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地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地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保密☆启用
2024-2025学年度上学期泉州市高中期末教学质量监测
高二地理
2025.01
注意事项:
①本试卷分选择题与非选择题两部分,总分100分。其中选择题24题,每小题2分,共48分;非选择题4题,共52分。
②考试时间为90分钟。
③试题答案(含选择题、非选择题的答案)统一填写在答题卡指定的相应位置。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把正确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中。)
冰岛(图1)主要是由海底火山喷发形成的火山岛,地热资源丰富。图2示意冰岛地热资源形成模式。完成下面小题。
1. 该岛地热资源丰富是由于地处板块的( )
A. 内部 B. 消亡边界 C. 相离运动处 D. 相向运动处
2. 该岛主要的岩石类型为( )
A. 沉积岩 B. 大理岩 C. 花岗岩 D. 玄武岩
3. 该岛地表岩石演变成海底的岩浆,推测其经历的地质过程( )
A. 变质作用——岩浆活动——地壳下降 B. 地壳下降——变质作用——重熔再生
C. 变质作用——地壳下降——岩浆活动 D. 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地壳下降
2008年5月25日至28日,亚洲部分地区发生大范围冷空气活动。图3示意5月26日11时该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完成下面小题。
4. 此时,大范围冷空气的源地正受某类天气系统控制,推测可能是( )
A. 冷锋 B. 暖锋 C. 气旋 D. 反气旋
5. 四位同学绘制了代表甲和乙天气系统的符号,正确的是( )
A. B.
C. D.
6. 受天气系统影响,此时( )
A. ①地盛行西南风 B. ②地盛行下沉气流
C. ③地降水概率小 D. ④地比①地风力小
汉江上游河流两岸形成多级河流阶地(河流阶地是指在地质作用下,原先的河漫滩或河床上升超出一般洪水水位,呈阶梯状分布在河谷谷坡的地形),为古人类提供了活动空间。图4示意汉江上游某典型河段河谷横剖面(T1、T2、T3和T4为该处河流阶地)。完成下面小题。
7. 图中河流阶地的形成过程是( )
A. 流水侵蚀,地壳间歇性下沉、流水沉积 B. 流水沉积,地壳间歇性抬升、流水侵蚀
C. 流水侵蚀,地壳持续性抬升、流水搬运 D. 流水沉积,地壳持续性下沉、流水搬运
8. 图中T1河流阶地砾石层厚度较大,推测当时该处的河流( )
A 流量较大,堆积明显 B. 流量较小,堆积偏弱
C 流量较大,侵蚀明显 D. 流量较小,侵蚀偏弱
9. 汉江上游河流阶地为古人类提供了活动空间,是由于( )
A 水运便利 B. 气候湿润 C. 军事防御 D. 适宜农耕
黄海鲐鱼属暖水性浅海鱼类,每年的产卵洄游(离开越冬场前往产卵场的水平迁移)一般随水温变暖启动。下图示意该海域黄海鲐鱼主要产卵场和越冬场分布。完成下面小题。
10. 与甲海域相比,乙海域成为黄海鲐鱼越冬场的有利条件是( )
A. 海底地形 B. 暖流流经 C. 海水上泛 D. 远离陆地
11. 甲、乙海域的黄海鲐鱼每年洄游的启动时间相差近一个月,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 纬度位置 B. 水质条件 C. 海水盐度 D. 海水密度
12. 每年9月份以后,黄海鲐鱼从丙海区开始陆续返回其越冬场的主要原因是( )
①冬季风风力开始增强②大气降水开始减少
③日照时间开始变短④太阳辐射开始减弱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有些年份,秘鲁附近海域表层海水温度发生异常,影响海洋渔业资源的增减,当地渔民遵循其变化规律沿海岸线移动作业,以保证稳定或更多的渔获量。图1示意2017年1月秘鲁附近海域表层水温正常状况,图2示意2018年1月秘鲁附近海域表层水温异常状况。完成下面小题。
13. 2018年1月,秘鲁沿岸可能( )
A. 发生干旱 B. 出现洪涝 C. 产生高温 D. 爆发寒潮
