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一年级统编道德与法治下册教学设计12.学做家务活(第1课时)(第1课时)教学目标1.体会日常生活中父母的辛苦操劳,选择自己可以承担的家务劳动,并坚持做下去。2.掌握小学生基本的家务劳动技能,增强做家务的实践能力,感知做家务带来的快乐和成长。3.主动参与力所能及的家务,懂得做家务是孝敬父母长辈、体贴家人的表现,学会承担家庭责任。一体化教学内容提示本课立足于《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革命传统教育”和“道德教育”学习主题的内容要求,引导学生尊敬父母长辈,体贴家人,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在参与家务劳动中感受家的温暖。这与第二学段学生关心家庭生活,主动分担家务劳动相衔接,并且为第三学段学生体贴父母长辈,能够与他们进行良好的沟通,主动参与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感受劳动的意义,为父母分忧,懂得感恩奠定基础。2课时第1课时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摘苹果活动,在互动、交流中回顾自己会做的家务活,体会自己做家务过程中的快乐和成长。2.通过解决情境中的问题,体会做家务对自己的成长和家庭生活带来的积极意义,产生学做家务的积极心态和行动。3.通过观察日常生活中家人的辛苦操劳,选择自己可以承担的家务劳动并坚持去做。学习准备教师准备:一些简单的劳动工具,如抹布、扫帚、簸箕等。教学过程一、家务活我知道1.家务劳动有哪些(1)引入: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学习小伙伴,他叫阿U,请你们跟他打打招呼吧。(课件出示:动画人物阿U)(2)过渡:阿U的妈妈在出门前给他列了一张家务活任务清单。(课件出示:清单图片)(3)提问:清单上的家务活都有哪些呢?预设:换床单、擦桌子、洗衣服、擦地板、收垃圾……点评:阿U要做的家务活可真不少!(4)设疑:阿U是否能完成这些家务活呢?(5)播放:动画片《阿U》中家务日洗衣服片段。视频内容:阿U随之而来一些苦恼,因为这些家务活他都没干过。他准备洗衣服了,只见他打开洗衣机,放入衣物,并随之将整袋洗衣粉倒进了洗衣机。不一会儿,洗衣机里的泡沫往外涌,他才发现洗衣粉倒多了。①提问:阿U最后成功完成家务活了吗?他为什么没有完成家务活呢?预设1:没有。预设2:因为这些家务活他都是第一次做,还不会。点评:你看得可真仔细。②追问:阿U怎样才能圆满完成任务呢?预设:他可以先去学一学家务活 。点评:你的建议可真棒!(6)小结:为了帮助阿U顺利地干完家务活,今天我们一起来学做家务活。(板书:学做家务活)2.家务劳动情况大调查(1)过渡:同学们,你们做过家务活吗?请做过家务活的同学举起手中的红苹果牌子,没有做过家务活的同学举起手中的青苹果牌子。(2)采访。①(做过家务活的同学)你平时喜欢做哪些家务活呢?预设1:我喜欢扫地。预设2:我平时喜欢和妈妈一起洗碗。点评:你们可真是爱劳动的好孩子。②(没有做过家务活的同学)你想学习做家务活吗?预设1:我很想学习做家务活。预设2:我很想帮家人做家务活。点评:你们都是懂事的好孩子。(3)小结:这节课,请你们仔细听,认真学,学会基本的家务技能,争取多做家务活。设计意图通过动画片片段导入新课,自然引出课题,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现场家务劳动情况大调查,初步了解学生做家务的基本情况,为接下来的教学奠定基础。二、家务活我会做1.我做过的家务活(1)过渡:同学们,今天阿U来到了课堂上,给大家布置了任务,我们一起来听一听。(播放音频:同学们,你们好!今天,如果大家能完成我布置的三个劳动任务,集齐三个劳动果实“红苹果”,就可以获得劳动奖章。大家有没有信心?)(2)出示:教材第45页的苹果树图片。(3)提问:这幅图中苹果树上的每一个苹果代表一种家务活。你做过哪些家务活呢?(4)小组合作。①涂一涂:将苹果树上自己做过的家务活涂成红色,还不会做的家务活涂成绿色。