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5届高三年级2月份联考地理试题本试题卷共8页,19题。全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选择题的作答: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新疆棉花供给稳定、产量高,是国内发达地区很多纺织服装企业的主要生产原料。在国家对口援疆、口岸建设等政策的支持下,新疆纺织服装产业在纱、布等初级产品生产方面已经初具规模。近些年,新疆积极承接东中部纺织服装产业转移并大力开拓中西亚市场。下图示意全国多地纺织服装优势企业数量对比。据此完成1~3题。1.国内发达地区的纺织服装企业采用新疆棉花作为主要生产原料,是为了A.保障原料供应 B.降低生产成本 C.缩短加工时间 D.开拓新疆市场2.与国内其他省份相比,新疆开拓中西亚市场的优势是①生产技术先进 ②政策扶持力度大 ③产业规模大 ④运输成本低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3.新疆纺织服装企业为提高在国内市场的占有量,应该①完善交通设施 ②提升技术水平 ③降低产品价格 ④发展特色品牌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镇村聚落体系是指一定地域范围内由集镇和乡村共同组成的整体,其空间格局形态受到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云龙县位于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西北部,地处横断山脉南端滇西澜沧江河谷区,山区面积占全县的90%。全县镇村聚落体系整体发展水平较低,空间联系强度弱。下图示意云龙县镇村聚落空间联系强度。据此完成4~5题。4.云龙县镇村聚落体系整体发展水平较低的主要原因是A.地形陡峭 B.洪涝频繁 C.主导产业类型 D.人口数量较少5.漕涧镇聚落整体联系强,主要是因其聚落A.等级高,距离近 B.规模大小相近 C.经济高度发达 D.商品交易频繁传统“工业上楼”指的是让企业在高层楼房中进行工业生产。在“工业上楼”背景下,我国某个城市提出打造“生产、实验、研发办公、休闲活动”垂直复合的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空间,并统筹周边区域协同建设。下图为该城市“工业上楼”项目现状景观图。据此完成6~8题。6.该城市最可能为A.乌鲁木齐 B.哈尔滨 C.兰州 D.深圳7.“垂直三生”空间布局合理的是A.中低层大型生产—高层研发办公一顶层生态观光B.中低层研发办公—高层大型生产一顶层生态观光C.中低层生态观光—高层大型生产一顶层研发办公D.中低层大型生产一高层生态观光一顶层研发办公8.与传统“工业上楼”相比,该城市采取的发展模式更注重A.提高土地利用率 B.提高工业产值 C.改善生态环境 D.带动区域发展吕宋海峡位于台湾岛和吕宋岛之间,冬季盛行东北风、夏季盛行西南风。吕宋岛为黑潮(北赤道暖流向北分叉的一支)入侵南海的重要通道。超强台风“灿都”生成于2021年9月中上旬,对其经过海域的水体运输产生较大影响。图甲示意台风“灿都”路径及海面海流方向。图乙示意太平洋水体流入南海时,吕宋海峡水体输运量随时间的变化,其中灰色阴影区表示9—12日台风经过吕宋海峡附近的时段。据此完成9~11题。图甲图乙9.黑潮通过吕宋海峡流入南海水量的季节性变化特征是A.夏季多,冬季少 B.冬季多,夏季少C.夏季多,春季少 D.冬季多,春季少10.在台风“灿都”影响下,11—12日流入南海水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大气降水减少 B.海底地形阻碍 C.地表径流汇入减少 D.风力阻碍海流入侵11.在台风“灿都”影响下,11—12日期间南海东北部水域A.水温升高,密度增大 B.水温升高,盐度升高C.水温降低,盐度降低 D.水温降低,密度增大西洛可风是地中海地区的一种强风,源自撒哈拉沙漠,在南欧沿海地区时演变为气旋,有时会给当地带来“血雨”。下图示意西洛可风形成模式。据此完成12~14题。12.欧洲南部的西洛可风风速最大的时段是A.3—5月 B.6—8月 C.9-11月 D.12月一次年2月13.西洛可风给南欧海岸带来“血雨”,主要是因为西洛可风①风速快 ②气温高 ③水汽充足 ④沙尘含量高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4.研究显示,西洛可风能促进亚里亚德海局部海域渔业增收,主要是因为它能①提高海水温度 ②带来大量沙尘 ③促进水层混合 ④增加水汽输送A.②③ B.③④ C.①② D.①④马达加斯加岛中部是南北走向纵贯全岛的高原山地,东坡陡峻,西坡较缓。