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渭南市韩城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学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陕西省渭南市韩城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学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韩城市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
七年级生物学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为第一部分(选择题)和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全卷共8页,总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领到试卷和答题卡后,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分别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同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填涂对应的试卷类型信息点(A或B)。
3.请在答题卡上各题的指定区域内作答,否则作答无效。
4.考试结束,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选择题 共4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分,计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
1. 陕西澽水国家湿地公园内有多种鸟类栖息,科研人员在这里利用长焦相机收集到了许多珍稀鸟类的影像资料。这种研究方法属于(  )
A. 观察法 B. 想象法 C. 实验法 D. 模拟法
2. 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下列是小瑞观察校园生物时提出的问题,其中不属于科学问题的是(  )
A. 校园中哪种植物最具观赏性
B. 麻雀的哪些身体结构适于飞行
C. 蜻蜓在下雨前什么会低飞
D. 小麦在什么环境中会生长得更快
3. 下列不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是(  )
A. 向日葵 B. 海马 C. 香菇 D. 流感病毒
4. 下列描述不能体现生命现象的是( )
A. 潮起潮落 B. 硕果累累 C. 雨后春笋 D. 枝繁叶茂
5. 下列生命现象中,与“明月别枝惊鹊”所体现的生物特征相同的是( )
A.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B. 含羞草叶子受到触碰后会合拢
C.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D. 鲸鱼常浮出水面喷出雾状水柱
6. 小秦同学在显微镜的目镜是10×、物镜是40×时,观察写在玻片上的“b”字母。此时,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和视野中的字母分别是(  )
A. 50、q B. 50、d C. 400、d D. 400、q
7. 在用低倍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在视野中看到的物像如下图所示,下列对四位同学的实验结果评价正确的是(  )
A. 甲同学的观察效果最好
B. 乙同学的实验效果比甲同学好
C. 丙同学在实验中细胞发生了重叠
D. 丁同学在实验中未漱口就采样
8. 宋代诗人杨万里在《小池》一诗中写道:“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荷和蜻蜓细胞中都具有的基本结构是(  )
A. 细胞质、细胞壁、细胞核 B. 细胞壁、液泡、细胞质
C. 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 D. 细胞膜、细胞壁、细胞质
9. 下列关于细胞中物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
B. 细胞中的物质包括无机物和有机物
C. 水、无机盐、核酸都属于无机物
D. 糖类、脂质、蛋白质都属于有机物
10. 在制作植物细胞模型的实践活动中,以下材料最适合模拟“能量转换器”的是(  )
