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综合测评七年级地理本试卷共8页,32小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6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自己的学校、姓名和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地球小博士”全国地理科普知识大赛活动通过讲座、实践、竞赛等形式,普及地球科学知识,其中讲解员结合某软件登录界面的地球图片“蓝色弹珠”给同学们展开了科普。如图为“蓝色弹珠”地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 这颗“蓝色弹珠”实际上是一个( )A. 圆柱体 B. 不规则球体 C. 圆锥体 D. 圆球2. 人类首次用实践证实了地球形状的事件是( )A. 人造地球卫星的发射 B. 郑和下西洋C 麦哲伦环球航行 D. 嫦娥六号月球背面照片3. 下列与“蓝色弹珠”描述不符的是( )A. 平均半径约6371千米 B. 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C. 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 D. 有一根穿过地心的地轴地球仪是一个缩小版的地球模型。如图为地球仪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4. 由地球仪可知( )A. 经线和纬线真实存在 B. 赤道是最长的纬线C. 经线与纬线相互平行,构成了经纬网 D. 地球上任意一点都可画出无数条经线5. 与图中60°E经线共同组成经线圈的另一条经线是( )A. 60°W B. 120°E C. 120°W D. 180°6. 经纬网的主要作用是( )A. 确定海拔高度 B. 确定人口分布 C. 确定资源分布 D. 确定地理位置某学校地理学习小组利用课外时间制作了简易的地球仪模型,进行地球昼夜更替的成因探究。如图为地球仪模拟在冬至日时的光照情况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7. 探究地球昼夜更替实验的正确步骤是( )①自西向东拨动地球仪,观察M点的昼夜更替 ②接通台灯的电源,使之发光③调整台灯高度,使光线直射于回归线之间 ④使灯光照射在地球仪上,产生“昼夜”半球A. ④①②③ B. ①②③④ C. ①③②④ D. ②③④①8. 实验所示冬至日,出现极夜的区域在( )A. 中低纬度地区 B. 赤道附近 C. 北极点附近 D. 南极点附近图1为正午旗杆影长随季节变化示意图,图2为地球公转示意图(以北半球为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9. 2024年12月21日是我国的冬至,此时地球位于公转轨道的位置最接近图2中的( )A. ①处 B. ②处 C. ③处 D. ④处10. 当地球运动至图2中的②处时,所绘制的正午旗杆影子简图可能是图4中的( )A. 甲 B. 乙 C. 丙 D. 无法确定11. 造成正午旗杆影长随季节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地球的形状 B. 地球的大小 C. 地球的自转 D. 地球的公转电影《长津湖》以抗美援朝战争中的长津湖战役为背景,讲述了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凭借钢铁意志和英勇无畏的战斗精神。在极度严酷的环境下奋勇杀敌的英勇故事。其中蕴含不少地理知识。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2. 若要通过公路运输战略物资,查阅地图时应看的图例是( )A. B. C. D.13. 当我们想要了解长津湖所在国——朝鲜的地理位置时,应选择( )A 世界政区图 B. 朝鲜政区图 C. 中国政区图 D. 长津湖地形图某校初中的研学队伍要选取一个合适的地方露营,如图为某地的等高线地形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4. 图中的等高距为( )A. 10米 B. 20米 C. 50米 D. 100米15. 图中河流的流向大致为( )A. 自西南向东北 B. 自西北向东南 C. 自东向西 D. 自东南向西北16. 研学时间初步定在暑假,最适宜作为露营地的是( )A. ①处 B. ②处 C. ③处 D. ④处如图为世界海陆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7. 世界陆地主要集中在( )A. 北半球、西半球 B. 北半球、东半球 C. 南半球、西半球 D. 南半球、东半球18. 大洲①是( )A. 非洲 B. 亚洲 C. 大洋洲 D. 南美洲19. 环绕北冰洋的三大洲分别是( )A. 北美洲、大洋洲、南美洲 B. 亚洲、非洲、大洋洲C. 亚洲、欧洲、南极洲 D. 亚洲、欧洲、北美洲为了应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我国多地将寒假放假时间提前。表所示为某地一周的天气预报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日期 天气情况 气温情况1/1 -13—--6℃1/2 -11—--3℃1/3 -12—--4℃1/4 -9—--2℃1/5 -8—--3℃1/6 -9—--5℃1/7 -11—--7℃20. 符合“天气晴,最高气温-3℃,最低气温-8℃”的天气预报日期是( )A. 1月4日 B. 1月5日 C. 1月6日 D. 1月7日21. 下列应对低温,预防感冒的有效做法有( )①根据气温变化增添衣物 ②一直打开门窗通风换气③避免在极寒天气中进行户外运动 ④室内可以适当开暖气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开普敦是南非著名的旅游胜地。如图为南非开普敦位置示意图及气候资料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2. 开普敦的半球位置为( )A. 东半球、南半球 B. 东半球、北半球 C. 西半球、南半球 D. 