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杭十四中二〇二四学年第一学期期末阶段性测试高一年级地理学科试卷姓名:____班级:____注意事项:1.本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班级、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及准考证号并填涂相应数字: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卷。第Ⅰ卷(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据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2024年11月04日10时51分在西藏那曲市色尼区(北纬31.67度,东经92.08度)发生3.1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 本次地震的震源位于( )A. 软流层 B. 地壳 C. 地幔 D. 地核2. 关于地震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可由横、纵波时间差测算震中位置 B. 地震的发生可能跟软流层有关系C. 地震不会对航行中船舶产生影响 D. 纵波传播速度慢于横波传播速度“夸父一号”是我国发射的太阳探测卫星,围绕地球运转,用于观测太阳磁场、太阳耀斑和日冕物质抛射。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 “夸父一号”所属天体系统中级别最低的是( )A. 可观测宇宙 B. 银河系 C. 太阳系 D. 地月系4. 太阳耀斑和日冕物质抛射对地球的影响是( )A. 引起地表温度的持续升高 B. 诱发地震活动与火山喷发C. 干扰卫星导航和空间通信 D. 切断地面无线电长波通信读图“埃及人口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5. 埃及人口集中分布于( )A 苏伊士运河两岸 B. 纳赛尔水库以东C. 红海西岸和地中海南岸 D. 尼罗河沿岸和河口三角洲6. 埃及人口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 气候 B. 水源 C. 交通 D. 科技我国人民币一共发行了五套,它们被誉为中国的名片,一些地理景观被印在人民币的背面。这些地理景观主要是受外力影响形成的。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7. 形成图中地貌景观的主要外力相同的是( )A. ①与② B. ②与③ C. ③与④ D. ①与④8. 喀斯特地貌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有( )①土壤肥沃,适合发展种植业②地表水丰富,生产生活供水充足③地貌景观丰富独特,适合发展旅游业④地表破碎,地形崎岖,交通不便A ①③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某研究发现,近几十年来南极上空8—10月存在一个臭氧空洞。图示意1979—2019年9月7日—10月13日南极上空平均臭氧空洞面积逐年变化情况。完成下面小题。9. 南极上空的臭氧空洞位于( )A. 对流层 B. 平流层 C. 高层大气 D. 大气上界10. 由图可知,南极上空平均臭氧层空洞面积在( )A. 1981—1985年持续扩大 B. 1991—1995年波动下降C. 2001—2005年持续下降 D. 2011—2015年保持不变海面聚集大量马尾藻的现象称作“金潮”。近年来,黄海南部海域“金潮”频发,给沿岸城市的海洋生态环境、水产养殖和旅游带来严重影响。完成下面小题。11. 为了及时了解马尾藻分布面积的动态变化,可采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 北斗导航系统 B. 地理信息系统C. 遥感监测技术 D. 全球定位系统12. 为了缓解“金潮”频发,应采取的措施是( )A. 生活污水净化入海 B. 大量使用农药化肥C. 工业废水近岸排海 D. 大力发展滨海旅游下左图为楼兰故城遗址附近的一种雅丹地貌景观图,下右图为楼兰故城遗址周边区域雅丹地貌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3. 楼兰故城遗址附近雅丹地貌广布,可推测出该区域地理环境特征是( )A. 气候干旱,地表植被覆盖率低 B. 大风天气较少,气候温和C. 降水季节变化小,地表径流多 D. 气候严寒,地表冻土广布14. 若该地沙丘主导风向为西北风,下列四幅等高线图中,能正确示意新月形沙丘的是( )A. B. C. D.热岛强度指城乡之间平均温度的差异。图为某滨海城市夏季海陆风与非海陆风日的热岛强度日变化特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5. 