A. 黑色棋子 B. 透明玻璃球
C. 红色橡皮泥 D. 绿色太阳能电池板
11. 下列能正确表现出动植物细胞各结构之间位置关系的是
A. B. C. D.
12. 下图是有关《细胞的生活》的概念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结构①能控制物质进出,是细胞壁
B. 细胞的生活是物质、能量和信息的统一
C. 结构③不能控制生物的生长和发育
D. 番茄果肉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是液泡
13. 克隆猴“中中”“华华”的诞生标志着我国开启了以体细胞克隆猴作为实验动物的新时代。克隆过程如下图所示,请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克隆猴的成功培育说明细胞质是细胞的控制中心
B. 乙猴体细胞核中的DNA上有指导生物生长发育的全部信息
C. 克隆猴“中中”有多个“母亲”
D. “中中”与乙猴长相最为相似
14. 草莓果肉中含有糖类、维生素C等多种营养物质。构成草莓果肉的组织主要是(  )
A. 机械组织 B. 输导组织 C. 分生组织 D. 薄壁组织
15. “红花还需绿叶衬”,红花、绿叶总是连在一起的,它们分别属于( )
A. 营养器官,生殖器官 B. 生殖器官,营养器官
C. 营养器官,营养器官 D. 生殖器官,生殖器官
16. 某同学在《生物百科全书》中,查阅到了下面四种生物,其中属于单细胞生物的是(  )
A. 绵羊 B. 眼虫 C. 乌龟 D. 海参
17. 小秦在生物实验课上使用显微镜观察草履虫,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草履虫由一个细胞构成,依靠鞭毛运动
B. 吸取靠近底层的培养液,草履虫数量更多
C. 用棉花纤维限制草履虫运动有利于观察
D. 草履虫既能进行分裂生殖,也能进行孢子生殖
18. 在洁净的载玻片中央滴一滴草履虫培养液,在A处滴一滴食盐水溶液(有害刺激),B处滴一滴葡萄糖溶液(有利刺激),用牙签分别划通草履虫培养液与A、B两处溶液,形成连桥,如下图所示。用放大镜观察,发现草履虫最终都向B运动。该实验不能证明的是(  )
A. 草履虫能够运动
B. 草履虫能趋向有利刺激
C. 草履虫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D. 草履虫能够生长、发育
19. 下列有关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的关系叙述,错误的是(  )
A. 痢疾内变形虫能溶解人的肠壁组织,对人类健康有益
B. 疟原虫能侵入身体,危害人类的健康
C. 许多单细胞生物可以作为鱼的饵料
D. 蓝细菌等单细胞生物大量繁殖可形成赤潮,危害渔业
20. 藻华灾害是由微藻或大型藻类快速繁殖或聚集形成的生态灾害。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藻类都是多细胞生物 B. 藻类都有宽大的叶
C. 藻类都利用根吸收营养 D. 藻类能制造氧气
21.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钩帘阴卷柏,障壁坐防风”。其中的“苔”和“卷柏”分别指的是(  )
A. 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 B. 苔藓植物和裸子植物
C. 蕨类植物和种子植物 D. 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22. 鳞毛蕨一般比地钱长得高大,主要原因是鳞毛蕨(  )
A. 地下茎可以食用
B. 根、茎、叶中有输导组织
C. 生活在陆地干旱环境中
D. 有很高的观赏价值
23. 小明对葫芦藓、肾蕨、松树和花生四种植物进行简单分类,如图所示。图中丙代表的植物是(  )
A. 葫芦藓 B. 肾蕨 C. 松树 D. 花生
24. 下列可以作为指示植物用于监测空气污染的是(  )
A. 小麦 B. 水稻 C. 葫芦藓 D. 油松
25. 生物经过漫长的进化,形成了与其功能相适应的结构特征。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水螅触手上的刺细胞是防御利器
B. 蛔虫的环形体节有保护作用
C. 绦虫有肛门,有利于消化
D. 青蛙有能感光的鼓膜
26. “三日雨不止,蚯蚓上我堂”。蚯蚓(如图)的腹部着生多对刚毛,这些刚毛的主要作用是(  )
A. 辅助运动 B. 摄食结构
C. 协助呼吸 D. 感觉光线
27. 下列关于无脊椎动物与人类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蛾的幼虫取食植物,应全部杀灭
