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初学情调研测试高三生物本试卷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本部分包括15题,每题2分,共计3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1.下列关于生物体内化学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Fe存在于组成血红蛋白的氨基酸的R基中B,ATP和胃蛋白酶共有的元素为C、H、O、NC.甲状腺激素中的I属于人体内的大量元素D.纤维素和脱氧核糖核酸都只含有C、H、O2,研究发现,低温处理一段时间后的葫芦藓叶片细胞变得不易发生质壁分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保持活性是发生质壁分离的必要条件B.发生质壁分离的过程中,细胞液浓度逐渐增大C.低温环境下,葫芦藓叶片细胞内结合水与自由水的比值增大D.葫芦藓叶片细胞可通过降低细胞液渗透压来适应低温环境3,下列有关酶的叙述正确的是A,植物病原菌可通过分泌果胶酶降解植物细胞的细胞壁B,细胞中化学反应的有序进行与酶的高效性密切相关C.酶通过为反应物供能和降低活化能来提高化学反应速率D.竞争性抑制剂通过降低酶本身的活性来降低酶促反应速率4.下列关于细胞呼吸的叙述错误的是A,突触传递兴奋时需要消耗细胞呼吸产生的ATPB.油料作物种子在播种时宜浅播,原因是种子萌发时进行呼吸作用需要大量O2C.CO2是人体细胞呼吸产生的废物,不参与维持内环境的稳态D.细胞呼吸除了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还是生物体内物质代谢的枢纽5,下图分别表示某动物(2如)精巢中正在分裂的甲细胞和乙细胞,用红色荧光和绿色荧光分别标记其中两条染色体的着丝粒,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着丝粒随时间的变化,甲细胞中依次出现在①③位置处,乙细胞中依次出现在①④位置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赤道板位置赤道板位置②●红色荧光od0绿色荧光③甲细胞乙细胞A.甲细胞和乙细胞中均标记的是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着丝粒纯1丙比1n用B.甲细胞的着丝粒到达③位置时,细胞内的染色单体数为2n或4如C.乙细胞的着丝粒到达④位置时,可实现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D.乙细胞的着丝粒在②位置时,可能会发生同源染色体的姐妹染色单体互换相应片段而引起的基因重组6.温度是影响生物学实验结果的重要因素之一,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果酒发酵时,将温度控制在18~30℃有利于酿酒酵母的旺盛代谢B,探究酶的最适温度时,将酶与底物混合后保温有利于缩短反应时间C.观察黑藻细胞中叶绿体时,温度越高,叶绿体随细胞质流动越快D.洋葱研磨液过滤后在室温下静置过夜,则DNA粗提取量显著提高7。下列有关高中生物学教材中科学史的描述,正确的是A,温特以燕麦胚芽鞘为实验材料,证明了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吲哚乙酸B.克里克以T4噬茵体为实验材料通过实验证明1个氨基酸由3个碱基编码C.赫尔希、蔡斯利用离心技术提取噬菌体DNA并证明DNA是遗传物质D.美国科学家沃森因发明PCR技术而获得了1993年诺贝尔化学奖8。下列有关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A.DNA分子中碱基序列的改变就是基因突变B.基因突变的随机性指一个基因可突变成一个以上的等位基因C,杂合高茎豌豆自交后代出现了矮茎豌豆属于基因重组D.用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植株后得到的不一定是二倍体9.在野外科学考察时,某研究团队发现了两个具有地域特色的蟾蜍物种,其中西藏蟾蜍分布在青藏高原海拔3000~4000米的湿地中,塔里木蟾蜍分布在塔里木盆地塔克拉玛干沙漠的绿洲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青藏高原的高寒环境决定了西藏蟾蜍的进化方向B.对两种蟾蜍DNA进行测序可作为生物进化的分子水平证据C.塔里木蟾蜍和西藏蟾蜍之间存在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D,所有塔里木蟾蜍的控制体色的基因构成该种群的基因库10.下图为参与排尿反射的部分外周神经支配示意图,图中Ach是乙酰胆碱,NA是去甲肾上腺素。据图分析,叙述错误的是c陟胱Ach削交感神经受体受作2的)人交感种经A逼尿肌躯体运动神经十尿道受体3(+)一尿道逼尿肌Ach注:图中“+”代裘收缩,“”代表舒张A.外周神经对排尿的调控,需要自主神经和躯体运动神经的相互协调第2页共10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