该市热岛效应最强时( )A. 郊区气温高于中心区 B. 为市区日气温最高时C. 为城郊温差最大时 D. 为市区日气温最低时16. 相对于非海陆风日,海陆风日白天( )A. 较暖的海风加强了热岛环流 B. 较凉的海风加强了热岛环流C. 较暖的海风减弱了热岛环流 D. 较凉的海风减弱了热岛环流下图是某海区洋流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7. 下列海水等温线图中的四地与乙地洋流的流向、性质一致的是( )A. A B. B C. C D. D18. 下列关于图中甲乙丙丁四地洋流的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有( )①甲沿岸沙漠广布②乙沿岸森林茂密③丙海域鱼类丰富④丁海域冰山矗立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2024年5月5日(农历三月二十七日),某中学地理小组在李老师的带领下到贵阳某地进行野外研学考察并绘制了野外地质剖面素描图。完成下面小题。19. 研学小组在石灰岩中发掘出完整的三叶虫化石,可推测( )A. ①岩石形成于古生代海洋环境 B. ②处石灰岩中有哺乳动物化石C. ③处岩石中含有被子植物化石 D. ④岩石形成于中生代陆地环境20. 研学当日,日、地、月三者相对位置关系为( )A. B.C. D.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选两个且选对得3分,每小题选一个且选对得2分,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21. “天漠”是一种特殊的地理现象,它与江河湖海如影随形。和常规意义上的沙漠不同,它的形成须具备丰富的沙源、植被稀疏、旱季和风季重合等条件。鄱阳湖东岸附近就有20多万亩沙丘。下图为鄱阳湖地区示意图。根据材料,鄱阳湖东岸20多万亩沙丘的形成条件有鄱阳湖附近多低山丘陵,水土流失严重,夏季多暴雨,湖区有大量泥沙沉积;枯水期湖内沙滩裸露;还有( )A. 冬半年东北风强劲B. 冬半年西北风强劲C. 将湖盆内裸露的泥沙搬运至西部沿岸地区堆积D. 将湖盆内裸露的泥沙搬运至东部沿岸地区堆积2020年,浙江省流入人口达1618.6万人,居全国第二位。下图为2020年浙江省流入人口的主要来源分布图,图中线条宽度与流入人口占比相关,线条越宽占比越高。完成下面小题。22. 影响安徽外出人口大量流入浙江的主要因素有( )A. 空间距离 B. 教育水平 C. 就业机会 D. 医疗保障23. 外省大量人口流入给浙江带来的主要影响是( )A. 提高环境承载力 B. 缓解就业压力C. 弥补劳动力不足 D. 降低老龄化水平我国气候干旱区,农民在耕作土壤表面铺设10~15厘米的砂石覆盖层,发展农作物种植,形成砂田农业,左图中数字代表水循环环节,右图为宁夏砂田景观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24. 砂田对水循环环节的影响是( )A. ①减弱 B. ②增加 C. ③增加 D. ⑤减少25. 砂田能够提高作物产量的主要原因就在于( )A. 降水增多 B. 蒸发减弱C 土壤含水量增多 D. 地表径流增多第Ⅱ卷(非选择题)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5分)26.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鄱阳湖有“丰水期汪洋一片,枯水期宛如一线”的说法。2020年7月8日卫星监测显示,鄱阳湖主体及附近水域面积达4206平方千米,为近10年最大。2022年夏季,我国多地出现极端高温干旱天气,江西省高温持续时间长、范围广、强度大,罕见气象干旱超历史,鄱阳湖水域面积屡创新低。材料二:在鄱阳湖入江水道两侧及抚河、赣江沿岸,常常可以看到一系列由风沙组成的丘岗地貌,当地人称之为沙山,其中名气较大的有九江市都昌县多宝乡的多宝沙山(图2)。(1)江西是典型的江南水乡,这里山美水美,以下描述符合江西景观是____。A. 河湖密布,鱼米丰饶 B. 平原广阔,麦浪滚滚C. 群山环抱,冰川广布 D. 高原坦荡,荒漠广布(2)随着鄱阳湖周边城市规模不断扩大,热岛效应不断____(增强/减弱),沿岸地区湖风____(增强/减弱)。(3)多宝沙山形成的外力作用主要是____。当鄱阳湖处于枯水期时,湖滩出露面积大,沙源丰富,所以沙山面积增长最快的季节是____。(4)利用水循环原理分析2022年鄱阳湖水域面积大幅缩小的原因。填写水循环环节名称:①____②____③____;主要水循环类型为____。(5)江西省的土壤主要是红壤,红壤的特点为酸性、质地黏重,通气性较____(好/差),保肥性较____(好/差)。红壤中含赤铁矿较多,其赤铁矿主要来自于____。(填字母)A.生物 B.气候 C.成土母质 D.化肥(6)与东北平原黑土地相比,江南地区红壤较贫瘠,请从气候、生物角度分析红壤较贫瘠原因。