B. 果蝇是经典的实验动物,许多实验成果都与它分不开
C. 蛭会在人的皮肤上吸取血液,对人类生活毫无帮助
D. 蝗虫可以协助植物传播花粉,是农业益虫
28. 鱼的种类繁多,有生活在海洋中的,有生活在河流、湖泊等淡水水域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四大家鱼”指的是青鱼、草鱼、金鱼、鲨鱼
B. 鱼体表的鳞片不能保护身体内部结构
C. 鱼在游泳时的动力主要来自侧线的摆动
D. 鱼的鳃丝又多又细且密布毛细血管,有利于呼吸
29. 大多数鱼类身体呈流线型的主要原因是(  )
A. 减少与水的接触面积 B. 有利于进行光合作用
C. 减少水的阻力 D. 不利于人类捕捉
30. 鳖,营养价值高,乃宴席上品。关于它的特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体表有甲 B. 生殖过程离不开水
C. 属于无脊椎动物 D. 卵生,卵外无坚韧的卵壳
31. 下列关于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与人类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各种蛇类对人类有害无利
B. 蟾蜍分泌的毒液能制成中药蟾酥
C. 壁虎、变色龙能捕食害虫
D. 人工养殖的鳖可以食用
32. 观察鸟的结构示意图(如下图所示),下列与鸟适于飞行生活有关且叙述正确的是(  )
①用坚硬的角质喙啄取食物 ②胸肌发达,前肢变成翼
③骨骼轻、薄,可以减轻体重 ④用肺和气囊进行气体交换,呼吸效率高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④ D. ②③
33. 下列关于哺乳动物与人类的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培训导盲犬为盲人提供服务
B. 牛、羊是人类食物中蛋白质的重要来源
C. 猫作为宠物给人类情感支持
D. 鼠类猖獗会促进农业发展
34. 在制作米酒的过程中,往容器里加入酒曲的做法相当于培养细菌和真菌的一般方法中的(  )
A. 制作培养基 B. 高温消毒 C. 接种 D. 恒温培养
35. 某生物社团的同学利用周末参观了当地的食用菌种植场,同学们进行了如下记录,其中正确的是(  )
A. 香菇属于食用菌的一种 B. 花菇细胞中无成形的细胞核
C. 木耳的主要食用部位是叶 D. 灵芝能自己制造有机物
36. 带状疱疹病毒(VZV)是一种DNA病毒,会引起皮肤疱疹,接种VZV疫苗可以有效预防该疾病的发生。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VZV没有细胞结构 B. VZV没有遗传物质
C. VZV能独立生活 D. VZV不能繁殖后代
37. 小明想观察手掌上附着的微生物,他将没洗的手在制备好的培养基上轻轻按压后,盖上培养皿盖,放置在恒温箱中培养,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培养箱保持适宜温度,有利于微生物生活
B. 手按压培养基前,最好用酒精对手掌进行消毒
C. 一个细菌菌落中含有许多种不同的细菌
D. 手掌上的微生物形成的菌落都是细菌菌落
38. 下列关于微生物在人类生产生活中应用,叙述正确的是(  )
A. 病毒会使动植物患病,因此病毒没有应用价值
B 甲烷菌可以生产胰岛素用于治疗糖尿病
C. 细菌肥料的使用能减少农药使用,减少环境污染
D. 抗生素能治疗所有由细菌和病毒引起的疾病
39. 在分类单位中,马与羊同纲不同目,与犀牛同目不同科,与鲫鱼同界不同纲,与斑马同属不同种,四种动物中与马共同特征最少的是(  )
A. 犀牛 B. 羊 C. 鲫鱼 D. 斑马
40. 象山森林公园里同学们看到“樱花(Prunus serrulata Lindl.)蔷薇科,李属”的植物标牌,标牌中的植物学名采用了双名法命名,其中“serrulata”使用的文字和代表的含义是(  )
A. 英文、属名 B. 英文、种加词
C. 拉丁文、属名 D. 拉丁文、种加词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共6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计60分)
41. 下图甲为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部分实验步骤,图乙为显微镜的六个镜头。请据图分析并回答问题:
(1)图甲实验的正确操作顺序是______(用序号和箭头表示)。步骤③滴加的液体是______。
(2)图甲中步骤①的正确操作是:______。
(3)为了更清晰地观察细胞核,可用______(填染液名称)对材料进行染色。若要使显微镜视野中的细胞体积最大、数目最少,应选择图乙中的镜头组合是______(填序号)。