境内河流纵横,大致呈放射状分布,分别注入印度洋和莫桑比克海峡。下图为马达加斯加岛地形图。据此完成15~16题。15.马达加斯加山地东、西两侧气候类型分别是A.热带沙漠气候、热带草原气候 B.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C.热带沙漠气候、热带季风气候 D.热带草原气候、热带雨林气候16.假设不受内力作用,在外力作用下该山地A.西坡侵蚀强烈,山脊线东移 B.西坡侵蚀强烈,山脊线稳定C.东坡侵蚀强烈,山脊线西移 D.东坡侵蚀强烈,山脊线稳定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52分。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黄花喜光照、忌涝,开花期要求较高温度。黄花通常于6月中旬至7月上旬开花,6月下旬至8月采摘。黄花采摘过程需要精细操作,一节花蕾采摘过多会伤及花莛,采摘过少会导致成品不完整。云州区隶属于山西省大同市,地处大同火山群之上,平均海拔1000多米,曾于2012年被列为特困地区。云州区黄花品质优良,但生产成本较高。伴随“大同黄花”被确定为全国百强农产品品牌,云州区黄花菜品牌价值增长,成为了国家黄花种植加工示范区,实现了经济快速发展。图甲为云州区地理位置图,图乙为大同黄花景观图。图甲图乙(1)分析云州区生产高品质黄花的有利自然条件。(6分)(2)从劳动力角度分析云州区黄花生产成本高的原因。(6分)(3)云州区推广中晚熟多个品种,说明其对黄花产业降本和促销的作用。(4分)(4)指出“大同黄花”品牌建设对促进黄花产业发展的益处。(4分)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泥炭沼泽是指由未完全分解的植物残体堆积形成的、土壤剖面发育有泥炭层。泥炭沼泽被认为是地球的“碳汇”(从大气中清除CO2),在全球碳循环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阿尔泰山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北部,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年平均气温-3.6℃~1.8℃,冬季漫长且多风雪。新疆阿尔泰山泥炭沼泽资源丰富,主要分布在海拔2000米左右的山间洼地,东南部的泥炭沼泽有机质含量低于西北部。有人预测,在气候变化的背景下,该地泥炭沼泽有从“碳汇”向“碳源”转化的趋势。下图示意新疆阿尔泰山多年冻土区主要泥炭沼泽地地形。(1)从地形角度,分析新疆阿尔泰山地山间洼地泥炭沼泽广泛分布的原因。(6分)(2)分析新疆阿尔泰山东南部的泥炭沼泽有机质含量比西北部低的自然原因。(4分)(3)说明气候变暖使得该地泥炭沼泽可能从“碳汇”向“碳源”转变的原因。(4分)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风水交互作用指的是风力与流水两个过程的交替塑造地貌,最显著地表现在沙漠区的河流,河流流经沙丘丘间地,沙丘分布在河流两岸。主导风向与河道夹角不同会引起风水交互作用的强度差异,当两者夹角垂直时,风水交互作用强度大。无定河是黄河中游的一级支流,地处沙漠向黄土丘陵的过渡区域,流域内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夏季多暴雨,冬季风速较大且大风日数多。无定河a段地处风沙区,枯水季河道出现大量沙坝,b段地处黄土丘陵区。图甲示意无定河流域范围,图乙分别示意1990年a段和b段的地貌格局。图甲图乙(1)分别指出无定河a、b段流域产沙的主要外力。(4分)(2)无定河a段河道在枯水季河道弯曲程度增加,洪水季河道恢复原状态。分析造成a段河道季节性变化的原因。(8分)(3)a段河道两岸均分布大面积沙丘。从物质和动力的角度,分析其原因。(6分)2025届高三年级2月份联考地理参考答案及解析一、选择题1.A【解析】新疆土地面积广阔,棉花产量大,供给稳定,能够保障纺织服装企业的原料供给;新疆地广人稀,本地对纺织服装产品的需求量有限,因此纺织服装企业的市场主要是中、东部地区;新疆地处西北,与中、东部地区距离远,采购新疆棉花运输时间长、运输费用高。故选A。2.D【解析】据图可知,浙江等纺织产业起步早,产业规模大,市场影响力大,生产技术先进,①③错误;新疆地处丝绸之路经济带,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巴基斯坦等八个国家相邻,新疆纺织服装产品转运时间和运输成本较低,④正确;国家采取口岸建设、对口援疆等措施,对新疆纺织产业大力扶持,②正确。故选D。3.B【解析】新疆地理位置偏远,应完善交通设施,降低产品成本,开拓国内市场,①正确;结合题干材料可知,新疆主要以原料生产和初加工为主,应提升纺织水平,提高产品附加值,②正确;江苏、浙江等地纺织产业发达,新疆应发展本土特色品牌,差异化竞争,④正确;降低产品价格不利于纺织产业结构升级,③错误。