2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科学研究证实黄土高原上覆盖的黄土来自我国西北及蒙古、中亚等戈壁沙漠地区。黄土高原过度的农业开发导致流域内天然植被覆盖率大幅度降低。图1为秦汉时期至现代黄河流域农牧业生产边界变化示意图。图2为黄土高原常见的黄土地貌景观。(1)黄土高原在地质历史时期受____(填外力作用)影响,形成了巨厚的黄土堆积地貌,自西北向东南黄土颗粒逐渐变____(填“粗”或“细”)。(2)图2中三种黄土地貌演变的先后顺序为____→____→____(填序号),在演变过程中,形成了黄土高原____的地表形态,该地表形态易诱发____、____等地质灾害。近几十年来,我国重点开展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如植树种草、打坝淤地、修建水平梯田与鱼鳞坑等方式。鱼鳞坑是在较陡的山坡上,有序挖掘半月形的坑穴,可保土、保水、保肥。图3为黄土高原地区某小流域的等高线分布图,图4为“点鳞坑俯视及其纵剖面示意图”。(3)图3中甲、乙、丙三地适合采取的综合治理措施,请用直线连接。甲 a修建水平梯田乙 b打坝淤地丙 c修建鱼鳞坑甲____乙____丙____28.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下图为圣劳伦斯湾和芬迪湾的地理位置略图和洋流示意图。材料二下图反映的是芬迪湾同一地点、同一天不同时间的景观图。左图是人们在出露的淤泥上走动,右图是人们在海面上泛舟。(1)指出图中景观变化所反映是哪一种主要海水运动形式,并举例说出该海水运动形式可开发利用的方向。(2)据下面短文,填写后半段内容,完成对图中“海蚀柱”形成过程的描述。“海蚀柱”形成于海浪的侵蚀作用。在过去的1000万到2000万年中,来自东部大洋的风暴和大风卷起巨浪,不断地侵蚀相对松软的石灰岩悬崖,并在其上形成了许多洞穴,这些洞穴不断被侵蚀变大,以致发展成海蚀拱桥(门)…材料三每年大约有400座冰山被洋流带至纽芬兰岛附近的温暖水域。(3)将大量冰山带至纽芬兰岛附近海域的洋流为____(填“甲”或“乙”),该洋流对沿岸地区的气候特征有____影响。材料四纽芬兰岛位于北美大陆的东海岸,早在16世纪,这里鳕鱼群非常密集,人们甚至用“可以踩着鳕鱼背在海面上行走”来形容。(4)运用洋流知识分析纽芬兰岛附近海域渔业资源丰富的原因。材料五加拿大的圣劳伦斯湾平均盐度2.2%,世界大洋平均盐度为3.5%。海流从贝尔岛海峡流入,卡伯特海峡流出。大量浮冰是圣劳伦斯湾突出的特征,2月中旬浮冰最多,空间分布不均。简析圣劳伦斯湾平均盐度低的原因。杭十四中二〇二四学年第一学期期末阶段性测试高一年级地理学科试卷 参考答案第Ⅰ卷(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2题答案】【答案】1. B 2. A【3~4题答案】【答案】3. D 4. C【5~6题答案】【答案】5. D 6. B【7~8题答案】【答案】7. D 8. C【9~10题答案】【答案】9. B 10. A【11~12题答案】【答案】11 C 12. A【13~14题答案】【答案】13. A 14. A【15~16题答案】【答案】15. C 16. D【17~18题答案】【答案】17. B 18. D【19~20题答案】【答案】19. A 20. D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选两个且选对得3分,每小题选一个且选对得2分,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21题答案】【答案】BD【22~23题答案】【答案】22. AC 23. CD【24~25题答案】【答案】24. CD 25. BC第Ⅱ卷(非选择题)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5分)【26题答案】【答案】(1)A (2) ①. 增强 ②. 增强(3) ①. 风力沉积 ②. 冬季(4) ①. 蒸发 ②. 降水 ③. 地表径流 ④. 海陆间循环(5) ①. 差 ②. 好 ③. C(6)江南地区气温较高,微生物活动旺盛,有机质分解快;江南地区降水较多,淋溶作用强。【27题答案】【答案】(1) ①. 风力沉积作用 ②. 细(2) ①. ② ②. ③ ③. ① ④. 千沟万壑 ⑤. 滑坡 ⑥. 泥石流(3) ①. c ②. b ③. a【28题答案】【答案】(1)形式:潮汐。方向:水产养殖、潮汐发电、航运、旅游等。(2)在海浪的不断侵蚀下,海蚀拱桥(门)顶部最终倒塌,海蚀拱桥(门)外侧的部分从海岸岩体分离了出去,形成形状各异的海蚀柱。(3) ①. 甲 ②. 降温减湿(4)该海域位于寒暖流交汇处,海水受到扰动,将下层营养盐类带到表层,有利于浮游生物大量繁殖,饵料丰富,渔业资源丰富。(5)纬度较高,气温较低,蒸发较弱;沿岸河流汇入淡水多;高纬度方向的低温海水进入,水温低;海区较封闭,与外海海水交换弱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