(4)用显微镜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时,看到物像在视野右下方,欲使物像处于视野正中央,应将装片向______(填“右下”或“右上”)方移动。若发现视野中有污点,转动物镜和目镜后污点都没有动,该污点最可能在______上。
(5)观察细胞结构时,发现视野较暗,应适当调整大光圈和使用反光镜的______(填“平面”或“凹面”)使视野变亮。
42. 许多生物的生长发育都是从一个细胞——受精卵开始的,一个成年人大致有40~60万亿个细胞。下图是发生在人体内的部分生理过程,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构成人体的这40~60万亿个细胞是由最初的受精卵经过生长、分裂以及[④]______过程而形成的,其中细胞______过程使细胞的体积变大。
(2)人的体细胞中有23对染色体,一个受精卵经过2次分裂形成了______个新细胞,每个新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都为______对。
(3)图中A是______组织,具有保护和分泌等功能,与高等植物体中的______组织作用相似。人体的血液属于[D]______组织,皮肤划破能感觉到疼痛是因为皮肤中有[C]______组织。
(4)从微观到宏观来说,人体的结构层次是______(用文字和箭头填写)。与荷花植株的结构层次相比,人体多了______这一层次。
43. 我国疆域辽阔,是世界上生物种类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下表列举了我国部分生物类群的相关信息(资料来源:《生物地理学》,2014年版)。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类群名称 昆虫 两栖动物 哺乳动物
种数(种) 51000 284 581
占世界种数百分比(%) 6.79 7.08 13.39
代表动物 金斑喙凤蝶 胡子蛙 金丝猴
(1)判断金斑喙凤蝶属于无脊椎动物的依据是______。上表中列举的三种动物,属于恒温动物的是______。
(2)金斑喙凤蝶的身体分节,触角、足等附肢______(填“分节”或“不分节”),头部有用于摄食的______。该生物在发育过程中要经历几次蜕皮,原因是体表的______不能随身体发育而长大,其主要作用是______和防止______。
(3)胡子蛙,一种中国独有的蟾类动物,有“中国角怪”之称。胡子蛙幼体生活在水中,用______呼吸;成体可以生活在陆地上,皮肤虽然粗糙,但比较湿润且能分泌黏液,胡子蛙______(填“能”或“不能”)利用皮肤进行呼吸。
(4)与表中其它两种动物相比,金丝猴后代的成活率更高。从生殖发育的角度分析,其生殖方式是______,利用______的方式喂养幼崽。
(5)下图是两种哺乳动物(分别为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的牙齿特点,植食性动物的牙齿组成与图中的______更相似。牙齿的分化既能提高哺乳动物摄取食物的能力,也增强了对食物的______。
44. 酸奶是牛奶经过发酵制成的,口味酸甜细滑,营养丰富,深受人们喜爱。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制作酸奶的过程中利用的微生物主要是乳酸菌。
Ⅰ.根据外部形态的不同,乳酸菌属于______(填“球菌”“杆菌”或“螺旋菌”)的一种,细胞中虽有DNA集中的区域,但没有______,因此乳酸菌属于______(填“原核”或“真核”)生物;乳酸菌的生殖方式为______。
Ⅱ.乳酸菌______(填“能”或“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只能利用乳糖等物质生长繁殖的同时,产生______将牛奶变为酸奶。
Ⅲ.除了酸奶,利用乳酸菌发酵制成的食品还有______(写一种)。
(2)为了探究制作酸奶需要的条件,某学习小组的同学进行了相关实验,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编号 1号瓶 2号瓶 3号瓶
实验步骤 一 将1升新鲜牛奶倒入洁净的烧杯中,加适量蔗糖煮沸。将编号为1号、2号、3号的三个相同的广口瓶洗干净,用水加热煮沸5分钟
二 将煮沸后的牛奶冷却至40℃,加入200毫升新鲜酸奶搅拌后,用pH试纸测定酸碱度,然后均匀分装到3个广口瓶中
三 盖上瓶盖 盖上瓶盖 不盖瓶盖
5℃、放置8h 35℃、放置8h 35℃、放置8h
四 用pH试纸再次测定酸碱度
实验结果 pH值无变化 pH值降低 pH值无变化
2号瓶成功获得酸奶,1号瓶和3号瓶没有成功获得酸奶