故选B。4.A【解析】结合材料可知,云龙县地处山区,镇村聚落体系的发展整体受制于山地环境。故选A。5.A【解析】据图可知,漕涧镇聚落等级较高,聚落与聚落之间的交通距离较小,整体联系较强。故选A。6.D【解析】深圳经济发达,人口、产业活动密集,土地资源紧张,“工业上楼”为这些产业提供了适宜的发展空间。乌鲁木齐、哈尔滨、兰州等内陆城市,土地资源相对较为丰富,“工业上楼”相对较少。故选D。7.A【解析】大型生产对空间、承重要求高,应布局在中低层。高层应布局体积小、质量轻,对楼层承重要求不高,生产过程中产生污染少的企业,例如研发办公等;生态观光对占地要求低,应在屋顶布局生态观光改善城市环境。故选A。8.D【解析】该城市在工业上楼的背景下,提出打造“三生”融合空间,并统筹周边区域协同建设,带动区域发展。故选D。9.B【解析】在吕宋海峡附近区域,冬季盛行东北风,有利于西太平洋海水入侵南海,而夏季在西南风作用下,有利于水体自南海向西太平洋输出,因此黑潮入侵中国南海水量最多的时段为冬季,最少的时段为夏季。春季处于风向转换期间,对水体推动作用有限。故选B。10.D【解析】据图可知,台风“灿都”移动路径与吕宋海峡附近的洋流路径几乎一致。9日台风开始,黑潮流入吕宋海峡的流入和流出量呈现上升趋势,这是因为台风北侧风向与入侵流流向相同。11日—12日期间,流入南海净流量大幅度下降。这是因为台风中心向西北移动,此时伴随着逆时针的强风,在台风中心南侧,风向与入侵流相反,对黑潮经吕宋海峡入侵南海产生抑制作用。故选D。11.C【解析】台风经过吕宋海峡附近时,减弱了黑潮向南海的入侵流,增强了从南海来的输出流,黑潮携带的是高盐度的海水,当其入侵南海时,会提高南海东北部海域的盐度。台风减弱了黑潮的入侵,使得进入南海东北部的高温高盐度海水减少,从而导致该区域的水温、盐度相对降低。故选C。12.B【解析】夏季撒哈拉沙漠气温升高,与地中海冷湿气团相遇,两者温差大,故西洛可风风速增大。故选B。13.D【解析】西洛可风经过撒哈拉沙漠携带大量的沙尘,在穿越地中海时,气流湿度增加,出现的降雨中夹杂着红色的沙子,因此被称为“血雨”。故选D。14.A【解析】西洛可风从撒哈拉沙漠带来大量沙尘,且在其经过海域时,强风能促进表层海水和深层海水垂直混合,有利于营养盐上涌,为浮游生物提供营养元素,从而促进鱼类生长。故选A。15.B【解析】马达加斯加岛虽然位于南回归线附近,但是常年受到东南信风的影响,遇到山地阻挡,东坡多地形雨,加上暖流影响,形成热带雨林气候,而西坡为背风坡,降水减少,形成热带草原气候,B正确。故选B。16.C【解析】东坡为东南信风的迎风坡,降水多,形成的径流不断侵蚀东坡,使山脊线西移,C正确。故选C。二、非选择题17.(1)开花期为云州区夏季,温度较高,满足黄花生长热量需求;火山灰土壤肥沃,提供丰富营养元素;光照充足,有利于黄花光合作用;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有机质积累;海拔较高,有利于排水。(每点2分,任答3点得6分)(2)采摘期集中,劳动力需求量大;采摘任务量大;黄花采摘过程需要精细操作,机械化程度低,对人工劳动依赖程度高;云州区人口外流,劳动力短缺,外雇劳动力成本提高。(每点2分,任答3点得6分)(3)分批上市降低采摘、仓储压力,降低成本;(必答,2分)满足消费者多样化需求,有利于扩大市场;分批上市,增强竞争力。(每点2分,任答1点得2分)(4)扩大知名度,提高市场竞争力;利用品牌优势,带动康养、文化等产业发展;促进科技投入,有利于培育良种。(每点2分,任答2点得4分)18.(1)西风携带大西洋暖湿气流进入山区,抬升成云致雨,形成丰富降水;(2分)山间洼地地形平坦,排水不畅;(2分)海拔高,气温低,植物残体分解慢,有利于泥炭形成。(2分)(2)阿尔泰山东南部气候干燥,植被覆盖度相对低,有机质输入少;(2分)纬度低,海拔低,气温较高,促进泥炭分解,有机质含量低。(2分)(3)气候变暖,加剧水分蒸发,地下水位下降,加速泥炭分解,加剧碳排放;(2分)气候变暖,微生物的活动活跃,导致泥炭中有机质的分解加快。(2分)19.(1)a段是流水作用、风力作用;(2分)b段是流水作用。(2分)(漏答、多答不给分)(2)枯水季河流水位下降,风力作用增强;(2分)风力携带沙粒进入河道堆积,使河道泥沙淤积增加或形成沙坝,迫使河道局部改道,弯曲程度增加;(2分)洪水季河流水位上升,侵蚀能力增强;(2分)河流能够冲开河道中淤积物,使河道拓宽恢复平直。(2分)(3)a段河道地处风沙区,沙源丰富;(2分)a段河道为南北走向,与西北风风向近乎垂直,风水交互作用强度大;(2分)a区河段水量小,河道狭窄,风沙在跨越河道时受到的阻碍较小,能够顺利地在两岸扩散和堆积,从而导致沙丘的广泛分布。(2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