决人口增长问题②人口政策调整要适应人口发展变化③人口发展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④人口发展要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二、综合题(本题包括5个小题,共50分)26.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地理实践】地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地理实践是学习地理的最好方式,有利于学生把课堂所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提升地理素养。请和地理兴趣小组的同学们一起完成地球仪模型的制作。【实践主题】用简易材料制作地球仪模型(如图1)。【实践操作】(1)材料选用:根据实践主题,可选用的主要材料有____。(至少写出两种)(2)操作步骤:在制作过程中,你认为最关键的注意事项是什么 【实践思考】(3)图1中地球仪上a位置是____。(4)图2为某同学制作的地球仪模型作品。该同学在制作时,每隔30°绘制一条经线,每隔30°绘制一条纬线。根据已标注出的经纬度,可判读出C的经度是____,D的纬度是____。【实践应用】(5)读图3,A点的经纬度坐标是____,位于____(南北)半球; B点位于____(东/西)半球。27. 读太阳光照图(图1)及地球公转示意图(图2),回答下列问题。当地时间2024年7月26日19时30分,第33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法国巴黎开幕,8月11日闭幕。在此期间,中国参赛运动员用汗水和努力诠释了“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奥林匹克精神。他们以坚韧不拔的精神和卓越的表现,赢得了世界的瞩目与赞誉。(1)根据图1显示的太阳光照情况判断,图中甲、乙、丙三地中日出最早的是____地;奥运会开幕时,北京时间是27日凌晨1时30分,这种差异是因地球____(自转/公转)造成的。(2)巴黎奥运会开幕式当天,地球位于图2所示公转轨道中哪两个节气之间( )A. 芒种和夏至 B. 大暑和立秋 C. 小雪和大雪 D. 惊蛰和春分(3)城市里“智能化路灯”功能之一是根据光照亮度自行调节路灯的开启与关闭,当亮度降低到一定程度时,路灯开启工作状态,反之则关闭。在巴黎奥运会举行期间,郑州市某路段夜晚“智能化路灯”开启的时间会逐渐____(提前/推迟),其原因是____。(4)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也被誉为“第五大发明”,有着悠久的历史。二十四节气与地球公转联系紧密,请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说说从二十四节气中可以发现哪些地理现象。28. 某中学地理实践小组利用周末时间到学校附近进行地理实践活动。请结合所学知识,阅读下面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山体部位H是____。(2)山峰D的海拔为( )A. 400—500米 B. 500—600米 C. 600—700米 D. 450米(3)地理实践小组行进途中经过甲、乙两村,据图推测夏季更容易遭受洪水威胁的是____,理由是____。(4)地理实践小组到达疗养院,同学们为疗养院设计了A、B两条引水路线,你认为更合理的是____,理由是____。(5)地理实践小组到达龙虎山脚下准备登山,登山线路①和②相对安全容易的是____,理由是____。29.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每年夏季,高温总会以各种姿态刷屏,引起人们高度关注。某年8月更有报道称,北极圈内出现罕见高温,甚至高达32℃,致使冰川迅速融化。材料二 下图为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局部图和①②两地地气候资料图。(1)将左图中①②两地所属的气候类型与右图中字母所示的气候资料进行搭配(填字母):①—____,②—____。(2)造成①、②两地降水差异主要因素是____。(3)左图中甲区域人口稀少的原因是____。(4)材料一中的描述说明不合理的人类活动会导致全球气候变暖。为防止全球气候进一步变暖,谈谈我们中学生在生活中应该怎么做。(至少写两条)(5)海洋不仅是人类认识世界的通道,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蓝色家园”。请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出海洋对我们生产生活的影响。30. 跨学科主题学习图1为张骞出使西域路线图,图2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及周边范围图,图3为吐鲁番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品读历史】材料一 自从张骞开辟通往西域的道路后,汉朝和西域的使者开始相互往来,东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日趋频繁。通过这条道路,西域的核桃、葡萄、石榴、苜蓿等传入中原。葡萄喜温、喜光,湿度不宜过大,果实膨大期最适温度为20~30℃,如果昼夜温差大,着色及糖度更好。(1)结合图文材料简述西北地区种植葡萄的有利自然条件。(2)除了材料一中提到的食料作物外,你还知道哪些食料作物是从世界其他地方引入我国的。请列举两例。【邂逅语文】(3)“今夜不知何处宿,平沙万里绝人烟”——岑参的《碛中作》;“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的《使至塞上》;“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的《凉州词二首·其一》。通过这些描绘西北地区的诗句和图2、图3可以分析出西北地区的人口密度____,自然景观以____为主。【欣赏音乐】材料二 “我走过多少地方,最美的还是我们新疆!我走过多少地方,最美的还是我们新疆!牧场的草滩鲜花盛开,沙枣树遮住了戈壁村庄,冰峰雪山银光闪闪,沙海深处清泉潺潺流淌。哎!!!!!当我走遍天山南北,都能闻到瓜果的飘香,我走过多少地方,最美的还是我们新疆……”——歌曲《最美还是我们新疆》推测歌曲中“沙漠深处潺潺流淌的清泉”主要来自____山脉。2024—2025学年上期期末质量调研试题七年级地理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4题答案】【答案】1. D 2. B 3. A 4. A【5~6题答案】【答案】5. C 6. D【7~9题答案】【答案】7. D 8. B 9. C【10~12题答案】【答案】10. C 11. D 12. B【13~15题答案】【答案】13. A 14. C 15. C【16~17题答案】【答案】16. B 17. B【18~19题答案】【答案】18. D 19. A【20~22题答案】【答案】20. C 21. B 22. A【23~24题答案】【答案】23. A 24. C【25题答案】【答案】D二、综合题(本题包括5个小题,共50分)【26题答案】【答案】(1)泡沫球、乒乓球、超轻黏土、铁丝等(2)地轴倾斜与地面成66.5°角 (3)北极(4) ①. 30°W ②. 30°S(5) ①. 30°N,150°W ②. 北 ③. 西【27题答案】【答案】(1) ①. 乙 ②. 自转 (2)B(3) ①. 提前 ②. 白昼时间逐渐变短,日落时间越来越早(4)1. 光照时间的变化:夏至日最长,冬至日最短。2. 气温的变化:小满、大暑等节气天气炎热,立冬、大寒等节气天气寒冷。3. 农作物种植和收获时节的变化:芒种,是麦类作物成熟的季节。【28题答案】【答案】(1)陡崖 (2)B(3) ①. 乙村 ②. 乙村位于河流交汇处,且为盆地地形,地势低平(4) ①. A ②. 该线路自高处流向低处,可实现水的自流(5) ①. ② ②. 等高线稀疏,坡度缓【29题答案】【答案】(1) ①. A ②. B(2)海陆位置(或海陆分布)(3)甲地位于撒哈拉沙漠,属于热带沙漠气候,全年炎热干燥,不利于人类生产生活。(4)爱护植被、植树种草;上下学绿色出行,尽量步行或乘坐公共交通;养成随手关灯、节约用电的良好习惯;节约纸张,旧作业本当草稿纸;倡导和履行“光盘行动”,节约粮食,减少浪费;减少或不使用一次性筷子等。(5)沿海地区大多气候湿润,地形平坦,有利于发展农业;海洋可以为我们提供丰富的生物资源、矿产资源、化学资源等;海洋运输是运输大批货物时成本最低的运输方式等等。【30题答案】【答案】(1)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有利于葡萄糖分的积累;夏季热量充足。 (2)玉米、花生。(3) ①. 小 ②. 荒漠和草原(4)天山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