西半球、北半球23. 开普敦大致位于西蒙镇的( )A. 东南方向 B. 西南方向 C. 东北方向 D. 西北方向24. 下列关于开普敦气候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少雨 B.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C. 夏季高温少雨,冬季寒冷多雨 D. 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多雨草帽是墨西哥文化的一部分,墨西哥乡间随处可见戴着宽边尖顶大草帽的农民。图1为某气候类型的全球分布示意图,图2为墨西哥城气候资料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5. 下列关于图中阴影部分的某气候类型分布范围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全都毗连沙漠分布 B. 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C. 非洲大陆分布最广 D. 大洋洲、欧洲没有分布26. 下列关于墨西哥城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全年高温多雨 B. 全年高温,旱雨季明显C. 终年炎热干燥 D. 凉爽宜人,干湿季明显27. 墨西哥农民习惯戴大草帽的原因有( )①遮阳防晒 ②通风散热 ③就地取材 ④防风防沙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如图为我国某地等高线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8 图中乡镇道路经过了鞍部和( )A. 山脊 B. 陡崖 C. 山谷 D. 山峰29. 图中最适合聚落发展的是( )A. ①地 B. ②地 C. ③地 D. ④地30. 甲、乙两山峰的图上距离为3.5厘米,则实地距离大约为( )A. 3500米 B. 350米 C. 35米 D. 3.5米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31.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024年11月21日,日本多处发生地震,包括了陆奥湾、宫古岛近海、茨城县北部。日本为减轻地震危害,加强法律法规、提升抗震能力、完善监测预警、强化公众教育、建立救援体系,并推动科技创新和多渠道投入,以提高防震减灾水平,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如图为世界板块分布图。(1)结合世界板块分布图,写出日本所处的火山、地震带的名称。(2)运用板块构造学说的理论,并结合世界板块分布图,说出此次日本发生地震的原因。(3)运用板块构造学说的理论,解释图中阴影部分海域逐渐扩大的原因。(4)鉴于我国也是地震多发国家,为了减轻地震对人类的影响和危害,请参考日本在地震防灾方面的有效经验,列举三条具体措施。32.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英国常年温和湿润,夏日气温通常不超过20℃。2024年7月18日,英国最高温度出现在英格兰东部的萨福克郡,达到38.1℃,成为一年中最热的一天。全球气候变暖正在改变着地球的模样,影响着人类的生存环境。为此,我国努力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展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国担当。如图为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及甲、乙两地气候资料图。(1)分别说出A、B、C所代表的气候类型。(2)分别归纳甲、乙两地的气候特征,并分析影响甲、乙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3)列举两例全球气候变暖可能带来的危害。(4)从公民个体的角度出发,为我国实现“碳中和”目标提出两条具体可行的行动建议。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综合测评七年级地理 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3题答案】【答案】1. B 2. C 3. D【4~6题答案】【答案】4. B 5. C 6. D【7~8题答案】【答案】7. D 8. C【9~11题答案】【答案】9. D 10. B 11. D【12~13题答案】【答案】12. C 13. A【14~16题答案】【答案】14 C 15. A 16. B【17~19题答案】【答案】17. B 18. A 19. D【20~21题答案】【答案】20. B 21. C【22~24题答案】【答案】22. A 23. C 24. D【25~27题答案】【答案】25. C 26. D 27. A【28~30题答案】【答案】28. C 29. A 30. A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31题答案】【答案】(1)环太平洋带(2)日本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3)阴影部分海域地处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板块发生张裂拉伸,导致海洋面积逐渐扩大。(4)加强法律法规;提升抗震能力;完善监测预警;强化公众教育;建立救援体系;推动科技创新和多渠道投入,以提高防震减灾水平;等等。【32题答案】【答案】(1)A是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B是温带大陆性气候;C是温带海洋性气候。(2)气候特征:甲地全年高温多雨;乙地终年严寒干燥。主要因素:纬度因素。(3)极地冰川融化;沿海低地被淹没;部分地区极端灾害性天气增多;等等。(4)绿色出行;少用一次性筷子;植树造林;提高节能意识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