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石景山区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北京市石景山区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 北京石景山高三(上)期末
地 理
本试卷共 10 页,100 分。考试时长 90 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
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第一部分
本部分共 15 题,每题 3 分,共 45 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月球早期表面是岩浆洋,岩浆冷凝后,经陨石撞击、宇宙射线轰击、剧烈温度变化而破碎,形成月壤。
2024 年 11 月 15 日,天舟八号货运飞船携地面制作的月壤砖(见图 1)样本到中国天宫空间站进行性能测
试,为将来月球基地建设就地利用月壤作为建筑材料进行探索。据此完成 1~2 题。
图 1
1. 月壤砖的成分与下列岩石相关的是
A.石灰岩 B.花岗岩 C.玄武岩 D.大理岩
2. 天舟八号发射当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悉尼正午时日影方向朝北 B.开普敦进入雨季,降水多
C.南极圈内极昼的范围变小 D.北印度洋洋流逆时针流动
海水倒灌是指海水通过地表或地下进入陆地的水文现象。2024 年 10 月 21 日(农历九月十九),渤海
风浪很大,辽宁省盘锦市出现了严重的海水倒灌。据此完成 3~4 题。
3. 有关本次海水倒灌形成的自然原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太阳与月球引力引发了天文大潮 ②温带气旋导致强风引起了风暴潮
③暴雨导致海洋水位升高引发倒灌 ④过度用水导致入海河流水位下降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4. 有关海水倒灌的危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沿岸地区饮用水短缺 ②造成大规模水土流失
③破坏倒灌区土壤结构 ④海洋生物多样性减少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贵州绥阳双河洞是亚洲第一长洞,2024 年绥阳县启动了双河洞申报“世界自然遗产”和“世界地质公园”
两项工作。图 2 为双龙洞局部区域地质剖面图。据此完成 5~6 题。
第 1页/共 11页
图 2
5.据图可知
A.甲处断层较白云岩形成的时间早
B.乙处洞穴较丙处洞穴形成时间晚
C.丁处有向斜构造发育,地表水易下渗形成地下河
D.让水沟流域的水体通过地下径流汇入池武溪流域
6.绥阳县启动申报工作的主要目的是
①将地质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的优势 ②充分挖掘双河洞的科普、教育价值
③加大对区域内水文景观的保护力度 ④减小双河洞景区旅游业的开发力度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024 年 9 月 2 日下午,某天气系统登陆菲律宾吕宋岛 ,随后几天迅速发展增强并在我国东南沿海登
陆,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图 3(a)示意该天气系统 10 天内的中心气压变化,图 3(b)示意该天气
系统 10 天内的最大风速变化。据此完成第 7 题。
图 3(a) 图 3(b)
7.该天气系统
A.生成于热带副热带陆地 B.可能在 6~7 日登陆我国
C.气压最低处的风速最大 D.气流呈顺时针辐合上升
图 4 为 2010~2020 年我国各省人口增长率分布图(港澳台地区数据暂缺)。据图完成 8~9 题。
第 2页/共 11页
图 4
8.人口增长率
A.与经济发展水平呈正相关 B.以黑河—腾冲线为界,东南高西北低
C.与自然环境优劣呈正相关 D.总体上南方地区较北方地区增长率高
9.人口变化对各地产生的影响是
A.西藏生态环境保护压力增大 B.辽宁交通、就业、住房压力变大
C.内蒙古受外来文化冲击加大 D.四川劳动力流失,经济发展减缓
哀牢山是云南省的重要地理分界线,来自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夏季风在这里交汇。表 1 为哀牢山山脊线
东西两侧 10 个县(各县均位于 22°N~25°N 之间)的最大高差、多年平均气温、年降水量的数据。据此完
成 10~11 题。
表 1
西侧 东侧
县 最大高差(m)年均温(℃)年降水量 县 最大高差(m)年均温年降水量
(mm) (℃) (mm)
景东 2576 18.6 1135.6 双柏 2390 15.1 955.4