14. 与2017年相比,2018年秘鲁附近海域渔业资源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
A. 冷海水上泛增强 B. 海水盐度变更低 C. 捕捞技术更先进 D. 市场需求量变大
15. 2017至2018年,秘鲁渔民捕捞船向北扩大捕捞范围,其航行情况为( )
A. 逆风逆水 B. 顺风顺水 C. 顺风逆水 D. 逆风顺水
东北黑土区是我国主要粮食生产基地之一,分为蒙东区、松嫩区和三江区。近年来黑土侵蚀退化严重,其中融雪径流侵蚀能力受雪深、气温升温速率和太阳辐射等因素的影响。下图示意1990—2020年东北黑土区融雪期升温速率的空间分布。完成下面小题。
16. 与三江区相比,推测蒙东区北部融雪期升温速率较高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 地形 B. 植被 C. 气压 D. 土壤
17. 在融雪径流量不变的情况下,为更精准估算黑土侵蚀量,还需考虑的影响因素是( )
A. 山地坡向 B. 气温变化 C. 春季降雨 D. 白昼时长
18. 当地政府开展了坡耕地黑土流失整治工程,主要措施有( )
①修建缓坡梯田②深翻耕作③减少灌溉频次④留茬覆盖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四川岷江流域海拔2800米以上的森林以冷杉与红杉为主,此区域树木的年轮生长对气候变化敏感。年轮指数是树木年轮实际宽度值与多年平均值之比,其大小变化可以记录树木径向生长。图1示意岷江上游山地自然垂直带谱,图2示意1954-2019年年平均温度和岷江冷杉与红杉的年轮指数相关变化趋势。完成下面小题。
19. 图中甲处自然植被可能是( )
A. 热带季雨林 B. 常绿硬叶林 C. 针叶混交林 D. 常绿阔叶林
20. 据材料分析2000年以来该地的气候变化趋势( )
A. 温差增大降水减少 B. 气温升高蒸发加剧
C. 温差减小蒸发减弱 D. 气温升高降水增多
21. 1990年以来,岷江流域的( )
A. 红杉林分布上限降低 B. 冷杉林分布上限降低
C. 红杉林木蓄积量增加 D. 冷杉林木蓄积量增加
2024年11月18日14:30开始,泉州某中学利用网络平台进行2小时的运动会开幕式云直播。下图示意该校体育场馆分布及部分实景。完成下面小题。
22. 在莫斯科(东三区)出差的小明同学家长,收看该校开幕式云直播的当地时间段是( )
A. 11月17日9:30-11:30 B. 11月18日9:30-11:30
C. 11月19日19:30-21:30 D. 11月18日19:30-21:30
23. 开幕式正式开始时,太阳的方位是( )
A. 东南方向 B. 东北方向 C. 西南方向 D. 西北方向
24. 为保证主席台南北两侧的观众台免受阳光长时间照射且观众能欣赏比赛冲刺场景,以下比赛场次和观众台较好的是( )
A. 上午场次,北侧观众台 B. 上午场次,南侧观众台
C. 下午场次,北侧观众台 D. 下午场次,南侧观众台
二、非选择题(共4题,52分)
25.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卡卡杜国家公园位于澳大利亚北部(图1),生物多样性丰富,频繁发生的火灾已成为其生态系统的一部分。当地具有通过有控制的焚烧来管理生态环境的做法。图2示意卡卡杜国家公园所在地气候类型统计资料。
(1)在图3虚线框内,用“→”绘制出二分日时南半球的低、中、高纬三个环流圈。
(2)根据图2概括卡卡杜国家公园的气候特征。
(3)从纬度位置和大气环流角度指出卡卡杜国家公园火灾频发的主要原因。
(4)从自然环境的整体性角度,说明当地通过有控制的焚烧来管理生态环境的依据。
26.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彭享河发源于马来半岛西部山地,流域的年降水量约2100mm,大部分地区森林覆盖,沼泽众多。彭享河中下游流经平原地区,洪水频发。2006年以来,该流域经济林木(橡胶和油棕为主)、水稻等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中下游地区洪水发生频率增加。下图示意彭享河流域土地利用现状。
(1)从降水的角度,指出彭享河主要水文特征。
(2)从天然林地转变为农业用地的角度,分析2006年以来彭享河中下游地区洪水频率增加的原因。