②写一写:将自己会做的其他家务活写在图中的空白苹果上。③说一说:先组内说一说自己能摘得几个“苹果”,再全班交流分享。预设1;我只倒过垃圾,所以我只能摘得一个“苹果”。点评:相信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会摘得更多的“苹果”。预设2:上面的家务活我都会做,所以我能摘得五个“苹果”。点评:那你可真是个爱劳动的好孩子。预设3:我也很想学做家务活,和大家一起摘“苹果”。点评:相信通过努力,你一定会摘得“苹果”的。预设4:除了图中苹果树上的家务活,我还会洗碗拖地、整理房间。点评:平时在家你一定是家人的得力小助手。(5)小结:同学们,你们可真是爱劳动的好孩子,相信那些绿苹果在你们的努力下也会有变红的一天。我们一起听听阿U是怎么说的吧! (播放音频:同学们,恭喜大家完成第一个家务劳动任务。请摘到“苹果”的同学为自己贴上一个劳动果实,还没有摘到“苹果”以及还想摘到更多“苹果”的同学接下来要认真学习劳动技能哦)(6)评价:四人一组,请组长为摘得“苹果”的同学在第一个任务栏贴上第一个劳动果实。劳动果实收集卡任务 劳动果实我会做的家务活我展示的家务活家务好处分享设计意图通过创设收集劳动果实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在情境任务中强化做家务带来的成长与自信。2.我来做家务活(1)过渡:同学们会做的家务活可真不少,我们一起来听听第二个任务吧! (播放音频:听说同学们在家里都是爱劳动的好孩子,快来展示一下你们的劳动技能吧)(2)活动。①展示:四人一组,请一个小组上台,根据提供的抹布、一盆水扫帚、簸箕等劳动工具,合作完成擦桌子和扫地两项家务活,其他小组组内合作完成这两项家务活。②讨论:同学们,刚才这一小组的家务活做得怎么样? (其他学生从家务活的步骤。方法、结果等方面进行评价)预设1:第一小组把桌子擦得很干净。他们两两合作,先用干抹布把桌子上的杂物清理干净,然后用湿抹布擦除灰尘,最后把抹布清洗干净并进行晾晒。预设2:第四小组没有把地扫干净。他们没有合理分工,东扫一下,西扫一下,导致很多垃圾被遗漏了。只有分工合作,一组一组地按顺序扫,才能将地扫干净。点评:看来大家在家里一定做了不少家务活了。③交流:你还知道哪些劳动小技巧呢?预设1:洗碗时放一点洗洁精,可以将油污洗干净。预设2:倒垃圾时记得将垃圾袋口扎紧,以防垃圾洒出来,还要做好垃圾分类。点评:感谢你们的分享,大家学到了很多技巧。(3)小结:同学们的劳动经验可真丰富,原来做家务活有这么多学问呢。大家有没有完成第二个劳动任务呢? (播放音频:同学们,你们可真是经验丰富的劳动小能手。请顺利完成家务活的同学为自己贴上劳动果实,在组内认真学习家务技能的同学也为自己贴上一个劳动果实)(4)评价:组长根据家务活完成情况,在第二个任务栏为组员贴上劳动果实。设计意图通过现场展示家务劳动,唤起学生的已有经验,引发学生的共鸣,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知学做家务的重要性,为增强家务技能奠定基础。三、做家务好处多1.做家务爱家人(1)过渡:同学们,阿U的第三个任务是什么呢?快来听一听吧!音频内容:同学们,我在做家务的过程中遇到了一些困惑,你们能帮我解答吗?我为了得到奖品去完成妈妈交代的家务活,这样做对吗?(2)设疑:做家务能给自己和家人带来哪些好处呢?我们一起走进教材第 46页三位同学做家务的场景中去寻找答案吧。(3)出示:教材第46页明明倒垃圾的图片。(4)提问:明明在干什么?他做得怎么样?预设1:明明在倒垃圾。预设2:他倒垃圾时做到了将垃圾分类。点评;你观察得可真仔细。(5)追问:明明为什么要负责倒垃圾这一项家务活呢?预设1:家人每天要做的家务活很多,明明主动帮助家人分担家务,可以让家人休息一下。预设2:倒垃圾对明明来说是力所能及的事,是他能够胜任的。点评:是的,做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可以帮助家人减轻劳累。(6)小结:原来做家务就是孝敬长辈、爱家人的表现。(板书:爱家人)2.做家务要动脑(1)出示:出示教材第46页甜甜扫地遇到困难的图片,并播放音频。