镇沅 2392 18.8 1269.3 新平 2744 17.4 958.3
墨江 1799.5 18.2 1323.8 元江 2253 23.8 808.9
元阳 2795.6 18.1 1411.3 个旧 2590 16.2 1101.6
金平 2969.3 18.0 2315.9 屏边 2436 16.3 1633.5
10.哀牢山
A.墨江比金平的垂直地带性显著 B.海拔越高气温越低,降水越多
C.是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D.受来自印度洋的季风影响较大
第 3页/共 11页
11.关于哀牢山两侧农业特点叙述正确的是
A.西侧不适合种植小麦等耐旱的作物 B.东侧水热条件较差,农业产值较低
C.对热量要求高的橡胶适合种在西侧 D.东侧地势起伏大,农作物种类更多
中国是丝绸的发源地,一块小小的丝绸背后,是集桑树种植、桑蚕饲养、蚕茧采收、缫丝织绸于一体长
长的产业链。图 5 为 1991~2023 年我国东西部蚕茧产量全国占比变化图。据此完成 12~13 题。
图 5
12.1991~2023 年
①西部蚕茧产量占比上升 ②西部种桑养蚕的自然条件优于东部
③东部蚕茧产量持续下降 ④我国桑蚕业的重心由东部转向西部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13.东西部蚕茧产量占比变化产生的影响是
A.推动东部地区的城镇化发展 B.促使大量缫丝企业向西转移
C.增加了东部服装生产的成本 D.改善了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九次缔约方大会(COP29)于 2024 年 11 月 11 日至 22 日在阿塞
拜疆首都巴库召开。巴库因为石油业的发展曾被称作“黑城”,如今的巴库正在积极谋求城市的转型。2024
年 5 月,始于巴库的跨国铁路巴库-卡尔斯铁路完成了现代化升级扩建并投入运营,是之前运力的 5 倍。读
图 6 完成 14~15 题
图 6
第 4页/共 11页
14. 巴库-卡尔斯铁路途径区域
A. 两端连接亚洲、欧洲 B. 主要位于板块张裂区
C. 降水量西侧大于东侧 D. 农业以水稻种植为主
15. 关于巴库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①地理位置优越,是亚欧交通的重要节点 ②发展石油工业过程中,酸雨问题严重
③中国至西欧的货物经巴库运输运费最低 ④提升石油冶炼技术,发展新能源产业
A. ①④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③
第二部分
本部分共 5 题,共 55 分。
16.(13 分)某校学生来到位于黄河上游青海龙羊峡水库开展研学活动。读图 7,回答下列问题。
图 7
龙羊峡三文鱼为高原冷水鱼类,
适宜的酸碱度为 6.5-7.5,对水质 要求极高,良好的光照条件可促 进其生长和繁殖。
资料卡
任务一 调研产业活动
小组在走访中得知,龙羊峡水库淡水三文鱼养殖项目正蓬勃兴起。三文鱼养殖区年均水温 12℃,常年
不封冻。中国市场上每两条三文鱼,就有一条来自这里。通过查阅资料,小组制作了淡水三文鱼的资料卡。
(1)分析龙羊峡水库适宜养殖三文鱼的条件。(4 分)
任务二 调研数字化养殖系统
第 5页/共 11页
小组在调研时得知,龙羊峡水库实现数字化养殖,图 8 为小组收集的数字化养殖系统的主要环节。
图 8
(2)说出龙羊峡三文鱼养殖需要重点关注的水文数据,并结合图 8 主要环节,填充养殖区域水情监测系
统结构框图。(5 分)
(3)从流域的视角说明保护龙羊峡水库水质的合理措施。(4 分)
17.(11 分)读图 9,回答下列问题。
图 9
马卡迪卡迪盐沼曾经是一个巨大盐湖,现在是世界上最大的盐碱滩之一。该盐沼有纳塔河及一些小河
注入,使其呈现出周期性的干湿变化。
(1)分析气候在马卡迪卡迪盐沼形成过程中的作用。(4 分)
第 6页/共 11页
马卡迪卡迪盐沼蕴含大量盐类资源,但该区域至今未对当地纯碱储存量进行商业性勘探,周边纯碱厂也
多为亏损状态。
(2)为当地发展纯碱产业提出建议。(4 分)
该国西北部的奥卡万戈三角洲是全球最大的内陆三角洲,于 2014 年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该地野生动
物资源极其丰富,境内设有大量自然保护区。
(3)阐述在该地建立自然保护区的意义。(3 分)
18.(11 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中国以占世界 9%的耕地养活占世界 18%人口。由于耕地数量有限,粮食增产面临压力巨大。图 10 为
我国 1978 年至 2020 年期间粮食总产量和化肥施用量情况统计图。
图 10
(1)简述化肥施用量与粮食总产量之间的关系。(4 分)
中国化肥施用量约占世界化肥消费量的 1/3。中国每公顷耕地化肥施用量为世界平均水平的 3 倍,作
物的化肥吸收率在 40%以下。
(2)据此分析过度施用化肥对耕地带来的影响。(3 分)
中国目前培育出秸秆矮化、优质高产、化肥吸收效率高的水稻和小麦等新品种。
