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苏教版(2017秋)四年级下册 科学 第一单元 冷和热 综合训练一、选择题1.使用酒精灯加热时,要用( )加热。A.内焰 B.外焰 C.焰心2.冬季开车,前挡风玻璃经常起雾,这些雾附着在车玻璃( )壁上。A.内 B.外 C.无法判断3.在北方寒冷的冬季,没有保护的自来水管容易冻裂,这是因为( )。A.水管中的水热胀冷缩B.水管中的水结冰后体积膨胀C.自来水管热胀冷缩4.用热水壶烧水的过程中,当水沸腾时可以看到的现象是( )。A.水不停翻滚 B.冒出大量“白气” C.以上都对5.水沸腾时,水面会出现一些“白汽”,这些“白汽”实际上是( )。A.小水珠 B.小冰晶 C.水蒸气6.我们去超市买饮料时,发现所有的饮料都没有装满,这是因为( )。A.减少成本B.更美观C.防止瓶内液体受热胀破瓶体7.俊希在“探究水是否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的实验中,在烧瓶中装入红色的水,把烧瓶浸入热水中,俊希在烧瓶口接一根细玻璃管的作用是( )。A.只有玻璃管内的水才会热胀冷缩B.玻璃管受外界温度的影响较小C.能更明显地看到水的体积变化8.下列现象不属于凝结的是( )。A.凌晨看到露水B.装冰的瓶子外壁有小水滴C.缸里的水结冰后水缸裂开9.通常在商场我们会选择( )对人体温度进行测量。A.红外线温度计 B.探针式温度计 C.电子体温计10.固态的冰变成液态的水,是因为冰( )。A.受热了 B.受冷了 C.温度不变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能让气球鼓起来的原因一定是空气受热膨胀B.自行车爆胎多发生在夏季C.空气受热膨胀后,再受冷也不会缩小了12.水沸腾后,如果关掉火源,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A.水仍会持续沸腾很久B.“白气”不见了C.水中的气泡变少了二、填空题13.测量水的温度时,要在温度计的液柱不再 或 时读数,水结冰时,体积会 。14.冰、水和水蒸气是 物质的不同状态,成分都是水。冰是固态的,水是液态的,水蒸气是气态的,三者在不同的条件下可以 。15.冰受热以后从固态变成液态,这种现象叫作 。冰融化前温度持续上升,冰开始融化时的温度是 ℃,冰融化时的温度保持不变。16.给水加热后,水沸腾前体积会 ,水沸腾后停止加热,体积变小。17.我们常用的温度计是 ,它的计量单位是 。三、判断题18.固体、液体、气体都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19.水沸腾后产生的气泡到水面上破裂,释放出水蒸气。( )20.装冰的玻璃杯外壁上的小水珠是杯内的冰融化形成的。( )21.从冰柜里拿出来的棒冰表面会有小水珠,这些小水珠是冰柜里带出来的。( )22.云、雾、雨、雪的形态不同,所以它们不是同一种物质。( )四、简答题23.当冰受热后从固态变成液态时,这种现象叫作什么?24.解释下冬天进入室内,镜片上小水珠是如何产生的?25.什么是冰的固态、水的液态和水蒸气的气态?26.解释夏天自行车容易爆胎的原因。五、实验题27.水结冰了、冰融化了。寒潮来袭,小明尝试制作冰画(如右图)。他在透明盆子里加入水,放入花和叶子,并在盆外标注了水位线。(1)为了使水更容易结冰,应将盆子放在 (填“室外”或“室内”)。(2)第二天,盆子里的水已全部结冰,说明气温曾低于 ℃。(3)小明发现冰面 (填“高于”或“低于”)原来的水位线,该现象说明水结冰后,体积会变 。(4)水在结冰过程中,会向周围 (填“吸收”或“放出”)热量。(5)小明将冰画拿在手上,过了一会儿发现冰画在滴水,这是因为冰 (填“融化”或“溶解”)了。(6)在制作冰画的过程中,小明发现水 (填“有”或“没有”,下同)固定形状,冰 固定形状。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苏教版(2017秋)四年级下册 科学 第一单元 冷和热 综合训练》参考答案1.B2.A3.B4.C5.A6.C7.C8.C9.A10.A11.B12.C13. 上升 下降 增大14. 同一种 相互转化15. 融化 016.增大17. 摄氏温度计 摄氏度18.√19.√20.×21.×22.×23.冰受热后从固态变成液态的现象叫作熔化,这是因为冰受热后分子内部的热运动形成的动能增加,在温度达到0摄氏度时分子运动剧烈到足以将分子间的化学键逐渐破坏,形成液态的水。24.冬天外面气温低,室内气温较高,水蒸气遇冷凝结成小水珠。25.冰的固态是物质的一种状态,水的液态是物质的一种状态,水蒸气的气态是物质的一种状态,它们是水这一物质在不同条件下表现出来的不同状态,分别是在低温下的固态、室温下的液态和高温下的气态。26.气体也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夏天温度高,轮胎打的太足,气体受热膨胀会使轮胎爆破。27. 室外 0 高于 大 放出 融化 没有 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