(3)面对2006年以来彭享河中下游地区洪水频率增加的现状,有人提议应通过大面积恢复流域内的沼泽地以减轻洪水的威胁,请从沼泽的功能说明理由。
27.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北极热融湖广泛分布且较为典型,是多年冻土或地下冰融化形成的一类特殊地貌,研究表明,冻土和地下冰是温室气体的储存库。热融湖变化过程包括初始形成、中期扩张和晚期萎缩三大阶段(下图),其变化对北极生态环境变化具有深远影响。
(1)研学小组讨论北极热融湖的演化过程,并绘制成关联图,请补充完整。
①____②____③____④____⑤____
(2)简要说明热融湖萎缩对当地自然地理环境产生的影响。
28.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泉州某校地理研究小组开展项目式学习:河口三角洲形成的模拟实验探究。图2中沙土一侧代表陆地(坡度较缓),沙土中的凹陷处代表沟谷;水体一侧代表海洋。
模拟实验探究1:图3中抽水器出水沿着沟谷谷底流淌演示河水流动。
根据模拟实验探究1,完成以下观测报告。
观测报告(一) 图3模拟河口三角洲的形成过程,①处抽水器出水冲刷泥沙至河口模拟河流的____作用。②处风扇吹拂海水模拟____作用。
模拟实验探究2:继续上述实验,图4、图5示意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海水上涨前后三角洲的变化。
根据模拟实验探究2,继续完成观测报告。
观测报告(二) 根据实验结果,得出海水上涨后该三角洲面积____。若该三角洲按照上述趋势进一步发展,除海平面的影响因素外,试分析导致三角洲面积变化的其他影响条件。____
探究3:以上实验激发了研究小组强烈的学习兴趣,查阅资料得知刚果河河口没有形成明显三角洲。根据图6完成探究报告。
探究报告 从刚果河流域地形特征的角度,分析刚果河河口没有形成明显三角洲的原因。____
2024-2025学年度上学期泉州市高中教学质量监测
高二地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把正确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中。)
【1~3题答案】
【答案】1. C 2. D 3. B
【4~6题答案】
【答案】4. D 5. C 6. D
【7~9题答案】
【答案】7. B 8. A 9. D
【10~12题答案】
【答案】10. B 11. A 12. C
【13~15题答案】
【答案】13. A 14. A 15. B
【16~18题答案】
【答案】16. A 17. C 18. B
【19~21题答案】
【答案】19. D 20. B 21. D
【22~24题答案】
【答案】22. B 23. C 24. A
二、非选择题(共4题,52分)
【25题答案】
【答案】(1) (2)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
(3)纬度低,气温高;受东南信风控制,降水少
(4)①减轻植物病虫害,促进植物生长;②促进土壤养分循环和肥力提升;③调节植物群落的结构,改善动物栖息地;④减少可燃物数量,降低特大火灾发生概率,从而调节地表气候。
【26题答案】
【答案】(1)河流流量大,水位季节变化大,年际变化大。
(2)2006年以来,由于森林面积减少,经济林木和稻田增加;地表下渗能力减弱,地表径流增多; 地表抗侵蚀能力减弱,水土流失加剧;河床泥沙淤积加剧,排水能力减弱。
(3)沼泽具有蓄洪、滞洪和补充地下水等功能,雨季时能减少河流流量,减轻洪水的威胁。
【27题答案】
【答案】(1) ①. 冰山(或冻土)融化 ②. 大气降水 ③. 地面沉降(塌陷) ④. 径流排水 ⑤. 地下水渗透
(2)湖盆裸露,土壤变干;温室气体排放,气候变暖;由水生生物变为陆生生物。
【28题答案】
【答案】 ①. 侵蚀搬运 ②. 海水的顶托作用 ③. 缩小 ④. 降水量减少,输沙量减少;生态退耕、修建水库等人类活动,使河流含沙量减少,输沙量减少,沉积速率小于侵蚀速率;地壳下降,且下降速率快于泥沙淤积速率。 ⑤. 刚果河流域流经盆地内部时,地形较平坦,流速较小,易于泥沙沉积;流经入海口附近时,地形高差大,流速较大,泥沙不易沉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