(3)说明新品种的推广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意义。(4 分)
第 7页/共 11页
19.(12 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柬埔寨地处东南亚,农业和矿业为其经济支柱,内河航运落后,目前柬埔寨出口产品主要通过湄公河
运至越南沿海港口,再通过海运到达目的地国。2024 年 8 月 5 日,中国和柬埔寨合建的德崇扶南运河正式
开工。德崇扶南运河北起金边港,南至泰国湾的白马港,全长 180 千米,天然河道占比高,沿途经过柬埔
寨多个城镇和东南部稻米主产区。图 11 示意柬埔寨德崇扶南运河线路及其走向。
图 11
(1)说明柬埔寨金边港的区位特点。(4 分)
(2)分析柬埔寨德崇扶南运河选线的自然条件优势。(3 分)
(3)阐释德崇扶南运河的建设对柬埔寨社会、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5 分)
20.(8 分)21 世纪气候持续变暖,北极—亚北极永久冻土融化加速,使西伯利亚西部和加拿大地区野火显
著增加(图 12)。
第 8页/共 11页
图 12
结合图文材料,论述气候持续变暖致使野火增加的过程及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第 9页/共 11页
参考答案
第一部分共15题,每题3分,共45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D A C D A B D A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答案 C C B C A
第二部分共5题,共55分。
16. 本题共13分。
(1)以永久性积雪和冰川融水补给为主,湖泊海拔高,光照条件好,水温适宜,水质好。周边区域人类
活动少,污染小。水域面积大,养殖规模大,能满足市场需求。(4分)
(2)数据:水温、酸碱度、透明度等。(1分)
要能按数据获取、传输、分析处理和应用四个主要环节绘制示意图。示例:(4分)
(3)上游地区恢复植被,保持水土;周边区域调整产业结构,限制工业污水排放;加强监测,及时发现
污染源;实行“河长制”,进行流域综合管理。(4分)
17. 本题共11分。
(1)长期气候持续变干,蒸发量大,使盐湖内水量持续减少。当地气候有明显的干湿季之分,湿季降水
较多,河流汇入,干季水分蒸发,使盐沼呈现出周期性干湿变化。(4分)
(2)加强对纯碱的勘探和开发;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发展科技,降低生产成本。加强基础设施建
设。提供政策支持。(4分)
(3)保护奥卡万戈三角洲生态系统,维护生物多样性,为科学研究和生态监测提供基地,提供科普平台。
(3分)
18. 本题共11分。
(1)化肥施用量对粮食总产量有促进作用,利于粮食增产;粮食总产量增加幅度小于化肥施用量增加幅
度;2014年后化肥施用量减少,粮食总产量稳中有增。(4分)
(2)土壤板结,土壤中有机质含量减少,耕地质量下降;出现土壤、水体等环境污染问题。(3分)
(3)抗倒伏性增强,促进秸秆利用;增加粮食产量,稳定粮食供应;提高化肥使用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减少化肥污染;保护生态环境,提高粮食品质。(4分)
第 10页/共 11页
19. 本题共12分。
(1)位于湄公河河畔,通过湄公河连接国内城镇及周边国家水路,是柬埔寨重要内河港口。依托金边市
,经济腹地广阔,对周边区域有辐射带动作用。(4分)
(2)沿途地形平坦,距离短,利用天然河道,降低了施工难度和成本。(3分)
(3)实现本国河海联运,减少出口的制约;增加内河航道,完善交通网络;缩短出口货物的运输里程,
降低货物出口的费用;改善沿线地区旱季缺水问题,提高农业生产稳定性;推动农业、旅游业等相关产业
的发展;改善投资环境,吸引更多的外来资源,增加就业,推动城市化进程。加强柬埔寨与周边国家的经
济合作,促进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5分)
20. 本题共8分。
过程:气候变暖使北极—亚北极地区的土壤温度升高,促使永久冻土快速融化。冻土融化后,土壤水下渗
增加,上层土壤快速干燥,干燥的土壤环境为泥炭燃烧提供了条件。同时,土壤干燥使蒸发减弱,大气升
温干燥。土壤与大气干燥为野火提供有利条件,使西伯利亚西部和加拿大地区野火活动增加。野火产生大
量热量,进一步提高局部温度,加速冻土融化,形成正反馈循环,最终导致野火活动不断增加。(5分)
影响:野火燃烧释放大量碳,加剧气候变暖;排放烟尘等颗粒物影响大气质量和能见度;烧毁大量植被,
破坏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影响生物多样性,改变动植物栖息地,威胁部分物种生存。(3分)
第 11页/共 11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