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连云港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卷(30分)一、选择题:请在下列每题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意的一项(每小题1分,共13分)。读中国疆域图,完成下面小题。1. 关于我国疆域的描述,正确的是( )A. 跨寒、温、热三个温度带 B. 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东岸C. 位于北半球、西半球 D. 与朝鲜、越南既陆上相邻又隔海相望2. 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是中国固有领土,其位于我国的( )A 渤海 B. 东海 C. 黄海 D. 南海3. 四大名绣,指的是我国刺绣中的苏绣、湘绣、粤绣、蜀绣。下图为我国四大名绣所在省级行政区域轮廓及核心城市图。完成问题。图中四地省份名称、简称对应正确的是( )A. ①—四川省—蜀 B. ②—广西省—粤 C. ③—江苏省—湘 D. ④—江西省—鄂2024年6月25日是第34个中国土地日,图为“中国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4. 下列选项表述正确的是( )A. ①②以秦岭—淮河一线为界 B. 草地主要分布在湿润区C. ①土地利用类型为水田 D. 林地主要分布在西北内陆地区5. 为了切实保护耕地,下列措施合理的是( )A. 大力开垦草地,增加耕地面积 B. 全国同时休耕,提高耕地质量C. 科学种田,实行耕地保护制度 D. 在荒山植树造林,扩大林地面积2024年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正式通水10周年。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从汉江上游的丹江口水库取水,引水至天津、北京,干渠全长1277千米。读“南水北调工程路线图”,完成下面小题。6. “南水北调”工程的修建主要是为了缓解( )A. 水资源的时间分布不均问题 B. 水资源季节分布不均问题C. 水资源的空间分布不均问题 D. 我国水资源污染问题7. “南水北调”工程对我国的重要意义有( )①缓解了华北、西北地区缺水问题②极大的破坏了缺水地区的生态环境③促进区域协调发展④促进了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发展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下图为我国农业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8. 我国农业分布基本特点是( )A. 东牧西耕,南麦北稻 B. 西稻东麦,南牧北耕C. 西麦东稻,南耕北牧 D. 东耕西牧,南稻北麦9. 根据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原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宜牧则牧”是指在牧草生长良好的地区发展畜牧业B. “宜粮则粮”是指在地形陡峭,水土易流失的地区发展林业C. “宜林则林”是指在地形平坦,土壤肥沃地区发展种植业D. 东南沿海地区适宜发展淡水渔业我国地域辽阔,自然环境千差万别。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完成下面小题。10. 图中甲区域是( )A. 北方地区 B. 南方地区 C. 西北地区 D. 青藏地区11. 关于四大地理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甲区域的地形以平原为主 B. 乙区域主要种植的粮食作物是水稻C. 丁区域的农作物一年一熟 D. 丙区域突出的气候特征是高寒12. 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于2024年3月5日在北京召开,这体现了北京的城市职能是( )A 政治中心 B. 文化中心 C. 国际交往中心 D. 科技创新中心13. 北京是国际化大都市,可以说寸土寸金之地,而老北京胡同被称为“北京之魂”。在当前城市建设和发展中,对这些胡同的正确态度和做法是( )A. 全部拆除腾出土地搞城建 B. 原封不动地保留下来C. 服从建设需要,需拆尽拆 D. 有选择地保护和改造二、综合题(共17分)14.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芯片是半导体电子元器件的统称,在现代电子与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中起着关键性作用,发展芯片产业需要消耗大量的电力。长三角地区是我国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地,该处以其丰富的产业人才、全方位的国家与地方政策支持、较为完整的产业链,吸引了国内外投资,一直保持高速发展势头。尤其是上海浦东地区,已成为国内芯片产业最集中、综合技术水平最高、产业链最完整的地区之一。材料二:图1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分布图”。图2为“我国在建主流芯片项目的投资比重分布示意图”,图3为“长三角地区示意图”。(1)我国高新技术产业聚集于____(选填“东、中部”或“中、西部”)地区。(2)我国主流芯片项目投资比重中,占比最大的地区是____。(3)由图文信息可知,长三角地区发展芯片产业的有利条件是____、____(任答两点)。(4)长三角地区发展芯片产业的限制性条件是____。15. 为促进我国大豆产业发展,2023年11月15日,在哈尔滨举办了首届全国大豆产业博览会。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我国是大豆原产地,但由于大豆产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且大豆抗虫抗涝能力较差,出油率低,导致我国大豆种植面积大幅萎缩,长期以来我国大豆高度依赖进口。材料二:图为我国大豆集中分布区图及甲地区气候资料图。(1)图中甲产区所在的地形区是____,其气候类型为____。(2)从自然条件方面简要说明。甲地区大豆生产:优势是____;劣势是____。(3)结合材料二,请为促进我国大豆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献计献策。____(答出一点即可)16. 黄土高原是中国四大高原之一,也是中华民族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下图为“黄土高原位置示意图”及“黄土高原地貌景观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山脉A____(填山脉名称),河流B为____(填河流名称)。(2)黄土高原由于长期的水土流失,形成的地表特征是____。试分析造成该地区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是____。(任答两点)(3)如今的黄土高原地区环境变美了,居民收入增加了,生活也富裕了。推测当地可能采取的可持续性发展措施有____。(任答两点)连云港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卷 答案一、选择题:请在下列每题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意的一项(每小题1分,共13分)。【1~2题答案】【答案】1 D 2. B【3题答案】【答案】A【4~5题答案】【答案】4. A 5. C【6~7题答案】【答案】6. C 7. B【8~9题答案】【答案】8. D 9. A【10~11题答案】【答案】10. C 11. D【12题答案】【答案】A【13题答案】【答案】D二、综合题(共17分)【14题答案】【答案】(1)东、中部(2)长江沿岸地带 (3) ①. 丰富的产业人才 ②. 较为完整的产业链 (4)能源资源相对短缺【15题答案】【答案】(1) ①. 东北平原 ②. 温带季风气候(2) ①. 耕地面积广大,土壤肥沃,水源充足,雨热同期。 ②. 由于纬度较高热量不足。(3)提高机械化水平,降低大豆生产成本;运用农业科技,提高大豆亩产量,积极培育新品种。【16题答案】【答案】(1) ①. 太行山 ②. 黄河(2)沟壑纵横;降水集中且强度大;土壤疏松,易被冲刷。(3)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发展生态农业和乡村旅游业。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