Ⅰ.第一步中将牛奶煮沸、广口瓶洗干净并加热处理的目的都是______。
Ⅱ.分析上表实验结果,可得出制作酸奶需要______(填“无氧”或“有氧”)环境,并在______的温度下进行。
45. 袁隆平、马育华和李振声教授分别是稻、大豆和小麦的遗传育种学家,他们的科研成果大大提高了我国粮食产量。这三种植物的分类关系如下表所示,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等级 稻、小麦和大豆的分类关系
种 稻 小麦 大豆
属 稻属 小麦属 大豆属
科 禾本科 豆科
纲 单子叶植物纲 双子叶植物纲
门 被子植物门
(1)对被子植物进行分类时,花、果实和种子的形态结构特征______(填“能”或“不能”)作为分类的重要依据。
(2)在生物分类的七个等级单位中,“纲”与“科”之间的分类单位是______。分类单位越小,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______。分析上表,小麦和______的亲缘关系更近。
(3)小麦通过种子繁殖后代。小麦种子中的______(填结构名称)是新植物的幼体,由图中的______(填序号)组成。在小麦种子的剖面上滴碘液,被染成蓝色的结构是图中的[ ]______([ ]内填序号,横线上填名称)。
韩城市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
七年级生物学 参考答案
第一部分(选择题 共4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分,计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
【1题答案】
【答案】A
【2题答案】
【答案】A
【3题答案】
【答案】D
【4题答案】
【答案】A
【5题答案】
【答案】B
【6题答案】
【答案】D
【7题答案】
【答案】B
【8题答案】
【答案】C
【9题答案】
【答案】C
【10题答案】
【答案】D
【11题答案】
【答案】B
【12题答案】
【答案】B
【13题答案】
【答案】A
【14题答案】
【答案】D
【15题答案】
【答案】B
【16题答案】
【答案】B
【17题答案】
【答案】C
【18题答案】
【答案】D
【19题答案】
【答案】A
【20题答案】
【答案】D
【21题答案】
【答案】A
【22题答案】
【答案】B
【23题答案】
【答案】C
【24题答案】
【答案】C
【25题答案】
【答案】A
【26题答案】
【答案】A
【27题答案】
【答案】B
【28题答案】
【答案】D
【29题答案】
【答案】C
【30题答案】
【答案】A
【31题答案】
【答案】A
【32题答案】
【答案】D
【33题答案】
【答案】D
【34题答案】
【答案】C
【35题答案】
【答案】A
【36题答案】
【答案】A
【37题答案】
【答案】A
【38题答案】
【答案】C
【39题答案】
【答案】C
【40题答案】
【答案】D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共6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计60分)
【41题答案】
【答案】(1) ①. ③→④→②→① ②. 清水
(2)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盖玻片的一边先接触水滴,然后缓缓放平(意近即可)
(3) ①. 碘液 ②. ②④
(4) ①. 右下 ②. 装片
(5)凹面
【42题答案】
【答案】(1) ①. 细胞分化##分化 ②. 生长
(2) ①. 4 ②. 23
(3) ①. 上皮 ②. 保护 ③. 结缔 ④. 神经
(4) ① 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 ②. 系统
【43题答案】
【答案】(1) ①. 体内没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 ②. 金丝猴
(2) ①. 分节 ②. 口器 ③. 外骨骼 ④. 保护 ⑤. 体内水分蒸发
(3) ①. 鳃 ②. 能
(4) ①. 胎生 ②. 哺乳
(5) ①. A ②. 消化能力
【44题答案】
【答案】(1) ①. 杆菌 ②. 成形的细胞核 ③. 原核 ④. 分裂生殖 ⑤. 不能 ⑥. 乳酸 ⑦. 泡菜、奶油、乳酸菌饮料、干酪等(答出一种即可)
(2) ①. 杀灭杂菌,避免影响实验结果 ②. 无氧 ③. 适宜##35℃
【45题答案】
【答案】(1)能 (2) ①. 目 ②. 少 ③. 稻
(3) ①. 胚 ②. ②③④⑤ ③. ①胚乳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