音频内容:今天早上,我按照顺序仔仔细细地打扫客厅,可是打扫完后发现地上还是有好多头发,这是为什么呢?(2)交流:你有什么好办法帮助甜甜清理掉地上的头发呢?预设1:可以先用吸尘器将地面吸一遍,这样大部分头发和灰尘会被吸走,再用拖把把地拖一遍,地面就被清扫干净啦。预设2:我分享一个我奶奶用过的好方法,就是先在扫帚上粘上一圈透明胶带,再扫地,这样头发和灰尘就粘在透明胶上了。最后扫完地就把胶带撕下扔掉,这样地扫干净了,扫帚也是干干净净的。点评:你们可真是生活的有心人,学习了这么多扫地的小窍门。(3)出示:扫地的一些方法。①方法1:堆小山。簸箕中间来站立,扫帚四周扫地忙。垃圾都向中间扫,推成小山再收好。②方法2:赶小猪。出发一字向前扫,终点再向中间扫。③方法3:采蘑菇。簸箕扫帚手中拿,哪有垃圾扫哪里。④小贴士:按顺序扫,注意死角,垃圾入桶,用具归位。(4)小结:原来扫地也要讲究方法。让我们开动脑筋,寻求最有效的做家务方法。(板书:动脑筋)3.做家务长本领(1)播放:文文和爸爸一起洗碗的视频。 (课件出示根据教材第46页“文文第一次洗碗”制作的视频)(2)交流:文文第一次洗碗,把衣服弄湿了,却很开心,这是为什么呢?预设1:因为她第一次洗碗就学会了洗碗这项本领,所以她很开心。预设2;因为她觉得自己长大了,可以帮家人分担家务活了。(3)追问:那你以后会怎么做呢?预设1:以后我要经常做会做的家务,学着做不会做的家务。预设2;以后我要主动做家务,帮助家人分担劳累。点评:你们真是懂事的好孩子。相信你们会掌握更多的家务技能。(板书:学着做)(4)小结:当我们学会某项家务技能时,就习得了本领,获得了成长。(板书:长本领) (播放音频:谢谢大家为我答疑解惑,原来做家务能让我动脑筋、长本领、爱家人,这可真不错,以后我要多做家务活。恭喜大家完成第三个任务)(板书:干家务很不错)(5)评价:请组长为积极参与话题交流的学生贴上第三个劳动果实。设计意图通过创编教材中的三个事例,让学生在思考、交流、辨析中体会到做家务给自己和家庭带来的积极意义,激发学生主动分担家务的热情。四、做家务要坚持1.交流感受(1)过渡:同学们,课前老师给大家布置了一个小任务,请大家选择一位家人并统计他/她每天需要做家务的数量。(2)课前小调查。( )一天家务活统计表家务活 做饭 洗衣服 扫地 …… 总计次数(3)分享。①你的家人每天要做多少家务活?②观察完家人一天的家务活量,你有什么感受?预设1 :我觉得爸爸妈妈很辛苦,他们每天除了要干很多家务活外,还要完成自己的工作。预设2:我发现奶奶一天的家务活不仅量多而且烦琐。她每天不停地干重复的家务活,我想对她说:“您辛苦啦!”(4)小结;是的,作为家庭的一员,我们有责任帮助家人分担家务,共创美好家庭。设计意图通过观察家人一天的劳动量,体会家人的辛苦,愿意主动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2.坚持做家务(1)过渡:通过一节课的努力,大家是否能够获得劳动奖章呢?我们来听听阿U是怎么说的吧!(播放音频;同学们,在这节课上,你们能够分享自己做过的家务活,主动展示自己的家务能力,并且有愿意学习家务活的决心。恭喜你们集齐劳动果实,获得劳动奖章)(2)出示:习近平总书记的金句。光荣属于劳动者,幸福属于劳动者。(3)课后实践:当然,做家务重在平时,贵在坚持。课后,请大家与家人一起完成“一周家务劳动坚持表”。一周家务劳动坚持表时间 劳动内容(整理书包、叠衣服、用扫把扫地、洗红领巾……) 自我评价劳动参与 劳动技能周一 ☆☆☆ ☆☆☆周二 ☆☆☆ ☆☆☆周三 ☆☆☆ ☆☆☆周四 ☆☆☆ ☆☆☆周五 ☆☆☆ ☆☆☆周六 ☆☆☆ ☆☆☆周日 ☆☆☆ ☆☆☆家长评价注:请对照清单中的每项家务,根据完成情况打星。偶尔参与得一颗星,经常参与得两颗星,每天参与得三颗星;基本掌握得一颗星,熟练掌握得两颗星,展示分享得三颗星。(4)共唱:播放歌曲《劳动最光荣》,组织学生齐唱,在歌声中结束课程。(5)小结:同学们,希望你们能每天坚持做家务,养成爱做家务的好习惯。(板书:坚持做 有收获)设计意图本环节将家务劳动由课堂延伸至生活中,在“一周家务劳动坚持”活动中,培养学生爱劳动的好习惯,引导学生懂得坚持做家务的重要意义,实现有效德育。板书设计学做家务活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